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節 陽火龍象劍

土龍蛇王的妖丹眼下用不上,精鐵佛像所藏的劍訣毫無用處,魏十七也是果決之人,拋諸腦後,不再多想。二人又閒聊了一陣,清明有好爲人師的脾氣,唧唧呱呱說了不少隱秘,過足了嘴癮,魏十七聽得津津有味,長了不少見識。

日頭近午,魏十七離開無涯觀,前往鼎爐坑見馮煌,這一回,他得了一隻紫紅的赤玉葫蘆,掛在腰間,並不覺得累贅。

一天,兩天,三天,五天,七天,十天,他就這樣日復一日重複着枯燥單調的生活,白天溫養淬鍊肉身,夜晚汲取月華之精,偶有閒暇,也不去打攪餘瑤,或者上熊羆崖練拳耍棍,或者上赤水崖拜訪褚戈,或者去雲閣找清明閒談,或者在毒蛛谷尋覓毒物,他把自己逼得極狠,無時不在修煉,沒有片刻停歇。

三個月後,魏十七找到餘瑤,考校她的修爲進展。

之前魏十七的話深深刺傷了她,餘瑤像被抽了一鞭,找回了往日的剛毅和鋒芒,她沒有聽從魏十七的吩咐,而是藉助萬年芝液之力,重新凝鍊了一枚劍種,種入獸牙彎劍之中,日以繼夜地祭煉飛劍,進展之快,出乎魏十七意料之外。

魏十七揉揉她的頭,欣慰地說道:“不錯,這纔是我認識的那個餘瑤。”

餘瑤彎起嘴角,淡淡一笑,投入他懷中,呼吸着他身上的氣息,對自己,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忽忽數月過去,魏十七自覺肉身堅固,已有五六分“金剛”法體的火候,當即將劍丸吸入腹中,再加了一項日常功課,開始修煉本命神通。

六翅水蛇漸漸長到拇指粗細,額頭生出一枚小小的硬角,晶瑩透亮,潤澤如玉,它跟魏十七極其親暱,喜歡纏在他手上曬太陽,打瞌睡。

馮煌冶煉魂器也大有進展,有了魏十七相助,攝入精魂事半功倍,在耗費了數百道精魂後,天雷勾動地火,一滴水掉進油瓶,居然湊巧成功了一回,找到了第三種精魂搭配。

以土龍蛇骨打造劍胎,熔入血蟒妖丹,開闢出兩處虛位,依次攝入一道陽環蛇精魂,一道火赤鏈精魂,成就的魂器威力不俗,能催動土龍妖火,有幾分三陽歸元妖火劍的神通。馮煌喜出望外,愛不釋手,將其定名爲陽火土龍劍,這倒提醒了魏十七,他提議魂器乾脆以此命名,攝入的精魂各取一字,再加上器胎,合併爲魂器之名。

比如馮煌之前煉成的那柄蛇骨劍可稱爲“六土矛頭劍”,他慣用的那根鐵棒可稱爲“雙陸血鐵棒”。

馮煌尋思了片刻,持不同看法,精魂的搭配是打造魂器的關鍵,秘而不宣纔是上策,能瞞多緊就瞞多緊,切莫節外生枝。

魏十七聽了,無可無不可,反倒是馮煌,逮住他囉嗦了一通。他對魂器極爲看重,有意將其打造爲御劍宗的殺手鐗,心有所求,孜孜不倦,二度煥發出了青春。

到此爲止,所有魂器的嘗試都侷限於蛇妖的精魂,三種搭配效果各不相同,“六土矛頭劍”開山裂石,以犀利見長,“陽火土龍劍”催動妖火,適合火行劍訣,“雙陸血蟒鐵木劍”堅硬異常,真元外放化作怪蛇,威力接近於劍氣,馮煌摩拳擦掌,信心滿懷,決定以此作爲突破口,挑戰一下四處虛位的魂器。

這意味着,魏十七須投入更多的工夫和精力。

然而他已着手修煉本命神通,白天的大半時間要用來打坐,參悟,以強悍的肉身硬抗五金之氣,他只能婉拒馮煌的要求,許下一個空頭諾言,爲他保留一絲渺茫的希望。

等日後閒下來再……

馮煌只能重操舊業,以笨拙而低劣的手法,浪費着一條條寶貴的精魂,唉聲嘆氣,心痛不已。

每隔三個月,魏十七便與餘瑤相聚數日,一來考校她的修爲進展,二來放鬆一下心情,弓箭不用時要取下弦,始終繃緊,臂和絃都容易變形失效,這個道理是老頭子打獵時教給他的,他一直記在心裡。

餘瑤心無旁騖,專注於修煉,算上錯金鳳凰鐮和短柄雁鐮,獸牙彎劍已是她祭煉的第三柄飛劍了,她在道胎、劍種、御劍三關下過大工夫,基礎打得極其紮實,凝練劍種,手到擒來,一步一個腳印,穩穩當當邁入“心劍合一,運轉圓通”的境界,進而修煉地火訣,勇猛精進,短短年許,就隱隱摸到劍芒關的門檻。

欣慰之餘,餘瑤生出好勝之心,與魏十七數度演練飛劍,都敗下陣來。

藏雪劍實在太快了,一抹藍光,轉瞬即逝,獸牙彎劍追之不及,根本就不得近身。

魏十七見獸牙彎劍與她甚是相合,一時意動,爲她攝入兩道妖蛇的精魂,成就了一柄陽火龍象劍,指點她以地火訣催動龍象妖火,生出種種變化。

這一竅門,來自赤水崖五行宗的褚戈。

第六十節 波瀾不驚第三十八節 墳頭上跳舞第一百九十六節 春夢了無痕第六十一節 不怨也不悔第二百四十二節 如空箱似深谷第十七節 無事一身輕鬆第九十八節 泥菩薩供在堂上第三十九節 太嶽三青峰第三十五節 又倒了一個第八十三節 一粒金丹吞入腹第四十九節 良禽擇木而棲第二十二節 浮白嶺魚娥第四節 恩怨兩消第一百零九節 局中棋子第三十六節 跌得冤跌得慘第四十三節 先天純陽一炁第一百零一節 太陰元命珠第四十九節 四臂山嶽主第八十六節 彼輩意欲何爲第三十九節 先有吾黨後有天第二百二十一節 一萬年太久第九節 玄都論道第九十九節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十八節 怕什麼來什麼第五十七節 連皮帶骨吞下肚第六十四節 決勝千里之外第二節 他不是孤身一人第一百三十五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節 伏虎山沙妖王第八十五節 薄弱之地第八十三節 一粒金丹吞入腹第二十一節 心腹大患一朝去第八節 十日當空第二十一節 心腹大患一朝去第九十六節 一碗水端平第五十三節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八十節 飲酒不如飲血第四十一節 柿有七德第六十三節 陰魂來襲第十八節 興許是舊相識第一百三十九節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一百一十九節 寸步不可讓第六十八節 潘安潘行舟第四十七節 寧可信其有第二十八節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六十四節 決勝千里之外第二十二節 極盡變化之能事第六十二節 陳年舊事第十四節 被遺忘的角落第三十二節 毀之易剝之難第二十九節 久違了七禽劍第五十八節 風緊扯呼第二十五節 做主補償你一二第一百六十七節 貪心不足蛇吞象第十四節 遙遠的傳說第二十節 重跡不重心第五十八節 是戰是避第三十三節 隨手捏得粉碎第三節 無有一個生人第九十四節 後浪推前浪第八十八節 閬苑福地第三十一節 不顯山不露水第三十三節 兩兩相望第四十六節 我自巋然不動第三十六節 荒北市集第三十四節 靈霄寶殿第一百一十八節 抱團取暖第二節 天無二日第一百十八節 度君子之腹第五十八節 軟刀子割肉第一百四十八節 擇日不如撞日第二百六十六節 平起平坐第一百八十九節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一百三十五節 困獸猶鬥第二十二節 眼下不同往時第一節 帝子沉寂第三十五節 活着的感覺第四十九節 深淵西方之主第一百三十三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節 夜叉國人第九十八節 泥菩薩供在堂上第三十一節 一方小天庭第十四節 看天看雲看草第七十六節 萬獸谷主第五十九節 吉人自有天相第五節 他這裡度日如年第七十六節 只是一場遊戲第一節 一動不如一靜第五十八節 一腳水一腳泥第三十一節 且看小兒輩破敵第一百十一節 大廈將傾第十九節 兩頭大叫驢第八十四節 終究難成大器第五十八節 血刃磨盤第十八節 竹筒倒豆子第三十一節 送他最後一程第五節 似乎別有隱情第二十節 兵鋒所向第二十節 此物焉能傷吾第八十三節 迅雷不及掩耳
第六十節 波瀾不驚第三十八節 墳頭上跳舞第一百九十六節 春夢了無痕第六十一節 不怨也不悔第二百四十二節 如空箱似深谷第十七節 無事一身輕鬆第九十八節 泥菩薩供在堂上第三十九節 太嶽三青峰第三十五節 又倒了一個第八十三節 一粒金丹吞入腹第四十九節 良禽擇木而棲第二十二節 浮白嶺魚娥第四節 恩怨兩消第一百零九節 局中棋子第三十六節 跌得冤跌得慘第四十三節 先天純陽一炁第一百零一節 太陰元命珠第四十九節 四臂山嶽主第八十六節 彼輩意欲何爲第三十九節 先有吾黨後有天第二百二十一節 一萬年太久第九節 玄都論道第九十九節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十八節 怕什麼來什麼第五十七節 連皮帶骨吞下肚第六十四節 決勝千里之外第二節 他不是孤身一人第一百三十五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節 伏虎山沙妖王第八十五節 薄弱之地第八十三節 一粒金丹吞入腹第二十一節 心腹大患一朝去第八節 十日當空第二十一節 心腹大患一朝去第九十六節 一碗水端平第五十三節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八十節 飲酒不如飲血第四十一節 柿有七德第六十三節 陰魂來襲第十八節 興許是舊相識第一百三十九節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一百一十九節 寸步不可讓第六十八節 潘安潘行舟第四十七節 寧可信其有第二十八節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六十四節 決勝千里之外第二十二節 極盡變化之能事第六十二節 陳年舊事第十四節 被遺忘的角落第三十二節 毀之易剝之難第二十九節 久違了七禽劍第五十八節 風緊扯呼第二十五節 做主補償你一二第一百六十七節 貪心不足蛇吞象第十四節 遙遠的傳說第二十節 重跡不重心第五十八節 是戰是避第三十三節 隨手捏得粉碎第三節 無有一個生人第九十四節 後浪推前浪第八十八節 閬苑福地第三十一節 不顯山不露水第三十三節 兩兩相望第四十六節 我自巋然不動第三十六節 荒北市集第三十四節 靈霄寶殿第一百一十八節 抱團取暖第二節 天無二日第一百十八節 度君子之腹第五十八節 軟刀子割肉第一百四十八節 擇日不如撞日第二百六十六節 平起平坐第一百八十九節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一百三十五節 困獸猶鬥第二十二節 眼下不同往時第一節 帝子沉寂第三十五節 活着的感覺第四十九節 深淵西方之主第一百三十三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節 夜叉國人第九十八節 泥菩薩供在堂上第三十一節 一方小天庭第十四節 看天看雲看草第七十六節 萬獸谷主第五十九節 吉人自有天相第五節 他這裡度日如年第七十六節 只是一場遊戲第一節 一動不如一靜第五十八節 一腳水一腳泥第三十一節 且看小兒輩破敵第一百十一節 大廈將傾第十九節 兩頭大叫驢第八十四節 終究難成大器第五十八節 血刃磨盤第十八節 竹筒倒豆子第三十一節 送他最後一程第五節 似乎別有隱情第二十節 兵鋒所向第二十節 此物焉能傷吾第八十三節 迅雷不及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