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孤單的隆慶

“真是夠失敗的,眼皮子底下,竟然都壓不住,我是不是變得弱了?”唐毅揉着腦門,苦笑着說道。

沈明臣苦兮兮地,撓了撓頭,沒敢搭茬。

“查得如何了,岑用賓和尹校是誰的人?”唐毅又問道。

“大人,岑用賓是李春芳的學生,尹校是他的同鄉。”

“李春芳?”

唐毅豁然而起,他實在是太吃驚了,按理說李春芳已經貴爲次輔,身份顯赫,應該是個大人物纔對,可是這位懦弱無能,一點作爲沒有,基本上扔到了人堆裡,都沒誰在乎。

這麼一個老實巴交的傢伙,竟然敢摻和高拱和徐階的鬥爭,還唆使手下,去暗算高拱,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李春芳是受了誰的命令?徐階嗎?”

“貌似不是。”沈明臣搖搖頭,“大人,我說件事,您可別發火啊。”

“你先說,我再決定發不發火。”

沈明臣低聲說道:“那啥,我那個侄孫女,前些日子去了南京,貌似找了岑用賓。”

話剛說完,連忙低下了頭。

他知道唐毅早就看不順眼沈梅君,偏偏這丫頭哪熱鬧往哪湊合,什麼事情都落不下。真是讓人頭疼死了,沈明臣已經做好了被唐毅痛罵一頓的準備,只是預想中,暴跳如雷的場景沒有出現。

唐毅反倒是冷靜沉默,一副沉思狀。

果然這世上沒有什麼好東西,自己眼看着高拱倒黴,沒有伸手幫忙,還幸災樂禍,總覺得有點缺德,對不起朋友。

可一山更有一山高,楊博直接暗中下手,給了高拱一刀子,當得起臉黑心狠四個字。看起來,自己到底是年輕,需要和前輩們學習的東西太多了。

唐毅思索了許久,才緩緩說道:“句章先生,你去安排人手,把岑用賓和尹校的底細查清楚了。”

沈明臣精神一震,忙問道:“大人,您要從這兩個人下手?”

“還要等時機,有備無患。”

……

按兵不動的唐毅,很快又被一個消息給震驚了,老楊博用實際行動,給唐毅上了生動的一課,完美詮釋了翻臉無情四個字!

徐階因爲齊康彈劾,堅持不出,隨着海瑞上書,六部尚書侍郎也坐不住了,紛紛跟進上書,請求挽留徐階。這些人當中,赫然有楊博的身影。

開什麼玩笑?

高拱弄得這麼狼狽,罪魁禍首就是楊博,你弄的京察,捅了馬蜂窩,高拱不過是替你擋槍,結果到了這時候,您老一甩手,也站在了徐階一邊,做人不能這麼厚臉皮啊!

楊博的舉動的確讓人歎爲觀止,私下裡議論紛紛,可是此老浪蕩江湖幾十年,根基深厚,根本不在乎別人的罵聲,臉皮之厚,怕是德勝門的城牆都比不上。

楊博可以不顧臉皮,高拱不行啊,衆叛親離,朝廷上下全都亂套了,政務也停止了,他再堅持下去,只會加深對大明的傷害,這時候不論出什麼事情,都會把賬算在高拱的頭上。

無奈何,高鬍子只能上書請辭,一道不行,再來一道,一道一道,又一道,前後上了十二道奏疏,隆慶含着眼淚,把所有的文字都讀完。

他能感覺到,老師也是含着淚寫下的這些文字,他有多少委屈,有多少憤懣,隆慶都感同身受。

老師有才學,有魄力,爲官清廉,剛正不阿,一心謀國,十幾年的照顧,足以讓隆慶認清高拱的爲人,他絕對是無可挑剔的輔臣。

相比之下,徐階一家,霸佔了幾十萬畝的田產,魚肉鄉里,作惡多端,而且徐階本人先是曲意逢迎嚴嵩,接着又逢君之惡,助長嘉靖修玄的決心。

偏偏這兩位都遭到了徐階的報復。

首先是嚴嵩,兒子死了,孫子也死了,就剩下一個孤老頭子,先是在南昌暫居,後來回到了分宜老家。

嚴嵩不像徐階一般,兔子不吃窩邊草,嚴嵩對待老家人很不錯,老家的人也很照顧嚴嵩,奈何徐階不願意讓嚴嵩過安穩的日子,他派遣了戊午三子之一的董傳策到了分宜當知縣。

新仇舊恨,董傳策哪裡會放過可憐的老嚴嵩。

家產都被沒收了,也不許鄉親去接濟他,堂堂一國宰輔,竟然要跑到墳地,睡在守喪人留下的草廬裡,靠着撿供果和點心,苟延殘喘。

到了這個地步,徐階還不罷手,董傳策唆使一幫乞丐,隔三差五,就去騷擾嚴嵩,把他的草廬推到,往他的食物上撒尿,朝着他吐痰……

百般折磨,大家都以爲這個風燭殘年的老頭會很快死去,可是嚴嵩就像是路上的野草,任由車壓馬踩,無情踐踏,就是不死,佝僂的身軀,艱難地行走在墳地之間。

漸漸的人們明白了,徐階讓他活着,是爲了更好折磨這個老人,讓他品味生不如死的滋味,而這個老人咬牙撐着,忍受着最殘酷的摧殘,出賣着自己的尊嚴,也是在報復徐階,他要讓人看看,滿口仁義道德的徐華亭,是如何對待他的老親家的!

這兩位還真是天生的冤家對頭啊!

不得不說,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都嚴黨的罪惡已經淡去,相反徐階上臺,換湯不換藥,大家越發看得明白,有些毛病是根子上的,把所有罪責都歸到嚴嵩身上,真的不公平,對他的懲罰已經足夠了,該讓他頤養天年了。

一位名叫邵芳的江湖人來到了分宜,他大喇喇將嚴嵩接到了一個規整的四合院,替老頭洗漱,更換衣服,找了八個傭人,專門照顧他的起居,每隔半個月,還有大夫替嚴嵩把脈,檢查身體。

公然包庇奸相,人們都以爲這位邵大俠一定瘋了,董傳策不會放過他的,可是令人驚訝的是董傳策竟然假裝沒有看到,後來漸漸有了傳言,是朝中的神仙看不下去了,出手幫了嚴嵩,至於是哪一位,就不得而知了……

這是嚴嵩,至於嘉靖呢,徐階伺候嘉靖,前後小二十年,他逢迎拍馬,陪着嘉靖跳大神,燒鉛鍊汞,寫青詞,獻祥瑞,做得一點不比嚴嵩少。

結果嘉靖死了,徐階立刻打着嘉靖的旗號,發佈遺詔,把嘉靖罵了一個臭頭,那些惡事嘉靖都做了沒錯,可問題是你徐華亭同樣有份兒!

先帝活着時候,一句話不說,逢君之惡,死了近乎鞭屍一般的詆譭,實在是讓人不齒。

大半年的時間,隆慶的心態也變了很多,不再是那個得不到父愛,戰戰兢兢,謹小慎微的可憐皇子,而是江山的主人,他開始學會用皇帝的視角看問題,而不是兒子的眼光。

這很關鍵,嘉靖不是個好爹,可是沒有嘉靖,隆慶如何能得到皇位,說來說去,都是他們老朱家內部的事情,先帝的名聲不好,對自己這個當兒子的,臉上也無光。

正如唐毅估計的那樣,高拱和徐階的鬥爭,讓隆慶越發找到了當皇帝的自覺。

作爲一個君王,需要的是什麼?

江山安穩,國泰民安,要是能國富民強,那就更好了。

師徒情誼,很重要,卻遠遠比不上皇位,比不上江山社稷。

再繼續留高拱,只會加深百官和自己的對立,弄得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隆慶思考了一個晚上,他終於下定了決心,放高師傅走吧!

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隆慶眼中含淚,他真想放聲大哭一場,九五至尊,竟然要向一羣言官低頭,連自己的師傅都保不住,真是該死!

哭過了之後,隆慶不斷告誡自己,國事爲重,大局爲重。他親自下旨,賜高師傅少傅,太子太傅銜,派遣錦衣衛護送返鄉。

言官們殺紅了眼,自然不想高拱舒舒服服返鄉,紛紛上書,還想要繼續追殺,不過徐階卻說話了,高拱身爲帝師,內閣大學士,關乎朝廷體面,不可逼迫過甚。

有了徐閣老發話,言官們只好收斂了一點。

不過他們很快發現了另一個目標,高拱走了,郭樸還在啊!

當初就是他力爭要處罰胡應嘉的,這筆賬可不能不算。就這樣,又掀起了攻擊郭樸的浪潮。

相比而言,郭樸的人緣更好,資歷也夠深,而且謹小慎微,沒什麼把柄,想要彈劾他,難度更大。

不過不要低估言官們穿鑿附會的本事,御史凌儒上書彈劾郭樸,說他被起爲吏部尚書是奪情的,也就是說父喪沒有守完,是不孝。而且母親又年老多病,郭樸不思回鄉照顧老母,賴在朝廷之上,實在是讓人不齒!

這份奏疏上去,只讓人看到了兩個字:無恥!

不是郭樸,而是言官!

郭樸奪情起復,乃是徐階一手操辦的,當時嚴黨垮臺,新舊交替,楊博被趕到了兵部,吏部空缺,急需重臣長者坐鎮,正因爲如此,才把郭樸請回了朝廷。

當初百般哀求,現在竟然成了郭樸的罪過,簡直滑天下大稽!

你們不就是想讓老夫滾蛋嗎,直說就是,何必拿孝道說事,用死去的老父,來惡語中傷?

郭樸滿腔憤懣,什麼也不說,連着上了三道奏疏,一道比一道懇切,最後更是辭去了一切優待,直接掛冠而去。

數月之間,兩位閣老,三位部堂高官相繼離去,可親可敬的高師傅也走了,環顧朝堂,都是那些面目猙獰,令人鄙視的言官們,一個個指手畫腳,大言不慚,看着他們沾沾自喜的模樣,簡直噁心。

從此之後,隆慶幾乎再也不上朝了,他把自己關在宮中,獨自品嚐着孤單和淒涼……(。)

第918章 一鳴驚人第89章 你們不會失望的第741章 第一個粉絲第808章 幡然悔悟第222章 科舉,爺來了第824章 五百萬畝第877章 張師傅回來了第291章 姑爺第771章 賽場意外第845章 呂宋來的白丹桂第1019章 老少齊出動第436章 針鋒相對第959章 千里追擊第660章 算卦第1012章 流落的寶貝第1062章 一個僧人第24章 唐神童駕到第495章 惺惺相惜第318章 尋找金童子第845章 呂宋來的白丹桂第781章 以人爲鏡第38章 豪賭第302章 朝廷瘋了第150章 佳人饋贈第227章 武夫有情第288章 靠着兒子不丟人第312章 嚴世藩的幽怨第304章 帝王心第999章 晉商的信譽第359章 京察第1095章 算總賬第205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640章 父與子第191章 最悲催的事第496章 裁軍第659章 江湖郎中第758章 激動的老尚書第829章 陸光祖第695章 狼狽第996章 沈梅君的忠告第948章 內訌第295章 義烏,不只是小商品完本感言第325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663章 誘之以利第838章 逃跑的佃戶第409章 嘉靖要的是銀子第251章 太年輕,太天真第65章 根本不存在第1098章 膽大包天的災民第665章 更大的挑戰第652章 共同利益第465章 受命危難之際第867章 遲鈍的朝廷第789章 無需再忍第1019章 老少齊出動第1030章 想走不容易第105章 河邊悟道第1142章 圖謀弒君第508章 借力打力第947章 欣喜若狂的兄妹倆第195章 龍虎鬥第748章 馬,讓人熱血沸騰的動物第273章 學習型海盜第677章 彈劾第368章 兵變第739章 分工的威力第1073章 徐胖子罵殿第986章 唐毅的判斷第654章 要價第487章 攔轎喊冤第438章 和衷共濟第282章 千軍萬馬來相見第408章 光明正大的敲詐第887章 沸騰的言官第41章 蛇蠍婦人第829章 陸光祖第958章 商鞅的奧秘第428章 欽差大批發第597章 爲了王爺第892章 徐閣老麻煩了第1089章 師徒衣鉢第473章 誰都不敢反對的事情第802章 白龍魚服第550章 天王廟第648章 坑爹第466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150章 最後的陽謀第26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04章 帝王心第893章 彈劾第944章 大板升的新主人第199章 菩薩心腸第599章 裕王的感激第2章 吃白食第1086章 蝗災第650章 鬼門關第180章 賜婚第767章 大明的人第992章 大難臨頭
第918章 一鳴驚人第89章 你們不會失望的第741章 第一個粉絲第808章 幡然悔悟第222章 科舉,爺來了第824章 五百萬畝第877章 張師傅回來了第291章 姑爺第771章 賽場意外第845章 呂宋來的白丹桂第1019章 老少齊出動第436章 針鋒相對第959章 千里追擊第660章 算卦第1012章 流落的寶貝第1062章 一個僧人第24章 唐神童駕到第495章 惺惺相惜第318章 尋找金童子第845章 呂宋來的白丹桂第781章 以人爲鏡第38章 豪賭第302章 朝廷瘋了第150章 佳人饋贈第227章 武夫有情第288章 靠着兒子不丟人第312章 嚴世藩的幽怨第304章 帝王心第999章 晉商的信譽第359章 京察第1095章 算總賬第205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640章 父與子第191章 最悲催的事第496章 裁軍第659章 江湖郎中第758章 激動的老尚書第829章 陸光祖第695章 狼狽第996章 沈梅君的忠告第948章 內訌第295章 義烏,不只是小商品完本感言第325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663章 誘之以利第838章 逃跑的佃戶第409章 嘉靖要的是銀子第251章 太年輕,太天真第65章 根本不存在第1098章 膽大包天的災民第665章 更大的挑戰第652章 共同利益第465章 受命危難之際第867章 遲鈍的朝廷第789章 無需再忍第1019章 老少齊出動第1030章 想走不容易第105章 河邊悟道第1142章 圖謀弒君第508章 借力打力第947章 欣喜若狂的兄妹倆第195章 龍虎鬥第748章 馬,讓人熱血沸騰的動物第273章 學習型海盜第677章 彈劾第368章 兵變第739章 分工的威力第1073章 徐胖子罵殿第986章 唐毅的判斷第654章 要價第487章 攔轎喊冤第438章 和衷共濟第282章 千軍萬馬來相見第408章 光明正大的敲詐第887章 沸騰的言官第41章 蛇蠍婦人第829章 陸光祖第958章 商鞅的奧秘第428章 欽差大批發第597章 爲了王爺第892章 徐閣老麻煩了第1089章 師徒衣鉢第473章 誰都不敢反對的事情第802章 白龍魚服第550章 天王廟第648章 坑爹第466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150章 最後的陽謀第26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04章 帝王心第893章 彈劾第944章 大板升的新主人第199章 菩薩心腸第599章 裕王的感激第2章 吃白食第1086章 蝗災第650章 鬼門關第180章 賜婚第767章 大明的人第992章 大難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