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第668章 對士氣的打擊

清水河之戰,常威一戰殲敵七千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死於踐踏或淹死,真正死在漢軍手下的反而是少數。

這一戰也讓漢軍的士氣大振,相比之下,後方的帖木兒主力大軍得知這個消息後,身爲主將的兀魯伯大爲震怒,立刻讓大軍加快速度,但這件事也不可避免的影響到手下大軍的士氣,不少人在談論到漢軍時,也都暗自擔心。

“大哥,現在軍中都在談論着前軍的慘敗,漢軍以三千騎兵就殲滅咱們上萬人,只有兩千多殘兵逃回來,這對咱們的士氣打擊很大啊!”

帖木兒大軍的營帳之中,一個大鬍子的突厥人向坐在首位的中年人說道。

中年人正是沙哈魯的長子兀魯伯,而這個說話的大鬍子,則是兀魯伯的三弟貝孫忽,兄弟兩人之前就一直鎮守在撒馬爾罕,感情相當不錯。

兀魯伯聽到弟弟的話,也不禁眉頭緊皺,之前他派自己的心腹脫幹率領一萬人做前鋒,卻沒想到對方不但慘敗,而且連脫幹也被漢軍的將領斬殺。

逃回來的兩千多殘兵敗將,一個個也都是嚇破了膽,甚至有人說漢軍是魔鬼,雖然他下令將這些散播謠言的人給斬首示衆,但這些謠言已經動搖了他們的軍心。

“現在軍中都怎麼說的?”

兀魯伯沉默半晌,終於擡頭向弟弟問道。

“說什麼的都有,特別是漢軍以少勝多,連咱們的騎兵都不是他們的對手,有些嚇瘋的敗兵甚至說,漢軍長出翅膀會飛,而且還會從天上往下扔火雷,簡直就是胡言亂語!”

貝孫忽說到最後也氣的一拍桌子怒道。

當然他不知道,常威在打敗他們的先鋒軍時,天上的確有漢軍的熱氣球,甚至還湊熱鬧的往下丟了一些手雷,結果剛好被逃回去的敗兵看見,於是以訛傳訛就變成了漢軍會飛上天的謠言。

“這個大漢與大明同出一源,咱們對他們的瞭解不多,當初祖父東征,還沒等抵達大明邊境就去世了,不過據東邊的蒙古人說,明軍的確十分厲害,特別是火器極爲犀利,比當年的大元強多了!”

兀魯伯說到這裡時,也是皺緊眉頭。

當初他們兄弟曾經出使過大明,但也只是見識到大明繁華的一面,並沒有接觸到大明的軍隊,不過光是從大明民間的繁華上,也能感受到大明的強大。

所以在兀魯伯心裡,其實是不想與大漢爲敵的,但這次卻是大漢主動挑釁,他們也不得不做出反擊,否則帝國的東南方向都將變得不再穩固。

“大哥,你就別管大漢是不是真的厲害了,咱們現在最重要的,是把軍中的謠言壓下去,穩定住軍心,否則別說打仗了,說不定還沒到白沙瓦,咱們的軍心就已經崩潰了!”

貝孫忽聽到大哥竟然提到大明的強大,也不禁苦笑着提醒道。

“對對對,還是三弟你聰明,可是現在這種情況,我也沒什麼好辦法啊?”

兀魯伯這時雙手一攤無奈的道。

在歷史上兀魯伯被稱爲“皇位上的學者”,他這個人十分博學,而且還修建了一座十分有名的天文臺,治理地方也十分有能力,但在軍事上卻沒有太大的作爲,反而是他弟弟貝孫忽是個十分出色的將領。

所以這次的出兵名義上是兀魯伯爲統帥,但其實真正的統帥是貝孫忽。

“如果實在不行,就只能加大賞賜了,當初出使大明時,我曾經學會明人的一句古話,叫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貝孫忽目光灼灼的說道。

“重賞?怎麼個重賞法?”

兀魯伯還是不明白的問題,帖木兒帝國對軍功已經很重識了,畢竟他們雖然是突厥化的蒙古人,但畢竟也承襲了蒙古人的制度,國內的貴族幾乎全都是靠軍功起家的。

“很簡單,咱們只要承諾打下白沙瓦後,十日內不封刀,甚至直接出兵殺入天竺,雖然天竺是塊爛地方,但還算是富裕,只要縱容手下的兵士搶掠一番,肯定會讓不少人願意賣命!”

貝孫忽目光陰狠的說道。

大勝之後縱兵搶掠,也是蒙古人的傳統,只是自從蒙古人立國後,否則他們憑什麼從一個小部落,發展成爲橫跨歐亞的大帝國?當時蒙古人打仗就是衝着錢財和軍功去的。

“這……是不是有點太殘忍了,特別是白沙瓦本來就是咱們的領土啊?”

兀魯伯聞言也露出幾分猶豫的表情,他的性格更像是學者,帶有幾分特屬於學者的仁慈,這也是他帶不好兵的主要原因。“沒什麼殘忍不殘忍的,據我所知,白沙瓦之所以那麼快被漢軍佔據,就是因爲城中的貴族與大漢勾結,他們既然已經投降了大漢,那就是咱們的敵人,對敵人絕不能有任何仁慈!”

貝孫忽卻堅持道。

聽到弟弟這麼說,兀魯伯猶豫了一下後,終於還是點頭道:“好吧,既然你覺得這個辦法有用,那就這麼辦吧,不過到了白沙瓦後,我還是希望伱能剋制一下,如果能殺到天竺,那就隨你們處置了!”

在兀魯伯心中,天竺並不屬於帖木兒,他的仁慈只針對帖木兒帝國的子民。

“大哥放心吧,我會注意分寸的!”

貝孫忽冷酷的說道,對於他來說,只要能達到目的,付出再大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果然,當貝孫忽以兀魯伯的名義,將戰勝漢軍後不封刀的命令傳遍全軍後,整個帖木兒大軍本來低落的士氣,也一下子振作起來。

之前還在討論漢軍是如何恐怖的將士,也紛紛兩眼冒光的討論起白沙瓦和天竺的富裕,以及兩地的女人有什麼不同?

感受到軍隊士氣的回升,兀魯伯和貝孫忽也下令加速行軍,爭取早日抵達白沙瓦。

其實也根本不用他們下令,整個帖木兒大軍這時也都急着趕路,希望可以早一點打敗漢軍,到時白沙瓦和天竺的財富和女人就全都是自己的了。

這天兀魯伯的大軍也終於抵達了清水河畔,這裡是前往白沙瓦的必經之地,之前他們的先鋒軍,也在這裡被漢軍伏擊,導致損失慘重。

雖然貝孫忽覺得漢軍不可能故計重施,但爲了安全,在大軍渡河之時,他還是派出十幾支小隊先行渡河,然後四周探查清楚,以確保沒有漢軍在周圍埋伏。

然而就在派出去小隊沒多久,忽然有一支小隊神情驚慌的回來稟報,他們在下游的河岸上發現了一些漢軍留下的“東西”。

等到兀魯伯和貝孫忽確認對岸沒有危險後,他們才一起渡河,然後來到河對岸,只見這裡竟然矗立着幾座山丘,確切的說應該是用人頭壘起來的山丘。

這些人頭全都是之前慘敗的先鋒軍,他們死後被漢軍砍掉頭顱,並且在河岸這裡築成小山,也就是中原古書中的“京觀”。

當兀魯伯看到這些密密麻麻的人頭時,也不禁眼前一黑,差點從馬上摔下去。

旁邊的貝孫忽臉色陰沉,他也沒想到漢軍竟然這麼狠,殺了他們的人也就罷了,竟然還要砍掉人頭,壘成小山的模樣,這簡直就是對他們赤裸裸的恐嚇。

“呱呱~”

一羣食腐鳥圍着京觀盤旋,時不時飛下來,落到人頭上啄食着人頭上的皮肉,整個河岸都充斥着一股腐臭氣,視覺和嗅覺的雙重衝擊,讓人有種作嘔的衝動。

“哇!”

兀魯伯第一個沒忍住,伏在馬上大吐特吐,就連一些身經百戰的將士,這時也嚇的臉色發白,馬匹也禁不住連連後退。

這時後續的大軍也陸續過了河,當看到河岸邊上的京觀時,這些人也都是嚇的不輕,不少人更是低聲議論紛紛,甚至還有將士從人頭中看到了自己的親人或朋友,更是當場痛哭,氣氛一下子變得即悲痛又壓抑。

“全軍出發,目標白沙瓦!”

貝孫忽感覺到氣氛不對,當即下達命令道,他怕這些人頭影響到大軍好不容易纔提振起來的士氣。

然而貝孫忽的反應還是慢了幾分,京觀的慘狀,已經通過不少將士之口,傳遍了整個帖木兒大軍,特別是那些親眼見到京觀的將士,更是賣力的傳播着漢軍的可怕。

哪怕是離開了清水河後,大軍中對那些京觀的討論依然在繼續,貝孫忽雖然幾次下令,禁止軍中再討論這件事,可根本沒有效果,軍士們對漢軍的恐懼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再次加深了幾分。

面對這種情況,兀魯伯曾經考慮過暫時退兵,讓大軍休養一段時間,平息了京觀造成的影響後,到時再出兵也不遲。

可過了清水河後,其實已經進入白沙瓦地區了,這時候想要退兵已經晚了,所以貝孫忽也十分反對,另外貝孫忽已經被漢軍給惹怒了,現在他滿肚子都是報仇雪恨的想法,自然不肯退兵。

於是整個帖木兒大軍就在這種矛盾的情況下,終於殺到了白沙瓦城下,朱高煦已經收縮兵力,依託堅城與兀魯伯的大軍對峙,雙方都十分謹慎,誰也沒有主動發動進攻。

573.第573章 苦悶的夏元吉第93章 朱瞻壑來“奪權”了第31章 拍賣(新書求推薦收藏)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548.第548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上)684.第684章 雕像和白駱駝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第184章 時運不濟907.第907章 官印又丟了792.第792章 土包子第260章 漲價的契機511.第511章 儒報(中)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第139章 命苦的張忠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920.第920章 三重領土605.第605章 朱高煦的變化433.第433章 又見唐賽兒959.第959章 我爲拯救大明而來732.第732章 交趾事了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第194章 張興來也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戰(上)第267章 又見宋禮425.第425章 朱棣的懷疑392.第392章 假和尚第267章 又見宋禮737.第737章 內奸(下)885.第885章 清理土人第228章 滿剌加港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743.第743章 皇家小學384.第384章 騙子384.第384章 騙子第199章 明東陵第81章 真兇找到了477.第477章 眼線429.第429章 風險和機遇第265章 堵住戶部的大門945.第945章 御駕親征762.第762章 來歷不明的倭人924.第924章 夜見張輔887.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892.第892章 修鐵路418.第418章 交易前夕836.第836章 大災之年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第177章 谷王落下帷幕586.第586章 求情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761.第761章 齊東港895.第895章 民間參股392.第392章 假和尚812.第812章 白鯨661.第661章 吃空餉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486.第486章 設局第249章 琉璃瓦與銅瓦(上)第194章 張興來也704.第704章 蒸汽機船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第233章 糧船北上第110章 威與恩第154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下)556.第556章 夏元吉入詔獄(上)907.第907章 官印又丟了541.第541章 選址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第5章 相士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第170章 老子英雄兒混蛋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第80章 當面對質536.第536章 餘百戶的毒計(上)第72章 蹲監獄就不用幹活了?682.第682章 買人質第58章 拿去融了第72章 蹲監獄就不用幹活了?347.第347章 平戶爭奪戰(下)962.第962章 前方就是土木堡465.第465章 曹雷的勸說942.第942章 脫脫不花(下)第54章 新的財路第230章 舊港之戰(上)787.第787章 硝酸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972.第972章 身陷絕地808.第808章 清剿沙盜913.第913章 漢人議員433.第433章 又見唐賽兒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553.第553章 喇嘛在草原(中)第109章 楊士奇上任686.第686章 鏡子(下)476.第476章 兩條路303.第303章 定海衛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
573.第573章 苦悶的夏元吉第93章 朱瞻壑來“奪權”了第31章 拍賣(新書求推薦收藏)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548.第548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上)684.第684章 雕像和白駱駝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第184章 時運不濟907.第907章 官印又丟了792.第792章 土包子第260章 漲價的契機511.第511章 儒報(中)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第139章 命苦的張忠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920.第920章 三重領土605.第605章 朱高煦的變化433.第433章 又見唐賽兒959.第959章 我爲拯救大明而來732.第732章 交趾事了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第194章 張興來也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戰(上)第267章 又見宋禮425.第425章 朱棣的懷疑392.第392章 假和尚第267章 又見宋禮737.第737章 內奸(下)885.第885章 清理土人第228章 滿剌加港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743.第743章 皇家小學384.第384章 騙子384.第384章 騙子第199章 明東陵第81章 真兇找到了477.第477章 眼線429.第429章 風險和機遇第265章 堵住戶部的大門945.第945章 御駕親征762.第762章 來歷不明的倭人924.第924章 夜見張輔887.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892.第892章 修鐵路418.第418章 交易前夕836.第836章 大災之年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第177章 谷王落下帷幕586.第586章 求情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761.第761章 齊東港895.第895章 民間參股392.第392章 假和尚812.第812章 白鯨661.第661章 吃空餉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486.第486章 設局第249章 琉璃瓦與銅瓦(上)第194章 張興來也704.第704章 蒸汽機船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第233章 糧船北上第110章 威與恩第154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下)556.第556章 夏元吉入詔獄(上)907.第907章 官印又丟了541.第541章 選址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第5章 相士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第170章 老子英雄兒混蛋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第80章 當面對質536.第536章 餘百戶的毒計(上)第72章 蹲監獄就不用幹活了?682.第682章 買人質第58章 拿去融了第72章 蹲監獄就不用幹活了?347.第347章 平戶爭奪戰(下)962.第962章 前方就是土木堡465.第465章 曹雷的勸說942.第942章 脫脫不花(下)第54章 新的財路第230章 舊港之戰(上)787.第787章 硝酸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972.第972章 身陷絕地808.第808章 清剿沙盜913.第913章 漢人議員433.第433章 又見唐賽兒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553.第553章 喇嘛在草原(中)第109章 楊士奇上任686.第686章 鏡子(下)476.第476章 兩條路303.第303章 定海衛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