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果然,正如吳信所想的那樣,在看到樂浪、帶方兩郡的漢軍絲毫沒有增援的意思後,唯恐提奚城的百濟、三韓聯軍立刻就是氣焰大漲。

雖然擁有這數萬之衆,但是在可能面對三千到五千漢軍的情況下,這些蠻夷聯軍依舊是保持着極大的警惕性。

提奚城外。

五萬多名蠻夷大軍聯營累寨,把小小的提奚城圍的水泄不通。

在提奚城北面的山陵地帶,還有另外一支約兩萬人的辰韓軍隊在負責警備可能的漢軍援兵。

在提奚城外的數萬大軍,基本分成了三個部分,分別是百濟人、辰韓人,另外就是少量的馬韓人。

其中兵力最爲強大的乃是百濟人,足足有三萬多人,佔了足足一半的人數。

在百濟大王的營帳中,一名二十多歲,身材矮壯魁梧的年輕人,正在意氣風發的向帳內的其它人說話。

“咱們圍攻這提奚城已經是一個多月了,那些帶方、樂浪的漢軍卻是連一兵一卒都沒有派來。”

“哈哈,依我看,這肯定是被咱們的人數嚇破了膽子,不如索性直接繞過提奚城,直接往北殺去,乾脆就是佔了整個帶方郡!”

說話的這人就是新任的百濟大王扶余契,他是前任百濟比流王的侄子,也是前前任百濟王的兒子。

十年之前,比流王因爲侄子年幼,自行擔任了百濟王。

但是如此,比流王在被漢軍幾番教訓後,竟然完全忘記了扶余人的赫赫武功,甘心當起了漢軍的走狗。

所有的百濟人都已經看穿了漢軍的野心,先是利用百濟人殺光馬韓人,然後應該就是東面的辰韓人,到了最後,也就輪到他們百濟人了。

惶惶不安的百濟人索性推翻了賣過求榮比流王,改而擁立勇武的扶余契當了新王。

這個百濟新王也果然不負衆望,很快就聯合了辰韓、馬韓、南沃沮等部族,一起進攻漢軍控制的帶方郡。

兵多將廣的聯軍一路上氣勢如虹,很快就殺到了提奚城下。

“明明已經圍困了一個月了,眼看着就要破城了,這時候放棄,豈不是太可惜了。”

說此話的人乃是一名大餅臉,小鼻子小眼的瘦子,雖然是瘦子,但卻看起來很精神,一看就是精壯的瘦子。

這個人乃是辰韓斯盧部的酋長樸得猛。

如今辰韓人之中,最爲強大的就是斯盧部,其部落中分別由樸、昔、金三大氏族輪流掌權,可以說依然處在奴隸制社會的初期。

在歷史上的五胡亂華之後,中原陸沉導致大批士民渡海求生,居於海東的辰韓人也就是迅速吸收先進文化而壯大起來。

其中的斯盧部更是愈發強勢,很快就吞併了其餘部族,以自己的名號取代了原本的辰韓名號。

然後,斯盧又是幾經轉折後,最終確定了‘新羅’的國號。

與上層扶余人,下層馬韓人的百濟不同,新羅的‘韓量’可謂更加的充分,算的上是‘棒中棒’。

所以,這斯盧酋長樸得猛就長得格外‘棒棒噠’。

不過,以百濟人相比,這些以斯盧部爲首的辰韓人實在是有些窮。

窮的連像樣的城池都沒有見過,一個小小的提奚城在樸得猛的眼中都是富饒的大城了。

眼看着這種‘大城’就要吃到嘴裡了,卻要扔下不管,簡直就是令人無法接受。

“尼西幹,這提奚城中基本都是提奚人,除了一些雞鴨豬狗,哪裡有什麼財寶,要我說,北面的帶方城、含資城那纔是有大財富的地方!”百濟王扶余契大笑着說道。

“帶方、含資兩城可比這提奚城大了十倍!”

斯盧首領樸得猛的頭銜是‘尼西幹’,意思就是有智慧的長者。

“帶方城?”

“含資城?”

樸得猛對於這兩個漢人城池早就有所耳聞,不過他實在是有些相像不出來,比提奚城大十倍的城池,那得是什麼天人神仙居住的好地方。

看到辰韓人樸得猛一臉沒有見識的樣子後,百濟王扶余契在心中忍不住暗暗嘲笑。

‘這些沒有見識的辰韓人,雖然比馬韓蠻子勢力強悍一些,但卻一樣的愚蠢沒有見識。’

“尼西幹,這提奚城不過是漢人在此的一個小小塢堡,裡面總共也不過是兩三千人,其中大半還都是窮的要死的提奚蠻子。”

提奚城位於帶方郡的南端,原本的漢人數量就不多,在東平州設立後,又有大量的漢人涌去了帶方、朝鮮兩座大城。

早已經被漢人同化的提奚人,自然就成了提奚城的守衛者。

不過,這些提奚人雖然忠誠,但經營生產的能力卻大爲不如,整個提奚城依舊是老破小的存在。

百濟王扶余契深吸一口氣,大聲的繼續說道。

“現在我們圍攻提奚城一個月,按理說,漢軍要是救援的話,早就應該到了,如今卻是遲遲沒有出現。”

“依我猜測,肯定是漢軍見我們勢力大,都是縮了蛋子不敢出頭了。”

“既然這樣,我們也別在提奚城這裡耗費時間了,直接往北攻掠,那裡都是漢人耕種經營的肥沃土地,不僅能搶到更多的糧食,一定還有許多的牲畜、馬匹和鐵器,說不定還能搶到不少香噴噴的女人呢!”

剛滿二十歲的扶余契立刻哈哈大笑起來。

在聽到如此美好的描述後,在場的那些百濟和三韓的頭領們都是跟着鬨笑起來,彷彿已經看到財富、女人在向他們招手了。

不過,另外一名辰韓人的部落頭領說出來的話,卻是有些拆百濟王的臺。

“契王,漢軍當年可是大敗過你們,你是想讓我們幫你們百濟復仇吧?”

在數年之前,一股青州軍渡海而來,不僅大敗百濟比流王親率的大軍,還一舉包圍了百濟王都,在勒索了大批財富女子之後才離去。

勇武熱血的扶余契一向都是把此事當做是奇恥大辱。

扶余契面目凜然,惡狠狠的說道。

“漢人是我百濟人的仇敵,本王無時無刻不想着殺他們報仇!”

“但是現在漢軍貪婪殘暴,那是要把我們都要消滅掉的,怎麼能只是爲了我們百濟人!”

“帶方城外的良田數萬,堆積的糧食像是小山一樣,就算是在城外,也都是遍佈着堆滿糧食的漢人寨子,你們難道不想去搶嗎?”

衆人本來就是心念一動,如今被百濟王一陣鼓動,立刻就是嗷嗷叫的興奮起來。

反正現在漢軍被嚇得不敢出戰,只要再繼續往北走一走,那肯定就是能得到大把的糧食、牲畜和女人。

至於留在他們後方的提奚人,不過是一些被漢人馴化成豬羊的廢物罷了,根本不足以威脅他們身後。

兩天之後,數萬蠻夷聯軍,在百濟王扶余契和斯盧頭領樸得猛的率領下,放棄了圍困一個月的提奚城,浩浩蕩蕩的向着北方殺去。

很快,以斯盧酋長樸得猛爲首的一衆蠻子首領,就發現他們經過的地方越來越富庶,一如百濟王扶余契說的那樣。

百濟王扶余契的威望立刻之間大漲,哪怕是在辰韓人中間,也是得到智慧的稱號。

當他們快要能達到含資城的時候,百濟王與衆盟友做了最後的休整。

他們準備一鼓作氣,直接撲向含資城。

到了第二天一早。

百濟王扶余契剛剛開始吃飯,就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

扶余契擡頭望去。

原來是被他派到周邊警戒的百濟哨探。

在如今的東平州境內,除了漢軍之外,最爲擅長騎馬的就是百濟人了。

“什麼事!”扶余契立刻大聲問道。

“大王,不好了!”

“不好了!”

這名使者氣喘吁吁,連話都要說不清楚了。

一向勇武的百濟王扶余契最是看不慣這種膽小之輩。

他飛起一腳,直接把哨探踹翻在地。

“慌什麼!”

“大王,有漢人來了!不,是漢軍,大批的漢軍啊,全都是騎着大馬!”哨探翻在地上,卻是顧不得痛疼的說道。

百濟王扶余契臉色一變,隨即問道。

“有多少?”

這名哨探聞言,卻是一陣犯難,竟然不知道該如何說了。

其實,這些哨探也只是遠遠的看到漢軍的蹤影,然後就飛奔似的回來報告了。

至於來了具體多少的人,根本就沒有人細細數過。

“怕不得有個好幾千!”

“混蛋,好幾千是多少!”百濟王又氣又惱。

他剛要再派人去重新打探的時候,又是一聲急報傳來。

“大王,不好啦,漢軍騎兵來,把北面黑熊山的哨探全都殺了!”

一聽到這話後,百濟王扶余契立刻就是問道。

“到底來了多少人!”

“至少要有,要有十萬吧。”

很快,百濟王扶余契就點起了兵馬,又糾合了一些三韓的精銳,準備先向前方打探一下。

在剛見到黑熊山的時候,他們就遇到了不少落荒而逃的百濟騎兵。

百濟人原本居住在更北的地方,很是擅長騎馬,所以此次聯軍的騎兵幾乎大半都是百濟人。

這些騎馬的百濟人都是悍勇的武士,對於三韓蠻子向來都是碾壓。

如今卻是被如此狼狽,在荒野中慢無目的的四處逃竄,根本就沒有什麼百濟武人的尊嚴。

不過,跟隨百濟王扶余契前來的其它諸多韓蠻卻是沒有心情去看笑話。

因爲他們遠遠看到了山坡上的漢軍騎兵。

數面赤紅的旗幟在迎風表揚。

“這都是漢軍的騎兵?”

“這麼多的馬匹,可真是嚇人!”

“如此多的漢軍騎兵,恐怕得有三四千啊!”

對於這些胡亂的話語,百濟王扶余契卻是一點不慌。

“都怕甚,我軍是十倍於漢人,就算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他麼給淹死了。”

此話後,立刻就壓制住了大部分人的恐懼。

是啊,之前圍困提奚城那麼久,卻沒有一點漢人的影子。

如今看到了這些漢軍騎兵不過是數百,就算全都是哨探,能有多少的功底?

所以,還不如索性跟他們拼命,也是必須本人千足羌人

=·=·=·=·

與此同時,位於野豬陂上,大漢東平州刺史、都督東夷諸軍事的吳信,卻是心中微微一動。

吳信親率兩千義從漢軍,一天一夜的突襲後,把遇到的蠻夷哨探全都是殺的四散而逃。

“我軍勇武至極,實在是將軍統御有方啊。”主簿王弘也是跟在吳信旁白。

對於這麼一記馬屁,吳信其實並不太在意。

他真的在意的事情,乃是對面那些百濟、三韓人。

“這些蠻夷,竟然也有些血勇,見到本將軍的鐵騎,竟然沒有四散而逃。”

“嘿嘿,這些百濟人也都是會騎馬,只怕嚴重一些的話,可以說是騎射無雙也不爲過。”主簿王弘隨即回道。

就在二人說着話的時候,卻看到對面的大批百濟、三韓人出現。

對面的山坡上,很快就變成了衆多軍陣。

越來越多的百濟、三韓人馬擁擠到了山坡上,無數個方陣開始出現。

“賊夷敢爾,看來的確已經是志得意滿,竟然敢如此!”吳信立刻譏諷道。

“將軍,我軍步兵尚未到來,該如何是好?”一名部將立刻追問道。

吳信這一次親率了兩千騎兵,另外還有兩千多豪強部曲尚未抵達。

聽到這話後,吳信卻是毫不在意。

此時的他,已經看透了那些蠻夷士兵的虛實。

如此情況下,吳信覺得只要僅憑藉手中這些騎兵,就足夠了。

吳信手挽繮繩,眼神死死盯着對面越來越多的蠻夷大軍,心中卻是在飛速的盤算着最佳的出擊時刻。

眼看着對面的蠻夷越來越多,幾乎到了數萬之多,原本一些嚴密的陣列也是變得鬆垮了起來。

吳信不僅沒有敵人數量增加而心煩,卻是臉上增加了幾分神采。

“來吧,來的越多越來,你們死的越多,那我就一次性的多殺!”

吳信雙眼如鷹,希望能在敵人陣列上找出破綻。

這個時候,對面的蠻夷聯軍左翼出現了騷動,陣列出現了大的亂象。

吳信雙眼一眯,大喝一聲。

“破賊正在此時!”

第八十五章 府君的日常 二第688第878第739第1127章第五章 西進第1038第179章 黑科技種田-1第794第1049章第610章第五章 西進第146章 密謀第176章 坑裴盾【下】第1019第405章第727節第八十六章 災荒將至第1123章第428章【2】第633第802第990第1182章第九十八章 鞠羨 下第917第313章 出賣第445章 唯願速戰第1027第977第983第542章第350章 忠貞君子游統第929節第一百零四章 亂鬥 一第896第752章第703第1135章第354章 大漢忠臣棗嵩第706第841第六十六章 一戰定東萊 下第765第775第1133章第140章 入兗州第1180章第532章第126章 石勒 【上】第482章 此戰,敵軍必敗!第829898第777節第724第729第990第352章 神火降世第625節第764節第460章 武廟108將第389章第410章第202章 永嘉噩夢899第393章第1006第八十七章 苟晞第984第453章第590章 桓溫的志向第797第452章第一百零九章 望風景從 二第553章第392章 敕封歸義王第651第220章 寧平城 五第748第1207章第315章 皇漢玄龍旗【上】第207章第1032第465章 匈奴王縱慾亡身【上】第818第1050章第1157章第九十九章 《洛陽玉蒲團》第1067第909第439章第146章 密謀第1207章第965第736第211章 中軍思亂第203章 清洗與盤點-上第361章 擒獲劉琨第1184章第965
第八十五章 府君的日常 二第688第878第739第1127章第五章 西進第1038第179章 黑科技種田-1第794第1049章第610章第五章 西進第146章 密謀第176章 坑裴盾【下】第1019第405章第727節第八十六章 災荒將至第1123章第428章【2】第633第802第990第1182章第九十八章 鞠羨 下第917第313章 出賣第445章 唯願速戰第1027第977第983第542章第350章 忠貞君子游統第929節第一百零四章 亂鬥 一第896第752章第703第1135章第354章 大漢忠臣棗嵩第706第841第六十六章 一戰定東萊 下第765第775第1133章第140章 入兗州第1180章第532章第126章 石勒 【上】第482章 此戰,敵軍必敗!第829898第777節第724第729第990第352章 神火降世第625節第764節第460章 武廟108將第389章第410章第202章 永嘉噩夢899第393章第1006第八十七章 苟晞第984第453章第590章 桓溫的志向第797第452章第一百零九章 望風景從 二第553章第392章 敕封歸義王第651第220章 寧平城 五第748第1207章第315章 皇漢玄龍旗【上】第207章第1032第465章 匈奴王縱慾亡身【上】第818第1050章第1157章第九十九章 《洛陽玉蒲團》第1067第909第439章第146章 密謀第1207章第965第736第211章 中軍思亂第203章 清洗與盤點-上第361章 擒獲劉琨第1184章第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