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回 雨夜豔遇

秋天的天氣,變化就是快!剛纔還是晴空萬里,轉眼已是暴雨臨頭。

劉明衆人就趕上了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荒野之中,劉明等人也無處藏身,只得冒雨趕路。

在這風雨中,劉明等人又行了多時,忽聽得遠處轉彎處,傳來了一聲馬的嘶鳴!聲若龍吟虎嘯,當是寶馬無疑。引得劉明三兄弟胯下的馬王,齊聲高鳴、迴應。

張飛聽見後,哈哈大笑,轉首對劉明說:“大哥聽見沒有?有馬叫!那邊肯定有人家,咱們不妨過去。也避避這場該死的大雨!”

關羽也贊成道:“是呀,大哥。這雨也太大了,再淋下去,弟兄們非生病不可!咱們還是避避吧!”

劉明回了一聲:“好!”

衆人催馬向那個方向奔去。轉過彎來,一間廢棄的道觀映入眼中。

衆人一看原來只有一座破道觀。稍微有些失望,可在這風雨交加之時,有這麼一座道觀,倒也聊勝於無,畢竟它可使衆人暫避風雨。

衆人行至道觀之前,下馬,推開道觀的破門,牽馬走進道觀之中。只見道觀中的庭院還挺大。而那正殿的一棵大樹之下,栓了一匹馬。這是一匹棗紅色的大馬,神駿非凡,雖然比不得劉明、關羽、張飛三兄弟的馬王,可是比劉明手下那些價值百金的好馬,看起來卻又好上幾分,絕對當得起寶馬二字。剛纔那聲馬叫,不用問,就是這匹寶馬發出的了。

張飛、關羽這些武將都是愛馬之人,雖然這馬比不上自己騎得,可是看到如此的好馬,竟在雨中淪着受罪。還是氣憤不已!

那關羽還好點,還能剋制住自己。可那張飛卻壓不住這胸中的悶氣!

張飛破口大罵:“哪個兔崽子,自己跑去避雨,卻把這馬兒留在雨中淪着。還有沒有人行?待俺老張教訓,教訓你。讓你也知道,知道淋雨的滋味!”張飛一邊叫囂着,一邊把自己的馬匹交給了身旁的隨從,自己竄到大殿門前,一腳踹開殿門,就要衝進去對裡面的人動手。

劉明連忙喝止道:“三弟休要魯莽,這是人家自己的事。不許動手!”

劉明這裡剛喊完,那邊張飛一是踹開了殿門,衝了進去。衆人正不知道張三爺要如何對待裡面的人時,裡面的張飛發出了“啊!”的一聲大叫,又快速的跑了回來。

大夥都是大爲驚奇,裡面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既然能讓膽大包天的張三爺大叫的跑回來?

衆人奇怪的看着張飛,不好意思詢問。

這時只有劉明出頭問道:“三弟,怎麼了?你怎麼大叫的跑回來了?”

關羽也甚是好奇這平常就從來不知道“怕”字是怎麼寫的三弟,今天是怎麼了?

張飛見衆人都好奇得看着自己,稍微有點不好意思地道:“大哥,裡面的是一個女的,我這麼一個英雄好漢,總不能打女的吧?”

衆人這纔有點明白。

於是劉明讓隨從把馬牽到偏殿避雨,自己領着關羽、張飛來到正殿門外,向裡面說道:“裡面這位姑娘,不要害怕,我們也是避雨的。剛纔是我三弟魯莽了,我在這裡給你賠禮了。我們絕不是歹人,我們會在偏殿休息,你儘可放心。”

劉明在這裡說着客氣話,張飛在一旁嘀咕道:“大哥,別費勁了。裡面的那個女的,還不知是死是活呢?”

劉明奇怪的看着張飛問道:“三弟,這話是怎麼講的?”

張飛不好意思的答道:“大哥,我剛纔進去時,看到一個人倒在地上,我以爲他是裝死,過去踹了一腳,結果把他踹反過來,才發現他是一個女的。所以我纔會因爲誤打了女人,而大叫出來。”

“你太莽撞了!”劉明瞪了張飛一眼,快速走進大殿,心說:就你張飛那一腳,別說是女的,男得也受不了呀!

張飛在一旁還委屈得說:“大哥,我沒用力踹。我只是輕輕的碰了一下。絕對不是故意打女人。一會兒,大哥你可千萬要叮囑好那些小子,不能讓他們傳出去,壞了俺老張的名頭!”

關羽在後面推了張飛一把,說道:“快進去看看吧!別廢話了。”

此時劉明已來到那個女子身旁,只見那個女子,原本頭上帶的斗笠,已是掉在了一旁,應該是張飛那一腳造成的。滿頭的秀髮,散落於地上。雙目緊閉,眉頭微皺。相貌甚是端正。臉色倍紅,好似火炭一般。就是劉明這不太懂醫學的,也知道這個女子應該是發燒了。而且以這個女子渾身溼透的衣裳來看,這個女子應該是淋雨造成的。

劉明有點犯難,這個女子現在這個樣子,應該和張飛踹的那一腳,沒多大關係。可是見死不救,劉明還真做不出來!不過,要救的話,可怎麼救?這就讓人費思量了。

以這個女子的病情,應該立馬帶她找大夫醫治!可是這門外的大雨不止,這個女的要是再淋着雨,恐怕還沒找到大夫,就要報銷了。

可是就這樣乾耗,也絕對不是回事。最少那個女子溼透了的衣裳,就應該換一身乾的!總這麼的溼着,對這個女子肯定是不好,只能加重這個女子的病情!可是問題又來了,劉明這些人,也是被雨淋透了,哪還有乾的衣服?而且就算是有乾的衣服,可是劉明着一幫人都是大老爺們,也不方便幫那個女的換呀!何況,劉明還很在乎一件事。什麼事?那就是劉明不知道現在所處年代的女子是不是很講究貞節?劉明怕即使救了這個女子,如果有什麼不好的事,讓這個女的誤會了,那可就真的是弄巧成拙了。

劉明思量再三,命令隨從點火,給這個女子烘烤,取暖。同時熱一些酒給這個女子灌下驅寒。

沒成想,劉明命令是發下去了,可是隨從卻站在那裡,一幅爲難的樣子,顯得不知如何是好。

劉明奇怪的問道:“怎麼還不去生火?愣在那裡幹什麼?”

隨從哭喪着臉答道:“回將軍,酒倒是有的是,爲了三爺,咱們隨身帶着呢。可是這生火、熱酒,小人卻萬萬辦不到。如今外面這麼大的雨,小人可到哪裡找到乾的木材?沒有幹木材,小人有如何可以爲將軍生火?請將軍原諒小的,收回成命。”

劉明自語道:“嗯,這倒也是。”劉明有心就叫那個隨從不要生火了,可是劉明緊跟着想到:不生火,自己和關羽、張飛這些人倒沒什麼。可那個生病的女子可怎麼辦?

劉明低頭想着辦法,猛然看見一個木質的案腳,順着這案腳,劉明擡頭一看,不僅有一個桌案,那桌安之上還有一尊木質的神像。

劉明一看大喜,這些不都是幹木頭嗎?於是劉明高行地說道:“你們看這些不是幹木材嗎?趕快劈了生火!”

隨從一咧嘴,心說:我的媽呀,連神像都敢劈,真是罪過!

劉明看那個隨從,還是不動,不覺有點生氣道:“怎麼還不動手?”

隨從嘟囔道:“將軍,那是神像,我們劈了生火,合適嗎?神爺會不會怪罪我們?”

劉明一聽,心說:迷信,你們這些人還真是迷信!不過劉明嘴上卻說:“無妨,你就按我的吩咐去辦吧!如果真有神仙要怪罪,也會怪罪到我頭上,和你們無關!”

張飛在一旁聽的火大,衝着那個隨從罵道:“你這傢伙,好大的膽子!我大哥讓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羅嗦個什麼?莫非忘了我大哥的出身?什麼是神仙,什麼不是神仙?我大哥難道不知道?還需要你來提醒?還是說,你惦着嚐嚐我老張的鞭子不成?”

虎的那個隨從連聲稱道:“不敢,不敢。小人這就去。”那隨從到這時,心裡也明白了,心說:就是,我怕什麼呢?一切不是有將軍頂着了嗎。而且將軍是什麼人?那是活神仙呀!既然將軍要我劈了那個神像生火,就說明了那個神位不是假的,就是一個不足爲道的小神位。我又怕那個木頭疙瘩幹什麼?

隨後,那個隨從把神像劈了,生了一堆旺火,事後,那個隨從又什麼事也沒有。於是,那個隨從把劉明劈神像無事,肯定是神人下凡的推測,廣爲流傳。

卻說,劉明在給那個女子灌了幾口加熱的高粱酒後,那個女子,幽幽的醒來。隱約中看見劉明,不由一愣,伸手推開劉明。

劉明此時正給這個女子喂酒,忽然被這個女子推開,還以爲這個女子誤會了。連忙申辯道:“姑娘,不要害怕。我們不是歹人。我們只是見你昏倒在這裡,給你生火取暖罷了。”

那個女子看劉明他們無有什麼惡意,低聲說了一聲:“謝謝公子了。我的病不要緊,只要我休息一下就好。這段時間,請不要打攪我。”說完,那個女子伸手掐了一個手決,就地盤膝行起了一段功法。

劉明看的大是好奇,不由得問關張二人道:“二位賢弟,此女子好生奇怪!你們可知道她運的是什麼功嗎?”

關羽答道:“大哥,小弟也看不出來。不過看她的意思,應該和華老一樣,練的都是傳說中的內家功。”

張飛也說道:“大哥,我看也是如此。如果她要不是女的,我倒要在他好了後,好好的領教,領教。不過,可惜了。誒,對了。大哥,二哥。一會兒那個女的醒過來,你們可千萬別說我曾踹了她一腳。那樣會壞了俺老張的名頭不說,現在看那女子還是一個練家子,要是她知道後找俺老張報仇,俺老張又不能真的與小女子一般見識,那豈不是窩囊之極?”

劉明他們被張飛這一打岔,都笑了起來。回了張飛一聲知道了。

到了天明時分,雨停了。那個女子的功也運完了,那病勢還真的好了許多。

劉明等人就要辭別這女子趕路。

不成想,那個女子反倒跟劉明說道:“這位公子慢行。小女子自幼隨家父保鏢,行走於江湖。沒想到,幾日前遇到一股亂軍,家父及親人全都命喪其中,小女子也是受了點傷,因此纔會因雨淋而致病。今我瞭然一身,無依無靠,又承蒙公子相救,我願跟隨公子,爲奴爲婢,伺候公子。還請公子收留。”

劉明大驚,雖說來到古代見了不少新鮮事了。可是這種豔遇還真是頭一回遇上。別說是古代了。就是在現代劉明也沒碰上過這種豔遇呀。

劉明連忙說道:“姑娘,我如何敢當?昨夜我也沒做什麼。是姑娘自己行功,治好自己的病,我哪能讓姑娘你來伺候我?”

“公子是嫌棄我是一個江湖人了。我現在孤身一人,又無有親友可以投靠,而且身無分文,又染病於身。如若公子不收留於我,我與其活着受罪等死,不如現在就死了好!”那個女子聽劉明說完,幽怨的說着。說完還作勢欲尋短見。

劉明連忙攔住那個女子說道:“姑娘,沒錢不要緊,我這裡有錢,你可以拿去,安家立業。好好生活。”

沒想到,那女子聞此言,勃然色變。怒斥道:“原來公子就是如此輕看於我。難道我是訛人錢財的低賤女子?小女子不才,可也知道:君子餓死,不食嗟來之食。我寧死,也不讓別人憐憫的!我今要一死,已明志!”說完低頭就向牆撞去,惦着一頭撞死。

驚的劉明也顧不上什麼了,一把拽住那女子手腕,連忙說道:“姑娘莫怪,剛纔是我說錯話了,以後姑娘就跟着我好了。”

那女子被劉明拽住,聽到劉明說收下了自己,心中暗自高興。可是緊接着覺察到劉明還拽着自己的手。那女子臉一紅,用另一隻手推開了劉明握住自己的手,低聲說道:“公子說話可算數?我今後可就跟隨公子了。”

第288回 傭兵(上)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第69回 高人第323回 以儆效尤第144回 買一送二第412回 誘殺第206回 五十六第246 虛實之間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1回 無奈到三國第142回 絕技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593回 盡在山人掌握中第148回 拜月第25回 回扣第553回 賭約第592回 周瑜妙對第104回 天下英雄榜第510回 毒蛇第427回 病第483回 殺手六人組第68回 民族融合和地方主義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132回 庭變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401回 我錯了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第3回 行賄的脫身第27回 華佗第587回 局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80回 高人華佗第113回 腐敗第333回 無奈的變故第335回 闖聯營(上)第216回 連鎖反應第242回 無奈的轉換第436回 聯姻還是拒絕第542回 兵進陽平關第206回 五十六第454回 拼命第448回 戰潼關第379回 敢爲天下先第482回 膽大包天的呂布第252回 接駕第349回 有什麼不滿意第418回 羅馬好消息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479回 可憐人第138回 破關第57回 快速部隊的好處第559回 陰錯陽差第116回 呂布第388回 參謀部的反應第136回 小強第308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四)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177回 誅文丑地二百四十八回 曲折第68回 民族融合和地方主義第263回 忙與閒第359回 曹操的老毛病第507回 山海東來第408回 花海第29回 關羽戰張飛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156回 軍校第282回 縱橫第285回 議第263回 忙與閒第593回 盡在山人掌握中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487回 包圍戰第526回 張飛奇襲諸葛亮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第113回 腐敗第252回 接駕第29回 關羽戰張飛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230回 勤快第575回 曹操又笑了第478回 厚德得威風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174回 一線生機第381回 舌辯無雙第138回 破關第189回 不足爲信第401回 我錯了第44回 劉備的抉擇第493回 開放市場第497回 不愧是偉人的諸葛亮第21回 象棋?兵法?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173回 上 晉陽之戰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405回 一串好事
第288回 傭兵(上)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第69回 高人第323回 以儆效尤第144回 買一送二第412回 誘殺第206回 五十六第246 虛實之間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1回 無奈到三國第142回 絕技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593回 盡在山人掌握中第148回 拜月第25回 回扣第553回 賭約第592回 周瑜妙對第104回 天下英雄榜第510回 毒蛇第427回 病第483回 殺手六人組第68回 民族融合和地方主義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132回 庭變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401回 我錯了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第3回 行賄的脫身第27回 華佗第587回 局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80回 高人華佗第113回 腐敗第333回 無奈的變故第335回 闖聯營(上)第216回 連鎖反應第242回 無奈的轉換第436回 聯姻還是拒絕第542回 兵進陽平關第206回 五十六第454回 拼命第448回 戰潼關第379回 敢爲天下先第482回 膽大包天的呂布第252回 接駕第349回 有什麼不滿意第418回 羅馬好消息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479回 可憐人第138回 破關第57回 快速部隊的好處第559回 陰錯陽差第116回 呂布第388回 參謀部的反應第136回 小強第308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四)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177回 誅文丑地二百四十八回 曲折第68回 民族融合和地方主義第263回 忙與閒第359回 曹操的老毛病第507回 山海東來第408回 花海第29回 關羽戰張飛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156回 軍校第282回 縱橫第285回 議第263回 忙與閒第593回 盡在山人掌握中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487回 包圍戰第526回 張飛奇襲諸葛亮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第113回 腐敗第252回 接駕第29回 關羽戰張飛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230回 勤快第575回 曹操又笑了第478回 厚德得威風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174回 一線生機第381回 舌辯無雙第138回 破關第189回 不足爲信第401回 我錯了第44回 劉備的抉擇第493回 開放市場第497回 不愧是偉人的諸葛亮第21回 象棋?兵法?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173回 上 晉陽之戰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405回 一串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