第兩百六十一節 天子的要求

迎着天子進了新豐城,這位天子隨便看了看城內的情況,就對張越問道:“朕聞新豐在進行公考?愛卿可與朕說一下公考制度嗎?”

張越立刻答道:“回稟陛下,臣蒙陛下不棄,長孫殿下信任,執掌新豐,受命以來,夙興夜寐,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恐臣之才疏學淺,以傷陛下聖德、長孫清譽,故輾轉反側,日夜難眠……”

說到這裡,張越就悄悄的擡眼,看了看這位天子。

發現對方神色如常,就知道自己的馬屁是拍對了。

這位陛下啊,別看他今年都已經六十幾歲了,但實則很多時候,心性就和孩子一樣。

需要哄着。

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打從公孫弘開始,想做事也好,想混日子也罷,想坐穩位置,就得哄好他。

哄得不好的,直接GG。

想到這裡,張越就繼續說道:“幸有長孫,及時提點微臣,使臣知陛下聖意早已明確,於是臣乃鑽研陛下於元朔元年冬十一月及元封五年所下聖諭,聖恩如獄,聖德如海,臣殫精竭慮,也僅能揣測些許,便斗膽以臣愚昧所得之聖意意境,以做公考之制,以選鄉黨之士,非常之才,共襄新豐之事……”

天子聽着臉上的笑意越發的濃烈起來,心裡面更是舒坦的很。

一側的劉進見狀,也連忙拜道:“孫兒斗膽,私下揣摩皇祖父大人的聖意,還望皇祖父恕罪!”

天子立刻讓人扶起劉進和張越,笑着道:“進兒與張侍中做的很好!”

“若天下臣子,皆如進兒、侍中,朕又何必勞苦?”說着他就將視線掃向周圍臣子,心裡面多多少少有些不滿意了。

在他看來,自己曾經下過無數次詔命,也曾經無數次苦口婆心的勸告和曉瑜天下士大夫、官吏貴族,要他們忠於王事,讓他們勤勉政務,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學習和體會自己在詔書裡的一片苦心。

怎麼就沒有人和長孫、張子重一樣,體諒到這些?學會這些?

羣臣被他這麼一看,立刻拜道:“臣等死罪,不能明曉陛下聖意!”

“哼!”天子鼻孔哼了一聲,然後對張越道:”張卿繼續給朕說一說這公考的制度……“

“諾!”張越恭身一拜。

於是,就將這新豐公考制度撿了些重點說了一遍。

天子聽着目光灼灼,若有所思。

這公考制度,其實他在長安就已經得到了派在新豐的宦官和貴族的報告。

前因後果和細節也都知道一些。

但經張越詳細解釋了一遍以後,他才發現,原來這公考裡面的彎彎繞還真有些多。

但無所謂!

他想了想,問道:“以卿之見,這公考之制,可適合用於社稷選才?”

自元封以來,漢室國家就選入了人才荒漠。

不止國無名將,連名臣也是日漸凋零。

元光、元鼎、元朔之間,那輝煌的盛世,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擴大選才範圍和增加選才方式,事實上早已經被提上議程了。

不過……

自平津獻候公孫弘後,國家的離任丞相,都不是什麼能有真知灼見的政治家。

反倒是政客居多。

這些渣渣,做官的本事一流,做事的能力幾乎爲零。

尤其是最近兩任丞相,牧丘恬候石慶和現在的葛繹候公孫賀,更是典型的無能!

沒有辦法,他只能架空丞相府,別出心裁的在內廷以尚書郎和侍中官們組成了內朝,用親信和身邊人來處理政務。

但,這終究只是權宜之策。

內朝也無法真正的取代外朝。

畢竟,內朝人少官少,能做出決策就很不錯了

執行者依然是外面的文官。

所以這些年來,他一直在想辦法,怎麼擴大選才的範圍,儘可能的增加國家得到的人才數量。

舊有的察舉制度,卻已經難堪這樣的重任了。

畢竟,現在的漢室天下,幅員遠邁秦周,幾乎達到了有史以來,中國王朝的巔峰。

僅僅是從帝國的南端走到帝國的北端,恐怕也要一兩年。

國家人口也臻至巔峰!

要統治和治理如此大的帝國,還是以中央集權爲構架的帝國。

需要的官吏,不是一千兩千,也不是一萬兩萬。

而是數以十萬計!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對官吏的渴求,自是日復一日的增加。

但舊有的察舉制度,每年能夠供給國家的人才,卻是固定的。

這樣的局面,早已經讓當今天子很是不爽了。

他早就想打破這個僵局了。

新豐的公考,在他看來,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區區一縣公考就能吸引上千人參加!

若是國家舉行國家層面的公考呢?

再拿出地方郡縣的高階官職來作爲誘餌呢?

那豈非可以讓全天下的人才,都紛至沓來,紛紛投入大漢帝國的溫暖懷抱?

這纔是這位天子對新豐公考異乎尋常關心的地方。

張越聽着,卻是心中劇震,連忙拜道:“陛下,臣以爲暫時還不必急於將新豐公考之制引入國家……”

“嗯?”天子有些不開心了,不是說好的,你是秉承朕的聖意搞出來的公考嗎?

朕的意志既然可以行於新豐,那就一定能行於天下!

若非是張越,換一個人,他可能就要龍顏大怒,拖下去咔嚓了。

張越連忙低頭,拜道:“陛下有所不知,公考草創,諸般利弊尚未摸清楚,若貿然用之於天下,臣恐有所遺漏,不若新豐這邊試行一段時日,待制度成熟,再引入朝堂也爲時不晚……”

若現在就將這個倉促搞出來的制度,作爲國家選吏的制度。

旁的不說,有一個事情是一定的——必然是舞弊成風,而且一片混亂。

尤爲可怕的是,說不定還會鬧出大亂子。

到時候,朝野物議紛紛,這所有的鍋就都在張越身上了。

張越現在這小胳膊小腿的,可擔待不起。

天子卻是想了想,也覺得似乎有些道理,就讓新豐先試行幾年,看看成果再說,於是就止住這個話題,笑着對張越問道:“朕從長安來,還未用早膳,卿可有什麼招待?”

張越一聽,那裡還不明白這位陛下的意思?立刻道:“請陛下移駕行宮,稍等片刻,臣這就爲陛下準備膳食……”

“嗯!”天子微微一笑,非常滿意。

只要能吃到上次那樣的美味,這一趟新豐之旅就很值了!

第八百五十一節 呦呦鹿鳴(2)第三百六十八節 求情第七百八十六節 誘之以利(2)第一百一十八章 黨同伐異(1)第一百五十四章 鼓舞第五百零二節 矯正(1)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誘(3)第三十一章 秀才(2)第七百七十二節 戰略第兩百六十四節 諸夏第八百五十九節 有良心的歷史發明家(1)第六百六十節 雕版印刷第兩百五十四節 豈曰無衣第四百三十九節 粉絲的提醒第七百二十三節 五銖錢最高!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五百五十一節 大忠臣張子重第八百二十八節 書呆子外戚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兩百七十一節 軍訓(1)第七百零四節 融資手段第三章 隨身空間第七百零六節 李陵(2)第五十七章 士林風骨第四百七十五節 震撼(1)第七百九十四節 入甕(3)第三百零八節 惱羞成怒第兩百八十八節 工商署第兩百二十六節 大棒(1)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四百六十五節 迎戰(4)第六百一十節 矯詔第六百八十一節 普世價值(3)第四百三十七節 奈何張越有高達 【除夕快樂】第六百零二節 生當五鼎食第三百六十一節 粉碎巫蠱(3)第七百一十節 郡兵(2)第七十六章 暗殺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四百七十九節 震撼(3)第七百三十二節 技術壁壘的狂想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兩百六十九節 明主(2)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五百三十六節 只想當大佬第六百一十六節 世界線變動第三百三十九節 三世發展理論(1)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誘(3)第五十四章 自取滅亡?第八百六十四節 強勢(1)第八百一十六節 糾結的韓說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八百四十節 公羊未來(1)第六百七十五節 驕傲的小昆莫第八百六十九節 十面埋伏(1)第五百零六節 烽火逐塞(2)第六百六十九節 交易(2)第四百五十九節 韓說的應對第八百五十節 呦呦鹿鳴(1)第三百零四節 ‘君子’之怒第兩百五十九節 天子來了(2)第兩百一十九節 執金吾的野望第三百五十八節 霸道第四百二十三節 再獲名臣第四百三十七節 奈何張越有高達 【除夕快樂】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兩百五十九節 天子來了(2)第四百八十一節 驕傲的天子第四百七十五節 震撼(1)第四十七章 珠算(2)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八百九十三節 和平與戰爭第五百零三節 矯正(2)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四百五十八節 君心難測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命與故事【求月票】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八百三十四節 馬仔(2)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牘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四百六十五節 迎戰(4)第七百六十七節 劉進的轉變第八百一十三節 神棍之災第三百七十三節 掩耳盜鈴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七百零四節 融資手段第四百九十四節 各方的反應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八百四十六節 別離(1)第三章 隨身空間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八百一十六節 糾結的韓說
第八百五十一節 呦呦鹿鳴(2)第三百六十八節 求情第七百八十六節 誘之以利(2)第一百一十八章 黨同伐異(1)第一百五十四章 鼓舞第五百零二節 矯正(1)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誘(3)第三十一章 秀才(2)第七百七十二節 戰略第兩百六十四節 諸夏第八百五十九節 有良心的歷史發明家(1)第六百六十節 雕版印刷第兩百五十四節 豈曰無衣第四百三十九節 粉絲的提醒第七百二十三節 五銖錢最高!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五百五十一節 大忠臣張子重第八百二十八節 書呆子外戚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兩百七十一節 軍訓(1)第七百零四節 融資手段第三章 隨身空間第七百零六節 李陵(2)第五十七章 士林風骨第四百七十五節 震撼(1)第七百九十四節 入甕(3)第三百零八節 惱羞成怒第兩百八十八節 工商署第兩百二十六節 大棒(1)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四百六十五節 迎戰(4)第六百一十節 矯詔第六百八十一節 普世價值(3)第四百三十七節 奈何張越有高達 【除夕快樂】第六百零二節 生當五鼎食第三百六十一節 粉碎巫蠱(3)第七百一十節 郡兵(2)第七十六章 暗殺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四百七十九節 震撼(3)第七百三十二節 技術壁壘的狂想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兩百六十九節 明主(2)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五百三十六節 只想當大佬第六百一十六節 世界線變動第三百三十九節 三世發展理論(1)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誘(3)第五十四章 自取滅亡?第八百六十四節 強勢(1)第八百一十六節 糾結的韓說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八百四十節 公羊未來(1)第六百七十五節 驕傲的小昆莫第八百六十九節 十面埋伏(1)第五百零六節 烽火逐塞(2)第六百六十九節 交易(2)第四百五十九節 韓說的應對第八百五十節 呦呦鹿鳴(1)第三百零四節 ‘君子’之怒第兩百五十九節 天子來了(2)第兩百一十九節 執金吾的野望第三百五十八節 霸道第四百二十三節 再獲名臣第四百三十七節 奈何張越有高達 【除夕快樂】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兩百五十九節 天子來了(2)第四百八十一節 驕傲的天子第四百七十五節 震撼(1)第四十七章 珠算(2)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八百九十三節 和平與戰爭第五百零三節 矯正(2)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四百五十八節 君心難測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命與故事【求月票】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八百三十四節 馬仔(2)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牘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四百六十五節 迎戰(4)第七百六十七節 劉進的轉變第八百一十三節 神棍之災第三百七十三節 掩耳盜鈴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七百零四節 融資手段第四百九十四節 各方的反應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八百四十六節 別離(1)第三章 隨身空間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八百一十六節 糾結的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