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不同!

這纔是另外一個世界,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深層意義。

黃老無爲,法家峻刻,墨家反對戰爭,唯有儒家堅定不移的支持漢武帝將戰爭打到底!

你以爲漢武帝窮兵黷武,事實上大漢和匈奴就是你死我亡的關係。

在漢代時候,中土王朝對於遊牧民族並沒有各方面的壓倒性優勢,甚至遊牧民族都沒有接受中土文明影響。

後世的矛盾就沒有那麼尖銳了,因爲後世就算是遊牧民族也都受到儒家,受到中土文明各方面影響。

也就是漢代打敗匈奴,這才讓中土在文明方面對於遊牧民族建立了壓倒性優勢。

而在漢代,可以說是兩個體量相當的敵人,甚至可以說是兩種文明的衝突,你死我活。

這和後來的戰爭性質完全不一樣!

只是可惜,陶小吳喜歡這儒家,同情這儒家。

可是終究大家不是一路人,屁股並不坐在一起去。

小孩子講是非,大人只講利益。

何況,儒家只是在這般時代,嗯,代表先進性……太過超前的先進性,然而並不代表其就是正確。

另外一個世界,人們調侃王莽和劉秀是兩個穿越者之間的戰鬥,或者說是一個穿越者和一個位面之子的戰鬥!

爲什麼都認爲王莽是穿越者?

因爲王莽所施行的種種東西,就算是現在人看了,都不覺着過時。

而他所施行的政策,根本都是來自於當時的儒家,尤其是公羊學派的理想。

二千年後都不覺着過時的東西,放在兩千年前那種公元初期的時代,可想而知,後果如何了!

徐徐嘆息着,陶小吳開口笑道:“其實我覺着,我們仙派,嗯,就是煉氣修仙之人,和你們儒教很相像,都是追求不朽!”

那諾成眉毛一挑,不以爲然的道:“如何說?”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你們儒生追求的不外如是吧?”陶小吳淡然笑道。

這話一出,那諾成由不以爲然變得鄭重起來。

聽着陶小吳繼續說下去:“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衆。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

諾成原本對陶小吳所說的話不以爲然,很想說我們儒家可不追求長生不朽,和你們這些人不同!

然而聽着陶小吳的話,卻是不斷點頭,心中感嘆,這三不朽算是將儒家士子的功業說盡了!

儒家士子所追求的無非就是這三樣,然而以陶小吳說起來,這三者追求的也是不朽,也是想要千秋萬載,流傳後世。

立德不是後來人以爲道德的意思,而創造制度,博施濟衆,也就是發展社會,造福天下!

而立功就不用多言了,拯厄除難,功濟於時。不論是修橋鋪路,還是修建水渠良田,都是如此……

縱觀自古被尊之爲神的古賢人,多是因爲立功而爲百姓記住,以之爲神明!

最典型就是都江堰了,數千年下,依舊還有着蜀郡太守李冰之廟,歷代祭祀不廢。

而立言,人死而作品還存在,千秋萬載之下,依舊被人誦讀,甚至尊奉。

這些是現實意義上來說,從神道意義上來講,儒家天神地祇人鬼的系統。

天神屬於先天存在,也就是所謂天地日月星辰四時等等,爲世界之具現。

而地祇自然是名山大川,江河嶽瀆主宰之神。

也可以說是大地之上,一切種種之化身!

而人鬼,卻是以人成神。

聰明正直爲神,庇國福民爲神。

事實上,儒家所謂大聖大賢,死後都爲這等神明。

這是神道之中的不朽!

這般世界儒家士子不管是立德立言立功,最後追求的也是這般死而爲神,豈不正是追求不朽?

諾成自己是儒生士子,所以對於陶小吳這些話,格外有着感觸,不由微微點頭。

而陶小吳卻是繼續笑道:“只是我們也有着不同,你們儒教追求的兼濟天下,不管是立德立功還是立言,都是要造福天下百姓萬民。

所謂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而我們修行者,追求的卻是獨善其身。”

諾成身子轟然巨震,如果說陶小吳開初說那三不朽的話,還只是讓他心有慼慼焉。

而此時,陶小吳抄襲的這橫渠四句一出,卻就是振聾發聵,讓那諾成發抖。

越是儒生,越是浸淫着儒家學問,對着四句感受也就越深。

簡直就把一個儒生的心腸給說盡了!

三不朽還是從功利上來說,而這橫渠四句卻是從自心上來說,是儒生心腸上的話。

這四句話本來應該由那一位儒家大儒,甚至是大聖大賢說出纔是。

此刻,由陶小吳口中說出,震撼之餘,卻也讓諾成深深感到遺憾,同時信心越發堅定了起來。

他恭恭敬敬地向着陶小吳行禮,一揖到底,道:“君能夠說出這四句話,若是入我聖教,當能爲大儒大賢,甚至就算是聖人都有可能!

就爲這四句,君也請受我一拜!”

陶小吳不閃不避,受了這一拜。

他不是自己受這一拜,自然是爲另外世界的張橫渠受這一拜的。

陶小吳自己可以謙虛,不受這一拜。

但是,他在這個世界抄襲橫渠四句,代表的就不是他自己。

而這橫渠四句,絕對也完全有資格受着一拜!

他可以自己謙虛,卻不能替這橫渠四句謙虛。

諾成誠心正意的一拜之後,方纔起身,眼中惋惜之色越濃:“可惜了!”

“沒什麼可惜的!你我道不同而已,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道。誰能走自己的道,就要看手中的劍利不利了!

你放心,我就算是殺了你,也會放你魂魄離去,迴歸儒廟的!”

陶小吳語氣平淡,卻已經拔出劍來,一字一句,其中有着無與倫比的殺氣和信心。

“我也一樣!並且,只要我死了,我們的事情就一筆勾銷,日後再不會有人爲那豐家的事情找你復仇!”諾成道。

兩人目光在半空之中碰到一起,一瞬間彷彿兩塊鐵錘砸在了一起,火星四濺,空氣都在顫抖。

第二百三十章 山谷靈脈第十四章 荒村土地第十七章 舉頭三尺第三十一章 皇帝第二十三章 這算是嫁接麼?第二百零一章 大儒第一百零二章 親兵第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法器第五十一章 淅王太傅第十一章第十七章第八十二章 王仲第二十一章 煉煞第七十四章 何謂正義?第三十四章 爭奪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聖大賢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四十八章 七絕地煞大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法器第二十九章 威脅一個王國的正確姿勢第六十二章 太陽煉質第五十三章 追殺!第五十四章第二十章 我靠,會飛!第一百零一章 春秋之誅第三十九章第四十四章 再見故人!第三十六章 鬼神奇遊第一百六十章 念動力?第三十九章 敕封第三十二章 水很深第九十三章 顯聖第一百零三章 天,積氣爾!第三十七章第六十四章 龍脈第五十三章 天地人三劫第二十五章 青都派弟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遊第十八章 無掛累而爲灑脫第七十五章鳥銃第三章 水幕第二十二章第三十章 以武入道第六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一百四十章 有德之家?第一百零二章 親兵第九十一章 混煉第二章 神煞第五章 鬼門第十四章第三十五章 拼了!第九十一章 不爲良相第三十九章 五大神木第十三章 絕望!第七十五章 怎麼會有巫火?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仙師第一百七十章 仗義輕生死第十章 地祇之神?第五十四章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第七章第三十四章 邱山第四十七章 車駕第二百二十五章 巫成第五十章 刀兵不祥!第二十七章 惡魔軍團第六章 陽九百六第四十六章第七十九章 牛夫人和小甜甜第九十九章 傾巢第二十四章 古代英靈第七十二章 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第六十七章 分錢第四十四章 有才!第七十四章 供奉高手第一百二十七章 光照下土2第三十三章公證第三十章 大恐怖第二十七章 婆婆媽媽第一百一十三章 法器第三章 靈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2第一百二十五章 行屍走肉第七十章 巨無霸第八十五章 掠奪第四十一章 伏擊?第六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箭在弦上第九十五章 怨煞反噬第二章 出海第七十九章 牛夫人和小甜甜第一百七十一章 縱死俠骨香第七十二章 儒生第四十一章 青都山第四十九章 劫運之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第九十三章 大儒第九十二章 暖玉生煙第三十一章 野鬼
第二百三十章 山谷靈脈第十四章 荒村土地第十七章 舉頭三尺第三十一章 皇帝第二十三章 這算是嫁接麼?第二百零一章 大儒第一百零二章 親兵第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法器第五十一章 淅王太傅第十一章第十七章第八十二章 王仲第二十一章 煉煞第七十四章 何謂正義?第三十四章 爭奪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聖大賢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四十八章 七絕地煞大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法器第二十九章 威脅一個王國的正確姿勢第六十二章 太陽煉質第五十三章 追殺!第五十四章第二十章 我靠,會飛!第一百零一章 春秋之誅第三十九章第四十四章 再見故人!第三十六章 鬼神奇遊第一百六十章 念動力?第三十九章 敕封第三十二章 水很深第九十三章 顯聖第一百零三章 天,積氣爾!第三十七章第六十四章 龍脈第五十三章 天地人三劫第二十五章 青都派弟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遊第十八章 無掛累而爲灑脫第七十五章鳥銃第三章 水幕第二十二章第三十章 以武入道第六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一百四十章 有德之家?第一百零二章 親兵第九十一章 混煉第二章 神煞第五章 鬼門第十四章第三十五章 拼了!第九十一章 不爲良相第三十九章 五大神木第十三章 絕望!第七十五章 怎麼會有巫火?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仙師第一百七十章 仗義輕生死第十章 地祇之神?第五十四章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第七章第三十四章 邱山第四十七章 車駕第二百二十五章 巫成第五十章 刀兵不祥!第二十七章 惡魔軍團第六章 陽九百六第四十六章第七十九章 牛夫人和小甜甜第九十九章 傾巢第二十四章 古代英靈第七十二章 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第六十七章 分錢第四十四章 有才!第七十四章 供奉高手第一百二十七章 光照下土2第三十三章公證第三十章 大恐怖第二十七章 婆婆媽媽第一百一十三章 法器第三章 靈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2第一百二十五章 行屍走肉第七十章 巨無霸第八十五章 掠奪第四十一章 伏擊?第六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箭在弦上第九十五章 怨煞反噬第二章 出海第七十九章 牛夫人和小甜甜第一百七十一章 縱死俠骨香第七十二章 儒生第四十一章 青都山第四十九章 劫運之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第九十三章 大儒第九十二章 暖玉生煙第三十一章 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