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五 姬若的選擇(二)

上品法器肯定都是完美品質,或至少是接近完美品質,如果在製作時失誤過多,導致最終品質下降,那便成中品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因爲有資格製造法寶坯材的煉器師,至少也要是金丹期以上的大修士才能勝任。這類人無論在法力雄厚程度還是手藝熟練程度方面肯定都是最頂尖的。而用來製造法寶的原材料也多半珍貴無比,經不起糟蹋,他們必定是有了充分把握之後纔會動手,出錯的機率非常低。

另外,有時候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在製作時由於種種巧合或運氣:比如製作者當時的狀態特別出色,亦或是物品與周邊環境非常和諧,再或者咒法陣紋與法器材質配合的特別緊密……等等,在製作過程中有時候會突然爆發出鳴響,發出七彩霞光,或是其它種種異象……最終做出來的東西品質也會突然大幅提升。

——修仙界中將其稱爲“天啓”現象。

“天啓”現象並不僅僅侷限於法器製作,事實上,在這個仙俠世界中,只要是和仙法道術有關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天啓”。比如修士們日常在繪畫符籙時,用同樣的符紙符墨,繪製同一個符咒,卻偶爾總會有那麼一兩張的威力突然遠遠大於其它的;又或是煉製丹藥時,同一爐丹丸中的某一粒效果卻特別好……甚至就連修士進階有時候都會出現類似現象:比如當年黃昶突破感應關時,以其並不算出衆的靈根天賦,頭頂上居然出現靈氣之雲,也算是某種程度的“天啓”。之後他進展神速,五年連續突破五重關口,多少也是因爲這“天啓”之功。

至於產生“天啓”現象的原因,修仙界一種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爲是在機緣湊巧之下,造物咒文與相應的天地法則特別契合,產生了某種共鳴,於是導致靈效大增——要知道在這個仙俠世界中,所有的仙法道術,其本質上都是對於天地靈氣的運用。而除了那些能夠以神魂直接溝通天地的元嬰大能,就連金丹期的強者,也並不能直接調用天地靈氣,必須要依據天地自然間的規則,藉助天篆地書之類媒介工具組成的咒文,這才能達到操控靈氣的目的。

於是,理所當然的——修士對於媒介工具的掌握程度,自然便會大大影響到操控的效果。篆文水平越高,施展出來的道術威能越大,其它物品丹藥,陣法符籙,也都是如此。

而發生了“天啓”現象的事物,在某種程度上是繞過了那些媒介,直接與天地靈氣產生效應。相當於直接就是元嬰大修士,以神魂直接溝通天地的水準。又或者等同於天生地養出來——原本只是人造之物,如今卻恍若得到了天意啓迪,從而猶如天然生成一般完美無缺,所謂“天啓”之名,便是由此而來。

修士在施展仙法道術時,是否會發生“天啓”現象,並不能人爲控制,但卻也不是完全只碰運氣。基本上,還是比較符合“熟能生巧”規律的:同一個法術施展的越多,咒文越熟練,出現“天啓”現象的機率就越大。就好像某書法家日常練筆,寫得多了,總會有那麼一兩個字寫得特別好,發揮特別出色的。平時習練的越多,這種超常發揮的機率就越大。

想當初黃昶來此地挑選中品法器,選中了那件可以自動轉錄符咒的“印符寶鏡”,用以幫助自己快速生產符籙和符器,他師父長青子對此就頗有看法——用“印符寶鏡”協助制符,雖然成功率非常穩定,基本上不會失敗,卻也沒什麼進步餘地,永遠都是如此。就好像印刷出來的文字,即使足夠清晰美觀,也不會寫錯,但終歸顯得死板,脫不了一股子匠氣。

而如果純以手工繪畫,雖然開頭階段失敗率會高一些,但隨着手法漸漸熟練,製成品中出現“天啓”現象的機率也會逐漸增加,在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做出的成品中甚至大部分都是“天啓”的,其威能自然遠勝於用“印符寶鏡”法器加工出來的。長青子認爲這纔算是有遠見的做法。

當然這個“一定程度”標準可不是輕易能達到的——黃昶也打聽過:基本上,以金丹期修爲去繪製煉氣期的符咒,才能做到大部分成品都出現“天啓”現象。可到那時候誰還幹這個?故此黃昶才難得一次沒有聽從師父的建議,而仍然決定拿一件不能用於實戰的法器。

如今他陪着姬若來此,可就不敢這麼託大了——黃昶對自身的實戰能力和製造能力都有足夠信心,相信可以彌補掉武器上的不足。但姬若卻沒這能耐,這一回當然要儘量挑一件最能提升她實力的裝備,不要辜負了西崑崙對門下弟子的一片好心。

兩人走過一層大廳,對這裡的諸多展品只是略略掃了一眼,便不再關注——被放在一層大廳中展示的都只是普通品質法器,也就是所謂“下品”,用門功可以直接換取。諸弟子們沒事就過來挑挑揀揀,早就看得熟了。

他們的目標是在二層,專門展示中品法器的地方,雖然平時偶爾也能上去開開眼,解解饞,但這一回可是要實際拿到手的,好機會當然不容錯過。

與一層貨品都是一排排放在架子上,可以拿起來自由檢視把玩不同。二層的展示品都是一件一件,單獨呈現於圓形的展臺光柱之中。但在那裡面的其實並非法器本體,而只是一個影像。真正的器物是存放在安全庫房裡,通過展示法陣在外面顯露出來,供客戶挑選。

其實這纔是修仙界絕大多數“常規”交易場所正常的設施,不要說法器,就是比較高級一點的丹藥,材料,也多半是用類似陣法遮護住,只能看不能摸的。畢竟以修仙者的神通廣大,各種詭異之術甚多,售賣物品若是可以被拿在手中摩弄,萬一碰上心懷不軌之徒,什麼私藏,調包,破壞,偷學……等等,可以施展的手段便太多了。

一零零 桃花林中(五)十 額外要求(一)一一九 寶刀(三)十九 朋友之間(五)七十五 胡天龍(二)八十六 大傢伙(六)一一二 鎮魔塔(三)五十二 情報(二)九十三 烏龜島(下)(爲盟主朱月月在此加更)十六 突破九十七 鬼宅(五)一八五 登門七十四 俞師傅的願望九十一 東行(求訂閱!求月票!)四十一 狼羣(四)九十六 破局(四)十七 鬥法(一)(求月票!)一一九 寶刀(三)九十一 東行(求訂閱!求月票!)十五 宴會中(二)一四七 烈焰君一零三 出兵(一)五十七 天篆地書(下)一一二 鎮魔塔(三)五十七 誘敵(三)八十八 故人(三)二十 高手八十一 天高地廣此界無涯(下)五十五 黃昶的委託(中)三十四 鶴立雞羣(下)四十六 回鎬京四十一 小洞天(二)五十一 情報(一)五十四 師兄傳道(下)一一二 伏擊(二)一九五 到達一六一 最後一次講道(一)二十四 戰慕容(二)四十一 陳氏(五)一零一 迴歸(一)六十九 劍修(下)六十七 慕容氏之秘四十三 行走在凡間(二)一三二 青螺三十三 功法五十四 師兄傳道(下)一零九 結局(二)七十八 選拔三十 拍賣會(五)八十八 劍冢之行(下)(訂閱過100加更)一六四 回家六十五 反省(中)一二五 衝車(上)九十三 初遇邪教(十)八十二 大傢伙(二)三 驅鬼(三)二十七 師叔五十七 囑咐十四 鬥妖(九)六十九 遺蹟(二)四 拜山之路四十八 大麻煩(下)九 通過啦?一三零 投機取巧……一二九 姑姑(一)四十七 水靈宮(二)一零一 殷商諸王列傳(一)(求訂閱!)二十九 佛門至寶(三)十八 鬥法(二)四 百秀峰(上)六十五 破局之策三十四 集結(三)一二零 畢業季(二)九十一 爆發(二)三 神識(下)(500月票加更)八十九 古魂(中)三十 踏上征途(三)五十四 突發事件十七 鬥法(一)(求月票!)七十六 收尾工作(一)九 太元丹二十二 幽谷一二六 第三關七十五 胡天龍(二)九十四 佛門禪修(上)(爲盟主朱月月在此加更)六十一 暗殺二十四 “特殊”的功法六十五 宗門來人(一)八十六 劍冢之行(上)(求訂閱!求月票!)八十四 回鄉(二)五十九 特殊培訓(三)三 驅鬼(三)五十九 三少爺的表妹們二十九 拍賣會(四)(求訂閱,求月票,推薦票!)一八五 登門一一二 秋獵(二)十二 淨室十一 師兄弟們(上)九十八 桃花林中(三)八 鬥妖(三)
一零零 桃花林中(五)十 額外要求(一)一一九 寶刀(三)十九 朋友之間(五)七十五 胡天龍(二)八十六 大傢伙(六)一一二 鎮魔塔(三)五十二 情報(二)九十三 烏龜島(下)(爲盟主朱月月在此加更)十六 突破九十七 鬼宅(五)一八五 登門七十四 俞師傅的願望九十一 東行(求訂閱!求月票!)四十一 狼羣(四)九十六 破局(四)十七 鬥法(一)(求月票!)一一九 寶刀(三)九十一 東行(求訂閱!求月票!)十五 宴會中(二)一四七 烈焰君一零三 出兵(一)五十七 天篆地書(下)一一二 鎮魔塔(三)五十七 誘敵(三)八十八 故人(三)二十 高手八十一 天高地廣此界無涯(下)五十五 黃昶的委託(中)三十四 鶴立雞羣(下)四十六 回鎬京四十一 小洞天(二)五十一 情報(一)五十四 師兄傳道(下)一一二 伏擊(二)一九五 到達一六一 最後一次講道(一)二十四 戰慕容(二)四十一 陳氏(五)一零一 迴歸(一)六十九 劍修(下)六十七 慕容氏之秘四十三 行走在凡間(二)一三二 青螺三十三 功法五十四 師兄傳道(下)一零九 結局(二)七十八 選拔三十 拍賣會(五)八十八 劍冢之行(下)(訂閱過100加更)一六四 回家六十五 反省(中)一二五 衝車(上)九十三 初遇邪教(十)八十二 大傢伙(二)三 驅鬼(三)二十七 師叔五十七 囑咐十四 鬥妖(九)六十九 遺蹟(二)四 拜山之路四十八 大麻煩(下)九 通過啦?一三零 投機取巧……一二九 姑姑(一)四十七 水靈宮(二)一零一 殷商諸王列傳(一)(求訂閱!)二十九 佛門至寶(三)十八 鬥法(二)四 百秀峰(上)六十五 破局之策三十四 集結(三)一二零 畢業季(二)九十一 爆發(二)三 神識(下)(500月票加更)八十九 古魂(中)三十 踏上征途(三)五十四 突發事件十七 鬥法(一)(求月票!)七十六 收尾工作(一)九 太元丹二十二 幽谷一二六 第三關七十五 胡天龍(二)九十四 佛門禪修(上)(爲盟主朱月月在此加更)六十一 暗殺二十四 “特殊”的功法六十五 宗門來人(一)八十六 劍冢之行(上)(求訂閱!求月票!)八十四 回鄉(二)五十九 特殊培訓(三)三 驅鬼(三)五十九 三少爺的表妹們二十九 拍賣會(四)(求訂閱,求月票,推薦票!)一八五 登門一一二 秋獵(二)十二 淨室十一 師兄弟們(上)九十八 桃花林中(三)八 鬥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