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過,道在一切事物之中,他最後以便溺爲例,表明即使這些污穢的東西,也有道在其中。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在天地中,我們人和便溺有什麼區別呢?我們確實同樣渺小脆弱,但是不要忘記,我們有自己的精神,作爲人我們當能創造奇蹟。天地可以不仁,但作爲人當有仁愛之心……”
黃超邊走邊向寧採臣講道理,本來這應是有趣的學問交流,但眼下這環境實在陰森,寧採臣提着燈籠的手都在抖。蘭若寺可不是在城外三裡半那麼遠,他們在天大亮的時候出城,直到天色徹底黑下來,兩人還在林子裡穿行。
“黃兄,我知道你學問好,可是這裡好陰森,這是隱士居住的地方嗎?”寧採臣看着周圍的樹木,那些枝杈就像是魔鬼的爪子。黃超無奈地嘆息:“你沒有聽我說話嗎?就算這裡陰森恐怖,但這裡所有的事物同樣具有道。你以爲隱士一定居住在山清水秀的環境中,從一開始就給天地萬物做了高下之分,你的目光還不平等。”
“唉,你的實力也太糟糕。如果那些不是餓狼,而是兩三螞蟻,你就不必害怕……”黃超看到林子裡鑽出野狼,正好以此爲例,告訴寧採臣實力的重要。寧採臣聞言一看魂飛魄散,根本聽不清黃超講什麼,大叫一聲躲開到了黃超後面。如果黃超向前走兩步,估計渾身發軟的寧採臣就得順勢倒地,然後抱住黃超大腿求帶。
“你看,你不能讓它們改變,那你就要改變自己,讓他們對於你來說,和螞蟻的威脅差不多。寧兄弟,我看你儒家六藝掌握地很差,你文學尚可,術算也還好,但是射、御之類強身健體的技藝,你完全沒有。你已經走了歪路。”
寧採臣如果獨自遇上餓狼,這時候已經在主角氣運下爆種開始瘋跑,然後就逃過了餓狼。不過黃超已經看到這些狼有妖術激發,可能他們的目的就是把人往蘭若寺趕,讓他們成爲姥姥的食物。
黃超的打扮是大唐和主世界的書生標配,他抽出腰間佩劍,倚天劍的材質在這些世界已經一般,可是黃超多年使用,早已將自己的劍意融於其中,這把劍與他的心神最爲相通,給他足夠機會,這把劍也將適應靈性的世界,生出返虛階段的奇效。
劍光冰寒,餓狼看到來者武功不俗,從四面八方撲上,於是黑暗的林間響起幾道風聲,那是餓狼撲起時的聲勢。黃超出劍卻渾然天成,無聲無息中如月光泄底,所有餓狼倒飛而出,失去聲息。
黃超搖着頭說:“寧兄弟,你得練練武功啊。”他說這話是如此的自然和誠懇,好像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寧採臣不由懷疑,難道我二十多年學到的那些書生的行事準則都是扯淡?是啊,那些人也不是黃兄這樣的大儒,他們可能體會不到真意吧。
他強忍着內心的恐慌,跟黃超踏入了蘭若寺,不斷告訴自己:“不能因爲這裡破敗,而對隱者心生不屑。”
寧採臣估計那隱士恐怕是非常不拘小節的怪人,外表說不定和乞丐相同,他的猜測很靠譜,這世界的著名人物諸葛臥龍就是這副尊容。很快,他就不擔心那隱士會很邋遢,他開始擔心自己小命。
有黃超帶着,寧採臣沒有直接闖入燕赤霞和夏侯的戰鬥中,他在一個安全距離,看到兩人暴力的決戰,他們將寺院的樓板都撞塌好多,兩人卻全不在意。很快燕赤霞傷到夏侯的左臂,兩人的比武告一段落。
“原來是你們。”聽過燕赤霞說教,夏侯不忿地離開,看到黃超兩人,之前還跟他有一面之緣。
黃超望着他背影道:“好色如命之徒,最終因美色而丟命。你若練劍,連心性都制不住,又怎能領悟高深劍道?荒郊野外妖孽作祟,碰到來歷詭異的美女,多用腦子而非下半|身思考。”
夏侯生氣回過頭來:“你?!”最終沒有動手,哼了一聲離開。黃超把話說得如此明白,他如果還要丟命,那就是咎由自取。
樹妖吃人總要先派女鬼引誘,耗損其陽氣,然後纔將其吞噬精華。這和走夜裡遇鬼類似,它們會先用聲音引誘人回頭,當人回頭吹熄自己雙肩兩盞陽火,就是鬼物行動之時!
回頭都要受損,更不用說跟鬼發生關係。樹妖的操作頗爲巧妙,它先以美色誘惑,上當的全是色迷心竅,將其強詞奪理地化爲“自尋死路”,這在真躲開了某些反噬。
樹妖姥姥作爲簡直是跟聊齋過不去,聊齋裡太多的書生獨自夜宿,狐妖和女鬼上門,書生們全都立刻求歡,毫無矜持,完全沒有收斂,這種故事主角放在蘭若寺,全都是片頭死的那種無名書生。
寧採臣雖有各種弱點,但爲人本分,小倩幾次勾引不成,認識到他善良的本性,從此真正將他放在心中。很多人對寧採臣不屑一顧,卻不想想,以他們那種心性,真遇上女鬼和樹妖,那也是立刻送死的節奏。
“這裡還有鬼?”寧採臣臉色更加不好。
黃超鼓勵道:“你讀書明理,心懷正氣,應該是鬼害怕你。算了,我看你也是讀書讀傻了,這不是讀書本身的錯,是你學習不得要領。依我看你專心用功,就沒心思怕這怕那了!”
寧採臣委屈地哦了一聲,找地方去收拾住下。黃超對燕赤霞道:“讓燕捕頭見笑了。”
“你知道我?”燕赤霞瞪大眼,“我已經厭倦人世,退出江湖,什麼事情都不要找我了!”
“燕捕頭,在下黃超,我來此只爲與你論道,不是挑戰,也不是請你出手。天下佛道法門散佚,我雖有些機緣,卻不能更進一步。燕捕頭以武入道,自學成才,我深表欽佩。若是可以,我願以我所知的道藏佛經,與燕捕頭進行交流。”
“閣下太看得起我……不要叫我捕頭,叫我燕赤霞吧。你求道赤誠之心讓人敬佩,我如果推三阻四,未免顯得太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