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缺看着李沛言,表情有些複雜,算起來,這位親王,也是他的仇人之一。
過了會,寧缺恢復正常,他恭敬地朝着李沛言,揖手一禮,說道:“殿下,我畢竟是書院學生,在書院學習,對書院感情深厚,若要替朝廷分憂自是心甘情願,但我必須考慮書院方面的感受。”
寧缺委婉的推脫了。
李沛言,他現在暫時得罪不起,不過,等到二層樓招生結果塵埃落定,他也就沒必要在乎李沛言了。
夫子的學生,這個名頭,在唐國內,沒人敢惹。
寧缺自然知道李沛言等人的謀算,讓他承擔得罪書院的壓力。寧缺又不傻,怎麼可能主動去扛這種責任,冒着得罪書院的危險。再說了,他的目的就是進書院二層樓,爲此,他不知吃了多少苦。
李沛言聽完寧缺的話,瞬間清楚寧缺的用意,冷哼一聲,李沛言果斷的離開了。
他知道,繼續下去,寧缺也只會和稀泥,不會主動退出書院。
在李沛言離開的瞬間,書院直接宣佈了書院二層樓招生的結果,書院原本就不贊同李沛言的做法。
西陵又算什麼?
還不是被夫子吊打的存在。
唐國爲何要爲這樣的勢力,爲難自己的國人。
唐國之所爲強,自然是爲國人而強,怎麼會讓西陵這種勢力,欺壓到頭上。
李沛言離開書院的路上,自然聽到書院宣佈的結果,他陰着臉,離開書院。
......
書院內發生這事,元夜沒有親眼見到,但早已猜到,爲了心愛的書籍,他安靜的呆在舊書樓內。
舊書樓內,書籍衆多,浩然劍氣相關書籍也不少,只是元夜查找完典籍,都沒發現浩然法劍這種情況。
其實,想想也是,殺生法劍這種法器,也只有元夜才能煉製出來,又怎麼會有這種狀況出現。
發現這點後,元夜把目光停留在浩然法劍,洞玄境和知命境修行要點上。
他從不惑境到洞玄巔峰,一步跨過去,實力雖然夠了,但浩然劍氣的意境,有點跟不上。
他需要把意境彌補上,纔有機會突破知命境界。
元夜在書籍中津津有味的汲取洞玄境界的相關知識,其實,想要讓浩然劍意增長,最需要的就是多看書。
看書,就是最好的捷徑,也是元夜知道的途徑。
元夜一直看到中午,才踏步走出舊書樓,他需要去解決五臟廟的問題。畢竟,他還沒辟穀。
下樓時,餘簾已經不再了,他看了眼一層樓,發現沒人,出名時,特意帶上門。
在書院內,學子們的消息都很靈通。
在解決午飯的路上,元夜聽到旁邊學子談論今早親王李沛言和寧缺的事,就是添油加醋的說元夜,如何不懼權貴,成爲二層樓的先生的過程。
一路上,元夜聽了好幾個版本,聽完,元夜笑着搖搖頭,這些人說得太玄乎。
元夜找了個比較偏僻的位置,解決午飯。只是,即便他很低調,但還是引起很多人的注目。
二層樓的先生,這個名號,讓很多人都在注視着元夜,他們看元夜的眼神之中,帶着幾分敬畏。
元夜並不希望,被當做觀賞物觀看,快速的解決掉食物,離開這處讓他有些尷尬的地方。
離開的路上,元夜看了眼時空表,發現,時空表收集時空能量的速度,有加快了一倍。
元夜默默的計算,估計用不了一兩個月,時空表收集時空能量就要滿了,到時候,他又得離開這個世界了。
下午,元夜沒有直接去舊書樓。
時空表收集時空能量的速度,讓他產生了緊迫感,想了想,他打算,先收集築基丹的材料。
築基丹,是築基輔助藥物,能增加築基概率的丹藥。
修行過程,每一步,都很危險。
其中,築基境,就是元夜需要跨越的第一個大境界,需要用九條法脈,引起體內法力發生質變,搭建出虹橋,一舉邁入築基境。
丹修內記載的很清楚,元夜沒親眼見過,但丹修內記載,築基境的突破,可比前面九層法脈的暴動要危險得多了。
其中,築基丹,就是能降低突破危險,加大成功機率的丹藥。
元夜現在出去,自然是收集需要的材料。
如果找不到需要的材料,他纔去書院內尋找。夫子的學生,倒是有很多的權限,到時候,找幾味藥物,應該不會多困難。
當然,如果能碰上築基境可以提升修爲的材料,他也不會放過,離開前,他會盡可能的多收集一些材料。
此外,升級浩然法劍的材料,元夜也需要一些,築基境界,需要的就不再是法器了,而是靈器了。到時候,他還可以使用靈劍,進行御劍飛行,而不是依靠高科技進行飛行。
還有一些法術,到時候也可以升級,如望氣術可以進階爲靈眼術,作用可就更大了。
如果說,練氣境是修行的起點,那築基境,纔算是正是邁入修仙的層次,算得上飛天入地的修仙着。
在修仙世界,練氣境的修仙者,不怎麼被看重,算是外門弟子。而築基境,纔算是內門弟子,可以爲門派做貢獻的弟子,算是中流砥柱。
一般,突破築基境,壽命增長到四百歲到五百歲左右,真正的超凡脫俗,成爲凡人仰望的存在,視爲仙神的存在。
元夜自然也逃脫不了,突破築基境的慾望,成爲築基境,他行走在諸天之時,安全性又會上升很多。
行走諸天,實力纔是安全的保障。
想着築基境,元夜前往長安城內的步伐,又加快了幾分,他有些迫不及待了,希望能多收集一些有用的材料。
路上,出去的人並不多,元夜因爲進入書院二層樓,被告知,這兩天都不用上課,這纔有時間出來,其他的學子,還在上課呢。
路上,沒有那些奇異的目光,元夜估計舒服得很多,踩着輕快的步伐,元夜朝着前方走去。
沒多久,元夜腳步忽然停了下來。
因爲,前方,有人在攔路。
攔路人,他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