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劉景升轉進向北

陣後,還有一支由荊州士族豪強的子弟組成的騎兵,約有五百騎,本來他們是來混軍功的,畢竟這一戰怎麼打都會贏,卻沒想到劉景升的一番操作,他們竟然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

這支出身皆是不凡的騎士,裝備上效仿大漢的羽林騎士,騎士背掛兩杆四尺高負羽,潔白鵝毛編織的負羽湊集在一起,絢麗矚目。

而用這些騎士去阻擊此時那些黃巾的牛騎士?不說他們能力如何,這就等於拿今後荊州的縣令大吏、校尉將軍等去跟這些粗魯老民換命。

劉表此時卻是顧不得其他了,親自督戰,要是被這些牛騎士銜尾追殺,到時候也是死,死也要堵住浮橋,命令親衛督戰,敢退者立斬!

那些本來打算混軍功的騎士們,現在沒得選,只能是列陣迎敵,他們心裡可是深恨劉表,等他們活着回去,劉表本來已經商談好的荊州之策,恐怕就要再起波瀾!

本來以爲會死傷慘重,卻不想水牛騎陣緩緩而來的黃巾騎士,過了河之後,沒有朝着劉表處進攻,而是繼續沿着河岸行進繞走,避開了劉表嚴陣以待的銳士和騎軍。

而這個時候孫堅正被糾纏住,他帶着人邊退邊殺,此時到了浮橋上,本來統率的數千人,失散之後,此時也就領了五百餘人過河,看着這些牛騎竟然繞道,孫堅看得明白,這些牛騎不是逃跑,而是繞到劉表軍陣側翼,先攻容易打的側翼,這些牛騎,水牛負重前行,重甲之下,普通漢軍根本無從抵擋,離得遠,被黃巾纏住的孫堅,此刻也只能眼睜睜看着這些黃巾牛騎奔着側翼而去。

側翼被驅散踐踏,死傷甚多,被黃巾孫奮輕易殺散,此時,劉表中軍陣中有人一呼,“隨我救援側翼!”

這種時候,豈是救援,分明是逃跑,本來這一支訓練尚且不足的漢軍,也就只能打順風仗,所以才敗的如此之快,此時除卻被劉表督戰隊監視的數支軍外,剩餘的竟然一鬨而散。

孫奮騎着水牛一路小跑,也只是瞥了眼半里外的劉表所部,他此時高舉手中的大槍,身後號手吹響急促號聲,百餘騎齊齊加速,這一次就是以漢軍中軍爲目標了。

輕馳行走已經約莫才五里地,水牛不善奔跑,所以現在他們衝鋒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甚至可能這一輪衝鋒後,畜力衰竭,追殺驅逐步兵還行,卻無法與其他騎兵對衝,水牛雖然好用,但是弊端也是很明顯,不及馬兒,一次奔馳數十里都很正常。

當孫奮的這數百騎再次出現在劉表視線內時,已經狠狠撞在劉表精心佈下的防線中。

這個時候,由於中軍大亂,漢軍銳士射擊順序散亂,讓孫奮的壓力大減,他此時揮舞着手中長槍,可真是擋者披靡,製作篷車的楠竹、鐵木製作的木欄,多被他一槍砸開。

因爲準備的不充足,防守的道具根本就沒有齊備,此時佈置在中軍營前的鹿角和柵欄也就兩道,被孫奮騎着水牛迅速破開,已經突入營中正奮力刺殺。

此刻孫奮胸前已紮了三支歪歪扭扭的箭,隨着他在牛背上騰挪,這三支箭不大一會也被甩落在地,本來就被堅甲所擋,最多也只是造成一些表面的傷痕。

孫堅本來且戰且退,本來已經接近中軍大營,可是此時中軍譁變,頓時他的手下不少人被裹挾,一番混亂之後,他的身邊也就只剩下了百十來個親兵了,此時他看着劉表還被團團護衛着,看似暫時無憂;左右張望,黃巾牛騎卻如虎入羊羣,攔路的漢軍潰不成軍。

“黃巾孫奮在此,何人來戰!”

輕甲的漢軍,孫奮此時已不知殺了多少人,再殺死一名漢軍勇士後,他此時朝着左右呼喊。

他呼喊之際,如此猖狂,自然有人看不過的,那些豪強士族子弟的統帥是蒯越此時就領着所部之騎衝入戰陣中,直奔孫奮而來:“賊子休得猖狂,襄陽蒯越來也!”

孫奮見得來人,喝問道:“爾身嬌柔弱,何不入宮爲常侍?”

蒯越白面無鬚,身材修長,孫奮纔有此語,卻是把蒯越氣的不輕。

“休逞口舌之利!”

他提着馬槊來戰,追隨在他身後的數百騎見孫奮身後此時不過十幾人,也呼啦啦簇擁來戰。

他們本來也都是瞧着孫奮分兵,見得功勳,才攻上來的,孫奮懷疑這人是不是有些本事,不敢心存大意,衝奔時留力三成,距離五步時突然爆發,雙臂持槍猛地扎出。

蒯越此時也是雙臂持槊扭腰橫斬,槊鋒斬在孫奮大槍側面,微微撥開槍刃一分,蒯越正要轉招,使槊鋒貼着槍桿直切孫奮雙手。

馬槊一出,天下喜愛,這纔是貴族使用的武器,蒯越自然也會刷上兩招,感覺很是得心應手,自籌不是萬人敵,至少也是百人敵,並不把孫奮放在眼裡。

只是此時他只感覺手中一輕,他的馬槊在碰撞時看似盪開了孫奮的槍刃,卻沒想到這是一個虛招,孫奮槍刃只是一蕩,一個轉圜,瞬間就沒入蒯越心口。

蒯越雙目幽深望着孫奮,壯志未酬的憤怒,孫奮就看不懂了,除了蒯越的幾個親兵此時捨命上前拼殺,其他漢軍騎士看到這一幕,此時轟然潰逃,與其他掉隊的漢軍軍士匯合,也不再回轉劉表的中軍之陣了,直直往北逃奔。

“劉公,末將有罪!”

此時,孫堅方纔到了本陣,卻是在請罪,他被委任統率後營,爲大軍後路,此時卻到了此處,自然是有罪的,不過,斷後之語,其實也就是送死了,他不甘心送死,自作主張撤離了,其實對岸還有很多漢軍正在廝殺。

劉表此時也是爲難,這是難得的人才,以往來說,定然要用的,可是不聽號令,又有些桀驁不馴,本來想着磨一磨性子再用的,可這時候前營陣地傳來令劉表惱怒異常的山呼聲,張允此時闊步上前急聲:“劉公,蒯越將軍……戰歿。”

……

孫奮正要拼力繼續廝殺,此時聽得鳴金聲,卻也只能撤退了,顯然是對岸有大事,也就暫且放過漢軍,經過這一戰,他感覺對漢軍的恐懼已經完全抹去,戰力也大大的提高了。

緩緩通過浮橋撤向對岸,此時漢軍不敢追擊,任憑他帶人撤走,孫奮撤向對岸之後,命令其他人先去廝殺仍舊在頑抗的漢軍,他見得令官:“爲何鳴金。”

說話間孫智抵達,他此時翻身下馬摘去面甲:“三弟,休緩兩刻鐘,本陣丟失,我們只能退了。”

這邊雖然打得不錯,但是主陣那邊,卻是節節敗退,皇甫嵩等人實在太厲害了,孫智使出渾身解數,仍舊不能抵擋。

四處追敵的騎士、步卒陸續返回,俘虜的千餘漢軍此時雙手被反綁串成幾串,蹲伏在地。

孫奮見四周軍士正在收集傷員,給敵軍補刀,或搜刮戰利品,又見浮橋處,那裡的漢軍人馬也越來越多。

孫智此時也在看浮橋,兩人默契扭頭互看,俱是一笑,說關鍵:“這浮橋對我軍極其有用。”

這道河其實也不深,搭建浮橋也極其容易,就是拆了、燒了,漢軍過不了幾個時辰就能再搭好,再說,己方要退,這浮橋也沒多大用處了。

孫奮點頭,按說平時浮橋並無決定性意義,但是現在軍力集結,且戰且退的情況下,向何處退就是一個重要的決策了,這處浮橋是漢軍搭建的,若是渡過浮橋,然後再毀了,皇甫嵩追到,想要繼續追擊,也得至少數個時辰。

這個時候皇甫嵩正帶着大軍在正面進攻,孫氏兄弟此時互相協助抵禦着皇甫嵩的極力侵攻,且戰且退,黃巾並沒有多大的損失,佈下的大營其實也是就地取材,武器糧草也沒多少留給漢軍。

此時站在山頭上,望着西北方向潰敗的漢軍,皇甫嵩此時心中憤懣,若是劉表哪怕派了一萬人來助戰,今日戰果何至於此?

孫堅沒有被治罪,他也說不上什麼罪,加上此時劉表就是有心立威,聽他的人其實也不多,而孫堅先後跟隨朱儁、皇甫嵩在荊州轉戰一年,其實也有幾分威望的。

劉表一時,也殺不得他,雖然瞧見就厭煩,卻也無可奈何,此時孫堅正在觀察敵情,看得對岸黃巾集結,正從浮橋上渡過……

黃巾這是要退?

孫堅此時趕緊說道:“劉公,吾觀黃巾怕是要退至此處!黃巾勢大,我軍失利,還請劉公暫避鋒芒,再圖良策!”

張允此時也進言:“劉公,黃巾如同秋後的螞蚱,劉公何不暫避,何必爭一時勝敗?”

這時候看得黃巾已經踏上這邊岸,看得分明,孫堅回頭看在眼裡,就說道:“末將帶人立陣阻擊黃巾軍士,還請軍師護衛劉公,速速撤離。”

本來黃巾暫退,漢軍前營再立,可是這纔多長時間,戰旗就已經再次被砍倒,這些漢軍也熟練了,此時立刻分散突圍,一些潰兵衝入孫堅的陣中,並引來黃巾隨後的猛攻,孫堅督率的各陣接連崩解。

彷彿海浪衝刷的沙牆,絲毫不能阻塞黃巾的迅烈侵攻,黃巾的步卒越戰越勇,孫堅此時持矛呵斥,他手中還約有千餘人鐵甲軍聚集,正結陣固守,太多的漢軍反身潰逃,衝擊本就動搖的陣列,陣後督戰的劉表親衛的編制也就千餘人,此刻也在潰兵衝擊、干擾範圍內。

眼看各部崩潰在即,張允此時急聲規勸:“劉公!孫將軍若潰,敵軍將合圍!今孫將軍自陷絕地,意在拖延而已!”

劉表猶豫間,越來越多的黃巾此時渡過這道河流,不到一刻鐘的時間裡,孫堅就被逼得步步後退,有些黃巾力士投擲標槍,孫堅督率所部根本難以抵擋這種攻擊,傷亡劇增,血液順着河岸流入河中,這條河流此時都被染成黑紅色。

“吾不甘心!”

劉表右手緊緊抓着戎車護欄,骨節發白,他環視戰場,處處如席捲而來的波濤,所有波濤都朝着他。

他已經不渴求立下大勝之功誇耀了,只求一個不勝不敗之局,竟然就如此之難,悔不該將那黃忠等人留守,否則也不至於崩解的這麼快!

還有皇甫嵩,也是端的陰險,若不是他在襄陽城的那場大敗,現在他在南陽足以自守,等着一切完了,再度南下,又何至於如此狼狽,兇險!

孫智此時已經過橋了,看着漢軍潰退的狼狽,此時他語腔喜悅:“諸位兄弟,我軍已有席捲之勢!這劉景升再不走,恐怕就要被吾等俘虜了,此刻更不該大意,傳令,全軍直指漢軍本陣,生擒劉景升。”

孫氏諸位兄弟此時昂聲應諾,指揮的戰旗接到傳令,已經在以旗令,命各軍直指漢軍本陣,並有軍士開始大喊:“生擒劉景升。”

劉景升是誰,大部分黃巾是不知道的,不過看着形態,卻是明白這是勝仗,頓時齊齊呼喝起來,各部組織起來向旗令所指方向衝殺突擊。

孫奮此時正督兵與孫堅絞殺在一起,隨着大軍的到來,他督率的兵力也比之前多了很多,不過沒有了牛騎組成的重騎兵,兵力雖然多了,但是突擊的卻並不順利,

劉表此時也是堅毅,竟然沒有聽張允的,此時巍然不動,他的親衛也紛紛上前助戰孫堅,前營此時亦苦苦支撐,全軍先後參戰,倒也勉強頂住黃巾的猛攻。

而這時,看着黃巾的戰旗在敵我雙方注視下齊齊朝漢軍本陣緩緩移動。

劉表身邊只剩下車下銳士千餘人,騎軍五百,張允此時大聲吶喊:“劉公!事急矣!”

他一把抓住戎車御手的衣領呵斥:“速速轉向,向北撤離!”

張允又對劉表左右親近呼喊:“黃巾軍無有根基,皇甫將軍在對岸追的急,吾等護送劉公北歸,黃巾定然無力追我等!”

馬匹長嘶,此時周圍衆人見劉表不開口反對,或牽馬,或推車,劉表的戎車就緩緩而動,銳士緊步相隨,這是默認轉進了。

第二十六章 雙龍第十九章 江湖醜聞第三十章 開啓(2)第一百零三章 新年快樂第四十章 慘案第五十六章 兩單于各施奇謀 和連欲圖長公主第二十八章 江湖豪傑第九十七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上)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3)第二十七章 靈氣復甦第九章 詩與劍第一百二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章 麟州楊氏第四十章 青龍會(5)第一百一十七章 何意驚神祇第三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六十六章 俘虜第一百八十五章 逃竄第一百三十章 算計(2)第三十章 岱山福利院第一百零二章 京中亂常侍密謀第八章 時無英雄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七十九章 攔截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二十八章 金盆洗手(4)第五十四章 飛刀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褒一貶第九十五章 核能第十三章 破關第三十五章 成漢第二十四章 痛快一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變革第五十五章 獎賞第十五章 秘境(1)第二十九章 降龍十八掌第三十五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2)第一百九十一章 覆滅(2)第二十章 論劍(4)第十一章 天生郭奉孝第四章 名與器第九十五章 核能第七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五章 冶兒第一百五十八章 奪權第九十七章 湘西第三十二章 路遇第五章 血戰第三十七章 搬家路途第一百二十二章 探秘(三)第十一章 桃花源(2)第三十章 比劍第四十五章 金狼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六)第五章 夏青青第十二章 根基第四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三十八章 班底第四十七章 降服第八十九章 邁步星空(3)第十九章 和珅的黑鍋第五十六章 機皇第三十四章 流沙門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州攻略(4)第五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二十二章 秘境(7)第五十章 大事件第一百章 vr元年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零六章 祭二郎神第一百零三章 教育(1)第十三章 強奪劍譜(1)第八十八章 邁步星空(2)第五十四章 猛文丑一漢當五胡第六十章 晉升(五千字大章)第三十三章 有緣人第一百零八章 VR院線第一百四十章 荊州攻略(2)第二十九章 降龍十八掌第一百七十八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五)第三十六章 無雙無對第六十章 邵將軍驚聞秘訊 陳子川欲牧遼州第十二章 破城第一把二十八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四)第二十七章 雙龍(2)第十八章 強收徒弟(2)第七十六章 邊線無戰事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九十一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2)第六十五章 瑣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一)第三十八章 決戰中原(1)第四十六章 見義勇爲者第九章 賊王大會(9)第一百二十一章 探秘(二)第一百零八章 衆正盈朝第三十一章 變卦第一百四十五章 緣由第四十八章 先進技術第一章 戰爭前奏
第二十六章 雙龍第十九章 江湖醜聞第三十章 開啓(2)第一百零三章 新年快樂第四十章 慘案第五十六章 兩單于各施奇謀 和連欲圖長公主第二十八章 江湖豪傑第九十七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上)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3)第二十七章 靈氣復甦第九章 詩與劍第一百二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章 麟州楊氏第四十章 青龍會(5)第一百一十七章 何意驚神祇第三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六十六章 俘虜第一百八十五章 逃竄第一百三十章 算計(2)第三十章 岱山福利院第一百零二章 京中亂常侍密謀第八章 時無英雄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七十九章 攔截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二十八章 金盆洗手(4)第五十四章 飛刀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褒一貶第九十五章 核能第十三章 破關第三十五章 成漢第二十四章 痛快一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變革第五十五章 獎賞第十五章 秘境(1)第二十九章 降龍十八掌第三十五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2)第一百九十一章 覆滅(2)第二十章 論劍(4)第十一章 天生郭奉孝第四章 名與器第九十五章 核能第七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五章 冶兒第一百五十八章 奪權第九十七章 湘西第三十二章 路遇第五章 血戰第三十七章 搬家路途第一百二十二章 探秘(三)第十一章 桃花源(2)第三十章 比劍第四十五章 金狼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六)第五章 夏青青第十二章 根基第四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三十八章 班底第四十七章 降服第八十九章 邁步星空(3)第十九章 和珅的黑鍋第五十六章 機皇第三十四章 流沙門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州攻略(4)第五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二十二章 秘境(7)第五十章 大事件第一百章 vr元年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零六章 祭二郎神第一百零三章 教育(1)第十三章 強奪劍譜(1)第八十八章 邁步星空(2)第五十四章 猛文丑一漢當五胡第六十章 晉升(五千字大章)第三十三章 有緣人第一百零八章 VR院線第一百四十章 荊州攻略(2)第二十九章 降龍十八掌第一百七十八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五)第三十六章 無雙無對第六十章 邵將軍驚聞秘訊 陳子川欲牧遼州第十二章 破城第一把二十八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四)第二十七章 雙龍(2)第十八章 強收徒弟(2)第七十六章 邊線無戰事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九十一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2)第六十五章 瑣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一)第三十八章 決戰中原(1)第四十六章 見義勇爲者第九章 賊王大會(9)第一百二十一章 探秘(二)第一百零八章 衆正盈朝第三十一章 變卦第一百四十五章 緣由第四十八章 先進技術第一章 戰爭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