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荀子之死

荊軻屈指,輕彈匕首刀刃,聲音清越顫鳴。

“確實是把好刀。”

凍土上,陳平側臥,嘴角帶笑,眼角有淚,安靜死去。

荀子收回視線。

從陳平衝二皇帝大喊大叫的時候,他的目光就投過去了。

“大仇得報,陛下回頭,老夫終是能瞑目了。”

韓非雙腳向前走了兩步,臉上滿是急色。

“老,老,老,老,老師。”

口疾。

越着急,越說不出來話。

張蒼胖手落在師兄肩膀,用力一拉,自己擠了上去。

剛張開口,就看到回頭的老師,緩慢,有力的搖頭。

話沒說出來,只吃了一肚子風。

荀子一一望過所有弟子,韓非、陸賈、張蒼、浮丘伯……

“我死以後,不必守孝。三年之期太久,孔子之言,不盡對。”

腦袋側轉,視線落在二皇帝臉上,看到二皇帝的臉有些模糊,就像是隔着一層白紗,腦袋暈眩感越發重了。

他對着越發模糊的身影,彎下腰肢,雙手交叉垂落,深深施了一禮。

嬴成𫊸本能側身躲避。

身子扭動一點,看着荀子吃力下拜,緊咬着牙,站定不動了。

“望陛下不忘初心。”

嬴成𫊸雙手交叉,垂落,躬身,至上下半身垂直,沉聲道:

“朕謹記。”

“可惜,看不到盛世,看不到老有所依,幼有所養,千家萬戶能吃飽飯,穿全衣。”

老人喃喃着,幾乎臉貼着臉的嬴成𫊸輕攙老人手臂,扶起老人。

這次老人安然受之,未甩開。

嬴成𫊸微微低頭,聲音輕輕。

“那就再等等。”

“卿有這個心,可這腐朽之軀,經不過光陰沖刷了。”

荀子順着湍急渭水,遙望東方。

“離齊十來載不曾回,未知稷下學宮,今是何人主祭?卿去看看。”

輕輕推開不曾用力的二皇帝,荀子昂首闊步,向渭水而行。

到江邊,河浪滔滔,不盡渭水滾滾來。

毛亨哭喊着老師二字,奔跑向前,伸手虛抓。

他身邊的浮丘伯攔身,抱住他的腰,陸賈捂住他的嘴。

“莫要讓老師走的不安心。”

浮丘伯望着老師背影,視線模糊,不敢稍眨。

“別哭,別哭……”

陸賈淚水橫流,低聲勸着。

韓非,張蒼並肩而立,抿着嘴,屏住呼吸,鼻子發酸。

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如同一根釘子。

荀子最後一次回首,不捨地看着一衆弟子,只是入眼盡是一張張白紗後的面。

老人努力睜大雙眼,想要看清衆弟子模樣,可那層白紗始終無法拿去。

“莫怪你們李斯師兄,啊。”

他高聲喚着。

衆弟子拼命點頭,淚水撲簌簌下落,甩的滿地都是。

耳邊聽到一聲聲從喉間發出的“嗯”聲,荀子笑了。

他荀卿又不是聖人,送最後一程不送最後一程,沒有什麼打緊。

哪能因爲這事,就要弟子李斯受師兄弟排擠呢?他剛把李斯這個弟子收回來沒多久啊。

老人張開雙臂,閉上了眼睛,寒風吹得他遍體生寒。

“卿要回家了。”

言隨風逝。

他腳尖擡起,腳跟吃力,身子後仰,倒向流入東海的渭水。

嬴成𫊸緊追三步,在渭水河邊眼睜睜看着老人飛速下落,雙拳握緊,青筋盡露。

“蟹八跪而二螯,非六跪也,此是荀卿之錯,世上無人能盡對。儒家門生,當學而開智,明禮,知錯,濟世。”

噗通~

老人入水,聲音爲江水淹沒。

浪花一打,翻涌無形,再無人影。

衆弟子齊齊奔到了江水邊上,站在了二皇帝的邊上,皆是緊盯着渭水。

這個時候,沒人想僭越不僭越,只想着再看老師一眼。

張望着,張望着。

韓非率先正衣冠,垂手,躬身,行師禮。

當年韓國公子入稷下學宮,初見荀子時,就是行的這一套師禮。

“恭!送!老!師!”

身有口疾的他一個字一個字大聲嘶喊。

江風無法吹走他的聲音,疾病無法要他想言,不能言。

陸賈、浮丘伯、張蒼等一衆弟子抹去眼淚,正衣冠,齊齊垂手,對着渭水躬身,像他們初入稷下學宮,初見荀子時一樣。

“恭送老師!”

風散,水靜,時間都好似爲之一停。

嬴成𫊸低頭望水。

五天以前,他與荀子在長安君府見面,衆弟子皆在位。

荀子親口相說,要身入渭水,以去東海而亡。

各弟子不得爲其披麻戴孝,不得忘政丟書。

子不語怪力亂神,人死以後,萬事皆空,莫要做無謂之舉。

“死在渭水,連個墓碑都沒留下,你只想着不要弟子受縛,想沒想過後人要祭拜你,當如何呢?”

嬴成𫊸苦笑一聲,喃喃道:

“荀子哪裡會想這些事呢?荀子只想着世道變好,只想着盛世降臨,後世之人如何視之,荀子又怎會在意呢?這些事,都是豎子想的。”

離此地千米之地。

頭生四肉痣的鬼谷子擡頭,側耳傾聽。

“蟹八跪而二螯,非六跪也,此是荀卿之錯,世上無人能盡對。儒家門生,當學而開智,明禮,知錯,濟世。”

聲音方落,他掐動手指,片刻即停,深深嘆息了一聲。

坎字,歿水。

寒風送來的,是荀子遺言。

“列子御風而行,不及荀子踏浪勸學,儒家不配有荀子。”聲音未落,人已無蹤。

太陽照常升起,月亮照常落下。

距離荀子離世,已有六日,世界沒有變化。

時空終究不會因爲一個人的生死而停滯,地球沒了誰都一樣轉。

咸陽的百姓依舊從官府領着蜂窩煤,吃家中男人當兵的糧餉,露着幸福的笑容。

貴族們則全力配合二皇帝命令,不管新令他們能否理解,影響了哪家的利益。

只要下達,就不打一絲折扣的完成。

他們造反,卻還活着,自己的命和家族的命都是陛下給的,還要強求什麼呢?

陛下可是在朝堂上爆出了他們家中餘糧,能查出多少糧,就能拿走多少命。

頭頂上是秦劍,手心裡是秦祿,短時間內,大多數人都不會生出異想。

拿二皇帝的手短,吃二皇帝的嘴軟。

僅有那麼四家貪心不足,還在暗地裡收着糧食,受到了所有世家的一致排擠。

根本沒用二皇帝出手,咸陽世家直接將這四家驅逐了咸陽。

伱們四個想死,我們還想活呢。

始皇帝一死,天下起反聲,引發了六國餘孽的造反狂潮。

荀子的死,卻波瀾不驚,連咸陽都沒有動上那麼一動,還不如巴清入都引發的波瀾大。

去年來過一次咸陽的巴清,這次帶着自巴蜀之地的大批糧食,再度來到了咸陽。

原本已經空下去的咸陽倉,雍城倉,以及周邊數個縣城的糧倉一下子就滿了。

身在雍城,坐看風雲的嬴政得知了消息,恨得咬牙切齒。

“這豎子有這麼多糧食,不早給朕拿出來?朕有這麼多糧食,用得着你這豎子打匈奴?飯到嘴邊了,朕自己不會吃嘛?東胡、月氏國、百越,朕一起全都平了!”

時過境遷,嬴政又以朕自稱了,但不再想着再度上位做皇帝。

他已經過了那個患得患失的心境,不必再以稱呼來告誡自己不是皇帝了。

咸陽一衆貴族則是倒吸了一口涼氣,暗自慶幸還好把那四個蠢貨趕跑了。

怪不得陛下納我們的糧都送往關內,咸陽千里範圍內一粒米不留,原來巴蜀之地還有這麼多糧。

貴族們認清了一個現實。

就算是太子嬴扶蘇未死,他們也無法靠缺糧來撼動二皇帝的統治。

此時的嬴扶蘇正遠在匈奴地,和三弟嬴將閭坐在一起,喝酒吃肉。

嬴將閭短短數月,已經不需要借用冒頓的臉皮號令匈奴了,他嬴將閭這個名字就是匈奴單于。

沒有王位可爭的兩兄弟和睦相處,其樂融融,簡直好像回到了小時候。

貴族們沒認清的現實是。

他們不知道始皇帝當初知不知道,巴蜀有這麼多糧食。

若是知道,爲何要實行郡國並行的國策,休養生息。以他們對始皇帝的瞭解,始皇帝應不放刀兵,向着南北進軍纔是。

若是不知道,那始皇帝的死,就確實很有問題了。二皇帝瞞這麼多糧食而不報,早早勾連了巴清,這是早有預謀殺兄篡位……

二皇帝連他們造反都能原諒,哪能幹出這種事!

始皇帝一定早就知道有糧食!是他們對始皇帝性格不瞭解!

朝上衆人,唯有秉筆直書的太史令將這些事都寫在了《秦史》上。

他僅是記實,完全沒有發表自己的觀點。

在始皇帝薨這件事上,補上了存疑兩個字。

咸陽宮,議政殿外。

李信、蒙恬、屠睢、任囂、趙佗……除了通武侯王賁因爲御東胡而未至,所有大秦帝國有頭有臉的將軍都在這裡了。

“臣有事求見陛下!”

“陛下!可打啊!已是春日了啊!”

“趙地城池盡失,這幫趙狗又囂張起來了!乃公看不下去啊!”

“……”

他們穿着常服,沒有帶着武器,在議政殿外扯着嗓子大聲呼喊,場面亂哄哄一片。

知道的以爲將軍求戰心切,不知道的還以爲齊地繁華里的市場開放呢。

自從巴蜀糧食到了咸陽,將軍們一個個眼睛都冒出了綠光,連遠在九原的蒙恬和遠在隴西的李信都坐不住了。

蒙恬三天連發了八道請回奏章,李信五天發了七道。

他們駐守在北邊,主要防備的就是匈奴。

現在匈奴地已經是三公子的領地,他們沒防的了,着急啊。

王賁東邊的東胡還在咋胡,還能打仗建功立業拿爵位,他們兩個拿什麼立功?

三公子都當上匈奴單于了,他們總不能把三公子的人頭綁在馬下面帶回來做軍功罷?

眼下知道了巴蜀有大批糧食入了咸陽,這就是再推一下六國撈軍功的好機會啊,北邊狗都不待!

這哥倆不知道,王賁也打了請回奏章。

出城打東胡,去不毛之地打秋風,哪有攻打六國建功立業快啊。自從知道巴清攜糧入都,這東邊王賁是一刻也不想待了。

只是嬴成𫊸沒批,嚴令王賁不許回來,回來就是梟首。

大漠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就是東胡、月氏國,東部防守是重中之重,不能離人。

大秦帝國所有武將都想着帶兵出征。

此時的大秦武將,心中盡皆有着一個信念,秦兵是無敵的。能限制秦國的只有糧食問題,其他國家士卒都是土雞瓦狗,一觸即潰。

大秦求戰之心,被巴清引爆了,被巴蜀來的海量糧食引爆了,達到了高潮。

所有在咸陽的將軍每日都會來到議政殿外,嚷嚷着要見陛下,要外出征戰。

吱嘎~

議政殿殿門大開,將軍們眼睛一亮,推搡着前衝。

嘩啦~

門口兩個郎官流着汗將雙戈交叉在一起,喊出了止步二字。

將軍們罵罵咧咧,叫着兩個郎官的小名,或者乳名,問候兩人的祖宗十八代,怎麼粗俗怎麼來。

嘴上不停,手上就停了,他們終究是沒有做出闖宮門的事。

兩個郎官一頭霧水,不知爲何這些前些時日一直闖宮門將軍今日怎就老實下來了,往常這長戈不扎到身上見血,是肯定不退的。

迷惑中,就見郎中令大人英姿颯爽,從身邊走過,帶起一陣香風,和一陣寒意。

最爲顯眼的兩尺長劍被挽在手上,甩着劍花,這迥異與三尺秦劍的長劍,是現任郎中令的標誌。

前任郎中令章邯在人羣中縮了縮頭,往後退了幾步。

倒不是怕了越女,而是不想離越女這個郎中令太近,再被二皇帝懷念而重回九卿之位。

現在章邯是將軍,他對自己身份很滿意。

好男兒就該外出征戰立軍功,而不是守着咸陽宮看門。

英姿颯爽的越女冷眼掃過一衆將軍,將軍們瞪着牛眼絲毫不服。

“陛下正在忙於大事,各位將軍請回罷。”

衆將軍自不肯回,紛紛喊着什麼大事能和開疆擴土相比!能和收復失地相比!

越女秀眉蹙起。

“婚娶大事,大秦帝國繼承人之大事,能比否?諸位莫要忘了,陛下此事可還沒有子嗣!此事大過天!”

第169章 請長安君爲斯解惑第524章 拿下此女,就等於拿下巴蜀,陛下三第284章 人生在世,熱血未涼!(五千多字的第379章 老師,你和長安君,纔是天下動亂之第12章 你說你圖什麼呢?第448章 他是我帶的兵,不能死!第28章 朕怎麼會有如此癡愚之子?第521章 本君貴客!爾等也敢過問!第449章 將軍且慢第168章 黃口小兒!無知豎子!(二合一)第84章 只有一種可能月總結第163章 抱怨的始皇帝第101章 陳年往事【求月票】第379章 老師,你和長安君,纔是天下動亂之第241章 就三個字——朕不管第427章 別說是老子帶的兵,我嬴成蟜真丟不第331章 “不管事”的始皇帝第283章 始皇帝很生氣(六千字大章)第349章 長安君還未教生,何以教天下第229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第492章 記下來的,才叫歷史!第505章 悟空若妄言,自斫頭顱予師傅賠罪!第305章 貴族的反擊,秦律第498章 呂叔,你相信我嘛?第348章 父母所願,方是人道中的孝道第301章 車同軌,行同倫,大名姚賈失上卿嘮叨兩句,關於上一章!第2章 扶蘇請辭第43章 決定儒家未來的走向第489章 你是怕我遭遇刺殺?第166章 長安君府只有叫錯的名字,無有叫錯第492章 記下來的,才叫歷史!第84章 只有一種可能第194章 因爲這是不可能的事第426章 蒙公的孫子?就這個鳥樣?第383章 皇兄什麼意思?你不是嗜殺之人?第201章 朝堂巨震(八千字可求月票乎?)第24章 找什麼藉口理由,全是屁話!第298章 你告訴朕,是什麼事第190章 跟朕去甘泉宮(二合一)第71章 一體雙魂(加更!)第135章 焚書,大家都別活!第14章 論語新解第492章 記下來的,才叫歷史!第125章 我只想看個樂子而已!第299章 這種惡劣行徑,必須死!第452章 秦人,匈奴人,一視同仁第254章 命令我下的,你自責個什麼勁?第538章 白劍入腹,紅劍出背,秦王持秦王劍第210章 珠兒心碎,無力言,眼黑,死第341章 賭對了,生賭對了!第218章 良已成大勢,先生要不要聽聽?第124章 諸公,等急了否?第492章 記下來的,才叫歷史!第495章 先帝剛入帝陵,你爲其弟不守孝就算第379章 老師,你和長安君,纔是天下動亂之三月總結以及四月更新計劃!第107章 我不是覲見,我是問罪!【求月票】第453章 黑色的鋼鐵洪流第417章 做了沛公,拿了沛縣就能亡秦?搞笑第492章 記下來的,才叫歷史!第252章 陛下因何起高臺第541章 大丈夫可殺不可辱第403章 皇兄不是怕了罷?第485章 知道王爲何要稱孤道寡嘛?第337章 嬴政,你怎麼就不能消停點!第237章 你既爲王,你說了算請假第264章 老賊!你也有今天!第333章 你不會白死的!第488章 大秦更主,紫微易位!第172章 聶不會保護你這樣的人第335章第417章 做了沛公,拿了沛縣就能亡秦?搞笑第280章 來人,擺駕廷尉府第418章 君上還是一味逞口舌之力啊第160章 陛下也是故意的,你去與陛下發火第270章 氣急敗壞的始皇帝(四千字加更求月第65章 長安君,我什麼都沒幹!(加更)第173章 呂不韋的操作第500章 臣就怕叛逆太少,陛下殺不盡興第391章 徐福之死第533章 這些秦狗上天了???第443章 助你霸大漠,望中原,成王業!第343章 墨家執政,科學家的騷操作第114章 物資也是錢的一種第59章 分封制和郡縣制之爭,開始了第45章 豎子誤我!第229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第144章 賭約破了!第539章 二皇帝解決事情用的手段,他們做夢第46章 你是想造反嗎?第551章 殺張良,收韓信第233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章 前倨後恭,小人行爲第336章 項羽戰法,魏地驚變第475章 他要做的事,太多了第268章 要我收手?(八千字大章)第238章 離間計,你用錯對象了!
第169章 請長安君爲斯解惑第524章 拿下此女,就等於拿下巴蜀,陛下三第284章 人生在世,熱血未涼!(五千多字的第379章 老師,你和長安君,纔是天下動亂之第12章 你說你圖什麼呢?第448章 他是我帶的兵,不能死!第28章 朕怎麼會有如此癡愚之子?第521章 本君貴客!爾等也敢過問!第449章 將軍且慢第168章 黃口小兒!無知豎子!(二合一)第84章 只有一種可能月總結第163章 抱怨的始皇帝第101章 陳年往事【求月票】第379章 老師,你和長安君,纔是天下動亂之第241章 就三個字——朕不管第427章 別說是老子帶的兵,我嬴成蟜真丟不第331章 “不管事”的始皇帝第283章 始皇帝很生氣(六千字大章)第349章 長安君還未教生,何以教天下第229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第492章 記下來的,才叫歷史!第505章 悟空若妄言,自斫頭顱予師傅賠罪!第305章 貴族的反擊,秦律第498章 呂叔,你相信我嘛?第348章 父母所願,方是人道中的孝道第301章 車同軌,行同倫,大名姚賈失上卿嘮叨兩句,關於上一章!第2章 扶蘇請辭第43章 決定儒家未來的走向第489章 你是怕我遭遇刺殺?第166章 長安君府只有叫錯的名字,無有叫錯第492章 記下來的,才叫歷史!第84章 只有一種可能第194章 因爲這是不可能的事第426章 蒙公的孫子?就這個鳥樣?第383章 皇兄什麼意思?你不是嗜殺之人?第201章 朝堂巨震(八千字可求月票乎?)第24章 找什麼藉口理由,全是屁話!第298章 你告訴朕,是什麼事第190章 跟朕去甘泉宮(二合一)第71章 一體雙魂(加更!)第135章 焚書,大家都別活!第14章 論語新解第492章 記下來的,才叫歷史!第125章 我只想看個樂子而已!第299章 這種惡劣行徑,必須死!第452章 秦人,匈奴人,一視同仁第254章 命令我下的,你自責個什麼勁?第538章 白劍入腹,紅劍出背,秦王持秦王劍第210章 珠兒心碎,無力言,眼黑,死第341章 賭對了,生賭對了!第218章 良已成大勢,先生要不要聽聽?第124章 諸公,等急了否?第492章 記下來的,才叫歷史!第495章 先帝剛入帝陵,你爲其弟不守孝就算第379章 老師,你和長安君,纔是天下動亂之三月總結以及四月更新計劃!第107章 我不是覲見,我是問罪!【求月票】第453章 黑色的鋼鐵洪流第417章 做了沛公,拿了沛縣就能亡秦?搞笑第492章 記下來的,才叫歷史!第252章 陛下因何起高臺第541章 大丈夫可殺不可辱第403章 皇兄不是怕了罷?第485章 知道王爲何要稱孤道寡嘛?第337章 嬴政,你怎麼就不能消停點!第237章 你既爲王,你說了算請假第264章 老賊!你也有今天!第333章 你不會白死的!第488章 大秦更主,紫微易位!第172章 聶不會保護你這樣的人第335章第417章 做了沛公,拿了沛縣就能亡秦?搞笑第280章 來人,擺駕廷尉府第418章 君上還是一味逞口舌之力啊第160章 陛下也是故意的,你去與陛下發火第270章 氣急敗壞的始皇帝(四千字加更求月第65章 長安君,我什麼都沒幹!(加更)第173章 呂不韋的操作第500章 臣就怕叛逆太少,陛下殺不盡興第391章 徐福之死第533章 這些秦狗上天了???第443章 助你霸大漠,望中原,成王業!第343章 墨家執政,科學家的騷操作第114章 物資也是錢的一種第59章 分封制和郡縣制之爭,開始了第45章 豎子誤我!第229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第144章 賭約破了!第539章 二皇帝解決事情用的手段,他們做夢第46章 你是想造反嗎?第551章 殺張良,收韓信第233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章 前倨後恭,小人行爲第336章 項羽戰法,魏地驚變第475章 他要做的事,太多了第268章 要我收手?(八千字大章)第238章 離間計,你用錯對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