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蓋聶!你有了新人忘舊人是不是?【

第111章 蓋聶!你有了新人忘舊人是不是?【求月票】

千古一帝蓬勃噴發的怒氣,充斥整間偏殿。

殿內廊柱上,匠人精雕細琢而出的凰鳥,蛟龍似乎都顫抖了一下。

趙高雙膝鬆軟,身子低伏,頭低下去,不敢看始皇帝一眼。

“陛下恕罪!”

蓋聶身體後退一步。

這並非是他所願, 而是始皇帝那橫絕千古,一統天下的霸氣讓他身不由己。

蓋聶眼中驚色一閃。

自他隨侍始皇帝以來,始皇帝從未真正對他有過苛責,有過訓誡。

這是他第一次正面怒氣滿盈的始皇帝,傲然如蓋聶,剛纔腦中竟然也閃過一絲下跪念頭。

蓋聶終於明白,爲什麼秦禮無跪禮,卻有那麼多人對始皇帝行跪禮。

當這位虎視天下, 一吼江山定的帝王發怒。

跪下說話,是人的自我保護,如同人敬神。

劍氣鼓盪不休,絕世劍客憑藉對劍之一道的自信與赤誠,頂住了那無形中的帝王氣。

蓋聶低頭拱手,語氣中帶着些許尊敬,道:“長安君已歸。”

始皇帝大勁掀開身上蓋覆的獸皮,翻身下榻, 看着蓋聶, 趙高一站一跪。

斂去心中怒意, 面上仍是怒容道:“此時幾時?”

這問題沒有指名道姓, 蓋聶,趙高都可答。

趙高趴地無動作

蓋聶眼睛一亮。

這問題他知道,他聲音沉穩地答道:“子時三刻。”

說完這四個字, 蓋聶心中升起極大滿足感,就像是練劍時突破了一個小瓶頸那般歡喜。

他低頭看了眼趙高, 看到趙高低頭看地沒有看他,有些失落地收回了視線。

子時三刻, 那朕昏迷沒有許久……

“臣在陛下體內發現長安君遺留之氣, 陛下可是遇襲?”

蓋聶話語一出。

趙高悚然一驚。

陛下竟是爲長安君擊暈?

長安君竟真敢襲擊陛下!

斷不可留!

他“嗵”的一聲叩首道:“臣救駕來遲!請陛下允臣帶功贖罪!追殺長安君!”

嬴政沒有理會趙高,而是不滿地看了蓋聶一眼。

就你話多!

“成𫊸爲朕梳理經絡,有些許殘留有何打緊,是朕自己睏乏,爾等勿要多疑。擾朕清夢,所爲何事?”

趙高:……瘟神從不說謊,陛下爲何對長安君厚待至此?

蓋聶:……陛下你開心就好。

“陛下方纔所寫的聖旨,趙車府令謄寫……”

“嗯?”

蓋聶話未說完,便被嬴政打斷。

“朕方纔未寫聖旨。”

趙高心下又是一驚。

還好這瘟神將陛下叫醒,不然險些錯髮長安君私寫之聖旨。

私寫聖旨擅發體制,這是在動大秦國本,這是夷三族大罪。

長安君如此做爲,陛下就算對其厚恩再重,這次也必要懲戒一番纔是。

蓋聶面不改色心不亂跳,徑自去主殿,將放在桌案上,由嬴成𫊸所寫的聖旨拿進偏殿。

雙手遞給嬴政道:“長安君說,這聖旨是爲陛下謄寫。”

嬴政愣了一下道:“成𫊸說的?”

蓋聶對答:“然也。”

嬴政極其自然地接過聖旨,道:“朕沒寫過聖旨,這聖旨是朕口述由成𫊸代筆。蓋聶你繼續說, 趙高怎麼了。”

趙高:……

蓋聶毫無波動,道:“趙車府令方纔謄寫此聖旨,欲要改其中字句,臣制止之。趙車府令言說爲陛下謄寫聖旨必要潤筆,臣敢問此爲真事乎?”

嬴政一邊看這道未經他手的聖旨,一邊道:“不用。”

得到始皇帝親口承認,蓋聶低頭審視着趙高,眼中意味很明顯:奸賊!

趙高不屈地看着蓋聶,他覺得自己很委屈。

明明行璽符令事就是做這差事的,怎麼這瘟神一來就改了?

自從這瘟神來到陛下身邊,我就沒有好事!

奏章統共也沒多少子,始皇帝很快就看完了。

始皇帝低頭看看趙高一副想要反駁,卻又不敢反駁的樣子,笑着道:“你不用潤筆,趙高要潤筆,不改聖旨大意即可。”

趙高跪着昂起頭,挑釁地看着蓋聶:我就說要潤筆罷!

“聶爲何不用潤筆?”

蓋聶覺得自己工作能力受到質疑。

“如果你想用,那這份聖旨你去謄寫。”

始皇帝從善如流,將聖旨丟給蓋聶。

蓋聶接過聖旨,雙手捧着遞還始皇帝,道:“聶恐曲解陛下之意,臣不潤。”

蓋聶覺得始皇帝質疑他工作能力質疑的很對。

“哈哈!”

始皇帝朗笑一聲。

“那便交給趙高,趙高潤。”

蓋聶遞給趙高經始皇帝認證爲真品的聖旨。

竟還真需要潤筆,行璽符令事事真多,不想爲之。

趙高恭敬接過聖旨。

此事這瘟神不行,只有我能來,不知陛下何時將我重任行璽符令事。

須臾時間,趙高便就着主殿明晃燭光謄寫完聖旨,遞交給在旁翻閱奏章的始皇帝。

始皇帝覽之,點點頭:“可。”

說完,始皇帝將由趙高謄寫的聖旨放在一邊,繼續翻閱奏章。

奏章一共有兩堆,一大一小,他只翻嬴成𫊸批覆的那堆小的。

看到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那個奏章時,始皇帝眉頭一皺。

民謠,流言乃那些餘孽意亂朝政所爲,本應嚴加處理,散佈者殺。

這豎子怎麼不加處理,反而要做什麼“秦楚一家親”的民謠,還要將我秦風融入其中,這不是胡鬧乎?

嬴政正要讓趙高持刀颳去嬴成𫊸批覆,改之重寫。

張開口,忽然又改變了主意。

各地動亂不休,朕應去巡視之,鎮壓動亂。到時這咸陽大局都要靠這豎子處理。此次朕便不改其意,以楚之一地,讓那豎子有所成長罷。

放下這卷奏章,始皇帝繼續查看。

過了片刻,又看到了齊地臨淄,即墨等地發生動亂,田氏勢力極大這封奏章。

這批覆還像些樣子,凡叛亂者殺之即可,沒什麼好說的。但這田氏處理方式卻是不妥。

臭其名聲,分錢分土予周圍百姓,這豈不是富民?此與《商君書》中貧民之道背道而馳,不利於大秦穩定。

當地士族做大,政令難通,不利於大秦統治,那便將其盡數遷入咸陽。朕倒要看看,就在朕目之所及,汝等還何以勢大!

始皇帝眼中厲色一閃。

攤開一卷新的竹簡,手執毛筆,在上面寫下了:徙天下豪富於咸陽!

“趙高,你將這些文字除去,重新批覆。‘田氏暫且擱置,朝堂月餘即有安排’。”

“唯。”

趙高執匕首輕輕颳着竹簡,將嬴成𫊸後半段對田氏的處理方式盡數去除,然後按照始皇帝的意思重寫批覆。

始皇帝於此時,已是又攤開了一卷嬴成𫊸批覆過的竹簡,再度看了起來。

一刻鐘後,竹簡便從一大堆和一小堆,變成了一個大堆。

“卯時叫醒朕。”

“唯。”

“唯。”

卯時,是大秦各府,各署開門的時間。

始皇帝挺直腰背,走入偏殿。

關上殿門後,他這纔打了個小小的呵欠,臉上露出疲憊之色——始皇帝不願讓他人看到自己這副樣子。

他穿着冕服躺在軟榻上,扯過獸皮蓋在身上,一盞茶不到,就進入夢鄉。

夜早就深了。

外面除了不知名蟲子的叫聲,便只有依稀的巡邏郎官腳步聲。

始皇帝每日都睡得很晚。

今日有嬴成𫊸爲始皇帝批覆了一小堆奏章,始皇帝睡覺還算早的,往日他最少還要半個時辰才能得以休息。

秦國,是華夏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

秦國的發展,沒有任何前路可沿,沒有任何經驗可學。

沒有人明確知道這樣大的一個國家,要如何治理,要如何走下去。

шωш◆тт kΛn◆CO

始皇帝,這個華夏第一位皇帝,創建了大秦帝國的主人,也不知道。

他只能用更多的時間,更多的心血,去思考完善他的每一個決定。

爲了他的夢想:朕爲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爲了他許給頓弱的諾言:朕這就許汝爲這世間,最後一位縱橫家!

卯時。

蓋聶和趙高聯袂入偏殿,喚醒始皇帝。

始皇帝睜開眼,臉上滿是堅毅之色,精神抖擻似有無窮的精力。

“趙高,你去將這聖旨傳至各府。”

“唯。”

“蓋聶,你去長安君府,告訴那豎子朕醒了。”

“唯。”

二人各自領命退下。

始皇帝忽然問道:“昨夜朕自成𫊸走後,中間竟一次未醒,一覺睡至卯時?”

趙高立刻拱手低首,恭敬道:“是。”

蓋聶默然片刻,亦是拱手低首,恭敬道:“是。”

丞相府。

王綰進入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在丞相府中很是陌生的人——李斯。

他皺眉道:“李廷尉不去廷尉府……是了,如今你是左相了……”

李斯態度倒很是端正,全然沒有在朝堂上那副與滿堂臣工爭雄的樣子。

他抱着手對王綰道:“見過右相。”

王綰沒應,沉默着在丞相府各屋都走了一遍,有些惘然地出來了。

王綰在找那位和他爭了半輩子的隗狀,但他沒找到。他在找的時候就知道,他找不到那位藍眼睛,未開化的胡人。

“左相如此着急乎?”王綰盯着李斯道。

“在其位,謀其政,爲陛下分憂,如何不急?”李斯答道。

然後王綰便呵呵地笑了起來,笑着笑着,搖了搖頭。

“左相以我等後世子孫之福,換來丞相之位,汝不見商君乎?”

李斯眼中厲色一閃,道:“斯只見,秦歷代皆行商君法。秦孝先公在世之日,無人敢於商君說話言重。”

“左相教得好,久聞左相勤勉政務,爲廷尉時廷尉府大大小小之事,皆能一言而決。日後丞相府之事,便由左相處理之。”

“長者所求,斯不敢辭耳。”

“今日綰身體不適,休沐一日,左相辛苦些。”

“右相年歲已高,身體不適可要重視,可多休沐幾日。”

“……綰確實應休息了。”

王綰從丞相府走出,沿着道路靜靜地往家走。他走的很慢,很慢,比平常他走路的速度要慢上許多——他不捨得走。

這一次,他走了,便再也回不來了。

但他終究是一直在走,沒有停留。

王綰低着頭,一次回頭也沒有回頭……

“右相這是歸家?”

忽有一聲音在王綰身前響起,王綰擡頭一看,有些詫異。

趙高怎會在此?

他再看趙高手中拿着竹簡,一下便明瞭了。

陛下何以如此之急?薄情至此……

王綰內心苦笑,面上卻道:“綰身體不適,今日休沐,趙車府令有事可尋,左相。”

趙高心思活泛,一看便知王綰心中所想。

他揚了揚手中竹簡,笑着道:“今日這聖旨,右相宜聽之。”

王綰這次不再只是內心苦笑,他的臉上也是苦笑,道:“非要如此?”

趙高點點頭,道:“右相之疾再重,也不急在一時,連接聖旨的時間也沒有罷。”

“……可。”

王綰轉身,隨着趙高,又回到了丞相府。

李斯迎出,聽說有聖旨,急忙尋了一個開闊房屋,點上幾根明晃晃的蠟燭。

此時,天剛矇矇亮。

趙高入內,他的前方站着腰背儘量挺直的王綰和腰背特意微躬的李斯。

“聖旨到。”

“臣王綰接旨。”

“臣李斯接旨。”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朕再三思考,諸公皆爲於秦有大功者,不封土不足以……諸公封地大亂之可能。”

唸完聖旨上內容,趙高收起聖旨,看着呆愣愣的兩人,笑着道:“左相,右相,不接旨乎?”

李斯腦中還在想着陛下怎又改變主意,行了長安君的策略。

被趙高一提醒,很快反應過來,急忙道:“臣李斯接旨!”

王綰腦中想着陛下明明在朝堂上說了郡縣制,再無封地,怎又會與我等封土?

被趙高一提醒,還是沒反應過來,有些遲滯地道:“此聖旨,真爲陛下所寫?”

趙高心裡默唸一句:……不是,長安君寫的。

手上把卷起來的竹簡又攤開,給王綰看了看那以和氏璧所做玉璽蓋上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大印。

“右相,這回可信?小子要你來聽旨,可對?”

“綰……多謝趙車府令……”

王綰伸出蒼老雙手,那雙皮膚褶皺滿是皺紋的手顫抖着,摸着那“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老淚縱橫。

陛下未有忘記老朽,老朽等到了……

他本來以爲已經失去的,一輩子的謀劃,在他萬念俱灰不抱希望的時候,突兀地實現了……

噗通~

這位大秦右丞相跪倒在地,面向咸陽城方向,嚎啕大哭。

一邊哭,一邊喊着。

“陛下聖明……陛下聖明……”

這一日,天還未亮。

咸陽各大官署盡皆沸騰。

有喜極而泣者,有興高采烈者,有雀躍不已者,有過於激動暈厥而去者……

一聲聲比咸陽宮那持續一刻鐘還虔誠的“陛下聖明”,叫醒了天邊的太陽。

溫暖,和煦的陽光灑落。

咸陽城開始了新的一天。

大秦,也開始了新的一天,全新的一天。

歷史的車輪被一顆小石子絆到,歪扭着稍稍偏離了原本的軌跡。

而做出此事的人,嬴成𫊸,此刻正在蓋聶的帶領下又入咸陽宮。

嬴成𫊸一邊走,一邊跟十萬個爲什麼似的,不斷問問題。

“皇兄怎麼這麼快就醒了?”

“不知道。”

“聖旨發出去了沒?”

“不知道。”

“蓋聶!你有了新人忘舊人是不是?”

“是。”

“……”

(本章完)

第554章 這麼重要的情報!陛下怎麼不說啊!第348章 父母所願,方是人道中的孝道第141章 不怪皇兄,這是時代侷限性!(二合第504章 可他的出身布衣,又怎麼解決呢?第4章 儒家和嬴扶蘇第173章 呂不韋的操作第128章 大哥,你能出得來乎?第417章 做了沛公,拿了沛縣就能亡秦?搞笑第325章 有些事,總要有人來做第259章 原來死的是僕役!第384章 什麼意思?沒完了是罷?第400章 牧從不打必敗之戰第276章 汝三家如此,就不怕長安君乎?第368章 乃公就不信射不死你!第271章 獨樂,不如咸陽衆樂第322章 重瞳之威第498章 呂叔,你相信我嘛?第269章 你這豎子!着急叫朕又有何事!(四補記!第471章 君上!你還沒生白髮呢!第137章 爲惡不罰提倡天下爲惡?第137章 爲惡不罰提倡天下爲惡?第178章 聲如雷,快如電!(新年快樂!)第209章 這個攤子,你自己說,夠不夠爛?第538章 白劍入腹,紅劍出背,秦王持秦王劍第263章 皇兄知道巫術乎?下一章稍微晚點第7章 長安君,你不值啊!第546章 德水?他選了一條死路?第263章 皇兄知道巫術乎?第481章 豎子酒夠烈,阿母敬你爲王!第169章 請長安君爲斯解惑第331章 “不管事”的始皇帝第427章 別說是老子帶的兵,我嬴成蟜真丟不第354章 長安君對陛下自是赤膽忠心第298章 你告訴朕,是什麼事第487章 這案上怎有酒肉?第424章 他扣你兵馬糧草,不還送你一個好兄第288章 我最擅長的,就是殺人第55章 朕那天打的巴掌,還是打的太少!第153章 你爲何看重張良那個小子?第483章 反賊盡小覷我大秦!狼子野心,滋生第236章 你,你,你這豎子,你……第425章 他利用你,你恨他嘛?第72章 他習慣半夜刀人第200章 蓋先生,長安君想謀反!(八千字更第380章 大人要做甚?我沒有觸犯秦律!第191章 蓋聶出劍太快第253章 陛下也攔不住!第538章 白劍入腹,紅劍出背,秦王持秦王劍第79章 三香之墓第123章 大秦皇后,阿房第281章 梟首!即刻執行!第263章 皇兄知道巫術乎?第242章 我不坐王位,就不是王了?第131章 扶蘇之‘立’!第449章 將軍且慢第474章 武安君,齮來請罪了第130章 一身白衣盡赤,斜提染血寶劍第527章 屠城,會引起激烈反抗,失去民心第90章 君上何出此言?(求訂閱)第55章 朕那天打的巴掌,還是打的太少!第34章 我這是抽風!第251章 叔父,你可要救我啊!第455章 這個豎子思考方式終於變了第56章 郡縣制的提出!第263章 皇兄知道巫術乎?第387章 禍源,君上讓我向你問好第368章 乃公就不信射不死你!第220章 縱橫十三道的意義第67章 一個醫者能有多少力氣?第267章 現在你們還願作商君這樣的人?(加第413章 你既然喜歡裝死,不如真死,本君要第108章 這輩子,她都別想出雍地一步!【求第246章 拿上它,跟我走,我送你一個廷尉第394章 長安君,真是誠實啊第94章 嬴成蟜拒捕!爾等還不殺之!第173章 呂不韋的操作第45章 豎子誤我!第5章 前倨後恭,小人行爲第536章 朕乃大秦皇帝嬴成蟜,你可願降秦?第464章 我的兄弟,你很着急嘛?第131章 扶蘇之‘立’!第503章 陳平,他控制得住嘛?第225章 魚越多,水越渾!(八千字大章求訂第141章 不怪皇兄,這是時代侷限性!(二合第92章 法家術之爭(下)第254章 命令我下的,你自責個什麼勁?第62章 李斯誤信!(加更,捲起新書榜)第188章 陛下是不是忘了,您的王位是誰爭來第555章 此戰,我有萬全勝算!第264章 老賊!你也有今天!第426章 蒙公的孫子?就這個鳥樣?第151章 以你之力,能殺那豎子乎?第183章 嬴成蟜:我是言而有信之人!第367章 傳令,全軍出擊!第249章 按秦律,處以梟首第434章 他是個普通人,兩世都是第208章 君上,你又在玩甚?第421章 始皇帝東行巡遊,長安君北上伐匈,
第554章 這麼重要的情報!陛下怎麼不說啊!第348章 父母所願,方是人道中的孝道第141章 不怪皇兄,這是時代侷限性!(二合第504章 可他的出身布衣,又怎麼解決呢?第4章 儒家和嬴扶蘇第173章 呂不韋的操作第128章 大哥,你能出得來乎?第417章 做了沛公,拿了沛縣就能亡秦?搞笑第325章 有些事,總要有人來做第259章 原來死的是僕役!第384章 什麼意思?沒完了是罷?第400章 牧從不打必敗之戰第276章 汝三家如此,就不怕長安君乎?第368章 乃公就不信射不死你!第271章 獨樂,不如咸陽衆樂第322章 重瞳之威第498章 呂叔,你相信我嘛?第269章 你這豎子!着急叫朕又有何事!(四補記!第471章 君上!你還沒生白髮呢!第137章 爲惡不罰提倡天下爲惡?第137章 爲惡不罰提倡天下爲惡?第178章 聲如雷,快如電!(新年快樂!)第209章 這個攤子,你自己說,夠不夠爛?第538章 白劍入腹,紅劍出背,秦王持秦王劍第263章 皇兄知道巫術乎?下一章稍微晚點第7章 長安君,你不值啊!第546章 德水?他選了一條死路?第263章 皇兄知道巫術乎?第481章 豎子酒夠烈,阿母敬你爲王!第169章 請長安君爲斯解惑第331章 “不管事”的始皇帝第427章 別說是老子帶的兵,我嬴成蟜真丟不第354章 長安君對陛下自是赤膽忠心第298章 你告訴朕,是什麼事第487章 這案上怎有酒肉?第424章 他扣你兵馬糧草,不還送你一個好兄第288章 我最擅長的,就是殺人第55章 朕那天打的巴掌,還是打的太少!第153章 你爲何看重張良那個小子?第483章 反賊盡小覷我大秦!狼子野心,滋生第236章 你,你,你這豎子,你……第425章 他利用你,你恨他嘛?第72章 他習慣半夜刀人第200章 蓋先生,長安君想謀反!(八千字更第380章 大人要做甚?我沒有觸犯秦律!第191章 蓋聶出劍太快第253章 陛下也攔不住!第538章 白劍入腹,紅劍出背,秦王持秦王劍第79章 三香之墓第123章 大秦皇后,阿房第281章 梟首!即刻執行!第263章 皇兄知道巫術乎?第242章 我不坐王位,就不是王了?第131章 扶蘇之‘立’!第449章 將軍且慢第474章 武安君,齮來請罪了第130章 一身白衣盡赤,斜提染血寶劍第527章 屠城,會引起激烈反抗,失去民心第90章 君上何出此言?(求訂閱)第55章 朕那天打的巴掌,還是打的太少!第34章 我這是抽風!第251章 叔父,你可要救我啊!第455章 這個豎子思考方式終於變了第56章 郡縣制的提出!第263章 皇兄知道巫術乎?第387章 禍源,君上讓我向你問好第368章 乃公就不信射不死你!第220章 縱橫十三道的意義第67章 一個醫者能有多少力氣?第267章 現在你們還願作商君這樣的人?(加第413章 你既然喜歡裝死,不如真死,本君要第108章 這輩子,她都別想出雍地一步!【求第246章 拿上它,跟我走,我送你一個廷尉第394章 長安君,真是誠實啊第94章 嬴成蟜拒捕!爾等還不殺之!第173章 呂不韋的操作第45章 豎子誤我!第5章 前倨後恭,小人行爲第536章 朕乃大秦皇帝嬴成蟜,你可願降秦?第464章 我的兄弟,你很着急嘛?第131章 扶蘇之‘立’!第503章 陳平,他控制得住嘛?第225章 魚越多,水越渾!(八千字大章求訂第141章 不怪皇兄,這是時代侷限性!(二合第92章 法家術之爭(下)第254章 命令我下的,你自責個什麼勁?第62章 李斯誤信!(加更,捲起新書榜)第188章 陛下是不是忘了,您的王位是誰爭來第555章 此戰,我有萬全勝算!第264章 老賊!你也有今天!第426章 蒙公的孫子?就這個鳥樣?第151章 以你之力,能殺那豎子乎?第183章 嬴成蟜:我是言而有信之人!第367章 傳令,全軍出擊!第249章 按秦律,處以梟首第434章 他是個普通人,兩世都是第208章 君上,你又在玩甚?第421章 始皇帝東行巡遊,長安君北上伐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