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第928章 廢除殉葬

韋太后在朱瞻壑和常思寧夫婦的共同勸說下,終於還是打消了讓妃嬪給朱高煦殉葬的想法,並且直接派人將這個決定告訴了楊士奇。

太后不肯擬定殉葬的名單,楊士奇也沒辦法,畢竟他總不能衝進宮裡和韋太后理論吧?

所以妃嬪殉葬之事也只能作罷,朱瞻壑也趁着這個機會,直接立法,禁止在大漢境內殉葬,不僅僅是皇家,有些權貴甚至是富人,也會讓奴僕殉葬,所以立法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有人違反,舉報者會有獎賞,執行殉葬之人以殺人罪論處。

禁止殉葬制度,並不僅僅是爲了救幾個妃嬪的命,而是代表着一種野蠻殘忍的制度被終結,現在的大漢,已經開啓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百姓的生活方式,國家的政治和軍事結構,都將迎來一次巨大的改變,一些落後的制度同樣也會被終結,殉葬只是其中之一。

而在原來的歷史上,大明終結殉葬制,反而是朱祁鎮這個被後世唾罵的皇帝,這也可能是他兩次爲帝后,唯一能被人稱道的政績了。

朱瞻壑可不想被朱祁鎮這樣的昏庸皇帝比下去,因此率先在大漢禁止了殉葬。

不過除了殉葬之外,葬禮的其它事宜並沒有任何改動,在楊士奇的主持下,朱高煦的葬禮也舉行的十分隆重。

皇陵就修建在西京城以西的數十里外,那裡背山面水,可以說是一處風水寶地,朱瞻壑打算將這裡建造爲一座皇家陵園,日後所有帝陵都會集中在這裡修建。

朱瞻壑自己的皇陵,就緊挨着朱高煦的皇陵選址,而且他打算縮小自己皇陵的規格,畢竟人死萬事空,建造那麼豪華的皇陵,只有兩種人最高興,一種是盜墓賊,另一種是後世靠各種景點發橫財的人。

朱瞻壑打算以身做責,日後他的兒孫們,肯定也不敢在皇陵的規格上超過他,這倒是可以幫大漢節省不少花費。

等到朱高煦的葬禮結束,朱瞻壑終於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政務上,他先是頒佈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比如重視發展工商業,增加對工人的各項保障。

隨着蒸汽機在各個行業的應用,再加上新技術、新發明的涌現,使得大漢的工商業極度發達,工人的數量也直線上升,甚至已經逼近農民的數量了。

但相應的,工人的待遇還是有不少的問題,有些工廠甚至存在虐待工人的情況,要知道後世的所謂資產階級革命,就是發動了工人的力量,朱瞻壑可不想在大漢也搞出什麼革命,因此乾脆提前改善工人的待遇。

無論是工人還是農民,他們都是普通的百姓,平時主要考慮的無非就是吃穿二字,頂多再加上婚嫁以及日後的子女養育問題,只要這些方面能夠保證,就沒有人吃飽了撐得去搞什麼革命。

前些年朱瞻壑把主要精力放在對外擴張上,對國內的一些情況難免有些疏忽,現在他繼承了皇位,可以名正言順的對國內進行一些改革。

當然這肯定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但以朱瞻壑現在的威望和能力,沒有哪個不開眼的敢挑戰他的威嚴,甚至有幾個親王不尊法紀,也被朱瞻壑狠狠的處罰了一番,最嚴重的一個,直接被他貶到非洲看管種植園去了。連親弟弟犯罪都一視同仁,這讓許多人終於想起來,這位新登基的皇帝陛下,在年少時就做過錦衣衛的指揮使,甚至還一手建立了讓人聞風喪膽的東廠,雖然朱瞻壑在做太子時,以仁厚聞名大漢,但真遇到敢反對他的人,他下手也絕會留情。

所以朱瞻壑對國內的種種改革,可以說十分順利的推行了下去,這也讓大漢在短短几年內,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工人待遇的改善,更讓工商業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

現在大漢,農業所佔的比重進一步縮小,雖然大漢的農業也十分發達,但相比於更加發達的工商業,農業的產值佔比逐漸縮小,原來施加在農業上的各種稅收,也被朱瞻壑一點點廢除,因爲不廢除的話,農業的那點收益,與辛苦根本不成正比,人家寧願去工廠打工也不願意種地。

而在朱瞻壑對大漢內部改革之時,大明那邊的情報通過錦衣衛的耳目,源源不斷的送到朱瞻壑的書案上。

王振的專權,給大明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宦官地位的上升,宮中一批有權勢的宦官,看到王振那麼得勢,自然也都不甘落後,有人投靠王振,攀上大樹好乘涼,也有人覺得自己並不比王振差,因此也刻意巴結朱祁鎮,從而也得到不小的權力。

比如御馬監太監喜寧,就是除了王振外,最受朱祁鎮寵信的太監,這個喜寧是女真人,據說是明軍從遼東抓回來的,大明有閹割異族男孩送入宮做太監的傳統,這個喜寧就是其中之一。

喜寧仗着朱祁鎮對他的寵信,再加上御馬監掌管着宮中的四衛營和勇士營,這些都是宮中的禁衛,因此喜寧把手伸向軍中,藉着派駐監軍太監之事,接管了不少軍中的事務。

而且喜寧比之王振更加囂張跋扈,甚至連張輔這樣的重臣,他都不放在眼裡,他弟弟在京城周圍圈地,與張輔的家人發生衝突,竟然把張輔親戚家的一個孕婦打死了,導致一屍兩命。

張輔氣不過,進宮向朱祁鎮告狀,結果朱祁鎮只是讓喜寧交出打人者充軍,要知道軍中是喜寧的天下,他弟弟充入軍,和回家有什麼區別。

而且這還不算完,喜寧對張輔告狀之事懷恨在心,於是在之後夥同官員,誣告張輔侵吞二十頃田地,朱祁鎮竟然連審都沒審,直接命張輔交出田地。

要知道以張輔的身份,連王振都敬他三分,但偏偏喜寧卻故意找茬招惹他,而且朱祁鎮還拉偏架,這讓張輔也沒辦法,只能交出田地忍下了這口惡氣。

王振和喜寧這些宦官的囂張跋扈,已經讓大明上下是天怒人怨,可有朱祁鎮在背後給他們撐腰,其它人再怎麼憤怒也沒用,只能敢怒不敢言。

第185章 招攬張興第209章 祭祀東陵510.第510章 儒報(上)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594.第594章 宮中查案(上)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429.第429章 風險和機遇第266章 皇帝也得交稅964.第964章 永順伯薛綬810.第810章 神槍手第13章 朱高煦“罵死”太子第45章 錦衣衛接手920.第920章 三重領土第88章 相依爲命的兄妹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438.第438章 移民(下)413.第413章 好喝的粥724.第724章 神秘金先生第21章 世子上街826.第826章 北上第119章 朱棣的決斷(上)第263章 官船商用第213章 意外的線索534.第534章 還要北征?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608.第608章 殺進京城(上)774.第774章 派駐總督932.第932章 二手戰艦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467.第467章 山根城之戰第27章 朱祁鎮他娘464.第464章 輸送人才(下)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第31章 拍賣(新書求推薦收藏)610.第610章 張太后出面第10章 多好的孩子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第258章 交權第5章 相士843.第843章 種族問題第247章 雷電501.第501章 錦衣衛的職責849.第849章 奧斯曼船隊542.第542章 大戰在即891.第891章 搭配着賣574.第574章 朱高燧立大功第36章 有反賊480.第480章 遺漏的事(上)615.第615章 朱瞻基的兒子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825.第825章 面談?第263章 官船商用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745.第745章 寧安公主835.第835章 火車上的談話750.第750章 開羅之戰(中)第237章 不一樣的養廉銀第87章 長頸麒麟402.第402章 移民的問題426.第426章 堆滿火藥的倉庫621.第621章 朱高燧父子現身666.第666章 鐵關城第207章 祭祀孝陵717.第717章 家事(上)848.第848章 出兵第214章 溥洽保守的秘密652.第652章 教育改革698.第698章 九真李氏513.第513章 朱棣也看報859.第859章 兄弟見面458.第458章 報仇(上)927.第927章 殉葬?第187章 遷都358.第358章 足利義嗣第13章 朱高煦“罵死”太子376.第376章 放榜392.第392章 假和尚615.第615章 朱瞻基的兒子518.第518章 永樂日報第67章 爹孃吵架678.第678章 兀魯伯遊記(下)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746.第746章 抵達埃及541.第541章 選址第61章 死奸商第225章 齊先生(下)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戰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81章 恢復自由(下)898.第898章 戰後第94章 中年危機750.第750章 開羅之戰(中)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衝突第40章 打個招呼621.第621章 朱高燧父子現身第199章 明東陵
第185章 招攬張興第209章 祭祀東陵510.第510章 儒報(上)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594.第594章 宮中查案(上)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429.第429章 風險和機遇第266章 皇帝也得交稅964.第964章 永順伯薛綬810.第810章 神槍手第13章 朱高煦“罵死”太子第45章 錦衣衛接手920.第920章 三重領土第88章 相依爲命的兄妹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438.第438章 移民(下)413.第413章 好喝的粥724.第724章 神秘金先生第21章 世子上街826.第826章 北上第119章 朱棣的決斷(上)第263章 官船商用第213章 意外的線索534.第534章 還要北征?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608.第608章 殺進京城(上)774.第774章 派駐總督932.第932章 二手戰艦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467.第467章 山根城之戰第27章 朱祁鎮他娘464.第464章 輸送人才(下)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第31章 拍賣(新書求推薦收藏)610.第610章 張太后出面第10章 多好的孩子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第258章 交權第5章 相士843.第843章 種族問題第247章 雷電501.第501章 錦衣衛的職責849.第849章 奧斯曼船隊542.第542章 大戰在即891.第891章 搭配着賣574.第574章 朱高燧立大功第36章 有反賊480.第480章 遺漏的事(上)615.第615章 朱瞻基的兒子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825.第825章 面談?第263章 官船商用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745.第745章 寧安公主835.第835章 火車上的談話750.第750章 開羅之戰(中)第237章 不一樣的養廉銀第87章 長頸麒麟402.第402章 移民的問題426.第426章 堆滿火藥的倉庫621.第621章 朱高燧父子現身666.第666章 鐵關城第207章 祭祀孝陵717.第717章 家事(上)848.第848章 出兵第214章 溥洽保守的秘密652.第652章 教育改革698.第698章 九真李氏513.第513章 朱棣也看報859.第859章 兄弟見面458.第458章 報仇(上)927.第927章 殉葬?第187章 遷都358.第358章 足利義嗣第13章 朱高煦“罵死”太子376.第376章 放榜392.第392章 假和尚615.第615章 朱瞻基的兒子518.第518章 永樂日報第67章 爹孃吵架678.第678章 兀魯伯遊記(下)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746.第746章 抵達埃及541.第541章 選址第61章 死奸商第225章 齊先生(下)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戰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81章 恢復自由(下)898.第898章 戰後第94章 中年危機750.第750章 開羅之戰(中)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衝突第40章 打個招呼621.第621章 朱高燧父子現身第199章 明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