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4.第934章 兀魯伯來信

什麼叫陰溝裡翻船?大明兵部尚書王驥就是其中一個最好的例子。

之前大明幾次征討麓川的思機發父子,每次都是大勝而歸,王驥也因此立下戰功無數,成爲少數幾個因戰功而封爵的文官。

但誰也沒想到,就在王驥剛打敗思機發,正準備班師回朝時,湖廣、貴州一帶的苗人忽然爆發了叛亂,而且聲勢十分浩大。

說起來這些苗人之所以叛亂,主要還是和麓川之戰有關,大明爲了平定麓川的思機發父子,多次派出大軍征討,而大軍一動,所需要的糧草就要從當地徵集,其中湖廣、貴州一帶的苗人就承擔了十分沉重的稅收。

另外攻打麓川的官兵中,許多都是從湖廣、貴州一帶的駐軍調過去的,這也導致兩地的兵力空虛,爲苗亂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所以這次的苗亂一起,立刻席捲湖廣和貴州,叛亂的苗人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多,許多州縣都已經被攻陷。

在這種情況下,還沒有撤軍的王驥,就接到朝廷的命令,讓他率兵前去平定苗人的叛亂。

“陛下,這場苗亂一起,大明只能再次向南方增兵,北方的瓦剌卻在集結兵力,隨時都可能再次南下,如此一來,大明腹背受敵,形勢十分嚴峻啊!”

“祁銘你回來了,北疆那邊怎麼樣,帖木兒帝國可有什麼異動嗎?”

“啓稟父皇,北疆的幾州軍備充足,軍隊也時常輪換,保持着強大的實力,境內也十分安定,相比之下,對面的帖木兒帝國卻動盪不休,甚至不斷有百姓逃亡到我國境內,請求我們收留。”

兩年前,帖木兒帝國的蘇丹沙哈魯去世,兀魯伯繼承蘇丹之位,但帖木兒帝國一直在走下坡路,特別是沙哈魯統治的後期,國內的矛盾已經十分尖銳,地方上更是叛亂不斷。

朱瞻壑則來到旁邊的大明地圖前,看着大明的疆域圖久久不語。

劉苛答應一聲,這才轉身快步離去。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的聲音打斷了朱瞻壑的沉思。朱瞻壑轉過身,只見一個身材高大的年輕人站在殿中,正是他的長子朱祁銘,也是大漢的太子,早在當初朱瞻壑還沒有登基時,就讓朱祁銘參與政務了。

劉苛最後有些幸災樂禍的再次道,他們錦衣衛也算是武將,對於文官干涉軍隊十分看不慣,因此現在王驥戰敗,他自然也樂得看笑話。

“陛下,王驥之前的軍功,恐怕含有不少的水分,麓川之戰之所以能屢戰屢勝,恐怕還要多虧蔣貴,現在蔣貴一死,王驥就原形畢露了。”

“是!”

兀魯伯在信的開頭,就向朱瞻壑表示了感謝,因爲之前朱瞻壑寫信提醒他注意安全,其實兀魯伯自己早就已經預感到,自己很可能面臨着一場內部的叛亂,甚至他自己也很可能有性命之憂。

朱瞻壑卻搖了搖頭,據他所知,這場苗亂不但聲勢浩大,而且一直持續多年,直到後來朱祁鎮奪門政變,再次成爲皇帝后,又花了五六年才把這場苗亂平息。

“兒臣拜見父皇!”

這封信是兀魯伯秘密派人送到白沙瓦的,本來是交給當地的大漢官員,再由官員上交給朱瞻壑的,但因爲朱祁銘在那裡,所以官員就交給他,由他親自帶回來了,因爲朱祁銘知道父親和兀魯伯有私交。

“王驥還是有幾分本事的,只是這次苗人的叛亂聲勢浩大,比麓川的思機發父子麻煩多了,他獨木難支,戰敗也並不意外。”

“你們繼續關注大明的情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要及時稟報!”

“另外我在白沙瓦時,對面的帖木兒忽然有人送了一封信過來,說是兀魯伯寫給父皇您的,所以我就親自帶回來了。”

朱瞻壑也立刻拿過書信,信上正是兀魯伯的筆跡,多年不見,他的漢字寫的越來越好了。

信的最後,兀魯伯告訴朱瞻壑,那個他最喜歡的孩子,在他的安排下,已經跟隨一支秘密的使團上路,並且很快就能抵達大漢,希望到時朱瞻壑能夠讓這個孩子在大漢生活,永遠不要再回帖木兒。

朱祁銘說着,從懷裡取出一封書信,然後雙手呈交給朱瞻壑道。

朱祁銘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這才又道。

於是朱瞻壑打開書信,將信上的內容詳細的看了一遍,隨後也是眉頭緊皺。

最重要的是,兀魯伯雖然是個博學的智者,但卻不是一位好帝王,他繼承蘇丹之後,並沒有能力解決國內的種種矛盾,反而讓矛盾更加劇烈。

結果王驥的大軍剛走到半路,就被起義的苗軍截擊,毫無準備的官兵死傷上萬,王驥敗退後,立刻上書朝廷,請求增派援軍,畢竟叛亂的苗人實在太多了,只憑他手中的那點兵力,根本起不到什麼效果。

只見朱瞻壑在殿上來回走動了幾趟,最後這纔對劉苛吩咐道。

在原來的歷史上,兀魯伯將在今年死於一場政變,到時帖木兒帝國會迎來更大的動盪,朱瞻壑與兀魯伯的私交很好,之前也曾經寫信提醒他注意安全,但至於能否改變他的命運,朱瞻壑也沒有任何把握。

劉苛這時再次興奮的分析道,大明的形勢越不利,對他們來說越是有利。

不過兀魯伯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在信上對這場即將到來的叛亂並沒有太多的解釋,只是向朱瞻壑提出一個請求,請他代爲照顧他最喜歡的一個孩子,他擔心自己在叛亂中無法保證這個孩子的安全。

朱瞻壑笑呵呵的向朱祁銘問道。

看完了這封書信,朱瞻壑也是久久不語,大漢與帖木兒帝國雖然談不上敵對,但關係也很一般,畢竟兩國並立,難免會有爭鬥,當初大漢還打敗了帖木兒帝國的大軍,奪取了對方的不少領土,連兀魯伯也做過大漢的俘虜。

正是那段時間,朱瞻壑和兀魯伯結下濃厚的友誼,卻沒想到兩人先後登基,自己這邊如日中天,兀魯伯那邊卻是風雨飄搖,連自己和兒女的性命都無法保證。

548.第548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上)339.第339章 假與真第93章 朱瞻壑來“奪權”了585.第585章 不要命的李時勉768.第768章 兄弟密談(下)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392.第392章 假和尚976.第976章 漢軍vs瓦剌第129章 漆器第216章 朱文奎被抓(上)533.第533章 脫歡逃了第107章 長史的人選380.第380章 成婚(上)第88章 相依爲命的兄妹899.第899章 王振的作用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677.第677章 兀魯伯遊記(上)359.第359章 風雲突變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第93章 朱瞻壑來“奪權”了510.第510章 儒報(上)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293.第293章 香皂930.第930章 大明第一嘴炮358.第358章 足利義嗣602.第602章 被奪權了282.第282章 第一筆銀行貸款469.第469章 自爆(上)801.第801章 西紅柿和辣椒474.第474章 父與子(上)第124章 真兇浮出水面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648.第648章 吳家寨292.第292章 銀行保險櫃877.第877章 奪取布爾薩第251章 不能指着一個人坑610.第610章 張太后出面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457.第457章 雙向刺殺459.第459章 報仇(中)第99章 老孃出馬477.第477章 眼線316.第316章 又是朱高燧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778.第778章 黑火藥的侷限性811.第811章 歸途458.第458章 報仇(上)第98章 毀滅你,與你何干?544.第544章 晚了一步581.第581章 兩京制(上)679.第679章 多國使團(上)350.第350章 談崩了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809.第809章 新火器641.第641章 白銀運輸757.第757章 朱瞻基巡邊(上)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905.第905章 胡濙與王振第35章 斬爹寶刀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385.第385章 信息不透明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451.第451章 父子對質482.第482章 搞平衡?913.第913章 漢人議員第170章 老子英雄兒混蛋769.第769章 商談(下)772.第772章 朱瞻坦(上)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353.第353章 捷報頻傳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819.第819章 開平衛內遷(下)第84章 紀綱有問題(下)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第77章 朱高煦中毒(上)648.第648章 吳家寨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條戰船438.第438章 移民(下)287.第287章 別羅裡之戰(上)973.第973章 王振之死342.第342章 九州大名第62章 初版三國950.第950章 撤軍第161章 又見鄭和779.第779章 師徒622.第622章 美洲是個圈套?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933.第933章 瓦剌動向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509.第509章 夏元吉的投稿(下)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第109章 楊士奇上任580.第580章 遷回南京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838.第838章 安置災民第206章 龍王
548.第548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上)339.第339章 假與真第93章 朱瞻壑來“奪權”了585.第585章 不要命的李時勉768.第768章 兄弟密談(下)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392.第392章 假和尚976.第976章 漢軍vs瓦剌第129章 漆器第216章 朱文奎被抓(上)533.第533章 脫歡逃了第107章 長史的人選380.第380章 成婚(上)第88章 相依爲命的兄妹899.第899章 王振的作用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677.第677章 兀魯伯遊記(上)359.第359章 風雲突變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第93章 朱瞻壑來“奪權”了510.第510章 儒報(上)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293.第293章 香皂930.第930章 大明第一嘴炮358.第358章 足利義嗣602.第602章 被奪權了282.第282章 第一筆銀行貸款469.第469章 自爆(上)801.第801章 西紅柿和辣椒474.第474章 父與子(上)第124章 真兇浮出水面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648.第648章 吳家寨292.第292章 銀行保險櫃877.第877章 奪取布爾薩第251章 不能指着一個人坑610.第610章 張太后出面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457.第457章 雙向刺殺459.第459章 報仇(中)第99章 老孃出馬477.第477章 眼線316.第316章 又是朱高燧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778.第778章 黑火藥的侷限性811.第811章 歸途458.第458章 報仇(上)第98章 毀滅你,與你何干?544.第544章 晚了一步581.第581章 兩京制(上)679.第679章 多國使團(上)350.第350章 談崩了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809.第809章 新火器641.第641章 白銀運輸757.第757章 朱瞻基巡邊(上)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905.第905章 胡濙與王振第35章 斬爹寶刀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385.第385章 信息不透明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451.第451章 父子對質482.第482章 搞平衡?913.第913章 漢人議員第170章 老子英雄兒混蛋769.第769章 商談(下)772.第772章 朱瞻坦(上)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353.第353章 捷報頻傳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819.第819章 開平衛內遷(下)第84章 紀綱有問題(下)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第77章 朱高煦中毒(上)648.第648章 吳家寨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條戰船438.第438章 移民(下)287.第287章 別羅裡之戰(上)973.第973章 王振之死342.第342章 九州大名第62章 初版三國950.第950章 撤軍第161章 又見鄭和779.第779章 師徒622.第622章 美洲是個圈套?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933.第933章 瓦剌動向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509.第509章 夏元吉的投稿(下)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第109章 楊士奇上任580.第580章 遷回南京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838.第838章 安置災民第206章 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