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荀子,新的馭民手段

自三公子率蒙家一衆班底,統領五萬不隸屬於秦國軍隊,不發軍餉的五萬騎兵自上郡走後。

上郡便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可謂是日新月異,變法進行時。

“韓子,爲何要取消樓臺啊?上郡倒還好說,邊塞苦戰將士無此心。可在隴西,雲中等郡樓臺卻是維持安穩之根基,是時人念想之所在,怎能取消啊?”

太子嬴扶蘇拿着手上出自韓非子最新手書,以紙書就的公文不解發問。

韓非攤開紙,拿起筆,以寫代說。

【五蠹,國家之安危禍害也。其人所爲,多於國家無益。犧女子之色也養五蠹惡念,蠢不可及……】

旦日,十八匹快馬自上郡大城疾馳向九原,雲中,太原,隴西,北地,雁門等六郡,一郡三馬疾行報信。

…………

夜色深沉,長安君府中有一居室卻是點着三盞其光如黃豆的蠟燭。

略微明亮的燭火不能盡照面積並不大的小木屋。

不刺眼的光芒雖僅是能讓人行走下地不至於磕到桌角板凳,但對屋內夜談交流的兩個老人而言,夠用了。

一盞燈就擺放在小屋中唯一的劣木桌案上,一人就坐在這桌案旁,面目清晰可見。

其頭戴一定青灰色皁巾把白髮盡數包裹,除了嘴脣上有兩撇花白鬍須,下巴還長有一小撮。

雙眉寬且短,眉間距略長,只看眉毛便顯得其人有一些呆,說好聽些就是敦厚。

但只要下看其雙眼,那雙老而越發有神,透着稍許銳氣,應長在兵家巨擘臉上的雙眼,便能將之前的觀感至少推翻一半。

因爲其中透露的氣太盛了,觀其眼而知有傲骨。

敦厚,氣盛。

兩個本不應同時出現的氣質落在這麼一個人身上,卻是出人意料的和諧,毫無矛盾感。

“你我言語向來不合,怎來了我這陋舍?”

老人捧着本書翻了一頁,不看不請自來坐在牀榻上的黑衣老者,輕輕言說。

牀榻頭尾皆沒有擺放蠟燭,黑衣老者面目若是不湊近看便看不清。

只能通過那寬大的身形輪廓,知道這是個年輕之時必然是個三五人近不得身的壯漢。

黑衣老者哈哈一笑,渾不在意被輕視,朗笑着道:“夜半如廁,見荀子這邊亮着燈,便來視察一番。”

荀子,趙國人,自認儒家大儒。

荀子還活着這件事若是讓天下人知曉,將會在天下炸響石破天驚的驚雷。

wωw◆ тт kдn◆ ℃O

當年齊國稷下學宮,網羅天下英傑,以祭酒爲長。

像什麼提出性善論的大儒孟子——孟軻,陰陽家創始人鄒子——鄒衍,法家勢派創立者慎子——慎到,法家術派創立者申子——申不害等好多諸子百家巨擘,都是稷下學宮出來的。

從稷下學宮創辦,到稷下學宮覆滅,稷下學宮一直是天下最高學府。其地位便於理解的話,等同於全國前十大學合併,祭酒就是校長。

而荀子,三爲稷下學宮祭酒。

可以說在戰國末期,所有在稷下學宮學習過的都是荀子的學生。

當時稷下學宮甚至被起了一個別名,叫做荀子學宮。

寫出《韓非子》,始皇帝的偶像韓非。

爲丞相掌萬事,大秦帝國最貴的李斯。

西漢科學家,數學家,愛修仙的張蒼。

這三個大能都是荀子教出來的學生,是最傑出的那一批。

荀子師從墨家大墨,時人稱爲宋子的宋研。

自認繼承了孔子意志的荀子對傳統儒家抨擊甚重,這其中或許便有着墨家的影子。

戰國末期學派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儒家出現兩個理念南轅北轍的正統儒家。

傳統儒家對於大儒荀子嗤之以鼻,認爲其是離經叛道之人。

儒家和墨家,法家可都是死對頭。你一個學自大墨宋研,教出了兩個大法韓非,李斯的自稱儒家?

被時下戲稱開創了新儒家的荀子,則從不承認這個“新”字。一直自詡自己纔是繼承了孔子意志,所謂的傳統儒家纔是扭曲了孔子本意。

墨子本來就是學自儒家,是不贊同你們篡改的儒家經典纔開創了墨家。如許年過去,孔子若還活着也會兼收幷蓄,而不會像你們這些僞儒生一樣排斥法,墨之論。

這理念之爭,直到大秦帝國馬踏齊王宮,荀子失蹤,稷下學宮淪爲過去才告一段落。

沒有了荀子這個一直標榜正統儒家的大儒,他的那些學生基本羞於以儒生自居,他們認爲繼承的是荀子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

就像韓非,李斯,在荀子還活着的時候就自認法家中人。

荀子門生對時下被大多數人奉爲正統的儒家毫無好感,更別說自認儒生。

他們不信孔子,他們信荀子。

荀子失蹤,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基本就等同於死亡。

這些門生將荀子的死歸罪在秦國身上,所以沒有幾人入秦效力,而是或歸鄉,或遊歷,散於江河湖海,名山大川。

若讓這些人知道荀子還好好的活在咸陽城,必將洶涌而至,將好似一個小咸陽宮的長安君府沖垮。

在天下享有極大聲譽的荀子依舊不看黑衣老者。

隨口道:“既是看過,便回去罷,卿處不歡迎你。”

“一句話都說不得?”黑衣老者身子後仰,呵呵一笑,道:“以一己之力駁斥天下儒生的荀子,怎如此懼怕老夫,說幾句話都不敢?”

荀子呵呵一笑,並不生氣。

“論牙尖嘴利,脣槍舌劍。便是鄧析,惠施,公孫龍復生,也難以與你爭論。我一介儒生不與你說話,有什麼可笑。”

看不清面目的黑衣老者發出清越笑聲,仰躺在荀子牀鋪上不再說話。

荀子聽到動靜,眼角餘光見黑衣老者動作,眉頭一皺,反手用力將手中的《春秋》砸在桌案上,引發不小聲響。

“卿不願與你動手,再不離去,莫要怪卿欺老了。”

黑衣老者並未起身。

“不要如此小氣,君上今日必要尋你我,我在此一道陪你等,何必要君上行兩地?”

荀子面有恚怒,頭巾被怒發所衝略有抖動。

“君上尋我不假,尋你卻不然,走。”

“你是未聽君上今日所爲乎?公然在廷尉府門前殺孟西白三大世家,此舉連我聽了都是震驚不已,合我道也。”

“荒唐!你之道乃亂世之道,君上所爲與你道何干!其存仁心行霸道,與你所論雖近如咫尺實則天壤之別也!”

“差不多差不多,你雖自稱大儒卻絕非儒生。正所謂天之生民,非爲君也。天之立君,以爲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國,非以貴諸侯而已。列官職,差爵祿,非以尊大夫而已。荀子之言,深得我心啊。”

荀子臉色很不好看,因爲眼前的黑衣老者用來駁斥他的這番話都是出自他的口中。

荀子認爲民衆的出現不是爲了給君王創造價值,而君王的出現卻是爲了民衆。像什麼封地建國,高官厚祿不是爲了把諸侯,士大夫捧成另一個階級,而是爲了更好服務民衆。

這與當前主流價值觀完全相悖,這種思想想要實現必然要引發極大動亂。而動亂,黑衣老者最喜歡。

你荀子口口聲聲說和我道不同,說我是亂世之道。

但你的理論不就是要造就一個亂世?你和我又有什麼區別呢?

黑衣老者久沒等到荀子回話,也沒聽到荀子起身動靜。

悠悠地道:“君上轉仁道入霸道,你我都應雀躍纔是。這個天下需要的是一聲驚天霹靂,而不是濛濛細雨,一起等罷。”

荀子輕吸一口氣,一邊起身一邊沉聲道:“卿不屑與你爭論,要等君上,滾回你房屋去!”

黑衣老者扭頭看到荀子要展現君子六藝,立刻起身離去。

臨走留言道:“師者,老夫奉勸你一句。何時你全棄儒念,何時你可自成一家也,荀子不必不如孔子。”

關上房門,荀子重新坐回桌案旁,拿起那本倒扣在桌案上的《春秋》繼續研讀。

燭光搖曳,老人的面孔敦厚而又氣盛,靜靜等待。

數年前,老人從一個年輕氣盛的男子口中聽到平等,自由,民主之時嗤之以鼻。

老人不相信,一個從小生在王侯之家的公子會爲黔首百姓說話,不過是看中他那些門生弟子罷了。

但等那個年輕公子與他詳細深聊,說廢除奴隸制迫在眉睫,說人心所向纔是未來出路,說應從小注重教育培養天下皆能入仕。

說要以法律爲帝國最低下限以此來整頓引導民衆思想,說要嘉獎道德高尚之輩以正確樹立國風理念等等等等,老人坐不住了。

這番話,常人就算是編也要編個數年,才能將理論完善統一,老人對年輕公子有了最初的信任。

承諾年輕公子,若其所言當真,可助其一臂之力。

老人很清楚,想要實現他的君爲民服務,民不爲君奴隸的理念,在這個天下必須要貴族實施,還必須是大貴族。

因爲民衆被壓制的太狠了,愚昧,無知,貴族們將民衆壓制死死的。

但有見識的大貴族怎麼會幫老人實現理念?砸自己的碗,造自己的反?老人理念從完善的那一刻起,就是一個最荒誕的笑話。

是以只要這個笑話有一絲實現的可能,老人就不會放棄,所以稷下學宮覆滅,老人來到了長安君府。

但因爲對年輕公子只是初步信任,所以老人沒有將門生弟子帶過來。

老人就在長安君府住了下來,當了一個外號師者的門客,像他前幾十年一樣,默默地等待。

一如今晚。

…………

這豎子怎會有取消樓臺之念,其不是最愛樓臺?始皇帝帶着疑惑繼續往下讀信。

【我知道我無法說服你,便不與你多說緣由了,反正你也不聽。我只說一點,你不取締樓臺後,將淫穢罪論加入秦律,我就不讓你入族譜,反正族譜在我手上。】

“豎子!”

始皇帝憤然大怒,手勁之大將整張信紙撕出裂痕,差點撕成兩半。

能不能進族譜,在這個時代是一件非常大的事,就算是傲視天下的始皇帝也不能免俗。

他爲皇帝,可以將自己的名字刻在秦國曆任君王上。

但是不掌握王室族譜,他就不能把自己的名字寫在族譜中。

嬴氏一族之所以一直站在嬴成𫊸身後,這個族譜起到作用非常大。

咒罵了一會,始皇帝冷着臉繼續往下看。

【紙張我已經在天下都公佈了,皇兄以後就不要用竹簡了,那物件太沉,搬着也累看着也不舒服。當然這個隨便皇兄,愛做不做,反正批奏章的又不是我。】

【最後一件事,皇兄如果想要天下人如同老兵們爲我效死力一樣效忠皇兄,就按我說的做。將醫療納入大秦官方體系,天下所有醫者都由國家給俸祿,民衆治病免費,先從關中做起。】

【皇兄不懂如何操作可聽夏無且言。這部分錢財國庫出不起可以找我,讓皇兄做事總不能白做。這個中原因講起來也很複雜,我知道你不愛聽也聽不進去,也便不和你說了。皇兄保重,少造點娃。】

嘩啦~

始皇帝憤怒得把這封信紙揉成一個團,站起來在章臺宮大聲怒吼。

“你倒是寫啊,朕怎麼便不愛聽了?這是不是你所謂的民心,你倒是告知朕啊!既然在朕眼前呈現,爲何不與朕說個清楚明白?一走了之,還威脅朕,真以爲秦國沒你不成了!”

在今日之事發生前,嬴成𫊸所謂的民心,始皇帝根本不在乎。

那些愚民所思所想有什麼用?能對大秦造成什麼後果?

而當那些老兵拼死保護嬴成𫊸,沒有名利驅使的事情就發生在始皇帝眼前,始皇帝對這件事很有興趣。

始皇帝猜測,這或許就是嬴成𫊸所謂的民心用途。

法家讓始皇帝驅使秦國民衆如虎狼一般奪了天下,靠的就是悍不畏死。

而嬴成𫊸沒有用法家的功利政策,照樣讓這些老兵悍不畏死,這種新的馭民手段,始皇帝很想知道。

讓天下人隨着自己心意行事,如使臂指,沒有哪一個君王能拒絕。

第234章 百鳥朝鳳,送天死,迎民生,只帝歸第212章 無且可拜長安君爲師第124章 諸公,等急了否?第529章 你說武安君怕你?可笑!第314章 蒙家第二次了第282章 術叔,成蟜再求你件事第214章 四十六封請辭奏章(二合一)第31章 人生百態,一朝看盡第444章 走罷,別看了,讓子彈飛一會!第143章 三年血賺,死刑不虧!第313章 給這個天下一個新的答案第175章 今日可弒殺長安君(二合一)第543章 魏不能王天下,爲何要給齊做嫁衣?第230章 皇天后土,佑我大秦!皇天后土,佑第127章 陛下若不行分封,爲大鳥人也!【求第133章 手中無劍,心中無劍乎?第168章 黃口小兒!無知豎子!(二合一)第159章 一國丞相,爲他人走狗第229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第102章 始皇帝:這豎子簡直放肆!第495章 先帝剛入帝陵,你爲其弟不守孝就算第536章 朕乃大秦皇帝嬴成蟜,你可願降秦?第77章 雍地來客,殺之否?第164章 震驚的李斯第548章 不戰即可屈人之兵第250章 集王道,霸道,帝道於一身第237章 你既爲王,你說了算第231章 我叫嬴成蟜,我想和這個天下談談第174章 老爺!有進展了!第501章 韓地的張楚動向如何,你知不知道?第265章 鮑白令第547章 一件事,不能念一輩子第442章 請先生救我!第290章 殺了他,誰來保護皇兄第368章 乃公就不信射不死你!第409章 他出賣了我!他背叛了信陵君!第174章 老爺!有進展了!第418章 君上還是一味逞口舌之力啊第465章 什麼叫應該?第15章 論語十五列第110章 耿直的蓋聶,憋屈的趙高!【求月票請假條第525章 只要不徵兵,陛下要什麼,要多少,第257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502章 四缺的張楚,路在何方呢?第193章 他願爲王,我讓位便是第123章 大秦皇后,阿房第225章 魚越多,水越渾!(八千字大章求訂第390章 終南山練氣士趙公明!求見秦國皇帝第423章 嬴姓一族,不愧爲大秦王族!第182章 你們有真憑實據?第129章 今日嬴扶蘇,血染大鄭宮第458章 朕弟嬴成蟜!繼二世之位!第471章 君上!你還沒生白髮呢!第55章 朕那天打的巴掌,還是打的太少!第290章 殺了他,誰來保護皇兄第309章 出局!第560章 天下失其好,人力終不及,未來已定第116章 陛下去長安君府可與我無關第504章 可他的出身布衣,又怎麼解決呢?第154章 呂不韋的疑惑!第149章 都到秦朝還要被逼婚?第285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六千多字的第321章 天命三月總結以及四月更新計劃!第143章 三年血賺,死刑不虧!第476章 當了匈奴王,不是起點,而是終點第293章 樓臺當取締,不可存於世第256章 呂旭:今日爲兒子報仇!第468章 真想見到武安,遇長安!第371章 越女劍的傳說是假的?第257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請假條第420章 你吹的牛破了,憑甚要朕來修補?第61章 請陛下明鑑!嘮叨兩句,關於上一章!第72章 他習慣半夜刀人第233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421章 始皇帝東行巡遊,長安君北上伐匈,第339章 家主要我出人,我哪敢不出?第190章 跟朕去甘泉宮(二合一)第320章 信則有!不信則無!(五千字!)第407章 聽王公說,你是流落在民間的嬴氏一第201章 朝堂巨震(八千字可求月票乎?)第298章 你告訴朕,是什麼事第426章 蒙公的孫子?就這個鳥樣?第140章 我不想過只有樓臺能逛的苦日子了!第328章 鬼谷子意料之外的追蹤第286章 秦國特色是霸道!(八千字加更)第342章 道家的無爲而治第137章 爲惡不罰提倡天下爲惡?第47章 鄭妃拜見韓太后第532章 陛下!樊噲請爲先鋒!第159章 一國丞相,爲他人走狗第144章 賭約破了!第224章 氣急敗壞的趙姬(七千字大章求月票第22章 二世而亡?君上說的是真的?第125章 我只想看個樂子而已!第296章 王霸並行,大國可成
第234章 百鳥朝鳳,送天死,迎民生,只帝歸第212章 無且可拜長安君爲師第124章 諸公,等急了否?第529章 你說武安君怕你?可笑!第314章 蒙家第二次了第282章 術叔,成蟜再求你件事第214章 四十六封請辭奏章(二合一)第31章 人生百態,一朝看盡第444章 走罷,別看了,讓子彈飛一會!第143章 三年血賺,死刑不虧!第313章 給這個天下一個新的答案第175章 今日可弒殺長安君(二合一)第543章 魏不能王天下,爲何要給齊做嫁衣?第230章 皇天后土,佑我大秦!皇天后土,佑第127章 陛下若不行分封,爲大鳥人也!【求第133章 手中無劍,心中無劍乎?第168章 黃口小兒!無知豎子!(二合一)第159章 一國丞相,爲他人走狗第229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第102章 始皇帝:這豎子簡直放肆!第495章 先帝剛入帝陵,你爲其弟不守孝就算第536章 朕乃大秦皇帝嬴成蟜,你可願降秦?第77章 雍地來客,殺之否?第164章 震驚的李斯第548章 不戰即可屈人之兵第250章 集王道,霸道,帝道於一身第237章 你既爲王,你說了算第231章 我叫嬴成蟜,我想和這個天下談談第174章 老爺!有進展了!第501章 韓地的張楚動向如何,你知不知道?第265章 鮑白令第547章 一件事,不能念一輩子第442章 請先生救我!第290章 殺了他,誰來保護皇兄第368章 乃公就不信射不死你!第409章 他出賣了我!他背叛了信陵君!第174章 老爺!有進展了!第418章 君上還是一味逞口舌之力啊第465章 什麼叫應該?第15章 論語十五列第110章 耿直的蓋聶,憋屈的趙高!【求月票請假條第525章 只要不徵兵,陛下要什麼,要多少,第257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502章 四缺的張楚,路在何方呢?第193章 他願爲王,我讓位便是第123章 大秦皇后,阿房第225章 魚越多,水越渾!(八千字大章求訂第390章 終南山練氣士趙公明!求見秦國皇帝第423章 嬴姓一族,不愧爲大秦王族!第182章 你們有真憑實據?第129章 今日嬴扶蘇,血染大鄭宮第458章 朕弟嬴成蟜!繼二世之位!第471章 君上!你還沒生白髮呢!第55章 朕那天打的巴掌,還是打的太少!第290章 殺了他,誰來保護皇兄第309章 出局!第560章 天下失其好,人力終不及,未來已定第116章 陛下去長安君府可與我無關第504章 可他的出身布衣,又怎麼解決呢?第154章 呂不韋的疑惑!第149章 都到秦朝還要被逼婚?第285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六千多字的第321章 天命三月總結以及四月更新計劃!第143章 三年血賺,死刑不虧!第476章 當了匈奴王,不是起點,而是終點第293章 樓臺當取締,不可存於世第256章 呂旭:今日爲兒子報仇!第468章 真想見到武安,遇長安!第371章 越女劍的傳說是假的?第257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請假條第420章 你吹的牛破了,憑甚要朕來修補?第61章 請陛下明鑑!嘮叨兩句,關於上一章!第72章 他習慣半夜刀人第233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421章 始皇帝東行巡遊,長安君北上伐匈,第339章 家主要我出人,我哪敢不出?第190章 跟朕去甘泉宮(二合一)第320章 信則有!不信則無!(五千字!)第407章 聽王公說,你是流落在民間的嬴氏一第201章 朝堂巨震(八千字可求月票乎?)第298章 你告訴朕,是什麼事第426章 蒙公的孫子?就這個鳥樣?第140章 我不想過只有樓臺能逛的苦日子了!第328章 鬼谷子意料之外的追蹤第286章 秦國特色是霸道!(八千字加更)第342章 道家的無爲而治第137章 爲惡不罰提倡天下爲惡?第47章 鄭妃拜見韓太后第532章 陛下!樊噲請爲先鋒!第159章 一國丞相,爲他人走狗第144章 賭約破了!第224章 氣急敗壞的趙姬(七千字大章求月票第22章 二世而亡?君上說的是真的?第125章 我只想看個樂子而已!第296章 王霸並行,大國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