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又見鄭和

第161章 又見鄭和

解調過錦衣衛與胡濙之間的衝突,朱瞻壑並沒有在北鎮撫司久留。

對於胡濙追查朱允炆下落這件事,朱瞻壑並不想插手,因爲在他看來,這件事的意義不大,無論朱允炆是死是活,都無法動搖朱棣的江山。

出了北鎮撫司,朱瞻壑並沒有回東廠,也沒有回家,而是轉了個彎,來到了軍器局。

上次熱氣球當着大明君臣,以及無數百姓的面飛上天空,引發了全城轟動,所有人都在爭相討論飛天的事,這件事的熱度足足過了半個月,才慢慢的消退下去。

朱棣也看出了熱氣球的軍事價值,命軍器局打造熱氣球,朱瞻壑做爲熱氣球的發明者,自然也參與了這件事,畢竟從實驗到量產,有許多地方都需要改進。

朱瞻壑進到軍器局,嚴格來說,這裡只是軍器局下屬的一座作坊,剛被單獨劃分出來,專門用來製作熱氣球之用。

“世子您來的正好,之前熱氣球遇到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了,如果沒有問題的話,明天就可以開始量產了!”

只見陶穹拄着柺杖,一瘸一拐的迎上前道。

上次陶穹不聽命令,砍斷纜繩飛上天,結果不但摔斷了一條腿,肋骨也斷了幾根。

本來朱瞻壑想狠狠的教訓一下陶穹,但他看傷的這麼慘,最終也只能臭罵了他一頓,而且朱棣也說了讓陶穹戴罪立功,所以現在製作熱氣球的事,還是由陶穹負責。

“走吧,咱們去看一下!”

聽到馬上就要量產了,朱瞻壑也十分高興。

陶穹雖然不聽命令,擅自砍斷了纜繩,但他在飛上天空後,也發現了更多熱氣球的問題,因此這段時間他和朱瞻壑一起,對熱氣球做了許多改進,同時也精減了成本,一切都在爲量產做準備。

陶穹帶朱瞻壑來到作坊後面的一片空地,只見這裡已經有一架熱氣球準備完畢,隨時都可以點火。

朱瞻壑先進到熱氣球的吊籃裡,陶穹親自爲他講解了一下改進的地方,比如噴火器,以及繩索、配重等部件,這些東西雖不起眼,但依然會影響到熱氣球的穩定。

本來朱瞻壑還想在熱氣球上備幾個降落傘的,但後來一想覺得沒必要,熱氣球本身就是個巨大的降落傘,哪怕燃料耗盡,只要氣囊完好,降落速度也很慢,一般不會出危險。

比如陶穹上次,要不是他倒黴落到樹林裡,導致他從吊籃裡甩了出來,也不會斷了那麼多骨頭。

最後熱氣球進行了一次升空實驗,陶穹的傷還沒好,因此由另一個工匠操作,對方可不像陶穹那麼大膽,老老實實的飛到一定高度後就降了下來。

不得不說,改進後的熱氣球升空速度更快,而且降落時也更平穩,據工匠說,操作也比以前簡單,完全可以量產了。

不過朱瞻壑卻不同意,出於安全考慮,他讓陶穹對熱氣球多做一些升空測試,而且不再用繩纜牽引,收集一些熱氣球可能遇到的問題,比如風向、風力對熱氣球的影響,並針對這些做更多的改進。

畢竟熱氣球是要交付到軍中使用的,提前做的測試和改進越多,軍中將士在使用時,遇到的問題纔會越少,說不定現在的一個小改進,日後就能救不少將士的命。

陶穹之所以急着想要量產,主要是怕朱棣那邊催促,對此朱瞻壑讓他不用擔心,自己會找朱棣說明情況,爲他們爭取更多的時間。

有朱瞻壑的保證,陶穹也徹底的放下心。

隨後朱瞻壑又和陶穹討論了一些熱氣球的問題,這才告辭離開。

回到家中,已經是下午了,今天又是十五,以漢王妃爲首的珠釵會,再次在王府中聚會。

珠釵會的成立,一是商量下西洋一事的進展,二是解決各家在這件事上的矛盾。

經過這段時間的磨合,珠釵會的權力也在擴大,許多與下西洋無關的事,各家貴婦也會拿出來討論,一些小事順手就解決了。

所以這段時間珠釵會在京城的貴婦間也掀起巨大的反響,已經入會的,自然是趾高氣揚,沒資格入會的,也在想盡辦法打聽,希望可以得到入會的機會。

朱瞻壑做爲珠釵會的創始人,但卻沒有資格進會,因爲珠釵會只收女子,不收男人,對此他也十分無奈。

就在朱瞻壑剛回到府中,忽然下人前來稟報,說鄭和來了。

朱瞻壑急忙來到自己的客廳,只見鄭和正坐在廳中喝茶,當即笑着打招呼道:“鄭內宮你怎麼來了?”

“漢王妃請我來赴宴,說了些下西洋的事。”

鄭和也急忙站起來行禮道。

這段時間鄭和也經常被請到王府,與漢王妃及各家貴婦一起商量下西洋,他是宦官,與這幫貴婦們打交道反而更方便。

“原來你是參加珠釵會的,怎麼樣,都商量些什麼事?”

朱瞻壑好奇的打聽道。

“剛開始倒是商量了些正事,比如船隻與人員的調度,還解決了一些各家的矛盾,但後來就開始東家長西家短,我也聽不明白,所以就來世子這裡坐坐。”

鄭和說到最後時,也露出一臉的無奈。

朱瞻壑聞言也感覺好笑,一幫貴婦們聚在一起,肯定免不了說一些八卦,鄭和估計是聽得頭疼,所以才跑到他這裡躲清淨來了。

“對了,世子上次和我說的那個常威,我已經幫他安排好了,暫在軍中擔任百戶一職,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鄭和忽然再次開口道。

常威想進入下西洋的船隊效力,朱瞻壑早早就和鄭和打過招呼了,如果放在以前,可能還有些麻煩,但常威現在是朱瞻壑的準大舅哥,自然是一路綠燈。

“那太好了,我代常威謝謝鄭內宮!”

朱瞻壑聞言也十分感激的道,他和鄭和其實也只見過幾面,人家能幫這個忙,他也要欠對方一個人情。

“世子客氣了,不過常威若想入職的話,還需要經過一個考驗。”

鄭和說到這裡微微一笑,下西洋的船隊可不是什麼人都能進的,他可以賣給朱瞻壑一個面子,但有些考驗卻根本不是面子的問題。

(本章完)

655.第655章 私塾關門406.第406章 佛母(上)第34章 老子打兒子959.第959章 我爲拯救大明而來702.第702章 亂成一鍋粥的交趾940.第940章 強硬的大明836.第836章 大災之年第111章 一舉兩得(到)690.第690章 交趾人李鬆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第270章 漢王妃來了783.第783章 待遇717.第717章 家事(上)424.第424章 泄壓口403.第403章 稱帝與爵位第7章 大蒜加酒(上)第96章 打開一道口子567.第567章 榆木川(中)308.第308章 逃脫646.第646章 官與吏(上)843.第843章 種族問題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437.第437章 移民(中)285.第285章 朱高燧的拉攏587.第587章 陰損的手段第117章 朱高燧的後宮路線740.第740章 阿丹港易主(上)866.第866章 一場舞會(上)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582.第582章 兩京制(下)839.第839章 逃難(上)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詔獄(下)904.第904章 丟官印的背後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647.第647章 官與吏(下)408.第408章 驛站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第237章 不一樣的養廉銀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邊(下)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第159章 進京告御狀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303.第303章 定海衛第155章 陶大仙人303.第303章 定海衛695.第695章 蒸汽機(上)923.第923章 引入外力第246章 流言蜚語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第61章 死奸商第150章 拜訪侯府722.第722章 王通的困境(上)510.第510章 儒報(上)938.第938章 阿伊麗的請求512.第512章 儒報(下)948.第948章 不詳之兆第198章 重啓海運301.第301章 保命底牌第221章 航海侯不能用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第91章 暢談海外諸國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戰(上)763.第763章 美洲圖志824.第824章 接見使團第209章 祭祀東陵544.第544章 晚了一步360.第360章 僵持的局面第137章 上元佳節(上)第170章 老子英雄兒混蛋363.第363章 一休和尚(下)439.第439章 朱瞻圻出海511.第511章 儒報(中)第98章 毀滅你,與你何干?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第146章 飛天332.第332章 德里蘇丹國673.第673章 常威的兒子第40章 打個招呼337.第337章 背後的人379.第379章 流放囚犯去天竺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第258章 交權第253章 工匠提供的線索638.第638章 朱高煦稱帝第191章 “謠言”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第266章 皇帝也得交稅292.第292章 銀行保險櫃第153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中)第72章 蹲監獄就不用幹活了?895.第895章 民間參股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第235章 狗屁不通支運法389.第389章 反對開海的人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759.第759章 好大喜功
655.第655章 私塾關門406.第406章 佛母(上)第34章 老子打兒子959.第959章 我爲拯救大明而來702.第702章 亂成一鍋粥的交趾940.第940章 強硬的大明836.第836章 大災之年第111章 一舉兩得(到)690.第690章 交趾人李鬆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第270章 漢王妃來了783.第783章 待遇717.第717章 家事(上)424.第424章 泄壓口403.第403章 稱帝與爵位第7章 大蒜加酒(上)第96章 打開一道口子567.第567章 榆木川(中)308.第308章 逃脫646.第646章 官與吏(上)843.第843章 種族問題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437.第437章 移民(中)285.第285章 朱高燧的拉攏587.第587章 陰損的手段第117章 朱高燧的後宮路線740.第740章 阿丹港易主(上)866.第866章 一場舞會(上)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582.第582章 兩京制(下)839.第839章 逃難(上)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詔獄(下)904.第904章 丟官印的背後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647.第647章 官與吏(下)408.第408章 驛站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第237章 不一樣的養廉銀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邊(下)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第159章 進京告御狀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303.第303章 定海衛第155章 陶大仙人303.第303章 定海衛695.第695章 蒸汽機(上)923.第923章 引入外力第246章 流言蜚語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第61章 死奸商第150章 拜訪侯府722.第722章 王通的困境(上)510.第510章 儒報(上)938.第938章 阿伊麗的請求512.第512章 儒報(下)948.第948章 不詳之兆第198章 重啓海運301.第301章 保命底牌第221章 航海侯不能用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第91章 暢談海外諸國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戰(上)763.第763章 美洲圖志824.第824章 接見使團第209章 祭祀東陵544.第544章 晚了一步360.第360章 僵持的局面第137章 上元佳節(上)第170章 老子英雄兒混蛋363.第363章 一休和尚(下)439.第439章 朱瞻圻出海511.第511章 儒報(中)第98章 毀滅你,與你何干?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第146章 飛天332.第332章 德里蘇丹國673.第673章 常威的兒子第40章 打個招呼337.第337章 背後的人379.第379章 流放囚犯去天竺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第258章 交權第253章 工匠提供的線索638.第638章 朱高煦稱帝第191章 “謠言”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第266章 皇帝也得交稅292.第292章 銀行保險櫃第153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中)第72章 蹲監獄就不用幹活了?895.第895章 民間參股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第235章 狗屁不通支運法389.第389章 反對開海的人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759.第759章 好大喜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