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白蝦和青蝦都不及那種南美白對蝦,只可惜在這個地方她找不到這種蝦種,也做不到淡水養殖。
青蝦傅紫萱還真不是太喜歡。主要是它的頭太大了,所以又叫大頭蝦。頭大身子小,去了頭,肉就沒剩多少了。大半的重量都在頭部,而且一咬頭部還好多卵,伸着兩隻大大長長的鉗子,特別影響擺盤,實在沒什麼吃頭。
不過這種蝦最大的好處就是繁殖能力超強,四五釐米長的青蝦排孵在幾千粒以上,其它種類的蝦在這種長度有些才達到幾百粒。而且這種蝦一年能產兩次卵,第一次產的孵還在孵化時,它的孵巢又開始成熟,又可以第二次產孵,前後相差不過二十幾天。是其它蝦比不了的。
而白蝦就是江南一帶河鮮三白裡面的白蝦,肌體透明,體小,肉嫩,口味鮮美,這種蝦蝦殼較軟,連殼帶肉都能一併吃下去。
傅紫萱檢查完,就問道:“這蝦苗和蟹苗都是什麼價錢?”
那莊大就說道:“蟹苗是四十文一斤,蝦苗是三十文一斤。”
傅紫萱一愣,之前魚苗不是按一尾來賣的嗎?
那莊大看出傅紫萱的疑惑,就說道:“這蝦蟹與魚不同,要是按只數來數,那可得數上好幾天。不過我們之前數過,這一斤的青蝦大概是三千尾左右。一般一畝放二百六十斤,可不敢放太密。蟹一般是八十隻一斤,一畝投個一百二十斤。小姐之前跟我們說過五畝蝦塘五畝蟹塘,我們就按蝦苗一千三百三十斤,蟹苗六百斤拿來的,只多不少。”
“這平日裡成蟹的價格是五十文一斤,成蝦是四十文一斤。年節翻倍都不止,中秋前後,那蟹一隻都能賣好幾十文!若是半兩左右的,上百文一隻都搶着要的。這蟹苗和蝦苗的價錢我們都是便宜算的,別人買可不止這個價。這蝦養上三四個月,就能得了,蟹雖然時間長一些,不過中秋前後也能上市了。到時傅小姐可是能賺不少。傅小姐要量這麼大,之前又買過我們的魚苗,我們不敢要傅小姐多的。”
那顧牙人也在一邊連連附合:“傅小姐放心,有我在,他們不敢做那昧良心的事。”
傅紫萱看他們一臉誠意,也只讓清風在幾個桶裡面隨意抽查了一下,瓢起來看可有死的,倒是沒有讓他們稱重。
把蝦苗和蟹苗分別擡着,在莊大和夏二的指導下把蝦和蟹緩緩投進了蝦塘和蟹塘裡。
那莊大和夏二在池塘邊上一邊看一邊指導傅紫萱:“傅小姐還要多載一些水草和放一些螺螄到塘裡。這水草可以給蝦、蟹提供棲息、攝食、遮陽、蛻殼的場所,而螺螄可以提供蝦蟹餌料……”
傅紫萱邊聽邊記在心裡。又向他們請教了好些投喂的知識,只覺受益非淺。
上次他們送魚苗來並沒在家裡吃過飯,這次留了他們三個吃了一頓中飯。送他們走時,除了蝦苗和蟹苗的錢,仍是給他們兩個和顧牙人一人封了一個五兩的荷包……
蝦苗蟹苗投放之後又過了幾天,傅家修的大宅終於修建好了。這一天正是喬遷之喜。
爲了這一天的喬遷之喜,書院特地放假一天。一大清早,用過早飯,趁着客人還沒到,一家人就相攜着往新宅去了。一些東西昨天已是陸續搬過去了,被褥鋪蓋今天收宴後纔會搬過去。
一家人走到自家大門口前就站住了,望着這座佔地頗爲寬廣的大三進院子,心中感慨不已。
之前一家人省吃儉用,一年年的苦熬,就是要省些錢給傅天河帶出去尋傅紫萱,家裡幾個孩子吃不飽穿不暖,也上不起學,傅紫陽還是陳氏孃家給資助的。可是這纔多久,自家就要住上這麼寬敞的大院子了。這寬敞氣派的大門,青灰色的院牆,還有院牆上那黃澄澄的琉璃瓦……之前可是從沒敢想過。
推開大門,一道影壁印入眼簾。兩米來高,長約四五米,厚有半米。正對面用青磚雕成“福祿壽喜”等吉祥圖案,背後則雕了“五穀豐登”“年年有餘”等喜慶圖案。
院內地上鋪着青磚,甬道兩旁有兩個長長的花圃,種了些時令鮮花。兩邊是兩排廂房,然後是正房,正房左右是兩邊花廳。一進院的正房還空着,兩邊的廂房和耳房則留給了下人和客人住。
過了一個垂花門就到了二進院,老傅頭和老劉氏住了正房,兩邊廂房住了傅紫陽三兄弟。二進院修了個小池塘,養了一些荷花,還在池塘旁邊不遠搭了個小亭子,置了張石桌和幾張石凳子,夏子可以賞荷納涼。
穿過二進和三進之間的月洞門就到了三進院,而第三進的正房住了傅天河和陳氏,兩邊的廂房住了傅紫萱和紫嫣。三進院則修了個大大的花園,種了一些花花草草。
第一進和第二進都修了廚房,而每一進爲了取水方便都挖了水井,修了公共淋浴房和洗漱房。每個主人房也都修了淨房,按傅紫萱的要求修了洗漱臺和坐式的馬桶。房間內也做了蓄水箱引了井水,又挖了排污管道埋於地下,一直引到屋外挖的大大的排污池……
傅天河和陳氏當時對於傅紫萱畫的這正屋裡的淨房,極爲不贊成,覺得花費太大了,又是鋪瓷磚又是建臺子,又要架管道又要挖排污口……不過經過試用,果真是方便極了,全家人滿意得不行。
老傅頭和老劉氏等人昨日來參觀的時候也極爲滿意,老兩口再也不用擔心夜裡起夜會跌跤了……
巳時,客人陸續來了。之前老傅頭做壽已是請了遠近親朋了,這回傅天河家裡喬遷之喜,便沒有再請多的人。就請了陳氏孃家一家,老傅頭一些親近的親戚,老劉氏的孃家人,傅紅綢、傅紅菱兩家,傅紫梅一家、村裡一些族人,及楊盛一家。饒是這樣,還是擺了滿滿三十桌。
傅天河臉上掛着暖暖的笑容,帶着紫陽兄弟三個在自家兩扇大開門前,迎着前來道賀的親朋。
陳氏則帶着傅紫萱和紫嫣在後院忙着招呼女客及擺桌安置等活計。陳氏今天穿着杭綢新做的直身長裙,戴着傅紫萱送的那副她平日裡捨不得戴的紅玉頭面,比老傅頭壽辰那天還要高興。
與到來的族人及親戚朋友招呼說笑,臉上帶着終於熬了過來的輕鬆和快意,笑意盈盈,讓人覺得年輕了好幾歲。
其實陳氏也就三十出頭,原先臉色枯黃,一臉愁苦,主要是家計艱難,又因大女丟了,成年掛着擔心和憂鬱。現在女兒也找回來了,自己丈夫也不用天天往外跑了,還有了書院有事可做。
而家裡日子也好過了,還有丫頭幫忙,活計也不用她操心了,整個人閒下來又養了這些日子,早就養回來了。加上她原本就長得不錯,可不讓人看着年輕了十好幾歲嗎?
村裡好些人拿着羨慕的眼神看着她,也有些人說酸話的,她也不在意,笑意盈盈地讓大家今天一定要吃好喝好。
而陳氏的孃家人一早也過來了。陳賢明也帶着一家子跟着來了。那錢氏看着一身嶄新衣裳,戴着讓她刺目的頭面,心裡酸得不行。
話也酸溜溜的:“妹妹這日子可是越過越好了,還住了這麼大的院子,穿的戴的又這樣體面,之前可是一年到頭連肉都吃不上一塊。嘖嘖。你哥哥可是再幹個幾十年怕是也建不起這樣的房子,我哦,可是沒妹妹這般好命呢,養得這樣好的女兒,早知道當初丟孩子的是我多好。”
陳秀才皺着眉看了她一眼,看到陳賢明沒有說她,眉皺得更緊,狠狠地往陳賢明那邊瞪了一眼,陳賢明哆嗦了一下,忙一把拉了她:“這麼多人,胡說什麼呢。”
那錢氏正想說什麼時,扭頭看到陳秀才正看着她,忙閉了嘴巴,她不怕崔氏,但是對這個公爹還是心存畏懼的。
那邊大舅母劉氏把一個籃子遞給陳氏,說道:“你大哥還要在授課,說是下次得空再來與妹夫吃酒。這些是我和娘收拾的一些東西,知道你如今不缺,但也是我們的一番心意。”
陳氏忙道:“來就來了,還拎這麼多肉和雞蛋,留在家裡給孩子們吃多好。”一邊說着一邊遞給旁邊的夏雪讓她拿了下去。
崔氏拉着陳氏的手哽咽地說道:“如今看着你日子過得好了,娘和你爹心裡就安心了……”
陳氏眼眶含淚對着崔氏直點頭。陳秀才看了傅紫萱一眼,笑着點了點頭。傅紫萱也朝他笑了笑。這個外公,傅紫萱對他還是很有好感的。傅天河也在旁邊說了幾句,就引了陳秀才等男人到院裡去了。陳氏也領着崔氏等人往後院去。
不一會,快要開宴了,就聽人報說古氏到了。忙和陳氏迎了過去。古氏不僅帶來了她的一雙兒女還把葉氏姐妹也帶來了。
:感謝“樂兒”投的粉紅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