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榮譽感

“教導隊本身就要保留,大王設置教導隊的目的就是整訓全軍,如果教導隊就此消失,有違設立的初衷,按照我們想法,九月之後教導老兵會從建制中退出來,重新歸入教導隊內,但從沒想過輪換這一點!”張青補充道。

“時刻保持人員的流動,可以避免很多的事,我個人認爲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思維沒打開,總是在一個圈子裡打轉。

軍機處沒有廢教導隊的念頭,同時也沒產生教導隊輪換的念頭,經過羅貫中怎麼一說,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

“可行,不過這樣一來,教導隊級別就要提升,要讓士兵擁有榮譽感,不然吸引力會變小!”常森快速說道。

“附議!”

“同意!”

……

一時之間,無數人紛紛贊同這個做法。

“既然如此,那軍機這邊就儘快拿出方案,將其中的梳理出來,至於人員就按照折中二千五百人進行!”

黃子澄身爲內閣元首,直接給擴軍方案做出總結。

“人員變了,那麼比例是否也要跟着變?”張青開口道。

瓊州本身就有一衛三千戶的兵力,加上下馬坊下來的,現有常備兵力四千人。

這四千人中勢必不可能人人都進入新軍,會有一大部分被淘汰,重新歸於民籍,如何安置好這些舊軍人,亦是1+3計劃中的關鍵。

一個方案的準備,更改,可不僅僅只是數字改變,更涉及到方方面面。

“按照軍機內部的統計,對於尚未改制的軍戶總數大概有二千八百多人,剔除老弱傷殘之後有一千八百人符合新兵,需地方分流四百人方能完成安置,如今只有二千五百人名額,這一千八百人顯然還需重新分配!”

如今的千戶所可不是後期,那種出現了大量逃兵,逃戶的千戶所,滿員是肯定的,最多就是人員質量有所差距。

軍改第一批,無論是哪方面的代表,無一不是有着將舊軍一口吃下,一勞永逸徹底解決大明遺留的念頭。

任何形式的社會改變,都會有人在此過程中被犧牲。

衛所制,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屬原始落後的制度,限制民衆多樣化的發展等諸多不科學的地方。

但問題是衛所制是華夏千百年軍戶制的晉級版。

通過這一套成熟的體制。

軍戶們能以本就不多可能性,換取到了一個上升的機會,一個不需要繳納賦稅的資格,王朝初年,鼎盛之時,軍戶的待遇遠比普通老百姓要好,配合建功立業的可能,這才讓一代殺胚安分下來。

如今要改……軍籍變爲民籍!

自由是自由的,可也失去了不需要繳納賦稅的軍田,等於是失了一鐵飯碗。

而且現役的軍戶中,祖輩多數有功與大明,哪怕自身沒建立過什麼功績,僅從軍中遷徙進瓊州,這對於大明的穩定也做了貢獻。

一刀切可以!

問題在於怎麼切,才能既能完成軍制的改革,又能讓曾今的軍戶們滿意。

原先的方案全部考慮到了,可如今人數少了五百個名額,這五百人是從百姓中出,還是從軍戶中出,一拉一扯之間其中的麻煩不小。

“軍隊需要保持平衡,全盤接受的話,舊軍人數太多,免不了會將過去的思想帶入軍中,所以全盤接受是絕對不可能的!”

常森直言道。

自家侄子,一直都在移民,爲何?

還不是爲了平衡人口結構,人源配比,軍隊本身也是一個小社會,想要練出新軍,想要練出強軍,舊軍的人數就不能太多。

教導團有所改變,但歸根究底還是舊軍中出來的。

來自民間新兵少了,時間一長就會被同化,到時候想要再改就沒那麼簡單的。

過去的方案中,三千人是一千八對一千二,形成舊二對新一的局面。

“軍中軍戶,其實並非多爲戰兵,還有不少手藝人,如果真有麻煩的話,我覺得工部可以吸收一部分!”

“刑部,司法都需要執法人員,各家吸納一百人問題不大!”

“針對基層的軍官,我個人覺得也可以放開,給他們一個從軍隊中跳出來的機會,如何?”

……

內閣成員是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

面對常森新拋出來的問題,解淪,沈秀和,林天麓,郭清紛紛開口,勢要將這些不穩定因素分流掉。

“工部分流兩百人,刑部,司法分流兩百人,各級縣衙分流一百八十人,最終舊軍進新兵的人數控制在一千四百人左右,同時給予副百戶以下官員,一次自由選擇的機會,原則上級別不變,通過考覈之後可加入司法,刑部,審計部門充當對應官職!”

黃子澄目視四周。

講心裡話,他不希望其他體系吸納這些武官,因爲這將影響到個體系的平衡問題,埋下大小不定的隱患。

可這不是沒辦法嗎?

主動提出還能早做準備,自己十一人解決不了,不是還有朱允熥嗎?

“可!”

“附議!”

……

“投票吧!”

得到多數人認可之後,進入決議決斷,最終全數通過,“下一個問題,軍中文職官員的任免!”

如果說之前的事,多以軍機處爲主,各部門爲輔助。

那麼這個問題,就涉及到各部門核心的問題。

人手!

沒有那個部門是不缺的。

行政六部,如今還有部門尚書都沒有,更別說全架構的組建,一是因寧缺毋濫,二是朱允熥劃下了一條紅線,無基層經驗者不得入中央。

司局級還好一點,都是跟着過來的老人,能力和經驗在過去都得到驗證,關鍵還是督辦級太少。

就算是第一批,第二批學員,也需要足夠的時間成長,拔苗助長只會讓損失更大。

軍隊要大建,一線是的兵卒,二線則需要處理各種工作的文職人員。

在所有部門都缺人的情況,支援軍機處誰心裡都不願意。

“一線的給我砍了五百人,我不多說什麼,但四位司局級,十三位督辦級,外加四十一位戊級吏員,一個都不能給我少!”

軍機是真的缺人,常森,徐增壽,張青,誰不是一人擔負多職,兵員少一點以後可以補充,可文職人員的數目未來各部門都會缺,今搶不到足夠的人,往後幾年也別想補齊。

“過分了啊,四個司局級,十三個督辦級,開什麼玩笑?”解縉苦笑道。

第541章 名單第235章 琉璃易碎第475章 觀禮臺上第4章 考覈第492章 不可控第558章 蹩腳第175章 武斷第419章 佈局全球第69章 生活的根本第265章 無法恢復生產第332章 羞愧第183章 不需要過多猜測第472章 罕見第573章 思考第553章 梯田澆灌第404章 巨大的合作空間第564章 鄙視第99章 安安分分第210章 賞諸兵第224章 賞賜第47章 拿捏第413章 人工的改造第432章 配套措施第205章 榮譽感第363章 神態第406章 跑散了第122章 經驗不足第205章 榮譽感第359章 驛站第412章 大建第270章 委屈小媳婦第48章 撕破臉面第432章 配套措施第387章觀景臺第580章 發矇第168章 解釋第462章 被榨乾了第175章 武斷第182章 爵位不要了第293章 手段第59章 各司其職第237章 所謂勝戰第422章 新訓第181章 消失第158章 不解第332章 羞愧第101章 一致好評第462章 被榨乾了第27章 出言相勸第287章 權勢第184章 稀罕事第440章 出言附和第503章 枷鎖第561章 倭寇第529章 靈活變通第372章 深度化改革第184章 稀罕事第495章 補充第373章 和睦第167章 剔除第310章 維護第215章 節約人力第440章 出言附和第232章 無限憧憬第306章 大明賦稅第474章 千歲之音第194章 大明勳貴第344章 突擊培訓第414章 花費無數第240章 好奇第241章 優先考慮第469章 優秀嫡子第83章 質樸第53章 不關心第318章 不言而喻第121章 好事第342章 生存技巧第496章 偷懶第458章 明言第195章 做的不錯第109章 精細改造第535章 東西方接觸第387章觀景臺第202章 透徹第529章 靈活變通第114章 反駁了第459章 醫療需求第429章 賺點路費第77章 物資沒了第578章 孝敬第50章 信息泄密第401章 有心無力第377章 黑暗面第59章 各司其職第66章 狡猾的第421章 展開第117章 不避諱第422章 新訓第125章 有效的保障。第123章 告知
第541章 名單第235章 琉璃易碎第475章 觀禮臺上第4章 考覈第492章 不可控第558章 蹩腳第175章 武斷第419章 佈局全球第69章 生活的根本第265章 無法恢復生產第332章 羞愧第183章 不需要過多猜測第472章 罕見第573章 思考第553章 梯田澆灌第404章 巨大的合作空間第564章 鄙視第99章 安安分分第210章 賞諸兵第224章 賞賜第47章 拿捏第413章 人工的改造第432章 配套措施第205章 榮譽感第363章 神態第406章 跑散了第122章 經驗不足第205章 榮譽感第359章 驛站第412章 大建第270章 委屈小媳婦第48章 撕破臉面第432章 配套措施第387章觀景臺第580章 發矇第168章 解釋第462章 被榨乾了第175章 武斷第182章 爵位不要了第293章 手段第59章 各司其職第237章 所謂勝戰第422章 新訓第181章 消失第158章 不解第332章 羞愧第101章 一致好評第462章 被榨乾了第27章 出言相勸第287章 權勢第184章 稀罕事第440章 出言附和第503章 枷鎖第561章 倭寇第529章 靈活變通第372章 深度化改革第184章 稀罕事第495章 補充第373章 和睦第167章 剔除第310章 維護第215章 節約人力第440章 出言附和第232章 無限憧憬第306章 大明賦稅第474章 千歲之音第194章 大明勳貴第344章 突擊培訓第414章 花費無數第240章 好奇第241章 優先考慮第469章 優秀嫡子第83章 質樸第53章 不關心第318章 不言而喻第121章 好事第342章 生存技巧第496章 偷懶第458章 明言第195章 做的不錯第109章 精細改造第535章 東西方接觸第387章觀景臺第202章 透徹第529章 靈活變通第114章 反駁了第459章 醫療需求第429章 賺點路費第77章 物資沒了第578章 孝敬第50章 信息泄密第401章 有心無力第377章 黑暗面第59章 各司其職第66章 狡猾的第421章 展開第117章 不避諱第422章 新訓第125章 有效的保障。第123章 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