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鬥法(三)

王豐當即將衣袖一揮,輕喝一聲“去!”圍繞在他身側的數枚冰刺便彷彿被強弓勁弩射出的箭矢一般朝黃昶飛射而去。這些冰刺本是無色透明,但此恰逢夕陽西下,斜落下來的陽光透過那些冰刺表面,幻化出七彩光芒,將其渲染的瑰麗萬端。

而在冰刺之間,還夾雜着一些小小雪花粒子,看起來似乎不甚起眼,但黃昶卻知道決不能輕視這些小東西——若是被這些雪粒子籠罩住,雖然不至於受太大傷害,卻會被其中爆發出的寒氣凍結,就算不是完全不能動彈,行動也勢必大受影響,接下來可就被動了。

冰刺殺傷,雪粒騷擾,有機會還能困敵——王豐這一手還真是凌厲呢。黃昶再要象先前那樣格擋招架是不太容易了,單純躲避也很難——這些冰刺雪粒乃是王豐以法力聚起併發出,多半也是受其神念所控制,可以轉彎追擊對手的,並不能以尋常弓弩視之。

面對王豐所發動的法術攻勢,黃昶並不敢大意,就在王豐舉手催動法訣時,他也擡起手,丟出了一塊小小木牌。在把木牌丟向空中的同時,手指輕點,讓一股乙木青靈之氣也同時附着其上,於是那木牌在空中迅速變大變厚,幻作了一塊青綠色盾牌,正好擋在了那輪冰系攻擊的正前方。

只聽噼噼啪啪幾聲響,前頭的數枚冰刺連同雪粒子都被這盾牌格擋住,而隨着王豐手指頭輕輕滑動,剩下那些冰刺雪粒果然換了個方向,從另一邊向黃昶攻來。但後者放出的這面盾牌卻也是由法術控制,輕輕巧巧劃了半個圓弧,依然護住了自身,將王豐這一輪攻擊徹底的化於無形。

於是在演武場周邊觀戰的那些師兄弟們頓時又發出一陣竊竊私語:

“黃師兄這枚青木盾符牌可強悍得很哪,都不比尋常法器盾牌差了。”

“確實,黃師兄對於符籙和制器之道可真是有天份哪!雖然目前還做不出法器,可製作出來的符器,恐怕咱們煉氣這一輩裡沒幾個人能及得上了吧?”

“不知道黃師兄什麼時候能做出法器啊,到時候向他求個一兩件,也就不愁沒裝備可用了。”

“嘻嘻,真到了那時候,恐怕也輪不到你啊……還是先要幾件符器來的實際些。聽說黃師兄已經給自己準備好了一整套的符器裝備哦!全是他自己製作的!”

一幫弟子嘰裡咕嚕議論着,望着黃昶那面用符咒幻化出來青木盾牌,個個眼中都充滿了羨慕之色。

…………

所謂符器,乃是介乎於符籙和法器之間的一種仙家道具,或者說是符籙的進階版本——將蘊含有天地規則的篆文符咒繪製在紙帛上,使其可以延時生效,這便是符籙。那麼如果將一個或者幾個符咒直接雕鑿或刻畫在其它材料或是成品工具上呢?比如在武器上刻以“烈焰神兵”或“銳金破陣”咒法,不就可以讓尋常武者也能使用附有火焰或庚金銳氣的武器了麼?

——這便是所謂符器了,武器的話也可稱作符兵。

比起符籙只是完全依賴於篆文本身的力量,將符咒法力與材料性質或器物特徵結合起來的符器,能夠起到的效果和用途顯然遠比單純符籙更加豐富——比如修仙界常見的留言玉簡或玉玦,便是在玉石中刻印有一個“感應符”,留言者通過感應符將自己心中所想,眼中所見存於符中。閱讀者同樣通過感應符直接體驗到留言者當時心中所思,而無需再借助文字圖畫,故此用這種玉簡能存儲的信息遠比文字書本要直觀靈動得多,保存時間也極長,這一枚玉簡便是一件符器。

又比如西崑崙弟子們當年通過初測後得到的那塊拜山令牌,也是符器,而且是一件兼具了多種功能,其複雜程度幾乎要快要接近到法器程度的符器——它是在一塊崑崙特產桃花仙木的木片上,篆刻有“驅邪符”“聚靈符”“定魂符”等數道符咒製成。在仙木作用之下,其法力可以在長達數年的時間裡慢慢釋放出來。

在此期間凡是對持符者心懷不軌,抱有惡意的的生靈都會受到此符威懾。聚靈符則可以將周圍天地靈氣緩緩集中到配戴者身上,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便受到靈氣影響,雖然效果遠不如修士運功那麼明顯,對於當時的小孩子卻正合適。同時也可以使符牌運轉的時間更加長久。

而“定魂符”的作用則是記錄持牌者魂魄特徵,防止他人假冒,同時也有安定持牌人心神,使其保持心神安定的作用……而所有這些,又會被本身就具有驅邪聚靈,安神定魂作用的仙木桃符放大,使其效果更加明顯——這便是一個符咒與材料互相結合,互相強化的最成功例子。

——如果所用的材料更復雜,更高級,而篆刻其上的也不再是單獨符咒而是成套法陣,那這東西便進入到法器範疇了。當然法器對於製作者和材料的要求都更高,製作難度也更大。不過想要製作法器,過符器這一關必不可免,哪怕再怎麼厲害的制器大師,都是從最簡單的符器開始練手,一步步從簡到繁,慢慢進入到法器範疇的。

黃昶上輩子就是搞機械專業的,什麼材料學,金相學,各種加工工藝,包括給數控機牀編寫操作程序之類都是必學科目。那些知識雖然在這個仙俠世界中並不能直接應用,但其基本原理和根本目標卻是相通的——無非還是製造工具而已。

而以天地篆文組合成符籙咒文乃至於法陣,在黃昶眼中也不過跟用機器語言寫代碼差不多。故此當其他弟子聽課聽得稀裡糊塗時,他卻是如魚得水,學起來得心應手,再加上還有師父可以隨時請教,成爲這方面的“學霸”也是理所當然。

——要說起對所謂“工具文明”的理解,這個世界還有誰能及得上他呢?

二 驅鬼(二)五十六 陳家莊防衛戰(二)一八零 客人(二)一三五 救世教主(四)一 初雪三十八 下山(三)九十九 入城(五)六十二 新構思一零五 姬若的選擇(二)九 太元丹一三七 救世教主(六)一一八 這個按鈕幹啥用的?(下)(推薦票2w加更)一一二 酈妃(下)七十七 師祖爺(下)一二二 六重天高手(一)一二零 姬若鬥法(上)一零九 結局(二)七十七 師祖爺(下)一一三 秋獵(三)一一一 祭拜(一)一一四 石乳(下)(求訂閱!)七十七 收尾工作(二)十一 鬥妖(六)十四 鬥妖(九)一零二 波波的新朋友(二)十八 朋友之間(四)五十六 路途中五十九 原因十五 再度比試(中)(朋友們,求月票啊!)一零二 桃花林中(七)一九二 各人的決意一三七 鏡中人(二)十八 鬥法(二)八十三 岐山劍派(二)五十九 陳家莊防衛戰(五)四 老黃家(三)二十七 郡守之邀八 公道(四)五十九 學霸(上)六十一 夜宿(中)(求訂閱!求月票!求推薦票!)八十五 波波的請求(上)三十七 雨夜(三)六十三 辨識(上)一五三 大宴飲(一)一六九 打地鼠五十九 三少爺的表妹們三十四 黃昶的秘密(四)四 見面一一七 救世荒原十 三塊靈石五十七 英雄營一四二 鏡中人(七)一九九 善後(二)十五 朋友之間(一)八十四 特邀(下)八十六 劍冢之行(上)(求訂閱!求月票!)一零四 殷商諸王列傳(四)(訂閱提升加更)一四五 烙紋二十五 見家長(四)十九 朋友之間(五)七十五 福利六十七 金毛獅將(二)一一八 這個按鈕幹啥用的?(下)(推薦票2w加更)一三六 鏡中人(一)一九二 各人的決意二十 高手七十三 金榮的再次挑戰(四)一零四 殷商諸王列傳(四)(訂閱提升加更)四十九 穆師兄的提醒一零二 動手(一)六十 一念生死六十七 五虎(一)六十五 反省(中)一零四 迴歸(四)一二五 靈地(二)一一一 秋獵(一)三十一 元真子的饋贈(下)十六 朋友之間(二)五 考驗五十 大師兄(上)一一六 小風波(二)六十二 陳家莊防衛戰(八)二十九 元真子的饋贈(上)一四四 移山抱鼎一二二 座次(二)一三三 捉迷藏三 血河陣(二)三十一 宴會中(四)四十五 先天(三)八十七 故人(二)九十七 入城(三)四十八 行走在凡間(七)十三 再遇瓶頸(上)三十 元真子的饋贈(中)一二六 第三關一九九 善後(二)七十 五虎(四)四十二 仙門法訣(下)三十 踏上征途(三)四十七 行走在凡間(六)
二 驅鬼(二)五十六 陳家莊防衛戰(二)一八零 客人(二)一三五 救世教主(四)一 初雪三十八 下山(三)九十九 入城(五)六十二 新構思一零五 姬若的選擇(二)九 太元丹一三七 救世教主(六)一一八 這個按鈕幹啥用的?(下)(推薦票2w加更)一一二 酈妃(下)七十七 師祖爺(下)一二二 六重天高手(一)一二零 姬若鬥法(上)一零九 結局(二)七十七 師祖爺(下)一一三 秋獵(三)一一一 祭拜(一)一一四 石乳(下)(求訂閱!)七十七 收尾工作(二)十一 鬥妖(六)十四 鬥妖(九)一零二 波波的新朋友(二)十八 朋友之間(四)五十六 路途中五十九 原因十五 再度比試(中)(朋友們,求月票啊!)一零二 桃花林中(七)一九二 各人的決意一三七 鏡中人(二)十八 鬥法(二)八十三 岐山劍派(二)五十九 陳家莊防衛戰(五)四 老黃家(三)二十七 郡守之邀八 公道(四)五十九 學霸(上)六十一 夜宿(中)(求訂閱!求月票!求推薦票!)八十五 波波的請求(上)三十七 雨夜(三)六十三 辨識(上)一五三 大宴飲(一)一六九 打地鼠五十九 三少爺的表妹們三十四 黃昶的秘密(四)四 見面一一七 救世荒原十 三塊靈石五十七 英雄營一四二 鏡中人(七)一九九 善後(二)十五 朋友之間(一)八十四 特邀(下)八十六 劍冢之行(上)(求訂閱!求月票!)一零四 殷商諸王列傳(四)(訂閱提升加更)一四五 烙紋二十五 見家長(四)十九 朋友之間(五)七十五 福利六十七 金毛獅將(二)一一八 這個按鈕幹啥用的?(下)(推薦票2w加更)一三六 鏡中人(一)一九二 各人的決意二十 高手七十三 金榮的再次挑戰(四)一零四 殷商諸王列傳(四)(訂閱提升加更)四十九 穆師兄的提醒一零二 動手(一)六十 一念生死六十七 五虎(一)六十五 反省(中)一零四 迴歸(四)一二五 靈地(二)一一一 秋獵(一)三十一 元真子的饋贈(下)十六 朋友之間(二)五 考驗五十 大師兄(上)一一六 小風波(二)六十二 陳家莊防衛戰(八)二十九 元真子的饋贈(上)一四四 移山抱鼎一二二 座次(二)一三三 捉迷藏三 血河陣(二)三十一 宴會中(四)四十五 先天(三)八十七 故人(二)九十七 入城(三)四十八 行走在凡間(七)十三 再遇瓶頸(上)三十 元真子的饋贈(中)一二六 第三關一九九 善後(二)七十 五虎(四)四十二 仙門法訣(下)三十 踏上征途(三)四十七 行走在凡間(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