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一聽說劉表死在了司隸洛陽的廢墟上,便立刻以自己的信義,聯合江津、公安、、三郡的太守,一起公開反對繼任的劉琦,自成了江陵南部的一派。不過這一派此時的日子也不好過,自從劉備統一襄陽和南郡之後,荊南地區已經成爲了劉備和孫堅領地中的三明治。
“父親,斥候是這樣回報的,說劉備於半月前先攻下了南陽郡,收服了許多降兵,然後又將兵南下,劉琦見敵不過劉備,便主動投降,之後劉備又佔領江陵。如今,只怕整個南郡都在他的手裡了。”張羨的兒子張懌緩緩地說道。
“荊州一共只有九郡,分別是南陽、南郡、江夏、長沙、公安、江津、衡陽、襄陽、烏林,但是最爲富庶的莫過於南郡和襄陽,其次便是南陽和江夏,烏林、江津、衡陽、公安四郡的地盤雖然不小,但是相比起南郡和襄陽來,無論是人口還是田地上,都無法和其比擬,如今劉備竟然佔領了這兩個要地,看來他將會成爲第二個劉表。懌兒,你去請衡陽太守胡熙前來烏林商議對策,劉備不是劉表,他必然會率軍南下,我要想辦法阻止他才行。”張羨道。
張懌點了點頭,說道:“父親,我這就去請胡太守來商議對策。”
不多時,張懌便帶着一個人走了進來,向着張羨拜道:“父親,胡太守來了。
那個人眉清目秀的,體格寬大,顯得很是健康,一縷長髮自然地垂在了背後,年紀也不過才二十五六歲的樣子。他走進了大廳,抱拳朝張羨說道:“張太守,你叫我來,有什麼要事嗎?”
張羨道:“沒有要事的話,我怎麼可能會請你過來?你知不知道,就那個什麼新野令劉備,居然已經佔據了荊襄之地,虎吞南陽、南郡,這纔不過才二十天的時間,他竟然能夠有如此大的舉動,我擔心他會南下,特來請你商議一下。”
那人道:“張太守以爲劉備如何?”
“不清楚,這個人聽說是個賣草鞋的,這樣的一個人怎麼可以掌管荊州呢?他怎麼會知道百姓的疾苦呢?”張羨道。
那人笑了笑,說道:“張太守,我看未必吧。若只是一個賣草鞋的,肯定不可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便佔領了南陽、南郡兩地五十四城。”
“胡太守,你知道劉備?”張羨問道。
那人姓胡名熙,乃是衡陽太守,年紀雖然輕輕的,可是確實有真才實學。
兩年前,張羨會同公安、江津兩郡太守攻打衡陽蠻人時,衡陽太守戰死,劉表便派人去衡陽做太守。可是,被委任的人,都推脫不去,畢竟衡陽接近蠻人,誰也不敢保證蠻人是否還敢再犯,認爲去了那裡就是送死,何況附近還有一個對劉表意見很大的張羨。
正當劉表犯難之際,避亂荊州,暫時作爲劉表門客的胡熙便毛遂自薦,主動請纓,這纔到了衡陽郡。
胡熙一到任,便立刻和衡陽城裡約法三章,並且向劉表爲民請命,請求減免衡陽城裡的賦稅,還讓人開墾荒地,招納流民,這才漸漸使得衡陽城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爲了不讓蠻人再次入侵,他親自招募了一支軍隊,由他親自在衡陽附近的山林裡進行訓練,短短的三個月下來,軍隊略有小成,恰逢蠻人再次入侵,他便指揮軍隊伏擊了蠻人,並且給予了蠻人重創,讓蠻人從此後不敢再犯境。
另一方面,他爲人處事公道,老少都結交成朋友,是以很受百姓愛戴,而他也主動和張羨聯繫,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兩個人便成爲了忘年交。
劉表死後,張羨便邀請公安、江津、衡陽三地一起反抗劉琦,想自成一派,胡熙勸解不下來,但是自己也覺得劉琦不是成大事的人,便暫時同意了下來,將四郡兵馬全部彙集在了烏林的益陽、羅縣兩地,一方面防範荊北的兵馬,一方面也爲出征荊州北部做了鋪墊。
所以,胡熙和張羨纔會出現在一個地方,不管是他們兩個,就連江津、公安兩地的太守也都在烏林。
張羨爲主將,以胡熙爲軍師,召集了差不多七萬人,全部匯聚在了一起。可見胡熙在荊南四郡中的地位。
胡熙聽完張羨的話,便點了點頭,說道:“我在襄陽述職時,曾經和劉備見過一面,此人相貌不俗,身上有帝王之相,並非劉表所能比擬的。”
“你說什麼?劉備有帝王之相?他一個賣草鞋的,怎麼可能會有帝王之相?”張羨是士人出身,自然看不起出身貧賤的劉備。
胡熙道:“漢高祖當年也不只是個泗水的亭長嗎?可是他後來卻打敗了出身高貴的項羽,當上了天子,出身的好壞,並不算什麼。劉備帳下有關羽、張飛兩個結拜的兄弟,此二人都是萬夫不當之勇,平心而論,我軍人數雖然衆多,可是卻沒有什麼可以抵擋關羽、張飛的大將……”
“誰說沒有,我便是一個,我要用我手中的長槍,抵擋住劉備進攻的步伐。”張懌聽後,不服氣地道。
胡熙看了張懌一眼,問道:“敢問公子,以你的武藝,比起蔡瑁、張允、王威如何?”
“未曾比試過,我怎麼知道。”
“嘿嘿,蔡瑁、張允也未必能在關羽、張飛手下走上三個回合。”
張懌聽後,臉上一陣驚詫,他知道蔡瑁武藝不俗,但是說蔡瑁在關羽手下還走不上三個回合,那他自然能夠推算出關羽是在什麼等級上的人物。
張羨道:“看來胡太守是有心想投靠劉備了?”
胡熙毫不掩飾的點了點頭,說道:“張太守所厭煩着,只是劉表一族而已,如今劉備來了荊州,就等於換了人。此人有爭霸天下的雄心,不似劉表是自守之徒,如果讓劉備完全佔據了荊州這塊寶地,一定會使得荊州比以前更加的強盛。何況,劉備禮賢下士,也愛惜百姓,和張太守的想法都差不多,如果你們兩個在一起的話,必然能夠合作無間。”
“你想讓我也投降劉備?”
胡熙道:“張太守一向愛民如子,可一旦和劉備的戰爭爆發,受到傷害的還是百姓。荊州已經有許久一段時間沒有打過仗了,就算打,也是在外荊州外部。我雖然不是荊州人,但是作爲客居荊州的人來說,誰都希望看到荊州強大起來。如果太守大人這個時候投降的話,或許會受到劉備重用。如果不投降的話,只怕會禍害到整個荊南四郡的百姓,孰輕孰重,還請太守三思。”
張羨算是明白了,他本來是讓胡熙來給自己出謀劃策的,沒想到胡熙竟然給劉備做了說客。不過仔細的想想,胡熙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胡熙見張羨動容,便道:“我知道,只要張太守一同意的話,那麼江津、公安兩地的太守就自然會同意,只要能讓荊州統一起來,興盛起來,我們就不應該做出對不起荊州的事情。”
“好吧,我答應你,只是,我們要如何和劉備取得聯繫呢?”
“父親,怎麼可以就這樣輕易答應了呢?”張懌反駁道,“兒願意領兵去會會劉備,如果敗了,再投降不遲。”
“如果開戰,就會生靈塗炭,劉備接管了劉表的舊部,屯駐在江陵的有兩萬水軍,劉表的水軍一直是很出色的,我們訓練的士卒都沒有經歷過水戰,如果發生了火拼,只怕會一敗塗地。胡熙說的對,識時務者爲俊傑,何況劉備不是劉表,我對劉表有恨,對劉備並沒有,不如就此投降了。也好早日使得荊州統一,完全的興盛起來。”張羨道。
胡熙道:“張太守的這顆悲天憫人的心,實在令我佩服。”
“好了,你去聯繫劉備吧,就說我們願意歸順他。”
“告辭。”
分割線——夕陽西下,劉備帶着兵馬,一行人水陸並進,抵達了和烏林、衡陽交界的地方,暫時讓士兵休息,他自己則帶着士兵親自巡營。
入夜後,劉備尚未休息,還在思慮着該怎麼樣攻打荊南四郡。
“啓稟主公,外面有一人,自稱是衡陽太守胡熙,要面見主公。”守門人說道。
“衡陽太守?嗯,讓他進來吧。”劉備道。
不一會兒,胡熙便跨進了大帳,看見劉備獨自一人高高坐在那裡,便俯身參拜道:“在下衡陽太守胡熙,參見劉將軍。”
劉備暗暗驚奇,問道:“你來找我,是有什麼事情嗎?”
“我是來歸順劉將軍的,不光是我,還有江津、烏林、公安三地的太守也都願意歸附劉將軍。”
劉備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很難見到的驚喜,急忙問道:“你剛纔說什麼?”
胡熙再次朗聲說道:“荊南四郡,願意一起歸順劉將軍麾下。”
劉備突然轉喜爲憂,問道:“你該不是故意來詐降的吧?”
胡熙笑道:“將軍懷疑我也是正常的,這件事擱在誰的身上,都會產生懷疑,但是這件事確實是千真萬確的,如果我是詐降的話,我不會拉上另外三個太守。”
“主公!此話可信,我相信胡太守說的都是真的。”諸葛亮和徐庶走進了大帳,諸葛亮朗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