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節 止步於耳目之娛

數日之後,褚、董師徒二人匆匆趕到流石峰,當崑崙勝景展現在眼前,一覽無餘,董千里也就罷了,震驚之餘並無多大感觸,她只是隔了數萬年的局外人,褚戈卻老淚縱橫,哽咽無語,心情久久不能平息,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鮮活,清晰,恍若昨日乍離,與模糊的記憶相重疊,說魂牽夢縈也不爲過,他從未想到,世間竟有如此大神通,讓時光倒流,破鏡重圓。

董千里見師尊似哭似笑,有些癡癡呆呆,老朽的軀體靠在自己身上,抖得像風中枯葉,不禁擔心起來,輕聲叫了幾遍,褚戈才察覺到自己的失態,舉起衣袖擦了擦渾黃的老眼,聲音沙啞,自嘲道:“老了……經不起這等刺激……”董千里眨眨眼,渾然不解師尊的心情。

褚戈定了定神,抖抖索索指着赤水崖道:“快,去那裡看看……那是五行宗宗門所在之地……”董千里催動飛劍,放慢遁速,繞着赤水崖轉了一圈又一圈,高高低低,正正斜斜,每一個角落都看了個遍,青山嫵媚,赤水環繞,天光雲影共徘徊,時聞猿聲清越,響徹雲霄,二相殿巍然立於高處,氣象萬千。

令他詫異的是,二相殿上空懸浮這一灣大湖,妖氣翻滾,投下大片陰影,籠罩赤水崖,彷彿某種不詳的徵兆。董千里“咦”了一聲,指着滔滔黑水道:“那湖中似乎有大妖遊弋!”褚戈眯起雙眼,凝神望了許久,拍拍徒兒的手背道:“周真人留下這大妖,定有用意,莫去管它,日後自有分曉。”

得天祿提前告誡,董千里留意到二相殿前的造化幼樹和定星錐,白光沖天,釘住天相孤星,天地安危懸於一線,令人忐忑。她忍不住看了看師尊,見他視若不見,不欲多提,只得將擔憂強行按下,沉默不語。

二人降在赤水崖西的千尋巖上,褚戈熟門熟路,顫巍巍踏入聽雪廬,三間小廳,兩間朝西,一間向東,分別冠以“洄水”、“停雲”、“臥雪”之名。他輕聲道:“聽雪廬乃五行宗歷任宗主清修的福地,日後你就在此練劍,莫要分心旁騖,讓桂雲領一干弟子在石樑巖修煉,若有可造之才,再引上赤水崖。至於觀日崖、熊羆崖、鹿鳴崖,以及那無涯觀,既被周真人劃爲禁地,那麼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要妄言妄動。”

董千里心中有些不服氣,無涯觀明明是崑崙御劍宗的宗門,卻被那胖道人佔去,聽天祿說,還要令一干妖物前來服侍,鬧得烏煙瘴氣,成何體統!不過她也是聰明人,並非不知進退,打鐵還需自身硬,除非成就洞天真人,修爲凌駕於那胖道人之上,否則的話只能嚥下這口氣。她不禁仰頭望了望二相殿上空的黑水大湖,心道:“那胖道人與妖物牽扯不清,看來也不是什麼正派人物。”

褚戈決意將道門遷回流石峰,百廢待興,千頭萬緒。待桂雲引着道門弟子來到流石峰,在石樑巖安頓下來,褚戈命他多挑一些得力之人,去天坑跑一趟,一來妖物大勢已去,只恐它們得了消息,破罐子破摔,大肆屠戮人族,宜維護一二,二來再選一批資質過人的先天之體,送回流石峰悉心教導,務必精挑細選,道門興衰在此一舉,大意不得。

桂雲是個厚道人,勞碌命,忙忙碌碌毫無怨言,正當他奔走之際,小白和羅剎女領着一干小妖,亦抵達流石峰,同來的還有那頭結巴鸚鵡吉哥。二妖得天祿傳訊,知道周吉的打算,也不去驚動褚戈,徑直去往無涯觀見過上師,隨即各安其處,恪守本職,絕不大聲喧譁,無涯觀安安靜靜,除了妖氣纏繞,佩玉鳴鸞,時見妖嬈女子往來外,並沒有董千里預想的烏煙瘴氣。

桂雲離去後,流石峰一下子冷清下來,松濤起伏,朝雲暮雨,周吉周真人的小日子過得很是愜意,美酒佳餚,紅袖歌舞,魏十七太過克己自律,淺嘗輒止,他雖是一具分身,性情卻不同於魏十七,一切隨心所欲,順其自然,並不孜孜於修煉。

羅剎女冷眼旁觀,見他雖不排斥女色,卻止步於耳目之娛,從不染指那些或清純或妖嬈的妖女。她猜測這位上師並非一心向道,心無旁騖的苦修士,只是不喜妖物幻化的女子,有潔癖。她亦是膽大妄爲之輩,喚了個心腹小妖,密密叮囑了幾句,將其悄悄送離流石峰。

那小妖機敏過人,得羅剎女指點,亦有幾分神通,她駕妖風一路向東,跋山涉水,飢餐渴飲,來到天坑旁,變化了人形潛入其中。天坑圈養了數百萬之衆,相當於一個小國,歷萬載人丁不絕,各色買賣一應俱全,只是妖物吞吃血食,不由分說,不打商量,不分貴賤,有人朝不保夕,有人頤養天年,到頭來全憑運氣。因爲厄運隨時可能降臨,所以誰都不把將來放在心上,有錢的醉生夢死,沒錢的鬻兒賣女,強勢的窮兇極惡,懦弱的怨天尤人,天坑中瀰漫着一種畸形的繁榮,一種認命的絕望。

那小妖遵照羅剎女的叮囑,並未行擄掠之舉,而是避開道門的耳目,找到人牙子,花重金買下三個出身清白的美貌女子,見其父母,當面寫下賣身契,銀貨兩訖,永不反悔。她衣飾華麗,出手極爲闊綽,連那人牙子都嘖嘖稱奇,嘴上說那三戶人家遇到了好主,暗地裡卻動了歹念頭,召來一干強徒,意欲行兇打劫。

小妖只作不知,領了三個女子來到僻靜處,一股腦轉入御獸袋,系在腰間,現出原形,卻是一頭兇相畢露的妖狐,將人牙子連同強徒一掃而滅,吃盡柔軟的內臟,絕塵而去。

她輕而易舉離開天坑,回到流石峰無涯觀,將御獸袋交給羅剎女。

羅剎女找了一件靜室,放出三個渾渾噩噩的女子,溫言安撫,綾羅美食供養了幾日,言明若留下,須去服侍上師,不得違抗,若不情願,就送歸天坑父母處,盡享天倫之樂。那三個女子何曾享受過榮華富貴,送歸天坑,且不說朝不保夕,哪有什麼天倫可言,無非是被父母再賣一回罷了。三人對視一眼,盈盈下拜,都願意留下。

周吉的身邊就此多了三個美貌侍女,曲意迎奉,生怕一朝被逐,從天堂跌回地獄。

對羅剎女的心思,周吉洞若觀火,對她的自作主張,周吉也並無不悅,究竟是義正嚴詞將羅剎女訓斥一通,將這三個女子送歸天坑,還是坦坦蕩蕩接納下來,以作長夜之歡?

第七十三節 殺父之仇第一百二十七節 看似尋常最奇崛第六十二節 打折骨頭連着筋第二節 留一頭給我第五十節 兩害相爭取其輕第六節 客居天庭第二節 清者自清濁者濁第十六節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七十五節 另眼相看第五十五節 人形的靈寵第四十九節 五十載奄忽而逝第四十九節 心卻依然疏遠第六十九節 平地起波瀾第六十七節 天無絕人之路第四十二節 不是小的偷懶第九十五節 福兮禍之所倚第十節 打爛這座破城第四十節 三十二如來金身第五十一節 老對手老對頭第五十八節 相由心生第一百七十五節 元年隕星第六十六節 我只是想你了第二十三節 人上之人第一節 光陰易逝流年改第二百零七節 窺一斑而知全豹第七十七節 浮生之墓第二十二節 金剛血胎藥第八節 拿得起放得下第四十八節 何樂而不爲第三十五章 強按牛頭喝水第七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十二節 感傷只有一瞬間第五十節 人死如燈滅第十二節 投桃報李第十四節 七狸小界第三十七節 非戰之罪第八十一節 藝高人膽大第三十二節 坐山觀虎鬥第五節 石中兇物第四十六節 暗潮涌動第五十節 見見往日的同僚第三十三節 撐起一洲之地第二百四十節勢不能穿魯縞第三十六節 三度變身第十三節 朋友來了有好酒第三節 地裂近在眼前第一百七十六節 玄妙論道第五十七節 從來沒有後悔過第二十四節 白頭藏鳥去如電第三十一節 月明如晝天如水第五十七節 鐵佛出世之日第十九節 甕中捉鱉第三十一節 死馬當活馬醫第九十七節 沸騰的大地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葉落而天下秋第三十二節 一開口便交底第三十節 某家姓牛第四十五節 一雙跳樑小醜第六十二節 知之甚深第九十七節 廣恆殿主第十節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四十節 箭在弦上第一百一十七節 一動不如一靜第三十七節 慧眼如炬第九十二節 不利有攸往第六十八節 帝子登位第三十一節 但求無違我心第七十四節 無巧不成書第三十二節 當你凝視深淵時第五十五節 百鬼推磨鼎第七十一節 他是魏十七第九十一節 一日縱敵第九節 竹筒倒豆子第九十一節 禍水東引第八十節 私相授受第五十七節 仙家結爲道侶第六十九節 平地起波瀾第四十六節 撒下香餌釣金鰲第五十八節 扯虎皮拉大旗第一百九十三節 這輩子癱在牀上第三十一節 控心第一義第一百二十節 江山代有人才出第四十四節 附骨之疽第三十一節 蟠桃盛會第九十四節 九節鬆斛石第四十三節 佛前娑婆燈第四十三節 好酒好菜好歌舞第六節 兩相罷手第一百二十一節 甕中之鱉第十二節 獅象搏兔第十一節 大雷音寺第六十七節 大字不識一籮筐第十七節 大丈夫能屈能伸第五節 惡客來犯第一百零三節 合兵一處第三十二節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一百三十七節 非不爲實不能第一百節 窮則變變則通第四十七節 爲何要尋短見第七節 深淵一日
第七十三節 殺父之仇第一百二十七節 看似尋常最奇崛第六十二節 打折骨頭連着筋第二節 留一頭給我第五十節 兩害相爭取其輕第六節 客居天庭第二節 清者自清濁者濁第十六節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七十五節 另眼相看第五十五節 人形的靈寵第四十九節 五十載奄忽而逝第四十九節 心卻依然疏遠第六十九節 平地起波瀾第六十七節 天無絕人之路第四十二節 不是小的偷懶第九十五節 福兮禍之所倚第十節 打爛這座破城第四十節 三十二如來金身第五十一節 老對手老對頭第五十八節 相由心生第一百七十五節 元年隕星第六十六節 我只是想你了第二十三節 人上之人第一節 光陰易逝流年改第二百零七節 窺一斑而知全豹第七十七節 浮生之墓第二十二節 金剛血胎藥第八節 拿得起放得下第四十八節 何樂而不爲第三十五章 強按牛頭喝水第七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十二節 感傷只有一瞬間第五十節 人死如燈滅第十二節 投桃報李第十四節 七狸小界第三十七節 非戰之罪第八十一節 藝高人膽大第三十二節 坐山觀虎鬥第五節 石中兇物第四十六節 暗潮涌動第五十節 見見往日的同僚第三十三節 撐起一洲之地第二百四十節勢不能穿魯縞第三十六節 三度變身第十三節 朋友來了有好酒第三節 地裂近在眼前第一百七十六節 玄妙論道第五十七節 從來沒有後悔過第二十四節 白頭藏鳥去如電第三十一節 月明如晝天如水第五十七節 鐵佛出世之日第十九節 甕中捉鱉第三十一節 死馬當活馬醫第九十七節 沸騰的大地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葉落而天下秋第三十二節 一開口便交底第三十節 某家姓牛第四十五節 一雙跳樑小醜第六十二節 知之甚深第九十七節 廣恆殿主第十節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四十節 箭在弦上第一百一十七節 一動不如一靜第三十七節 慧眼如炬第九十二節 不利有攸往第六十八節 帝子登位第三十一節 但求無違我心第七十四節 無巧不成書第三十二節 當你凝視深淵時第五十五節 百鬼推磨鼎第七十一節 他是魏十七第九十一節 一日縱敵第九節 竹筒倒豆子第九十一節 禍水東引第八十節 私相授受第五十七節 仙家結爲道侶第六十九節 平地起波瀾第四十六節 撒下香餌釣金鰲第五十八節 扯虎皮拉大旗第一百九十三節 這輩子癱在牀上第三十一節 控心第一義第一百二十節 江山代有人才出第四十四節 附骨之疽第三十一節 蟠桃盛會第九十四節 九節鬆斛石第四十三節 佛前娑婆燈第四十三節 好酒好菜好歌舞第六節 兩相罷手第一百二十一節 甕中之鱉第十二節 獅象搏兔第十一節 大雷音寺第六十七節 大字不識一籮筐第十七節 大丈夫能屈能伸第五節 惡客來犯第一百零三節 合兵一處第三十二節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一百三十七節 非不爲實不能第一百節 窮則變變則通第四十七節 爲何要尋短見第七節 深淵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