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回 孫吳

“哎呀。娘啊……你可想死兒了。”還沒等張大夫上前診治。一直躺臥在牀上沒有聲息的徐庶卻突然開言說道。

眼看徐庶出聲,劉備第一個衝過去說道:“徐先生,您可嚇死我了。您總算是明白過來了。”

“我這是怎麼了?”徐庶疑惑的問道。

“先生,您剛纔昏過去了。是主公請張大夫看您來了。”劉備的貼身護衛首領劉闢,連忙幫着劉備回答道。

“啊,多謝劉皇叔了。”徐庶客氣的對劉備說道。

“沒什麼。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劉備非常誠懇地回道。說完,劉備連忙又對張大夫說道:“張先生。您再給看看。別有什麼別的隱疾,耽誤了。”

“好、好。”張大夫連忙過去給徐庶把脈,半晌之後,又向徐庶詢問道:“徐先生,您現在覺得怎麼樣了?”

徐庶自出聲之後,人也好像好了許多,此時聽張大夫詢問,回答道:“先生,我現在倒沒感覺有什麼,只是覺得心中有些鬱悶,有些思念我遠在他鄉的老孃。”

“噢。原來如此。這就是了。”張大夫自語道。

劉備在一旁聽得鬱悶,卻也不得不問道:“張大夫。這到底是什麼病。重不重?”

“玄德公。經我給徐先生診脈,徐先生此時的脈象十分平和,故此,徐先生現在的身體倒是沒有什麼大礙,而徐先生剛纔的昏迷,按照病理推論,徐先生乃是思鄉心切,心情鬱悶,導致一時情急,心脈淤塞所至。現在徐先生醒過來了,也就不怎麼礙事了。開一兩副藥,調理一下。也就好了。只是徐先生的病因乃是心病。這是無藥可醫的。恐還有再犯的可能。”張大夫老實的按着醫理推論道。

他媽的,什麼狗屁病情,分明就是這小子想跑而造的勢。劉備心裡跟明鏡似的。暗暗地罵道。

不過,此時劉備聚集了不少人來。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劉備哪能自毀形象?劉備只能無奈的說道:“元直,都是我耽誤你了。你且安心修養,帶你病體康復,我一定親自給你送行。讓你能早日看望令堂。”

“謝過皇叔。庶現在就覺得沒什麼大礙了。現在就可動身。”劉備剛說完。那徐庶就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站了起來。那病情好像一點都不存在了。

劉備心裡更是生氣,可劉備表面上還是不動聲色,裝作高興的說道:“元直好了就好。不過還是再靜養幾天吧,穩固一下身體吧。”

“皇叔厚愛,庶心領了。只是庶現在實在是思母心切。恨不得立刻趕到家母的身邊。一刻也等不了了。還望劉皇叔見諒。”徐庶也是咬住了嘴不放。

劉備無可奈何,強顏笑道:“元直急欲歸去,備也是感同身受,只是元直幫了備一個天大的恩情,備無法報答元直,備也是寢食難安。無論如何。被也要給元直襬酒送行的。元直無論如何。那都是要答應地。”

徐庶也不想在如今的這個局面下。再節外生枝。怎麼也要給劉備留下幾分情面,這纔好脫身的,於是也就點頭答應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劉備再是如何盛大的酒宴。那也終有散去得一刻,劉備在酒宴上使盡了渾身解數,也沒能動搖徐庶要去幽州奉養老母的決心。劉備也只能飽含熱淚的帶着太史慈把徐庶恭送了十里開外。

離別了劉備的徐庶,縱馬而去,微風拂面,陣陣的酒意上涌,徐庶多少也爲劉備的這番做作感到心動。可是,就在徐庶騎着馬,快要跑到一處樹林之時,徐庶猛地聽到鳥兒鳴叫之聲。

徐庶擡頭一望。當時就嚇得出了一身地冷汗,陣陣的酒意全都驚跑了。

只見前方樹林之上,有不少的鳥雀在盤旋飛繞。這分明就林內有人埋伏,故此,鳥兒纔不敢入林。而且埋伏地時間還不長,所以這些鳥兒纔沒有散去,而是在這裡盤旋。

徐庶亡命江湖多年,這點小江湖,那還是門清的。既然這裡有埋伏。而且還是剛剛埋伏不久,這要是冒然闖入,那肯定是凶多吉少。

徐庶有心繞過,可徐庶猛然間想到:劉備給自己送行之時,劉備的心腹劉闢卻沒見人影。那劉闢乃是劉備的心腹護衛,從來都不離劉備左右的。怎麼可能會那麼長的時間不在劉備左右。而且,劉備探病的時候,那劉闢還在旁邊,怎麼送行的時候就不見了。

想到這裡,徐庶心中恍然,這埋伏的人馬,肯定就是衝着自己來的。而這些人也肯定是劉闢率領地,是劉備差遣來把自己留下的。好讓自己幫不了他,也不能幫了別人。眼前這一關,繞是繞不過去了。

徐庶暗罵劉備狠毒,可徐庶卻仍然不能不想着如何擺脫眼前這一關。

徐庶心中閃念之下,就想好了一個主意,徐庶暗思:既然水鏡師尊有意幫襯劉備,現在自己生死關頭,讓那個人來爲自己頂缸,想來水鏡師尊也不會怪罪自己了。

想到這裡,徐庶下馬寫了一封信。隨即上馬往回跑。

此時,劉備還在十里長亭那呆着呢。旁人只以爲劉備還在懷念徐庶,也沒有人過來勸阻。而劉備心中卻在暗暗的發狠:徐庶啊,徐庶,這可怨不得我。我已經仁至義盡了。可你偏偏往死路上走。你這麼大的本領,不輔佐與我也就算了,你要是在保了別人,那對我的威脅也就太大了。你應該明白的。

突然間,遠處塵土飛揚,兩旁有親兵看到,驚喜地對劉備喊道:“主公您看,徐先生回來了。”

“什麼?”劉備一愣,連忙仔細觀看,不是徐庶,又是何人。劉備暗想:這徐庶怎麼回來了?難道他回心轉意了?要是那樣的話,自己先前的安排,倒是多餘了。

可不管怎麼說,劉備對於徐庶的歸來,那還是充滿了期望地。畢竟徐庶的才華,早已深深地折服了劉備。

“元直。你可回來了。就你離去的短短時刻,我已經思念的不成樣子了。元直這會回來,想來已有兩全之策,不再要走了吧。”劉備搶步上前,抱住剛剛下馬地徐庶就是哭泣不止。

徐庶心裡面格癢兒,可爲了自己能平安脫身,只能強打精神應付道:“劉皇叔,庶離開您這一會兒。那也是十分想您的,只是老母在堂。庶是不能不回去的。只是庶受皇叔厚待,不能不報。庶剛纔離去之時,偶想起有一事忘了和皇叔交待。庶得師門之中有一奇才,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皇叔若是得此人相助,大業可成。庶原本早就要把此人推薦給皇叔,只是今日心亂如麻,一時忘卻,故此。庶特迴轉馬來爲皇叔薦之。”

劉備心中一動。開口說道:“敢煩元直爲備請來相見。”劉備心中思量:不管那個人的水平如何,只要徐庶給我去請,總能耽誤徐庶一些日程。這中間就說不定有什麼轉機。

“不可,不可。萬萬不可。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不可屈至。,必須皇叔親往相邀,才能使之相助。皇叔若得此人,無異周得呂望,漢得張良。”徐庶一邊勸止劉備,一邊心想:我還留下,那不是更堵得慌了嗎?

“噢?此人才能比之先生如何?”劉備雖然心動,可還是不死心的問道。

“實不相瞞,我與此人相比。譬如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休說是我,就是管仲,樂毅,也遠不如此人,此人實乃蓋世奇才,當今天下第一人也!”此時徐庶爲了脫身,那是有駱駝不吹牛啊。

“啊?世間還有這樣奇人。如此高人,備如何得之?”劉備也被徐庶白唬得有些發懵。不過。劉備親眼見過徐庶的本領,也知道水鏡先生的利害,故也信了水鏡先生的門下,也許還真有這樣的高人。只是水鏡先生已經差派了一個徐庶給自己,自己沒留住,劉備倒不好再向水鏡先生哭述,只能求教徐庶。

“皇叔放心。此人與我交好。我回家之前,一定會先去爲皇叔說項的,再加上皇叔又得師尊水鏡的看重。我這同門應該會有所抉擇的。只是我這同門,倨傲的很,不會輕易出山的,皇叔恐怕要多走幾趟了。而且,待家母百年之後,我也會回來幫着皇叔的。”徐庶言辭懇切地對劉備說到。

劉備聽得心中大喜過望。而這時,徐庶又對劉備說道:“皇叔,這是此人的地址,以及我的推薦信,你可以之爲憑。庶,告辭了。”說完,徐庶掏出了剛寫的那封信件。

劉備一看,徐庶果然是早爲自己有所打算,心中有些慚愧,又想起徐庶還要爲自己事先說項,此時是萬萬不能有事的,自己先前的佈置,可有些不妥了。

劉備連忙拉住徐庶說道:“元直且慢,先前我差劉闢爲元直準備一些江南的土產,好捎回去帶給令堂,表達我一番的謝意,只是那劉闢這個傢伙也不知怎麼地還沒回來。剛纔我也不好意思因此耽誤了元直的行程,也就沒有攔阻元直,如今過了這麼許多時辰,這劉闢也應採買好了,元直可少留片刻,待我遣人催他一催。”說完,劉備也不待徐庶答言,徑直吩咐了一個心腹護衛去了。

徐庶心裡明白,也不多說什麼,只是與劉備閒聊。

不多時,征塵起處,劉闢帶了十幾個親兵回來,手裡面也確實拿了一些東西。只不過那些東西平常的很,應該費不了多少時間準備的。

徐庶更不多說,接過了哪些東西,謝過了劉備,催馬而去。

兩日後,徐庶棄馬登舟,改乘海船,駛往幽州。

而此時劉備還沒找到那位蓋世的奇人,可劉備手下的大將吳景卻迎來了一個不該出現的人物,如今劉備大對頭孫家的二公子孫權,來到了吳景的府上。

“你怎麼來了?不要命了嗎?”吳景驚恐的問道。隨即走出屋外,喝退了家人,關上了門窗。

“舅父大人,外甥我是求您幫忙來了。請您幫幫我們孫家吧。”孫權對吳景開言說道。

“幫?我怎麼幫?就你那死鬼老爹。強搶了我地兩個妹妹,我憑什麼要幫你們孫家?”吳景壓低了聲音,怒氣難銷地說道。

“舅父大人。如今家父以死,您們上一代的恩怨,那都應該煙消雲散了。而如今,我們孫家危在旦夕,還請舅父大人看在我母親大人的面上,幫外甥一把吧。”孫權撲通就給吳景跪下說道。

“快起來,快起來。”看着孫權跪下,吳景也是氣消了一半的說道。

“舅父大人若是不答應,甥兒回去也是死,更無面目以對家母。甥兒還不如跪死在舅父大人這裡算了。”孫權執拗的說道。

“咳。如今的局面你也不是不知道。劉備勢大,我怎麼來幫你啊?”看着孫權這幅樣子,吳景也軟了幾分的說道。

“舅父大人,如今您守護丹陽,乃是一方重鎮。只要您想幫我們,那絕對可以對劉備造成嚴重打擊。何況,您乃是劉鷂舊部,那劉備重用太史慈、以及張英、樊能他們,您在劉備的手下,也沒有更多的發展。您就算是反了劉備,也是理所應當。而只要您幫了甥兒,甥兒得了江南,那江南也就是舅父大人得了,咱們別吳兩家,可以公治江東、江南,如此豈不快哉?”孫權不慌不忙地爲吳景分析道。

“這個?”吳景的心中既有些心動,又有些猶豫。

“舅父大人,您還猶豫什麼?關鍵時刻,您不幫着親戚,還能幫着外人嗎?何況,您與我們孫家的姻親關係。又不是什麼機密,即使是您現在把甥兒殺了,獻與劉備。那劉備也不可能完全相信您的。現在,只是那劉鷂新死。劉備爲了穩住劉鷂的舊部,這才暫時沒動您的。您可千萬不要自誤啊!”孫權看準時機又加大了籌碼。

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271回 背叛第233回 孔明出世第179回 傢伙長的好處第444回 進攻第53回 正名第548回 二氣諸葛亮第379回 敢爲天下先第543回 裝備好,就是氣人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516回 賣票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192回 錢第216回 連鎖反應第388回 參謀部的反應第20回 夜談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25回 回扣第153回 亂第51回 風雲變色第445回 詭異的曹軍第465回 釣魚戰第58回 名揚天下第42回 誰是誰非第127回 子龍出山第611回 鐵甲連環牛第91回 妙計破城第245回 恐懼的反應第285回 議第414回 趁勢第323回 以儆效尤第527回 老實人第619回 盤蛇吃百鳥第512回 劉明巧問案第65回 劉明遇刺第482回 膽大包天的呂布第478回 厚德得威風第28回 演武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401回 我錯了第96回 出走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187回 冷戰之策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600回 明目張膽偷懶的劉明第512回 劉明巧問案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190回 想上調,進軍校第263回 忙與閒第88回 公孫瓚的請求第164回 內部危機第507回 山海東來第519回 逼供第413回 虎毒不食子第101回 金釵盟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288回 傭兵(上)第149回 叫屈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65回 劉明遇刺第578回 周瑜自立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148回 拜月第116回 呂布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348回 誰圍獵誰第620回 張飛怒第61回 玄德弟第427回 病第143回 誤會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579回 多事的羣英會第414回 趁勢第458回 卑鄙第74回 劉明地另一個餿主意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433回 雛也要第312回 意外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416回 火種第232回 沒門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408回 花海第472回 小麻煩第61回 玄德弟第57回 快速部隊的好處第508回 信仰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469回 玄妙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281回 三分天下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34回 劉明說理
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271回 背叛第233回 孔明出世第179回 傢伙長的好處第444回 進攻第53回 正名第548回 二氣諸葛亮第379回 敢爲天下先第543回 裝備好,就是氣人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516回 賣票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192回 錢第216回 連鎖反應第388回 參謀部的反應第20回 夜談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25回 回扣第153回 亂第51回 風雲變色第445回 詭異的曹軍第465回 釣魚戰第58回 名揚天下第42回 誰是誰非第127回 子龍出山第611回 鐵甲連環牛第91回 妙計破城第245回 恐懼的反應第285回 議第414回 趁勢第323回 以儆效尤第527回 老實人第619回 盤蛇吃百鳥第512回 劉明巧問案第65回 劉明遇刺第482回 膽大包天的呂布第478回 厚德得威風第28回 演武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401回 我錯了第96回 出走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187回 冷戰之策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600回 明目張膽偷懶的劉明第512回 劉明巧問案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190回 想上調,進軍校第263回 忙與閒第88回 公孫瓚的請求第164回 內部危機第507回 山海東來第519回 逼供第413回 虎毒不食子第101回 金釵盟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288回 傭兵(上)第149回 叫屈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65回 劉明遇刺第578回 周瑜自立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148回 拜月第116回 呂布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348回 誰圍獵誰第620回 張飛怒第61回 玄德弟第427回 病第143回 誤會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579回 多事的羣英會第414回 趁勢第458回 卑鄙第74回 劉明地另一個餿主意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433回 雛也要第312回 意外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416回 火種第232回 沒門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408回 花海第472回 小麻煩第61回 玄德弟第57回 快速部隊的好處第508回 信仰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469回 玄妙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281回 三分天下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34回 劉明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