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 最後的獨裁者

魏十七的歸來如定海神針,將不安的氛圍一掃空,城主一脈的勢力不用去說他,有了主心骨,連腰板都硬了幾分,褚戈和陸葳下意識鬆了口氣,寄希望他能拿出個主張來,解決眼下的難題。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魏十七在赤星城和東溟城走了一遍,走馬觀花,看了個大概。千萬年來,每當末日降臨,人心所想大抵相仿,修士與凡人並沒有太大差別,他能夠設想已經發生和即將發生的一切,求生,絕望,失控,墮落,瘋狂,一步步滑落深淵,黑暗的世界和黑暗中的人性光芒,然後從廢墟中重新開始新一輪的輪迴。

還能有點新奇的東西嗎?

心血不斷來潮,不詳的預感愈來愈強烈,天地發出最嚴厲的警告,魏十七長長嘆了口氣,心知留給他的時間所剩無多。

三天之後,魏十七在沉默之歌設宴,列席的賓客有阮靜,秦貞,成厚,陳素真,樸天衛,褚戈,陸葳,邱天,古齊雲,都是各方勢力的核心人物,羅剎女提前將沉默之歌清場,叮囑女兒們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伺候着,切莫有失。

這一刻,東溟城平靜得就像一座“聖城”,連最桀驁不馴、無法無天的狂徒,也收斂起棱角,等待着什麼。

衆人猜測魏十七有要事宣告,關係到東溟城的未來和彼此的利益分配,沒什麼心思吃喝,酒略沾脣,食不知味,妖嬈美女過眼,心中都有些忐忑。天災**,暗流涌動,局勢是如此棘手,他會施以怎樣的手段,妙手回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習慣於放棄思考和挑戰,開始緊緊追隨魏十七的腳步?

酒過三巡,魏十七揮揮手,命羅剎女把女兒們都帶出去,將門掩上,然後拿起筷子敲了敲桌子,道:“入我城來,守我規矩,我不在東溟城中,由秦、褚、陸、邱、古五位合議,便宜行事,很好,今後就以此爲定例,不在變更。”

褚戈與陸葳對視一眼,心知魏十七藉此時機,着手佈置後事,移交權力,五方勢力強弱分明,留下了合縱連橫的機會,增加了許多變數,對崑崙派來說,佔得五分之二的席位已是極限,留下相對弱小的南蠻三宗和散修盟會,充分表達了公允和誠意,他們自然樂見其成,連樸天衛都想通了其中的關節,微微頷首。

邱天和古齊雲又驚又喜,這擺明了是將東溟城交於五人共同掌管,對南蠻三宗和散修盟會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分一杯羹的好機會,甚至是強勢崛起的好機會。至於成厚和陳素真二人,雖然覺得這麼做頗有些太阿倒持授人權柄的意味,但在魏十七的積威下,屁都不敢放半個。

秦貞以手支頤,神遊物外,似乎什麼都不放在心上,在衆人眼裡,她只是魏十七的傀儡,一個沒有想法,心甘情願的傀儡。然而褚戈卻看得清楚,他這個徒弟是聰明人,也是灑脫人,東溟城對她來說比不上魏十七的一個微笑,她刻意選擇置身事外,正是不願沉溺太深,以至於無法脫身。

阮靜眼珠滴溜溜轉,瞧瞧這個,瞅瞅那個,覺得十分有趣。早在魏十七把“櫃坊”交由“董事會”掌管時,她就猜到這樣的嘗試遲早有一天會推向整個東溟城,一人獨斷的時代終將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合議,是表態,是交換,是妥協,魏十七將是最後的獨裁者。

魏十七道:“末日已經降臨,地裂,星隕,海嘯,汴梁和洛陽都毀了,中原死難無數,許朝完了,下一個也許就會輪到東溟城。不過東溟城不同於汴梁和洛陽,這座城池是洞天至寶瀑流劍幻化而生的鬼城,當年太一宗滅門一戰,瀑流劍在楚天佑手中受損,劍內洞天亦殘留無多,這些年得地脈之氣滋養,盡復舊觀,亦足以護佑天下修士。”

衆人身處東溟城多年,或多或少看出一些端倪,此刻聽魏十七一一道來,無不感到震撼。

“星河倒懸,九州陸沉,天下雖大,無處能夠倖免,中原已兩度遭受星隕,反倒最爲安全,我打算將東溟城遷往星隕之地,暫避天災。連濤山距離東海不遠,恐受海嘯侵襲,洛陽城在中原腹地,已被夷爲廢墟,方圓千里生靈絕跡,正好安置東溟鬼城。”

“從明日起,赤星外城的凡人可陸續遷入東溟內城,聽其自便不強求,從此仙凡混居,規矩如一,再無內外之別。天災之下,凡人也罷,修士也罷,自當戮力同心,相互扶持,如有人不願,請止步於東溟城外,莫謂言之不預。遷民之事,由成厚、陳素真、陸葳三人統籌,內城的修士,由褚戈、邱天、古齊雲三人安撫,崑崙嫡系和旁支,如不欲留人看守宗門,不妨一併遷至東溟城中,前往中原避難。”

不留人看守宗門,意味着棄下祖師開創的基業,將歷年歷代的珍藏盡數投入東溟城,斷絕傳承,數典忘祖,魏十七的提議究竟是出於公心,還是暗藏禍心,一時間誰都看不明白。衆人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向崑崙掌門樸天衛,看他如何應對,樸天衛在衆目睽睽之下捻着鬍鬚沉吟良久,道:“茲事重大,需從長計議。”

衆人又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回魏十七,魏十七並不在意,頷首道:“好,此事聽憑樸掌門自決。諸位,以十日爲限,十日之後,東溟城閉城,遷往洛陽。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言盡於此,來,滿飲此杯,今日就此作別。”

衆人舉杯同飲,各自辭去,沉默之歌只留下阮靜和秦貞,一個殷勤地爲他斟酒,一個笑靨如花,道:“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這是什麼意思?”

魏十七喝下杯中溫酒,摸摸她的頭,道:“意思是,再濃烈的感情,都會變淡薄,唯有利益,才能長久維繫彼此的關係。”

阮靜怔了一下,若有所思,回頭望了秦貞一眼,她報以淡淡一笑,提着袖角拎起酒壺,美人似玉,皓腕凝霜雪。

美酒注入杯中,醇香撲鼻,魏十七食指在桌上輕點數下,道:“着小白把火鴉殿遷入東溟城,接天嶺上的妖物,如有可觀的,一併帶來。”

wωω▲ ттkan▲ c ○

阮靜答應一聲,道:“那麼闔天陣圖下的妖魂呢?”

魏十七忖度片刻,“暫且由它去。大浪淘沙,若能熬過這一場天災,再來收它們。”

阮靜將下頜磕在手背上,歪頭望着他,嘆息道:“數十年匆匆而過,轉眼又要離去,這一去,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什麼時候變得多愁善感了?想太多容易老,開開心心就好。讓羅剎女進來,歌照唱,舞照跳餘瑤呢?叫她一起來!”說着,魏十七將酒杯推到她面前。

第七節 拒人於千里之外第十九節 重闢五明宮第二十一節 一口救命氣第五十三節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八十八節 歸元一氣杖第一百二十一節 甕中之鱉第一百零七節 頭疼醫頭第五十一節 人挪活樹挪死第八節 紅顏白髮第二十節 驚天之變第三十節 五色神光第五十九節 只會一笑了之第二百十三節 只在一念間第六十三節 一顆曉珠明又定第六十四節 罪莫大焉第四十八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十九節 心卻已無所擾第四十八節 暫居族長之位第二十八節 用心何等險惡第二十九節 血戰重啓第一節 行萬里路第六十八節 賺個吆喝聽個響第五十一節 只是下場慘了點第六十八節 泣血蒸骨瀝神丹第三十二節 當你凝視深淵時第七十三節 深淵始祖鳥第七十八節 沒眼色的蠢貨第十節 買塊豆腐撞死第五十九節 到哪裡去尋第七十二節 瞪爺爺做甚第五十三節 往事不可追第二十三節 演了一齣戲第五十六節 正一門門主第八十四節 終究難成大器第三十四節 如意子不要誤我第四十一節 機關算盡第四節 三尸拘魂符第五十六節 五明宮天魔殿第六十八節 帝子登位第一節 溫順得像小狗第七十一節 或可倚爲臂助第四十五節 一筆糊塗賬第十四節 不如收攏在此第一百零二節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十六節 放汝魂魄自去第七節 走一步看一步第二十六節 陰溝裡翻船第十九節 遠道而來第九節 紫陽道人的手段第十七節 七處虛位第五十二節 鬼母鬼子鬼嬰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葉落而天下秋第三十七節 從東海到崑崙山第六十三節 下刀如有神第三十二節 可願皈依否第四十八節 託生死共富貴第十九節 事不過三第三十九節 一聲淒厲的嘶吼第二十七節 攪入這潭子渾水第五十四節 先發制人第四十八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十四節 快刀斬亂麻第二十一節 只有一個聲音第四十一節 天有不測風雲第七十一節 他是魏十七第十六節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三十一節 月明如晝天如水第一百三十五節 棄我去者第三十八節 渡一世又落一世第二百十三節 只在一念間第二十六節 世間好物不堅牢第七十一節 大音希聲第五十四節 我自巋然不動第三十七節 尚有一事相求第十二節 獅子大開口第五節 江山代有英雄出第五十一節 蟠真人之蟠第四十九節 五十載奄忽而逝第三十一節 且看小兒輩破敵第八十一節 報之以李第八十二節 何事如此慌張第十二節 成也蟲囊第三十九節 八足蟹將軍第二十五節 趁虛而入第三十三節 銅龍江伯渠第二十八節 彌羅宮主燕南征第五十一節 盤古開天變第六十節 殺不完的仇人頭第十節 九瘴獸王第三十七節 揚州韓府第五十一節 一芥洞天第八十一節 九頭七鰓鰻第二節 心照不宣的承諾第五十四節 屠之如同一狗第十八節 初見李靜昀第八十一節 六陽魁首落地第一百三十九節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六十七節 龍澤巴蛇的血脈第十六節 潛滋暗長第十九節 事不過三
第七節 拒人於千里之外第十九節 重闢五明宮第二十一節 一口救命氣第五十三節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八十八節 歸元一氣杖第一百二十一節 甕中之鱉第一百零七節 頭疼醫頭第五十一節 人挪活樹挪死第八節 紅顏白髮第二十節 驚天之變第三十節 五色神光第五十九節 只會一笑了之第二百十三節 只在一念間第六十三節 一顆曉珠明又定第六十四節 罪莫大焉第四十八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十九節 心卻已無所擾第四十八節 暫居族長之位第二十八節 用心何等險惡第二十九節 血戰重啓第一節 行萬里路第六十八節 賺個吆喝聽個響第五十一節 只是下場慘了點第六十八節 泣血蒸骨瀝神丹第三十二節 當你凝視深淵時第七十三節 深淵始祖鳥第七十八節 沒眼色的蠢貨第十節 買塊豆腐撞死第五十九節 到哪裡去尋第七十二節 瞪爺爺做甚第五十三節 往事不可追第二十三節 演了一齣戲第五十六節 正一門門主第八十四節 終究難成大器第三十四節 如意子不要誤我第四十一節 機關算盡第四節 三尸拘魂符第五十六節 五明宮天魔殿第六十八節 帝子登位第一節 溫順得像小狗第七十一節 或可倚爲臂助第四十五節 一筆糊塗賬第十四節 不如收攏在此第一百零二節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十六節 放汝魂魄自去第七節 走一步看一步第二十六節 陰溝裡翻船第十九節 遠道而來第九節 紫陽道人的手段第十七節 七處虛位第五十二節 鬼母鬼子鬼嬰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葉落而天下秋第三十七節 從東海到崑崙山第六十三節 下刀如有神第三十二節 可願皈依否第四十八節 託生死共富貴第十九節 事不過三第三十九節 一聲淒厲的嘶吼第二十七節 攪入這潭子渾水第五十四節 先發制人第四十八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十四節 快刀斬亂麻第二十一節 只有一個聲音第四十一節 天有不測風雲第七十一節 他是魏十七第十六節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三十一節 月明如晝天如水第一百三十五節 棄我去者第三十八節 渡一世又落一世第二百十三節 只在一念間第二十六節 世間好物不堅牢第七十一節 大音希聲第五十四節 我自巋然不動第三十七節 尚有一事相求第十二節 獅子大開口第五節 江山代有英雄出第五十一節 蟠真人之蟠第四十九節 五十載奄忽而逝第三十一節 且看小兒輩破敵第八十一節 報之以李第八十二節 何事如此慌張第十二節 成也蟲囊第三十九節 八足蟹將軍第二十五節 趁虛而入第三十三節 銅龍江伯渠第二十八節 彌羅宮主燕南征第五十一節 盤古開天變第六十節 殺不完的仇人頭第十節 九瘴獸王第三十七節 揚州韓府第五十一節 一芥洞天第八十一節 九頭七鰓鰻第二節 心照不宣的承諾第五十四節 屠之如同一狗第十八節 初見李靜昀第八十一節 六陽魁首落地第一百三十九節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六十七節 龍澤巴蛇的血脈第十六節 潛滋暗長第十九節 事不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