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1.第661章 吃空餉

武英殿中,夏元吉等一衆內閣大臣,正在向朱瞻基稟報河南一帶的水災。

說來也是邪門,自從朱瞻基登基之後,河南一帶就大雨連綿,一直下了將近一個月,黃河、汝河的河水大漲,甚至從大堤上都漫出來了,淹沒了兩岸不少的農田。

開封、南陽等多地受災,更加糟糕的是,長江那邊也不太平,幾乎同時江水大漲,導致襄陽、谷城等地受了水災。

“陛下,黃河、長江皆有水災,現在災情越發嚴重,災民需要及時救援,同時還在防疫,畢竟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還請陛下開恩,調集糧食賑濟災民!”

最後夏元吉鄭重的向朱瞻基請求道。

這次的大雨來的蹊蹺,河南身處內陸,又偏向北方,一般不會下這麼大的雨,結果這次竟然連下一月有餘,連帶着長江一帶也受影響,地裡的莊稼估計是完了,因此救災的事也刻不容緩。

“救災是應該的,這件事就由你們內閣看着辦吧,到時把救災寫成奏本呈上來就是了!”

朱瞻基打了個哈欠說道。

不是他不重視,而是大明的國土這麼大,每天不是這個災,就是那個災,所以朱瞻基都已經習慣了,反正現在國庫充盈,短時間內他也不想打仗,救個災對朝廷的影響也不大。

“臣遵旨!”

夏元吉當即行禮,然後退到一邊。

這時楊榮卻忽然上前道:“陛下,前段時間興州範濟上書,言說天下各州軍伍缺額嚴重,是否要派人清查一遍?”

楊榮所說的軍伍缺額一事,最近一段時間鬧的很大,主要就是興州人範濟的一篇奏本。

這個範濟可不是普通人,他曾經是元朝的進士出身,後來在洪武朝做過知府,因被別人牽連,被貶到興州戍邊,今年已經八十四歲了,而前幾天他上收言說邊塞的一些弊端,其中着重提到,各地的軍伍缺額嚴重一事。

大明實行的是軍戶制,只要一入軍戶,世世代代都是軍戶,剛開始時軍戶的待遇還行,至少朝廷給分配田地,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軍戶的田地被軍官吞沒,甚至軍官還虛報軍戶的數目,爲的是多領軍餉,也就是俗稱的“吃空餉”。

本來吃空餉這種事,早就是軍隊中不是秘密的秘密了,可這次範濟的一封奏本,卻把這件事擺在了明面上,特別是在文官之中,更是引起很大的反響,許多人紛紛上書,要求朱瞻基派人徹查此事。

但朱瞻基對這件事的反應卻很奇怪,雖然他也當着內閣的面發了一通火,並且表示要徹查,可這都過去好幾天了,朱瞻基還沒有任何動作,所以楊榮纔會開口詢問。

“這件事查是肯定要查的,而且既然要查,那就一查到底,朕準備多派幾個人,分別到全國各地查個清楚,看看我大明的軍伍到底爛成什麼樣子了?”

朱瞻基這時忽然坐直身子,目光如炬的掃視了一下衆人道。

這時的朱瞻基,一掃之前的懶散,散發出一種青年天子特有的英氣。

“陛下英明,軍伍缺額一事關係重大,臣以爲非重臣不能擔任,不如就由我們內閣擬一個名單,到時再分派下去調查此事!”

楊榮看到朱瞻基答應,當即也大喜的建議道。

“不用內閣操心,朕已經擬好了名單,你們等下直接派人通知他們,立刻動身前去地方!”

朱瞻基卻大手一揮道,立刻有太監上前,將朱瞻基擬好的名單交給楊榮。看到朱瞻基不經內閣,直接就把名單擬好了,楊榮等人也彼此對視一眼,所有人都是心中一跳,雖然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卻意味着朱瞻基並不願意事事都交給內閣,有些重要的事情,還是必須要朱瞻基自己決定。

“好了,如果沒有其它的事情,今天就議到這裡吧,夏尚書留一下!”

最後朱瞻基再次開口道。

楊榮等人答應一聲,這才陸續退下,只剩下夏元吉一人。

“陛下,不知留老臣所爲何事?”

夏元吉也十分隨意的問道,畢竟他經常被朱瞻基留下單獨議事,這也代表了朱瞻基對他的信任和依重。

“軍伍缺額一事,朕之前曾經聽錦衣衛提到過,而在錦衣衛收集的情報中,朕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朱瞻基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品了一口,這才緩緩的說道。

“陛下發現了何事?”

夏元吉好奇的追問道。

“軍隊一般駐紮在邊境,比如北方邊境,交趾,以及沿海一帶多有駐軍,而據錦衣衛查到的消息,沿海和交趾一帶,許多軍戶紛紛逃亡,然後坐船出海,這件事夏尚書你可知道?”

朱瞻基說到最後時,臉上的笑容也慢慢的收斂起來。

軍戶逃亡出海,至於目的地不用問也知道,除了南洋也只有可能去天竺。

“這個……”

夏元吉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點頭道:“此事臣的確有所耳聞,之前範濟上書時,我也曾經找人瞭解過詳情。”

“伱都瞭解到什麼情況?”

朱瞻基身子後仰,看着夏元吉再次問道。

“據臣所知,各地的衛所傾軋嚴重,軍官利用手中的職權,侵佔軍戶的田地,甚至強搶軍戶的兒女爲奴爲婢,許多軍戶已經淪爲軍官的佃戶,生活困苦不堪,而且一入軍籍,日後再無脫籍的可能,所以他們在絕望之下,只能冒險逃亡。”

夏元吉也沒有隱瞞,將自己瞭解到的情況講出來道。

其實沿海和交趾一帶的軍戶還算是好的,至少受不了壓迫還能逃到海外,可在內陸的一些軍戶,想逃都沒地方逃,最後被欺壓的家破人亡也不在少數。

其實軍戶制從一開始就有着巨大的缺陷,剛開始還不明顯,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軍戶制的缺點越來越明顯,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明軍作戰實力的直線下降。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當初倭寇危害那麼大,除了客觀原因外,最主要就是大明南方駐軍已經開始敗壞,沿海的衛所那麼多,卻連一羣小小的倭寇都奈何不得。

288.第288章 別羅裡之戰(中)742.第742章 女校的招生第236章 窮313.第313章 永平公主(上)634.第634章 稱帝?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356.第356章 犒賞三軍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來936.第936章 救人(上)第33章 頭上沒毛,嘴巴不牢496.第496章 瓦剌崛起(下)421.第421章 抓捕綁匪345.第345章 大名的爭執360.第360章 僵持的局面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438.第438章 移民(下)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723.第723章 王通的困境(下)287.第287章 別羅裡之戰(上)305.第305章 交換人質(下)624.第624章 殺人滅口(下)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887.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318.第318章 打造武器471.第471章 一個教訓(上)401.第401章 牧民747.第747章 蘇伊士港(上)第168章 蜀王的信510.第510章 儒報(上)410.第410章 搬救兵583.第583章 朱瞻基來告別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第4章 高僧與舍利第51章 好人沒好報320.第320章 大烏龍779.第779章 師徒338.第338章 菊池氏548.第548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上)901.第901章 七年(中)第142章 討公道(中)463.第463章 輸送人才(上)第72章 蹲監獄就不用幹活了?第63章 老三想出頭355.第355章 大內氏(下)936.第936章 救人(上)432.第432章 賑濟災民819.第819章 開平衛內遷(下)363.第363章 一休和尚(下)700.第700章 交趾完了911.第911章 又見朱瞻坦第111章 一舉兩得(到)735.第735章 海倫的提議473.第473章 一個教訓(下)706.第706章 蘇伊士運河765.第765章 自行車(上)885.第885章 清理土人第29章 養成系青梅竹馬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668.第668章 對士氣的打擊900.第900章 七年(上)555.第555章 吐蕃與草原886.第886章 張太后的善意第95章 謹慎多疑的紀綱765.第765章 自行車(上)477.第477章 眼線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第122章 抓捕紀綱(下)第154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下)第239章 又見賣地(下)第96章 打開一道口子482.第482章 搞平衡?323.第323章 對馬島(上)753.第753章 王通的安排442.第442章 “封侯拜相”郭成志第60章 慣偷朱瞻圻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310.第310章 兩個好處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317.第317章 朱高熾瘦了444.第444章 遙望天竺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702.第702章 亂成一鍋粥的交趾463.第463章 輸送人才(上)第193章 自願報名375.第375章 消息傳出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第119章 朱棣的決斷(上)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945.第945章 御駕親征871.第871章 夢中情人293.第293章 香皂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576.第576章 又見朱高熾(上)769.第769章 商談(下)第7章 大蒜加酒(上)第186章 賣地714.第714章 海倫的另一層含義
288.第288章 別羅裡之戰(中)742.第742章 女校的招生第236章 窮313.第313章 永平公主(上)634.第634章 稱帝?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356.第356章 犒賞三軍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來936.第936章 救人(上)第33章 頭上沒毛,嘴巴不牢496.第496章 瓦剌崛起(下)421.第421章 抓捕綁匪345.第345章 大名的爭執360.第360章 僵持的局面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438.第438章 移民(下)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723.第723章 王通的困境(下)287.第287章 別羅裡之戰(上)305.第305章 交換人質(下)624.第624章 殺人滅口(下)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887.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318.第318章 打造武器471.第471章 一個教訓(上)401.第401章 牧民747.第747章 蘇伊士港(上)第168章 蜀王的信510.第510章 儒報(上)410.第410章 搬救兵583.第583章 朱瞻基來告別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第4章 高僧與舍利第51章 好人沒好報320.第320章 大烏龍779.第779章 師徒338.第338章 菊池氏548.第548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上)901.第901章 七年(中)第142章 討公道(中)463.第463章 輸送人才(上)第72章 蹲監獄就不用幹活了?第63章 老三想出頭355.第355章 大內氏(下)936.第936章 救人(上)432.第432章 賑濟災民819.第819章 開平衛內遷(下)363.第363章 一休和尚(下)700.第700章 交趾完了911.第911章 又見朱瞻坦第111章 一舉兩得(到)735.第735章 海倫的提議473.第473章 一個教訓(下)706.第706章 蘇伊士運河765.第765章 自行車(上)885.第885章 清理土人第29章 養成系青梅竹馬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668.第668章 對士氣的打擊900.第900章 七年(上)555.第555章 吐蕃與草原886.第886章 張太后的善意第95章 謹慎多疑的紀綱765.第765章 自行車(上)477.第477章 眼線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第122章 抓捕紀綱(下)第154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下)第239章 又見賣地(下)第96章 打開一道口子482.第482章 搞平衡?323.第323章 對馬島(上)753.第753章 王通的安排442.第442章 “封侯拜相”郭成志第60章 慣偷朱瞻圻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310.第310章 兩個好處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317.第317章 朱高熾瘦了444.第444章 遙望天竺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702.第702章 亂成一鍋粥的交趾463.第463章 輸送人才(上)第193章 自願報名375.第375章 消息傳出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第119章 朱棣的決斷(上)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945.第945章 御駕親征871.第871章 夢中情人293.第293章 香皂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576.第576章 又見朱高熾(上)769.第769章 商談(下)第7章 大蒜加酒(上)第186章 賣地714.第714章 海倫的另一層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