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突變

早在離京之前,唐毅就找到了高拱,進行了一番懇談,新政變法進行了五年,成績斐然,同時也問題多多。

如今內閣之中,高拱年過六十,趙貞吉比他還大得多,另外陳以勤多病體弱,承擔不了繁重的政務,內閣勢必要調整。

再有隨着國策改變,加徵商稅,面向海外,政務繁雜程度一下子增加了十倍不止,六部九卿疲於奔命,也難以應付。

新政下一步的重點就是官制調整,唐毅定下兩大主軸,第一內閣權威只能增強,不能減弱,閣老一致原則不變,大學士要保證在五至九個之間,多則紛亂失序,少則專權獨斷。

高拱雖然喜歡攬權,但是操勞了多年,他也知道自己能力的極限,偌大的朝廷,紛繁的內外事務,絕不是他一個人能扛得起來。

至於六部的問題,唐毅希望是進行徹底調整,最好能分成十幾個部門,每個對應一攤。高拱也讚賞這個想法,但是他卻認爲難以一下子落實,畢竟六部從周公的時候就存在,綿延兩千年,早已經習慣了,驟然廢除六部,勢必引起所有人的反彈,包括陛下在內。

其實唐毅也清楚,他只是拋磚引玉,見高拱反對,立刻拋出了南北六部合併的設想。原有的框架不變,官職不變,只是把南京養老的虛位變成實際的職務。

高拱左思右想,欣然同意。

當然考慮到會有強烈的反彈,所以唐毅才陪着隆慶南巡,由他擺平皇帝,解決南六部的人選,至於高拱,則是以他的強勢,壓制京城反撲的力量,然後兩個人南北合力,一面裁撤,一面增加,迅速把官制改革這塊硬骨頭給啃下來。

按照計劃,六部尚書變成了十二個,每一部兩個,稱爲左右尚書,以左爲尊,統領本部事務。所有侍郎平級,不在區分左右,只是承擔具體政務不同。

以戶部爲例,左尚書執掌預算、戶籍、田賦,右尚書專職商稅,每人擁有一位侍郎作爲副手,另外兩位侍郎分管關稅和工商。

戶部的職能由原本單純的戶籍,稅收,變成制定財政預算,規劃工商發展方向,積極拓展海外經濟,從一個靜態的衙門,變成了富有進取心的戰鬥羣體。

兵部大約也是如此,增加了一位尚書,兩位侍郎,原本屬於戶部的軍需部分還給了兵部,左尚書負責制定國防方略,調動兵力,右尚書負責後勤、招兵、選拔武將等等事務,其餘四位侍郎除了協助尚書之外,遇到戰事,要外調總督巡撫,協調戰區事務。這樣一來,兵部成了名副其實的出將入相,權柄變得極重。

吏部除了增加一位尚書之外,同時還拿到了一項至關重要的權力,主持科舉考試的權力落到了吏部頭上。

其實在唐朝的前期,科舉剛剛產生,是由吏部主持考試,後來才落到了禮部頭上,唐毅這一次改制,把這項權力還給了吏部,相應的吏部掌握了從人才選拔,到官職推薦,以及考覈評定的全套權柄。

被剝奪了主持科舉權力,那禮部還剩下什麼呢?

唐毅同樣賦予禮部兩項極重的權柄,第一是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教育,廣設學校,按照唐毅的設想,要在十年之內,使大明的識字率達到百分之三十。

聽起來貌似不高,其實是相當嚇人的,眼下大明識字率不足百分之十,東南除了蘇州,杭州,紹興等寥寥幾府,都沒有超過百分之二十的,一口氣要把全國提到百分之三十,這是何等的雄心!

唐毅計劃在隆慶六年,就撥給禮部三百五十萬辦學經費,在三年之內,達到一千萬元,超過吏部的俸祿支出。

除了辦學之外,還有一項,就是對外交往,文化輸出,向藩國宣講孔孟之道,吸收外國學子,說穿了,就是制度輸出。

有了這兩項權力之後,禮部也懶得主持考試了,要滿世界跑,到處建學校,還要跑到海外折騰,哪裡能有功夫?

只剩下工部和刑部,這兩個衙門相對專業,只是大工程越來越多,城市越來越繁榮,原本在農村,很多紛爭族老前輩就給解決了,到了城市,必須由朝廷出面,相應的工部和刑部的事務也就多了起來。

唐毅帶着隆慶,考察了蘇州好幾個縣的情況,無一例外,蘇州的編外人員超乎想象,六房書吏當中,人數最多的戶房竟然要二三十人,下面還有一大堆的辦事差役,非如此不能徵收稅負。

要想讓馬兒跑,就要給馬兒吃草。

想要商稅之利,就要有足夠的官吏,把繁重的任務扛起來。商稅可不同田賦,一年到頭,田賦就夏秋兩次,十分容易,可是商稅呢,幾乎無時不刻都在發生,稍微疏忽,就徵不到稅收。

隆慶詢問各地,情況也都差不多,他欣然同意了唐毅的建議,先合併六部,進而從上到下,增加官員數目,真正把責任扛起來……

“唉,真沒想到,陛下竟是如此從善如流啊!”茅坤感嘆一聲,他這一次提前到東南,就準備着發動各方的力量,隆慶敢不點頭,就展開全面攻勢,無論如何,也要一錘定音。

哪知道什麼都沒用,光是唐毅帶着隆慶轉一轉,講講情況,皇帝就照單全收。而且給的比想象還多。

甚至隆慶還到處留下御筆,酒樓得到了,鳳洲酒的作坊也得到了,

一國之君,給商人題字,這是千古未有的恩惠,農商皆本的主張,越發深入人心。

“老夫承認,我錯看了陛下,他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假使陛下能再活十年,大人繼續柄政,說不定可以兵不血刃,實現我們的預想。”

茅坤等人聚集在唐毅手下,所求的無非就是限制皇權,跳出興衰治亂的怪圈。

“只要這一次改制成功,我們的目標也就完成了大半!”唐毅深深吸口氣,欣慰道:“原本內廷的實力就不及外廷,如今南北六部合併,官員的力量徹底整合到一起,哪怕是陛下,也無非扭轉整個文官系統的意志。”

眼看着心想事成,唐毅卻沒有太多的喜悅,“鹿門先生,我利用陛下的信任,一步步走到今天,早就把他的江山弄得零零落落,大權旁落,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陛下啊!”

茅坤陪笑道:“大人,陛下之仁慈寬宏,的確古之罕有,他多在位一天,就是我們的運氣,大人可要盡力保駕護航纔是。”

唐毅點頭,“我知道了,等我把南方的事務處理完畢,立刻護送陛下回京,馮保那個惡奴,還有李貴妃那個潑婦,我都不會放過!別以爲他們暗中縱容陛下沉浸女色,戕害陛下血脈的那些醜事,我一點不知道!從今往後,我斷不允許他們傷害陛下一絲一毫!”

或許真應了那句話,傻人有傻福。

隆慶的孱弱敦厚,竟然換來了唐毅久違的感動,他都不忍心再算計可憐的皇帝陛下了。

接下來的日子,唐毅全力處理南六部撤銷的事情,他又安排專人,陪同隆慶到了松江轉轉,然後又取路杭州,見識了雪花紛飛中的西湖,尋訪幽靜的靈隱寺,觀賞音韻婉轉、身段優美的歌舞……

連隆慶都不得不感嘆,深宮九重,金玉裝成,卻遠非天下最好的所在,世間盛景無數,恨不能窮其一生,遊覽一個遍。

好傢伙,隆慶竟然琢磨着“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唐毅可沒有那麼大膽子,隆慶南巡好幾個月了,開支嚴重超標,再繼續折騰下去,不定有多少彈劾的奏疏呢!

唐毅好說歹說,讓隆慶同意,最後一站回到應天,拜祭他的老祖宗朱元璋,向朱重八顯派一下自己的成就,就準備回京。

要想玩,以後再說。

別人說出來,或許是敷衍,可是唐毅的話隆慶一百個相信,他總算點頭,這一次沒有走陸路,而是坐船從杭州北上,準備前往應天。

……

六部可不只是那麼幾個官而已,還有一大堆的吏員,還有那麼多的衙門,再有應天的大小軍政事務,也該有人處置。自古以來,人事調動最爲煩難,說是裁汰冗員,往往是越裁人越多。

唐毅合併南北六部,難度還在裁員之上,每一天都忙裡忙外,不停接見,安撫,鮮有一點空閒。

好不容易找到一點休息時間,正想睡一會兒,茅坤突然變顏變色,跑了進來。

“大人,陛下北上了。”

“什麼?”唐毅驚得跳起來,“鹿門先生,陛下前幾日不還說沒玩夠嗎?怎麼連應天也不到,直接就北上了?”

茅坤掏出一封信,送到了唐毅手上,“這是咱們的人的密報,陛下只說出來的時間太長了,事務繁忙,就一意北上,下面的人也不敢抗旨。”

唐毅攥着那封信,又一屁股坐下,臉色十分難看,久久才說道:“鹿門先生,您說陛下是不是察覺了我的計劃,立刻回京,想要推翻新政,甚至拿我問罪?”

茅坤微微搖頭,“大人,如果京城有對你不利的消息,十嶽和句章不會不傳信過來的。老夫懷疑是宮裡出了事情。”

“宮裡?有證據嗎?”唐毅愣了。

“沒有,只能靜觀其變了。”茅坤無奈道。(~^~)

第365章 用勁大了會閃腰第796章 震撼的百官第612章 一邊熱鬧,一邊悲哀第411章 海瑞,你錯了第666章 全線告急第1099章 萬曆第一年第1125章 以退爲進第647章 假戲真做第13章 一個徒弟第574章 有點棘手第584章 你知罪嗎第450章 尷尬癌第32章 誰是狐狸第556章 太宰之死第598章 哪裡都欺生第406章 兩個市舶司第376章 金山銀山滾滾來第256章 鋌而走險的王崇古第260章 文徵明的請求第27章 父子同心第853章 打虎英雄第631章 牆頭草沒有好下場第855章 殺紅了眼第815章 君臣對決第1040章 突變第1104章 初戰西班牙第1092章 仁慈的周王第1124章 瘋狂的人第689章 棄子第329章 會試來了第364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939章 某家李成樑第180章 賜婚第806章 一線生機第1124章 瘋狂的人第240章 別欺負我,我看過明史第432章 審訊第175章 大戰之名將輩出第217章 妖僧現形記(下)第623章 驅逐景王第1087章 自豪的申時行第629章 君心難測第498章 心學少主第208章 母子團圓第183章 狼士兵第985章 迷霧重重第450章 尷尬癌第456章 官復原職的第一把火第580章 打啞謎第595章 天涼好個秋第1031章 出發第94章 不得安寧第742章 我們要看《國富論》第144章 遇見小人第240章 別欺負我,我看過明史第694章 沒開始就敗了第370章 水很深第953章 負荊請罪第2章 吃白食第996章 沈梅君的忠告第230章 好人有好報第1080章 決戰公堂(上)第892章 徐閣老麻煩了第1092章 仁慈的周王第138章 有組織真好第418章 興師問罪第795章 彪悍的李妃第583章 入宮第1148章 倭亂第1016章 要給皇帝點甜頭兒第321章 要開海禁啊第942章 唐郎妙計第566章 禍害遺千年第852章 賠大了第1031章 出發第781章 以人爲鏡第1084章 逆耳忠言第894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117章 沉船事故第423章 唯一的機會第1072章 二十猛士第215章 妖僧的野望第838章 逃跑的佃戶第116章 唐秀才從軍記第1066章 新君第549章 延子丹的傳說第1016章 要給皇帝點甜頭兒第169章 瘟神來了第517章 日食第330章 勢不可擋第442章 徐閣老變壞了第78章 不太成功的英雄救美第1046章 負荊請罪第1084章 逆耳忠言第249章 特別的糧倉第187章 拿女兒抵債第574章 有點棘手第899章 新相第1013章 皇帝很受傷
第365章 用勁大了會閃腰第796章 震撼的百官第612章 一邊熱鬧,一邊悲哀第411章 海瑞,你錯了第666章 全線告急第1099章 萬曆第一年第1125章 以退爲進第647章 假戲真做第13章 一個徒弟第574章 有點棘手第584章 你知罪嗎第450章 尷尬癌第32章 誰是狐狸第556章 太宰之死第598章 哪裡都欺生第406章 兩個市舶司第376章 金山銀山滾滾來第256章 鋌而走險的王崇古第260章 文徵明的請求第27章 父子同心第853章 打虎英雄第631章 牆頭草沒有好下場第855章 殺紅了眼第815章 君臣對決第1040章 突變第1104章 初戰西班牙第1092章 仁慈的周王第1124章 瘋狂的人第689章 棄子第329章 會試來了第364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939章 某家李成樑第180章 賜婚第806章 一線生機第1124章 瘋狂的人第240章 別欺負我,我看過明史第432章 審訊第175章 大戰之名將輩出第217章 妖僧現形記(下)第623章 驅逐景王第1087章 自豪的申時行第629章 君心難測第498章 心學少主第208章 母子團圓第183章 狼士兵第985章 迷霧重重第450章 尷尬癌第456章 官復原職的第一把火第580章 打啞謎第595章 天涼好個秋第1031章 出發第94章 不得安寧第742章 我們要看《國富論》第144章 遇見小人第240章 別欺負我,我看過明史第694章 沒開始就敗了第370章 水很深第953章 負荊請罪第2章 吃白食第996章 沈梅君的忠告第230章 好人有好報第1080章 決戰公堂(上)第892章 徐閣老麻煩了第1092章 仁慈的周王第138章 有組織真好第418章 興師問罪第795章 彪悍的李妃第583章 入宮第1148章 倭亂第1016章 要給皇帝點甜頭兒第321章 要開海禁啊第942章 唐郎妙計第566章 禍害遺千年第852章 賠大了第1031章 出發第781章 以人爲鏡第1084章 逆耳忠言第894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117章 沉船事故第423章 唯一的機會第1072章 二十猛士第215章 妖僧的野望第838章 逃跑的佃戶第116章 唐秀才從軍記第1066章 新君第549章 延子丹的傳說第1016章 要給皇帝點甜頭兒第169章 瘟神來了第517章 日食第330章 勢不可擋第442章 徐閣老變壞了第78章 不太成功的英雄救美第1046章 負荊請罪第1084章 逆耳忠言第249章 特別的糧倉第187章 拿女兒抵債第574章 有點棘手第899章 新相第1013章 皇帝很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