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死記硬背

重要在藉此普法。

法治是未來瓊海的根本,想要推行法治,前提是大多數要知法,哪怕只是死記硬背的也行。

每一位參與初級司法考試的考生,至少通讀過一遍法典,一人直接影響十人,十人間接影響百人,以點帶面最終影響全國。

說不重要是因初級考試內容太淺,浮與表面,更多被新式官員當成晉升加分項。

此類趨勢無法避免,唯有聽之任之!

好在大方向上是對的。

“這次成績不錯!”

李漆還在收拾,解淪抱着一份公文推門而去,看到衆人都在等他,解淪也不耽誤。

“此番初級司法考試,報名人員一千零五十一人,到考一千零八人。

其中人數大頭來自鴻學和新式官員。

鴻學生報考,四百三十一人,滿分者一百九十三人,餘者都在九十分以上,無一人低於九十。

新式官員報考五百七十人,參考五百四十二人,滿分者九十二人,九十分以上者兩百八十人,未通過者六十五人。

餘者報考人員多來自中原,錦衣衛報四十一人,全數通過考試,蔣瓛,白章,吳昱,除此之外另有七十一人通過考試!”

頓了頓,解淪繼續說道,“宋翊,八十三分,齊泰九十二分!”

“也就是說被我們關注的都通過了?”黃子澄笑道。

考試難易程度是一回事,可聽到有怎麼多人過了,自然是好事。

“恩!”

解淪點頭。

黃子澄爲內閣首輔,其關注的人肯定不會僅限於蔣瓛等幾個人。

“有這樣的成績,說明老郭這個教育部尚書做的不錯!”

解縉也是笑了起來。

“關鍵還是中旬的考試結果!”

“這結果一出,常門可能就要面臨無人可用的情況。”

“錦衣衛能交出這份成績,我沒想到了,看來錦衣衛過去的名聲並非空來!”

……

一聲聲讚揚之聲在會議室響起。

怎麼多人過關,瓊海下一階段的工作就可以搞了。

皇權難以下鄉!

這已是困擾了中原王朝無數年的難題。

各朝國運皆在此過程中空耗,瓊海目前不需要考慮這些,但不能放鬆,一旦放鬆地方宗族的權利勢必反撲。

此非殘餘,而是源自人性。

有限的生產力下,想要獲得更好的生活就免不了競爭,因爲競爭過,人才會發現競爭的難度,故而不願意輕易捨棄到手的好處,逐漸形成利益集團。

這類苗頭在瓊海還沒有,但必須防範防在前。

讚揚聲逐漸回落,目光紛紛看向朱允熥。

“我宣佈,下鄉駐點計劃正式開始!”

感受到目光中強烈意願,朱允熥當即說道,一陣掌聲再次響起。

海口好,不代表整個瓊海都好。

目前六成的瓊海百姓還生活在固有的圈子裡,派人下鄉駐點,宣傳瓊海國政策,普法法制,就成爲了開民智,普法治的關鍵。

這個計劃拖到現在來做,是因爲看似簡單背後存有一定的門檻。

派誰去普法,去宣傳?

待遇如何安排?

一次駐點多久,回來之後又該怎麼安排?

這是善政,也是長期工作,要麼不動要動就要全面考慮,不能存在反覆。

如今時機到了!

瓊海的財政有了富餘,基礎考試通過者越來越多,瓊海對地方政令越發通暢,方方面面的保證下,纔有了執行的可能。

“終於等到這一天!”

黃子澄也是一臉欣慰說道。

這一手下去,效果半點不亞於當年締造法典。

只要此套體系持續一日,瓊海就再也不用擔心地方宗族勢力反撲中央,也唯有這樣,瓊海才能將民心抓在手上,爲後續很大規模的政策落實打下基礎,是行政體系構建中最關鍵一步,意義絲毫不亞於年初的軍事改革。

“司法考試的筆試成績既然已經出來,那咱們也別等了……”

感受到這一刻黃子澄難以平靜的內心,朱允熥直接道,“黃先生,就駐點計劃開始彙報吧!”

定戰略,搞計劃,排工作流程……這些立足與現在,展望未來的策劃方案,並非後世人的專利。

不說遠的,就說宋時的“封樁庫”,每年拿出一部分稅銀封存壓箱,以圖燕雲之地。

甭管最後的結果如何,至少證明了古代王朝就有了長久的規劃。

“是!”

黃子澄一臉激動從座位下掏出一份文件夾,走到會議室內演講臺上。

爲了更好的管理瓊海,朱允熥將職權一份爲四,建立了軍機,行政,司法,審計四大體系。

但這些體系的建立並非一蹴而就,與內需開辦司局,添配人手,調劑各類事務,與外要讓人接受,深入影響,獲得民間的認同。

相對於時間而言,更重要是體系自身補充和發展。

今年,常森爲什麼在擴軍人數上死不鬆口,不就是因爲軍機看到了組建師團級建制的希望,一旦完成兩大師團的組建,軍機就會藉此形成一系列制度,添補自身大量空白,讓整個軍機體系走進下一階段。

而“下鄉駐點”計劃,則是行政,審計,司法三大體系發展進入下一階段的契機。

也唯有如此,內閣成員纔會再次聚首瓊海。

“立身與1+3規劃,下鄉駐點計劃……”

立身與講臺之上,黃子澄打開公文夾,但目光卻沒有落在字面上,不說聊熟於心,至少也是準備充足,事先做足了準備。

……

起因,經過,結果,是一件事的三要素。

一份長久規劃,其要素自然也有範圍,目的,人員,職權,策略等核心要素。

沒有多餘的廢話,開篇就是範圍。

範圍囊括整個瓊海,以村爲單位,不過考慮到各地人口不均衡,某些村落地處偏遠地區。

因而第一策就是對村落,鄉鎮進行整合。

花費五到十年的時間,將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村落,鄉鎮取締,村民就近安排,或直接安排去三亞,亞龍灣,石碌等新興城市,打破原有的地方宗族體系。

整合完成之後,瓊海將自上而下形成“五府三自,三十三縣,一百四十七鎮,七百三十一村”的格局。

其中五府分別爲首府海口府,次府三亞府,餘這爲萬州府,儋州府,安寧府。

三自則爲大五指峰,小五指峰,亞龍灣自治區。

第405章 主動融入第43章 活罪的減刑第469章 優秀嫡子第6章 老人第163章 公文第492章 不可控第497章 真龍天子的認知第238章 情誼滿滿第436章 月俸第365章 老不正經第365章 老不正經第450章 死亡第305章 隨意猜測第166章 發狂第440章 出言附和第77章 物資沒了第480章 拍板第499章 抵達瓊第122章 經驗不足第147章 自然交接第50章 信息泄密第403章 說一不二第18章手段第80章 追求飛昇第141章 死劫第555章 再度加碼第174章 名留青史第404章 巨大的合作空間第262章 躲躲藏藏第241章 優先考慮第368章 教訓第283章 廣泛傳播第515章 公告牌第374章 擴張第380章學員第322章 親自下場第494章 掠奪第119章 迷茫第474章 千歲之音第517章 消耗第446章 參考第72章 賠禮第80章 追求飛昇第36章 後悔第113章 匯合第79章 不被信任的人第505章 爵位不同第215章 節約人力第534章 神秘來船第469章 優秀嫡子第434章 它是唯一的第219章 掃盲班第334章 忠心耿耿第420章 盟友第250章 面露艱難第259章 添丁第532章 西山發展第349章 主體秩序第291章 妙不可言第463章 匯聚第358章 一筆餉銀第577章 最佳的選擇第17章 面聖效果很不錯第33章 承受不起。第105章 堅固第409章 凝固第580章 發矇第434章 質量,第212章 代我賠罪第9章敬業閣第458章 明言第332章 羞愧第295章 畢業標準第74章 不缺冰第50章 信息泄密第22章 重點培養第171章 白紙越來越多第139章 別再有第二次第432章 配套措施第406章 跑散了第153章 以工代賑第178章 寶鈔貶值第433章 壓制第205章 榮譽感第277章 果腹第342章 生存技巧第5章 安排第439章 賞銀第123章 告知第494章 掠奪第434章 質量,第274章 層次不同煩惱不同第314章 夙願第442章 落實第382章牴觸心理第255章 垂直影響力第146章 威望第81章 覺悟第307章 無力接待第301章 淚眼婆娑
第405章 主動融入第43章 活罪的減刑第469章 優秀嫡子第6章 老人第163章 公文第492章 不可控第497章 真龍天子的認知第238章 情誼滿滿第436章 月俸第365章 老不正經第365章 老不正經第450章 死亡第305章 隨意猜測第166章 發狂第440章 出言附和第77章 物資沒了第480章 拍板第499章 抵達瓊第122章 經驗不足第147章 自然交接第50章 信息泄密第403章 說一不二第18章手段第80章 追求飛昇第141章 死劫第555章 再度加碼第174章 名留青史第404章 巨大的合作空間第262章 躲躲藏藏第241章 優先考慮第368章 教訓第283章 廣泛傳播第515章 公告牌第374章 擴張第380章學員第322章 親自下場第494章 掠奪第119章 迷茫第474章 千歲之音第517章 消耗第446章 參考第72章 賠禮第80章 追求飛昇第36章 後悔第113章 匯合第79章 不被信任的人第505章 爵位不同第215章 節約人力第534章 神秘來船第469章 優秀嫡子第434章 它是唯一的第219章 掃盲班第334章 忠心耿耿第420章 盟友第250章 面露艱難第259章 添丁第532章 西山發展第349章 主體秩序第291章 妙不可言第463章 匯聚第358章 一筆餉銀第577章 最佳的選擇第17章 面聖效果很不錯第33章 承受不起。第105章 堅固第409章 凝固第580章 發矇第434章 質量,第212章 代我賠罪第9章敬業閣第458章 明言第332章 羞愧第295章 畢業標準第74章 不缺冰第50章 信息泄密第22章 重點培養第171章 白紙越來越多第139章 別再有第二次第432章 配套措施第406章 跑散了第153章 以工代賑第178章 寶鈔貶值第433章 壓制第205章 榮譽感第277章 果腹第342章 生存技巧第5章 安排第439章 賞銀第123章 告知第494章 掠奪第434章 質量,第274章 層次不同煩惱不同第314章 夙願第442章 落實第382章牴觸心理第255章 垂直影響力第146章 威望第81章 覺悟第307章 無力接待第301章 淚眼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