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文化色彩

因有移民的屬性,使得客家人的文化中充滿了冒險精神,這也是後世客家人越走越遠的原因,八千多萬客家人分佈在全球各大主要國家,不少海外華人社區更是以客家族爲主體。

追溯源頭,客家人的根在贛閩粵邊區,其中惠州爲客家人的精神祖地,惠州下屬的韶關則有客家第五州的稱呼。(明朝的時候韶關爲縣,歸屬於惠州府,如今韶關,惠州都爲地級市)。

對於客家人的歷史,朱允熥瞭解不多,畢竟前世他生活在江南一代,嶺南地區都沒有踏足,若非海陸豐地區建立了種花歷史上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讓朱允熥對廣東一代的歷史產生興趣,附帶對嶺南文化進行了解,這纔有了這丁點的記憶。

不過好在幾個關鍵的點還是知道!

拉攏了韶關客家人,便可影響惠州府的客家族,進而影響整個客家人社會。

這些因種種原因,而被中原主體文化所拋棄的漢人,爲這方土地帶來了濃重漢人的文化色彩,算的上被動的炎黃文化傳播者,同時因自身經歷,生活環境,地理隔絕等因素,客家人傳承的漢文化更原始,換言而之就是版本升級緩慢。

緩慢到什麼程度呢?

古漢文化的“活化石”,古漢語的“活化石”,爲此國家三設“客家文化生保護試驗區”,以研究漢族最純正的文化,及客家文化的發展歷史。

在這種氛圍下,嫡系宗族制在客家人文化中,地位遠比中原更高,甚至但凡有撼動的心思都會自認爲“罪過”,在家族傳承中半點“靈活度”都不容,屬於眼中進不了砂礫的那種。

打個比方,朱允炆取代朱允熥消息傳遞進民間,中原民衆的心態多數爲“關我屁事,又不是我當皇帝”,稍有常識或許會感嘆一句“時代艱難,人心不古”,略有地位會說“庶子得寶,慶幸之徒!”,可若傳到客家人耳朵中多半會是……“啥玩意?又是那幫癟犢子搞出來的是,老祖宗是不認了,還是怎麼滴,是要遭報應的!”

面對這種情況,造反不至於,但客家人絕對會用行動來抵制!

當然了,中原的士族也多半瞭解這些,因此也不會對客家地域進行投資,所以導致了客家人實爲漢人,卻難得漢人紅利。

“天時地利任何,如今全部在我們手上,一旦完成對韶關客家的吸附,商道便徹底穩,並可藉此快速補充人口,客家人終究是我漢人!”常森看着一臉沉思的朱允熥,又道出一件事,“此事背後沒有我的影響,完全是當地客家人自發,他們通過在瓊海的弟子,向我和徐祖輝傳遞的信息,且經過我調查,背後無第三方因素!”

常森爲了韶關客家人而趕過來這不難理解,關鍵的是後面的一句話。

“小舅應該已經和他們接觸過?”

“恩!初步接觸了兩次!”

“他們有什麼要求?”

瓊海對外需求的物資,都需從韶關才能進入廣東。

可以說這幾年下來,對瓊海瞭解最多的地區就是韶關和開州。

開州那邊還沒反應,可能是因爲地理位置太近,直接受到影響,加上日子一天天變好,居安思危的心態沒有出現。

而韶關這邊則不同,他們的日子變好了,但這樣的日子能有多久,這太不穩定。

到手的好日子沒人願意放棄。

同爲漢人,中原當他們是蠻夷,什麼好處都輪不到他們,要不是朱允熥給予機會,哪有如今的日子?

而更重要的是韶關客家人,與前宋貿易開過眼,過過好日子!

更深層次的綁定,符合兩方需求。

“讀書,移民!”

“具體說一下!”

“先說移民,客家人因爲是早年客居的原因,寨子多建立了山地之中,時刻受到各類危險。

隨着人口越來越多,土地已經成爲了客家人最迫切的需求。

加之過去原因,很多寨子其實並不適合生存!

這些客家人迫切的想搬遷出來,獲得更多的土地,但韶關附近無法滿足!”

“這批人大概有多少?”

“不清楚,我漢人百姓,只要能活下來多會選擇咬牙堅持,不親自調查,誰也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但可以肯定人數不會少,而且韶關動了,附近的客家居住地必然也會有想法,這是一長久的事,因此我沒辦法直接答應!”

“往大了說有多少?”

“算是整體性,可能要超過接近二十萬,搞不好更多!”常森點頭道。

“可以,我們缺人,但不缺土地,海口尚且還可以繼續開墾,區域的地區也是差不過,但必須有節奏來,緩慢遷徙……說下教育!”

人口肯定越多越好,自發性的遷徙更好,只要不破壞人口結構,朱允熥並不在意多少。

“教育,主要是鴻學班那些學生,去歲歸鄉,不少孩子通過科學幫助寨子解決了不少問題,客人家遵守古典,但同時更遵循實用原則,生活壓力太大了,他們希望我們瓊海可以增加蒙學名額,以及鴻學名額,說是可以出錢,這塊的意願極爲強烈!”

“這我需要思考一下!”

終究是漢人的一支,將讀書問題看的極重,這是好事但也是麻煩。

任何時候都得平衡,教育首先於老師的數目,以及人口中的比例,不可能爲了客家人而顧此失彼,端水的水平那是非常考驗人的!

“好吧!”

手指敲打桌面的節奏被破,朱允熥擡起頭來,“那麼,他們知道需要付出什麼嗎?”

得到就有付出!

可有些內容不好訴之與口,寫與白紙之上只能看自覺。

要是客家人知道,那就好說,可要是裝作糊塗,講真朱允熥也拿他們沒辦法!

“這是當然,他們不是沒見過市面的人,找我交流的時候就給了兩個方式,一是歃血結盟,二與我結拜!”常森笑道。

“很聰明的辦法!”

若是草原人,漢人跑出來說要和瓊海結盟,結拜,那是在侮辱常森和朱允熥的智商,可客家人不同,他們秉持着最純正的漢族文化,不是沒有心思,也不是沒有利益,而是客家人社會氣氛,使得他們不屑去怎麼做。

“終究是我們之間信任不足,個體的承諾和羣體的承諾,根本不是一碼事!”

“是怎麼一回事,但我相信允熥你會有辦法解決,就像黎族一樣!”常森自信滿滿的說道。

“……”

第421章 展開第570章 蹩腳樣子第370章 束手就擒第52章 代表第351章 謀劃第213章 單一的猜測第98章 驛站第383章獲得爵位第417章 三等功第453章 提拔第493章 考慮長遠第215章 節約人力第277章 果腹第298章 喜笑顏開第312章 誓言第531章 工部的野望第236章 不算難第195章 做的不錯第370章 束手就擒第382章牴觸心理第561章 倭寇第335章 憑空而生第510章 水煮青蛙第516章 一場考驗第324章 厭惡第569章 階梯型第384章商賈的力量第444章 記上一筆第80章 追求飛昇第140章 搭建第61章 碼頭第202章 透徹第398章 繼宗第437章 提議第214章 得勝歸來第442章 落實第239章 完美的時代第226章 完善的部門第125章 有效的保障。第355章第61章 碼頭第241章 優先考慮第50章 信息泄密第525章 買賣第7章 省親第24章 一言三變第425章 基礎第231章 意圖第249章 冬獵第396章 敗點第192章 訓練兵卒第381章仁慈第234章 得以生存第75章 小意思第245章 折票第108章 妨礙第533章 真龍論第113章 匯合第449章 成員第20章後人考慮第67章 全盤下注第273章 民間勢力第572章 特例第194章 大明勳貴第204章 太急躁了第288章 扶家魔第56章 兩貫藥錢第352章 扶持第335章 憑空而生第38章 進行商議第27章 出言相勸第538章 信件第82章 瞞不住第542章 交出答卷第543章 勢要前行第81章 覺悟第200章 安心的目光第347章 憑實力第363章 神態第116章 不能忘本第380章學員第542章 交出答卷第70章 等待迴應第316章 突破第292章 歡喜無比第277章 果腹第313章 理智的判斷第375章 重重迷霧第238章 情誼滿滿第567章 含義第4章 考覈第552章 屬性第525章 買賣第301章 淚眼婆娑第378章大型居民區第476章 金牌第219章 掃盲班第382章牴觸心理第160章 掌握密碼本第572章 特例
第421章 展開第570章 蹩腳樣子第370章 束手就擒第52章 代表第351章 謀劃第213章 單一的猜測第98章 驛站第383章獲得爵位第417章 三等功第453章 提拔第493章 考慮長遠第215章 節約人力第277章 果腹第298章 喜笑顏開第312章 誓言第531章 工部的野望第236章 不算難第195章 做的不錯第370章 束手就擒第382章牴觸心理第561章 倭寇第335章 憑空而生第510章 水煮青蛙第516章 一場考驗第324章 厭惡第569章 階梯型第384章商賈的力量第444章 記上一筆第80章 追求飛昇第140章 搭建第61章 碼頭第202章 透徹第398章 繼宗第437章 提議第214章 得勝歸來第442章 落實第239章 完美的時代第226章 完善的部門第125章 有效的保障。第355章第61章 碼頭第241章 優先考慮第50章 信息泄密第525章 買賣第7章 省親第24章 一言三變第425章 基礎第231章 意圖第249章 冬獵第396章 敗點第192章 訓練兵卒第381章仁慈第234章 得以生存第75章 小意思第245章 折票第108章 妨礙第533章 真龍論第113章 匯合第449章 成員第20章後人考慮第67章 全盤下注第273章 民間勢力第572章 特例第194章 大明勳貴第204章 太急躁了第288章 扶家魔第56章 兩貫藥錢第352章 扶持第335章 憑空而生第38章 進行商議第27章 出言相勸第538章 信件第82章 瞞不住第542章 交出答卷第543章 勢要前行第81章 覺悟第200章 安心的目光第347章 憑實力第363章 神態第116章 不能忘本第380章學員第542章 交出答卷第70章 等待迴應第316章 突破第292章 歡喜無比第277章 果腹第313章 理智的判斷第375章 重重迷霧第238章 情誼滿滿第567章 含義第4章 考覈第552章 屬性第525章 買賣第301章 淚眼婆娑第378章大型居民區第476章 金牌第219章 掃盲班第382章牴觸心理第160章 掌握密碼本第572章 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