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含義

間諜之事,本就黑暗,身在黑暗中做事,非常考驗人性,往往很多事情爲達到目的不得不做,身心煎熬不說,最怕就是身旁人的不理解。

“謝謝!”

能得人體諒自然再好不過。

“事成與否無所謂,不行就強行橫推,人活着最重要!”

朱允熥略顯無奈說道,“行了,不聊這些短時間沒影的事,接下來談談技校的問題,劉尚書你來開個頭,說完解縉你補充,剩下的就先耐心的聽一下!”

同樣的事情,談論場合不同,參與談話人的不同,所代表的含義,重要性的權重也會跟着上升。

技校,產業工人。

對此有認知的,其實並不多,至少算不上普遍認知。

內閣中,主動和朱允熥談過的目前就解縉一人,對此有認知的郭清算一個,畢竟其負責的是瓊海教育一塊,然後就剩下常年不出現在海口的羅貫中。

內閣才三個,更不要說下面。

其他人是否看到問題,是否重視過這問題,真的不好說。

或許存在私下的討論,探討,可就重視程度來說,明顯是不夠的。

這不是大家沒做事,沒思考,而是思維受限,不曾親身感受,感官不是那麼強烈。

如今問題被拋出去,那就不能忽略。

劉授業開口,江西舉子出生,授業與解開門下,別看劉授業這幾年臉變黑了,手變糟了,心裡的書生氣短了,但條理性更強,目的性更明確,大方向上的問題他能講,細節上的問題也不是不能說。

原本模糊的概念,伴隨着劉授業的講述逐漸變得清晰,幾度郭清想要打斷,但最終無不是忍了下來。

……

“我承認授業說的極有道理,但這一問題,更該做引導,而不是做強制!”

郭清中指敲着桌面,這一路聽下來,郭清越發感覺變扭。

不是他要奉行‘萬般爲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而是瓊海人力缺口是全方面的,地方蒙學體系都沒完善,區域鴻學更是連到影子都沒看到。

哪來那麼多優秀的人才供人選擇?

大家都是分着來的,就是要特殊?

豈容你開口說兩句便做出傾瀉,郭清管的是教育,這兩年每逢實習季,畢業季,他家的門檻都要被人踩破。

真要順着劉授業的心思,今年畢業季他就跳海了。

“本就不是強制,但引導也需引子不是,空口白牙誰信啊?”劉授業強勢的回道。

“那引子你從工部內部挑選。

一個學院建立起來,不過三重要素,學府,教師,生源來源,這些你們工部完全可以自行解決?”

郭清又不是傻子,哪裡不知道劉授業打得是什麼主意,面朝朱允熥抱拳道,“三爺!

據3+2計劃,今年三亞弘學館就應啓用,分流瓊南地區的生源,此事從去年開始便已推動。

技校建立我支持,但和不能因爲技校,而耽誤三亞鴻學館!

真的沒人,好不容易培養出一些老師,三亞都不夠,哪有份額分流給工部啊!”

說完,郭清的目光斜着看了解縉一眼,“要不三亞犧牲一下?”

大有一副,你惹出來的事,你支持,那就割你的肉,別指望我兜裡的那些。

“……”

被郭清怎麼一看,解縉面色不由一僵,變臉極快,“技校要不要辦,這應該不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今天要討論,應該是辦在哪裡,規模多大,投入多少。

地方上,我覺得石碌就不錯。

背靠石碌鐵礦,本地又是重工業定點城市,東南是三亞,哪裡是輕工業,目前又有兩條直道相連。

模式上,完全可以跟着現有教育體系來做。

入門,在三亞試點解決,通過一年的時間,對勞力進行基礎培訓。

一年之後,視天賦分出三批。

頭批,年齡較小,自我學習能力較強,對此進行重點培養,夜校後入鴻學,我相信有了頭一年產業技能培訓,加上親屬多從事產業勞作,進入鴻學後所學多會偏向於工。

第二批,年齡略大,但有不算太大的,則通過考試的方式,優者進入技校培養,及格者進入工坊,分配在老師傅手下,傳幫代的模式發揚一下,每年再給予一定名額,定個年限,比如二年,或二十五歲,選拔後再進入技校。”

“老劉,你覺得如何?”

解縉一臉笑意看向劉授業。

口中分三批,只說了兩批人,剩下的最後一批其實也很明確,就是一幫培養價值不高,同等情況下收益略差的。

不是不想公平,而是真的沒辦法公平。

有限的資源下,你總不能培養個三十歲的老農,不提培訓消耗,效率,培養出來都快三十五六歲了,在這平均壽命二十七八歲的十四世紀末,這種培養模式完全就是朝着水塘裡砸石頭,頂多也就聽個好名聲。

“這個方案不錯!

對廣大百姓進行引導,政策,人員,扶持,這些都是浮與表面的術,社會氛圍,環境影響纔是道。

三亞,石碌,一個輕工業,一個重工業,加上對外出口的自由城都在瓊南。

只要從現在開始抓住宣傳,區域內不斷提高工商地位,勢必會產生巨大的效果!”

對於郭清來說,是劉授業,解縉要搞技校,產業工人培訓也好,還是朱允熥在背後推動,這都是支線,別動了目前好不容易樹立起來主線就行。

具體就工商階層的發展,社會地位的提升,講真,郭清真的不在乎,當年真要自恃身份,他就不會因“行知合一”四個字,放棄即將到手的吏部任免而跟着跑來瓊海,並主抓新學教育怎麼多年。

這就像是園藝一樣,根都沒在栽培好,上層修剪的再漂亮,那也只是表面光。

“老劉你覺得如何?”

內容是隨口討論,但講真思路不錯,只要往後控制好瓊北,瓊南的官場力量,端穩了這碗水就成。

瓊北爲瓊海政治中心,瓊南爲工業中心,風氣上北方嚴肅,南方靈活,這很好。

“三亞有港口,石碌也不是沒有,三亞可做試點,石碌爲什麼不能?”

感受到背後的念頭,劉授業退了一步,先搶下肯定能到手的。

“那就和三亞一樣!”

第57章 登記造冊第39章 主持還俗第54章 滿臉八卦第276章 亂七八糟的毛病第515章 公告牌第370章 束手就擒第273章 民間勢力第299章 榮耀第8章物價第519章 一顆定心丸第470章 一海之隔第159章 無知之人第213章 單一的猜測第415章 如此強烈第506章 策劃書第524章 支柱產業第293章 手段第322章 親自下場第444章 記上一筆第440章 出言附和第281章 拜訪的帖子第38章 進行商議第16章現在不後悔第351章 謀劃第323章 填補第462章 被榨乾了第70章 等待迴應第186章 重要經典之一第232章 無限憧憬第87章 傳統勢力第208章 八百里加急第365章 老不正經第97章 封閉第576章 自我培養第469章 優秀嫡子第536章 先扣爲敬第179章 瘋狂第508章 繪製組第56章 兩貫藥錢第366章 待宰的感覺第281章 拜訪的帖子第151章 乖巧懂事第366章 待宰的感覺第281章 拜訪的帖子第359章 驛站第512章 無法解決第414章 花費無數第259章 添丁第410章 公文第571章 戲碼第441章 好好思考第22章 重點培養第529章 靈活變通第247章 彈劾第101章 一致好評第2章 常家第240章 好奇第162章 災民的問題第193章浩浩蕩蕩第398章 繼宗第42章 不得干預第435章 彙報第250章 面露艱難第524章 支柱產業第234章 得以生存第272章 新兵耕種第64章 失了心智第467章 淋漓精緻第165章 天然的魔鬼地第321章 邏輯第227章 抵達第222章 逐漸衰落第14章行商方式第527章 休息之地第206章 齊活第354章 慌了第156章 避免皇權旁落第15章黑心的事第306章 大明賦稅第195章 做的不錯第435章 彙報第330章 泥腿子第414章 花費無數第149章 期望第98章 驛站第571章 戲碼第535章 東西方接觸第33章 承受不起。第203章 目的達成第338章 僥倖逃過一劫第500章 高齡第455章 後會無期第251章 族譜第2章 常家第47章 拿捏第46章 勢必要一個說法第317章 老不死第389章大清洗第366章 待宰的感覺第66章 狡猾的
第57章 登記造冊第39章 主持還俗第54章 滿臉八卦第276章 亂七八糟的毛病第515章 公告牌第370章 束手就擒第273章 民間勢力第299章 榮耀第8章物價第519章 一顆定心丸第470章 一海之隔第159章 無知之人第213章 單一的猜測第415章 如此強烈第506章 策劃書第524章 支柱產業第293章 手段第322章 親自下場第444章 記上一筆第440章 出言附和第281章 拜訪的帖子第38章 進行商議第16章現在不後悔第351章 謀劃第323章 填補第462章 被榨乾了第70章 等待迴應第186章 重要經典之一第232章 無限憧憬第87章 傳統勢力第208章 八百里加急第365章 老不正經第97章 封閉第576章 自我培養第469章 優秀嫡子第536章 先扣爲敬第179章 瘋狂第508章 繪製組第56章 兩貫藥錢第366章 待宰的感覺第281章 拜訪的帖子第151章 乖巧懂事第366章 待宰的感覺第281章 拜訪的帖子第359章 驛站第512章 無法解決第414章 花費無數第259章 添丁第410章 公文第571章 戲碼第441章 好好思考第22章 重點培養第529章 靈活變通第247章 彈劾第101章 一致好評第2章 常家第240章 好奇第162章 災民的問題第193章浩浩蕩蕩第398章 繼宗第42章 不得干預第435章 彙報第250章 面露艱難第524章 支柱產業第234章 得以生存第272章 新兵耕種第64章 失了心智第467章 淋漓精緻第165章 天然的魔鬼地第321章 邏輯第227章 抵達第222章 逐漸衰落第14章行商方式第527章 休息之地第206章 齊活第354章 慌了第156章 避免皇權旁落第15章黑心的事第306章 大明賦稅第195章 做的不錯第435章 彙報第330章 泥腿子第414章 花費無數第149章 期望第98章 驛站第571章 戲碼第535章 東西方接觸第33章 承受不起。第203章 目的達成第338章 僥倖逃過一劫第500章 高齡第455章 後會無期第251章 族譜第2章 常家第47章 拿捏第46章 勢必要一個說法第317章 老不死第389章大清洗第366章 待宰的感覺第66章 狡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