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數天,《隔壁的房間》開機新聞都在熱搜頭條上掛着,遲遲不曾落下。
哪怕是賀歲檔多部電影輪番登場,也沒能搶得了熱搜。
不過嘛,歡喜傳媒那邊卻不曾放棄這難得的機會。
這次他們蹭熱搜的方式,換成了宣傳張一謀與鞏莉的愛恨情仇,以此用來宣傳《滿江紅》。
董評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在劇組待了整整三天,11月中旬,陳飛離開雲南,坐上了回首都的飛機。
眼瞅着賀歲檔越來越近,春節檔也接踵而至,公司有不少工作需要他去處理。
而在回程的飛機上,他又注意到了楊蜜的第二部新劇《愛的二八定律》上線的消息。
這次搭檔的是憑藉《延禧攻略》爆火的95後男演員許愷。
只是嘛,與此前的《謝謝你醫生》一樣,這部劇也呈現出了口碑兩極分化的態勢。
豆瓣評分界面刺眼地停在了5.2分上,短評區幾乎被差評淹沒:
“職場戲懸浮到離譜,律師上班穿得像參加晚宴,這是拍律政劇還是時裝秀?”
“許愷的演技比木頭還僵,和楊蜜毫無CP感,工業糖精齁得人牙疼。”
“劇情全是套路,先婚後愛、職場霸凌,換個殼子就敢再拍一次。”
吐槽聲此起彼伏,連路人都忍不住加入羣嘲:“這劇是把觀衆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嗎?”
可切到微博,畫風卻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楊蜜許愷愛的二八定律好甜#、#秦施職場女王範#等諸多話題強勢霸佔着熱搜副榜。
點進去一看,全是粉絲的控評模板:
“姐姐的顏值撐起了整部劇,每一套穿搭都美到窒息。”
“許愷的小奶狗人設好蘇,磕瘋了這對CP。”
“不愛看可以不看,沒必要雞蛋裡挑骨頭,我們粉絲看得開心就夠了。”
更誇張的是,有粉絲拿着劇中漏洞百出的“法律條文”截圖,硬洗“這是藝術加工,懂不懂戲劇衝突?”
陳飛刷着兩個平臺的評論,只覺得荒謬。
豆瓣的差評聚焦劇情邏輯、角色塑造、職業細節,句句戳中作品軟肋。
微博的好評卻像脫離了劇集本身,只圍着演員顏值、CP互動打轉,甚至對明顯的硬傷強行洗白。
有路人在微博評論區質疑“劇情太假”,立刻被粉絲圍攻:
“你行你上啊,不愛看就滾。”
“我們冪冪拍這部劇瘦了多少斤,你看不到嗎?”
“許愷那麼努力,你憑什麼罵他?”
更有甚者直接甩出“播放量破5億”的數據,試圖用流量壓過口碑爭議。
但誰都清楚,這數據裡摻了多少水分。
陳飛正準備關掉頁面,指尖卻突然頓住。
只見在評論區的角落裡,兩種更尖銳的聲音正在悄然蔓延。
一種帶着惡意的嘲諷直指楊蜜本人:
“都快四十了還在演少女,臉上的玻尿酸快溢出來了,能不能給年輕演員讓讓路?”
“嘖嘖,一把年紀還在裝嫩拍偶像劇,早該退休回家結婚帶孩子了。”
“再不趕緊找個男人嫁了,估計都要絕經了。”
甚至有人翻出她早年的照片對比,惡意嘲諷:“顏值崩了還硬撐”。
這些評論跳出了劇集本身,專挑年齡、容貌攻擊,字裡行間透着股刻意抹黑的戾氣。
而另一種聲音則聚焦在嘉行內部:
“大家別罵楊蜜了,她就是嘉行的工具人!公司把好資源全給新人,就把這種爛劇本塞給她,明擺着榨乾最後一點價值。”
“聽說她想解約,嘉行故意放黑料打壓她,這劇的水軍都是公司買的,就是爲了捆死她。”
“蜜蜜勇敢飛,蜜蜂永相隨……”
評論區底下,有人特意貼出了嘉行其他藝人的資源列表。
對比之下,楊蜜接的幾部劇確實質量堪憂,難免讓人聯想,是不是公司在背後使絆子?
陳飛看着這兩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忽然反應了過來。
這哪是單純的劇集口碑爭議,分明是楊蜜和嘉行撕破臉前的暗流涌動!
那些抹黑她年齡、容貌的評論,帶着明顯的水軍痕跡,多半是公司爲了逼她續約放出來的。
而替她喊冤、指責嘉行打壓的聲音,說不定是她個人的團隊在暗中引導,爲解約鋪路。
恍惚間,陳飛忽然想起了前世的時間線。
明年就是2023年了,正是楊蜜與嘉行正式解約的節點。
很顯然,這場拉鋸戰從現在就已經打響了。
嘉行想靠輿論施壓,逼她留在這艘搖搖欲墜的船上。
楊蜜則想掙脫束縛,哪怕要在離開前先經歷一場混戰!
流量時代的最後掙扎,往往比劇集本身更狗血。
楊蜜困在嘉行的資本棋局裡這麼多年,如今要破局,必然要經歷這場撕破臉皮的廝殺。
而那些黑料、爭議、粉絲的控評,不過是這場博弈裡的武器。
“看來好戲還在後頭呢。”
陳飛關掉手機,靠在椅背上閉目養神。
無論是《愛的二八定律》的口碑兩極反轉,還是這場提前上演的解約前哨戰,都在預示着一點。
舊的流量時代快要到頭了!
而楊蜜這場爲自己而戰的突圍,或許會成爲壓垮那套“流量至上”邏輯的又一根稻草。
……
……
11月下旬的燕京已經透着寒意,可飛躍影視的辦公室卻暖氣十足。
從雲南回來後,他幾乎每天都泡在編劇部門裡,和手底下的編劇團隊逐字逐句打磨《三體》中的臺詞。
光是“葉文潔按下發射鍵”的心理描寫,就改了不下二十版!
“這裡的情緒還是不對。”他指着劇本,眉頭緊鎖,“她不是憤怒,也不是解脫,是帶着對人性的徹底失望,一種近乎麻木的平靜,要寫出那種‘與世界同歸於盡’的決絕,又藏着一絲對宇宙的渺茫期待……”
他絮絮叨叨的說着,編劇團隊成員們則埋頭記錄,會議室裡只有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
《三體》的改編實在是太難了,既要忠於原著的硬核科幻,又要讓普通觀衆看懂,還要拍出哲學層面的震撼感。
陳飛完全不敢有絲毫懈怠,畢竟這是無數書迷翹首以盼的作品。
忙碌中途,趁着午後休息的間隙,他又撥通了鍾莉芳的電話:“《唐探1990》的送審材料都齊了嗎?”
電話那頭傳來了鍾莉芳清晰的回覆聲:“齊了陳董,昨天已經派專人送去了電影局,劇本里涉及的年代細節、案件邏輯都反覆覈對過,應該沒問題。”
“好。”
陳飛點頭應了聲,徑直掛斷電話。
《唐探1990》是“唐探”系列的前傳,講的是年輕時候的唐仁在曼谷闖蕩的故事,走的是復古喜劇加懸疑的路子。《南海歸墟》與《流浪地球2》結束後,便到了新項目頂上線的時候了。
陳飛這會已經開始爲往後三年飛躍影視的發展鋪路、做規劃了。
時不待我!
前期要是不做好安排,一步錯,很有可能導致步步錯!
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下來,陳飛揉了揉發酸的脖子,目光落在牆上的日曆上。
11月快結束了,賀歲檔的硝煙已經燃起,春節檔的廝殺也不遠了。
《南海歸墟》和《八角籠中》的宣傳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阿凡達2》《滿江紅》《749局》等電影都在炒熱度……
影視圈的冬天似乎格外熱鬧。
而另一邊,目前已經上映的電影中,又加入了一部進口片《名偵探柯南:萬聖節的新娘》。
至於博納的那部《掃黑行動》,這會已經徹底廢了,日新增票房只剩下了可憐的200萬。
……
轉眼間,時間已經來到了11月25日。
劉藝菲的《隔壁的房間》正在雲南緊鑼密鼓地拍攝,楊蜜和嘉行的拉鋸戰則還在繼續……
而此時,飛躍影視這邊,幾乎全體高層、包括各大投資方,都紛紛聚集到了放映廳。
原因很簡單。
因爲今天是《流浪地球2》後期結束,首次放映的時刻。
放映廳的燈光暗下,3D眼鏡後的世界瞬間被璀璨的星河佔據。
當行星發動機的等離子光柱刺破雲層,在太空中交織成璀璨的“光網”時,影廳裡響起了一片壓抑的驚歎!
那光柱的粒子感、冰層斷裂的紋理、空間站掠過木星的壯闊,每一幀都像把觀衆拽進了2075年的末世。
吳驚飾演的劉培強穿着航天服在月球基地奔跑,頭盔面罩上的反光清晰地映出爆炸的火光。
李雪建飾演的周喆直在聯合國大會上拍案而起,“我們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務!”的臺詞混着背景裡的心跳聲,震得人眼眶發燙。
最震撼的還要當屬於“太空電梯”段落。
鏡頭從地面基站一路拉昇,穿過大氣層,直到空間站與電梯艙對接,全程一鏡到底,失重感和速度感透過3D鏡片撲面而來!
兩個半小時的放映結束,燈光亮起時,影廳裡靜了足足三秒,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衆人激動地站起來,難掩驚歎與內心感慨:
“郭導,這片子絕對是明年春節檔的王炸!比第一部格局大太多了,科幻感直接拉滿!”
“就是,光看行星發動機啓動的鏡頭,就值回票價了。”
“哈哈,咱們的科幻片終於能跟好萊塢硬碰硬了!”
郭樊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連忙笑着擺手:“還是團隊給力,特效部門熬了好久,可不單純只是我的功勞。”
吳驚此時還沒從震撼中緩過神,撓着頭喃喃道:“拍的時候光顧着記臺詞、走位了,沒覺得有多科幻啊……怎麼成片裡的太空電梯、量子計算機,看着比真實的還真?”
他轉頭看向郭樊,眼裡滿是佩服:“老郭,你這後期也太神了!”
郭樊謙虛的笑了笑,目光轉向陳飛:“陳導,您是內行,說說看,還有哪些地方需要調整嗎?”
陳飛摘下3D眼鏡,鏡片後的眼睛還帶着興奮的紅血絲:“硬要說的話,有兩個小細節。
月球爆炸時的衝擊波特效,可以再增強一點壓迫感,周喆直的臺詞中有兩句語速太快,稍微放緩半拍,感染力會更強。”
他頓了頓,語氣肯定道:“但整體已經非常完善了,故事線、特效質感、情感共鳴都到位了。
直接送審吧,我敢保證,這片子會讓觀衆知道,中國科幻不止有《流浪地球》,還有更遼闊的宇宙!”
郭樊重重點頭:“行,就按你說的微調,明天就安排送審。”
影廳裡的討論還在繼續着。
有人算起了春節檔的票房,有人開始琢磨宣傳方案,每個人臉上都帶着對這部片子的信心。
陳飛看着眼前的熱鬧,心裡清楚,《流浪地球2》的出現不只是一部電影的成功,更是在給整個行業打氣。
只要肯沉下心打磨作品,中國影視就能在任何題材上,跑出屬於自己的加速度!
11月26日,《流浪地球2》送審的消息以“官宣春節檔”的姿態高調放出。
一時間,#流浪地球2定檔春節#的話題瞬間引爆全網。
飛躍影視官微配文簡潔有力:
“從地球到宇宙,從生存到文明——2023春節檔,我們繼續流浪!”
配圖裡,行星發動機的光柱劃破夜空,背景是“2023大年初一”的字樣,硬氣十足。
這一下,原本摩拳擦掌的春節檔其他投資方,心裡都忍不住咯噔一下。
歡喜傳媒的會議室裡,董評看着屏幕上《流浪地球2》的熱搜數據,端着茶杯的手都在發顫。
《滿江紅》走的是古裝懸疑路子,本想靠着張一謀的招牌和沈藤的喜劇底盤穩穩佔個席位。
可《流浪地球2》這陣仗,明顯是奔着“票房冠軍”去的,哪能不慌?
企鵝影視那邊更不必說。
陸釧正帶着《749局》的宣發團隊開緊急會議,原本定檔時的雄心壯志都被沖淡了不少。
有人憂心忡忡的表示:“科幻片的受衆和咱們這部電影的題材重疊太多,《流浪地球2》一上,怕是要把年輕觀衆都吸走了。”
陸釧嘴上雖然說着“各憑本事”,但心裡卻清楚,論特效、論IP號召力,《749局》跟前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另一邊,博納影業的《無名》劇組也在關注着動靜。
程餌的諜戰片走的是文藝調性,本想靠樑朝瑋、王一搏的陣容收割粉絲。
可面對《流浪地球2》這種“全民期待”的大片,也難免氣短。
有人私下感慨:“這下春節檔徹底成了‘諸神之戰’,但《流浪地球2》明顯是衆神之首啊!”
儘管各家對外都宣稱“有信心”,可私下裡的排兵佈陣卻早就亂了節奏。
《滿江紅》悄悄加了喜劇元素的宣傳比重,《749局》緊急聯繫王俊愷的粉絲後援會,《無名》則提前放出了樑朝瑋的路透照……
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場春節檔的廝殺,從《流浪地球2》官宣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有了傾斜的天平。
兩天後的11月28日,首都泛亞國際旗艦影城中,《八角籠中》首映禮拉開帷幕。
王保強穿着筆挺的西服,帶着一羣飾演“格鬥少年”的新人演員,挨個給嘉賓鞠躬。
影片放映結束後,掌聲經久不息!
有影評人紅着眼眶說:“這纔是最真實的中國故事,比那些懸浮的大片有力量。”
而隨着《八角籠中》首映禮的落幕,日曆悄然翻過11月,時間正式踏入12月。
賀歲檔的大幕終於拉開了!
《八角籠中》《阿凡達2》《南海歸墟》《想見你》……
一部部影片摩拳擦掌,準備在這個冬天爲觀衆獻上一場影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