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在諸多粉絲期待下,楊蜜的《謝謝你醫生》正式上線。
然而,不出意外,上線即撲街。
“當白朮斬釘截鐵、信誓旦旦的說:我的手術,沒有一點風險時,立馬毫不猶豫打一星!無論是我認識的醫生,還是給我做過手術的醫生,無論是主任醫師還是主治醫師,沒有任何一位醫生能說出沒有一點風險的話。”
“國產職業劇就是喜劇。”
“醫療劇能不能記住,醫生的職責是救死扶傷,不是感化別人……”
“但凡去過醫院,但凡看過幾部醫療紀錄片,都不能把這個題材寫得這麼糟糕,都不能把角色塑造得這麼爛!”
“這個時代到底怎麼了?到處都是文化工作者沒有文化的騷操作,也是服了。”
…
飛躍影視。
陳飛一大早來到公司,劃開豆瓣頁面,就見滿屏的一星差評還在刷新。
“懸浮”、“離譜”、“不尊重職業”等直接成了高頻詞。
然而,當他隨手切換到微博時,卻見首頁已經被#楊蜜謝謝你醫生哭戲#、#白朮人設好帶感#的詞條刷屏了。
一點進去,全是粉絲的控評:
“姐姐的哭戲太有感染力了,看一次哭一次。”
“醫療劇細節哪有那麼重要?看蜜蜜就夠了。”
“救命,好好看,又好哭又好笑的期待接下來的劇情,Omg清韻and沛海真夠好哭的,‘就我一人不趕時間’。”
放眼望去,文章配圖是精修過的劇照,連手術服都透着偶像劇的精緻感。
兩邊的評論就像兩個平行世界似的。
陳飛看着看着,眉頭漸漸擰了起來。
豆瓣的譏諷直指劇情邏輯、職業細節,是觀衆對“作品質量”的較真。
微博的誇讚則繞開內容,只聚焦演員本人,是粉絲對“偶像流量”的維護。
更刺眼的是,他點開數據平臺,《謝謝你醫生》的播放量赫然標着“3億”,但脫水數據顯示實際有效觀看不足五千萬,收視率更是靠午夜檔重播“刷”出來的!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這又是買數據、買流量的老套路。
“越來越離譜了。”
陳飛關掉手機,靠在椅背上無奈的嘆了口氣。
流量圈的弊端已經暴露得淋漓盡致,電視劇不再是拍給大衆看的,而是精準投餵給粉絲的“特供品”。
製作方懶得打磨劇本,反正粉絲會爲偶像買單。
平臺默許數據造假,只要能穩住廣告商即可。
演員則沉迷流量泡沫,徹底忘了表演的初心。
就像《謝謝你醫生》,明明醫療細節錯得離譜,職業倫理漏洞百出,卻靠着粉絲控評、數據造假,硬是營造出“熱播”的假象。
這種自娛自樂的閉環,正在一點點吞噬着影視行業的根基。
當觀衆的真實聲音被流量淹沒,當製作方只盯着粉絲錢包,當“好作品”的標準變成“數據好看”時,剩下的也就只有越來越多粗製濫造的垃圾。
回過頭再看看《唐朝詭事錄》的彈幕,觀衆們會較真每個案件的邏輯,會討論配角的動機,那種“創作者與觀衆平等對話”的氛圍,纔是影視圈該有的樣子。
而反觀流量圈的這套玩法,看似熱鬧,實則是在自掘墳墓。
“再這麼下去,遲早要完蛋。”
陳飛低聲自語,愈發肯定了飛躍影視走“精品”路線的正確性。
資本的短視、粉絲的縱容、創作者的惰性,湊成了這場飲鴆止渴的狂歡。
或許哪天,當粉絲也看膩了千篇一律的爛片,當數據造假再也騙不了市場,這個圈子纔會真正清醒!
但到那時,怕是已經積重難返了!
……
嘉行傳媒。
會議室裡。
曾佳滑動着平板,語氣裡滿是得意:“你看,《謝謝你醫生》上線僅一天,熱度穩居前三,播放量破5億,粉絲控評多給力,到處都是誇你狀態好的。”
她把屏幕轉向楊蜜,上面是清一色的粉絲彩虹屁,連帶着幾個買的營銷號都在吹“楊蜜重回巔峰”。
楊蜜端着咖啡杯,臉上強撐出笑容,但卻沒接話。
那點虛假的熱度她比誰都清楚,脫水數據慘不忍睹,業內羣裡早就有人在嘲笑“嘉行傳媒又在自嗨”了。
但見曾佳一個勁的邀功,她還是扯了扯嘴角,敷衍道:“辛苦你了,確實挺熱鬧的。”
“熱鬧就好。”曾佳合上平板,話鋒突然一轉,“說到這,咱們的續約合同也該簽了吧?我讓法務擬了新條款,持股比例給你提了兩個點,資源也向你傾斜,你看……”
шшш◆тт kǎn◆¢ ○ 楊蜜握着杯子的手緊了緊,低頭看着咖啡杯:“再說吧,最近忙着拍戲,沒空想這些。”
還要再說?
曾佳的語氣沉了下來,往前傾了傾身,目光銳利:“楊蜜,咱們合作快十年了,你心裡想什麼我能不知道?你是不是想合約到期就走?”
空氣瞬間凝固!
片刻後,楊蜜擡起頭,臉上的敷衍褪得乾乾淨淨,只剩下平靜:“合同明年5月纔到期,現在還早。”
“別跟我打太極。”曾佳拍了下桌子,聲音陡然拔高,“你最近接私活、聯繫其他公司,以爲做得很隱蔽?還有網上那些‘嘉行壓榨藝人’的通稿,是不是你放出去的?”
楊蜜沒承認也沒否認,只是淡淡道:“我沒說要走,只是想先專注於工作。”
“專注工作?”曾佳冷笑一聲,“你是在等機會跳槽吧?別忘了,嘉行是怎麼把你從新人捧成頂流的!現在翅膀硬了,想帶着資源跑路?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楊蜜看着眼前氣急敗壞的合作伙伴,忽然覺得有些陌生。
十年合作,她從小花走到如今的大花,嘉行確實出了大力氣。
但這些年她被當成搖錢樹,連軸轉的工作、被強行塞的爛片、無休止的帶新人,早就耗盡了最初的情分。
當初說是要帶領嘉行上市,以至於她忙到連軸轉。
可最後結果呢?
想想還真是可笑,當初爲了“夢想”,自己像個傻子似的被忽悠的勞心勞力,最後卻什麼也沒得到。
楊蜜站起身,徹底斷了心中的念想:“合同沒到期,我會盡到本分,但到期後走不走,是我的自由。”
說完,她拿起椅背上的外套,徑直轉身走出會議室。
門關上的瞬間,她聽見裡面傳來了曾佳摔東西的聲音,隱隱還有諸如“雪藏”之類的詞,但她的腳步卻沒有絲毫停頓。
虛假的繁榮該結束了,她的人生也該換條路走了。至於雪藏?
她這個月可不是隻有《謝謝你醫生》這一部劇,月中還有一部《愛的二八定律》呢。
這都是嘉行出品的劇,諒她曾佳也不敢在這些上面動手腳。
等兩部劇播完,也就到年底了。
到那時,哪怕被雪藏也無妨。
不就是5個來月而已?哪怕她不露面,也可以保證自己人氣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
11月雖然是冷門檔期,但因爲接近賀歲檔的緣故,熱度十分高亢。
《八角籠中》、《阿凡達2》、《想見你》、《南海歸墟》等電影輪番上陣,啓動了相應的宣傳活動。
與此同時,娛樂圈也十分熱鬧。
其中最吸睛的,當屬汪曉菲與大S那綿延不絕的超長互撕戰線,再度將兩人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一切都源於汪曉菲在直播中看似無意的一句吐槽:“爲孩子付出那麼多,某些人卻總在背後搞小動作。”
雖然他這話沒指名道姓,但網友們卻瞬間聯想到了大S。
畢竟兩人離婚後圍繞孩子撫養權、撫養費的各種騷操作,一直在暗流涌動。
大S這邊也沒含糊,很快通過經紀人迴應:“賬目都清清楚楚,別想混淆視聽,孩子的事也不是單方面說了算。”
戰火一觸即燃!
網友們紛紛化身“偵探”,深挖兩人過往糾葛。
那些被遺忘的細節再度曝光。
離婚協議裡關於財產分割的爭議、汪曉菲指責大S用他的信用卡爲現任具俊譁購置物品、大S爆料汪曉菲婚內出軌等一樁樁件件被翻出,拼湊出了這場豪門恩怨的複雜版圖。
隨着事件發酵,雙方親友也被捲入。
張嵐在直播間聲淚俱下,控訴大S一家“欺負老實人”,從大S的生活習慣到育兒方式,都被她拿出來點評一番,順帶宣傳起了自家品牌。
那直播帶貨的熱度,絲毫不亞於熱門綜藝!
小S也坐不住了,在社交平臺發文力挺大S,暗諷汪曉菲“戲太多”,言語間滿是維護姐姐的姿態。
同時,圈內各路明星們也按捺不住發表看法。
有的委婉表示“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希望雙方冷靜”。
有的則直白站隊,引發了粉絲之間的滔天罵戰。
網上段子頻出,表情包漫天飛!
與此同時,#汪曉菲大S互撕#的相關話題更是長期霸佔熱搜榜首,閱讀量輕鬆破幾十億。
甚至有網友調侃稱:“這劇情簡直比電視劇還精彩,年度最佳‘家庭倫理劇’非他倆莫屬。”
而在這喧囂背後,吃瓜羣衆們一邊津津有味地圍觀,一邊也在反思着。
公衆人物的私人生活,究竟該在多大程度上暴露在聚光燈下?
這場互撕到底是真情實感的矛盾爆發,還是一場無形的流量博弈?
但無論如何,在這個娛樂至上的時代,汪曉菲與大S的紛爭已然成爲了全民熱議的現象,和那些即將上映的大片一樣,牢牢抓住了大衆的眼球。
陳飛看着網上新聞,突然想到一件事。
真正羣魔亂舞的時代好像就快要來了?
…
11月11日,由博納出品的《掃黑行動》正式上線。
週一瑋、秦海璐、張智霖領銜主演,打着犯罪/動作題材的旗號,十分吸人眼球。
只是上映後的第一天,就被網友們給罵上了熱搜。
“100分鐘的政治課+大G廣告+半分鐘高考英語聽力+5分鐘速度與激情+5分鐘港式動作+警察&黑社會女兒擦邊球愛情……臥槽!能不能別搞什麼父仇子還了?”
“我是花錢來看新聞聯播的嗎?”
“簡直可怕!所有演員嘴形都對不上,感覺像在看一部巨爛無比的譯製片!”
“這是積壓了多少年的電影?全員配音,嘴型百分之八十對不上,很多鏡頭剪的都不連貫,也只能趁着這個檔期來上映撈錢了是吧?”
“突然就死了,突然就有證據了,突然就轉場了,突然就成間諜了,突然就被錄音了,突然就被抓了,突然就被仙人跳了,突然就抓到內鬼了,突然就放完了,一切都是那麼的突然!”
這一次,於東也品嚐到了類似於王建兒在國慶檔時的心情。
全網謾罵,排片一降再降,熱搜上全是差評和抨擊……
不出意外,這部電影恐怕被賠到姥姥家了。
而同時,這部電影的出現,也讓影迷們突然對“全明星陣容”這五個字產生了巨大的懷疑和不信任。
本來大家都是奔着全明星去的,但卻搞出來了這麼一部爛片,這踏馬不是坑爹呢嗎?
前人栽樹,後人非但沒能乘涼,反而還承受了一波暴曬,誰能忍?
謾罵聲一浪接着一浪席捲而來,噴的博納和於東連頭都不敢冒了。
而就在這時,飛躍影視這邊爲《隔壁的房間》舉辦了一場開機發佈會,地點放在了取景地雲南。
相比較於首都,雲南這地方對於許多媒體來講,無疑是“路途遙遠”。
不過嘛,鑑於這部電影的強大製作陣容,大家還是不遠萬里,紛紛趕到了開機發佈會現場。
而最終結果也證明,飛躍影視從不讓人失望!
陳飛、劉藝菲、韓佳女、文牧嘢共同出席了發佈會,惹得現場一片沸騰。
如果說他們四人的出現已經夠有噱頭了,那麼當鞏莉和張曼鈺同臺現身,宣佈將以雙女主方式加盟《隔壁的房間》這部電影時,一場娛樂圈的大地震陡然爆發了!
“今日上午,由陳飛擔任製片人/編劇、劉藝菲執導、韓佳女監製、文牧嘢擔任副導演的文藝劇情片《隔壁的房間》,於雲南舉辦開機儀式。”
“開機發佈會現場,鞏莉、張曼鈺驚喜現身,宣佈將以雙女主身份參與電影拍攝。”
“雙影后陣容+三金導演製片+戛納金棕櫚/威尼斯金獅製作陣容,劉藝菲首部導演處女作成內娛獨一份“精品”文藝片項目!”
當這些新聞被各大媒體報道出來之際,第一時間便衝上了各大娛樂新聞版塊的熱搜榜頭條。
別說是網友們了,就連整個影視圈/娛樂圈的同行們都看懵逼了。
“這踏馬是什麼陣容啊?全部都是影帝/影后,要麼就是歐洲三大的大獎獲得者,要上天啊?”
“毫不誇張的講,這簡直是我有生以來看到的,陣容最強大的文藝片製作團隊了。”
“服了!我還以爲劉藝菲的處女作就是小打小鬧而已,沒想到竟然這麼狠!”
“陳飛!你丫寵妻狂魔啊!這是要一舉幫劉藝菲奠定‘導演’基礎?”
“期待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