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 仙界靈石(下)

今日五更!春節大爆發開始

----------------------------------------------------

西崑崙作爲天下第一大仙門,其名下當然擁有靈石礦脈,而且還不在少數。事實上光是在這西崑崙仙山之上有好幾條大型靈石礦脈,下界各地還有受宗門控制的礦藏。但這些平時大都處於封存狀態,除非戰爭時期開銷巨大時纔會啓用。日常使用的靈石多半隻是從崑崙山上各處設置的凝靈法陣中製造出來,自產自用,同樣也是以不破壞崑崙環境爲前提。

當黃昶他們進入第二個年頭,正式開始學習仙法道術之後,宗門便開始給他們發放靈石,數量不算多,每月只有一塊。這是給他們用來開啓運行小聚靈陣的——運行引氣法訣要求周圍環境中的靈氣越盛越好,上古時期天地間靈氣無比濃郁,修仙也簡單得多,如今卻遠非如此了。西崑崙山上的靈氣相對於下界凡間已經很是濃厚,不過要想在修煉方面突飛猛進,最好的辦法還是利用類似於小聚靈陣這種仙家陣法,將所需要的天地靈氣聚攏起來,人爲創造出一個靈氣充沛之地,以增強修煉的效率。

和凝靈法陣一樣,小聚靈陣也是仙家陣法中極其成功的一個實例:它可以吸收聚集附近很大一片範圍之內的靈氣,在某個大約只容一人的小範圍內創造出一個靈氣濃度差不多可以比擬上古時期的環境來,而且花費也不是很大:只要一塊靈石便可以支撐小聚靈陣運轉大約十二個時辰,也就是整整一天的時間。

不過宗門師長並不主張弟子在修煉時太過於依賴小聚靈陣,在他們看來引入外界靈氣固然重要,及時運轉循環,將其轉化爲自身法力纔是最根本的。按照那些師門長輩的說法:新弟子每次進入小聚靈陣修煉最好不要超過兩個時辰,每隔兩三天甚至四五天修煉一次也就差不多了,其餘的時間還用來鍛鍊比較好。引氣入體太過於頻繁的話,可能反而會導致身體經脈承受不了。

因此宗門給黃昶他們這一批新弟子每人每月才只發一塊靈石,也就是說一個月中,全部引氣時間加起來也不要超過十二個時辰。而對於入門五年以上的那些藍衣弟子,每月提供的靈石也僅僅增加到三塊。按照宗門的建議是兩塊用於修煉,一塊可以攢下來買些東西,當然你要全部用來修煉也行——事實上絕大多數藍衣弟子到了這個時期都恨不得天天泡在小聚靈陣中,區區三塊靈石根本不夠用。

可即使在西崑崙這樣的大門派中,靈石也是十分珍貴的資源,絕非隨隨便便就能獲得的。要知道即使象穆子清,陳想容這些內門真傳弟子,宗門的月供靈石也只有十塊而已!對於修仙者來說靈石永遠都不夠用。在宗門內部如果想要獲得更多靈石的話就要通過作門派任務,獲取門派功德,也就是所謂“門功”去換取了。黃昶先前對“門功”大感興趣,便是因爲用門功可以換取到額外的靈石。

——早在剛剛獲得第一塊靈石的時候,黃昶曾經考慮過自己能不能通過直接吸取靈石中所蘊含的上古靈氣來突破感應關口——天地靈氣這玩意兒虛無縹緲怎麼也感應不到,可靈石卻是確確實實握在手中看得見摸得着的,只可惜在手握一塊綠寶石般的木屬性靈石苦苦研究了半個月後他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念頭。

之後在久無進展,走投無路之下他又甚至想過:如果自己直接把靈石吞下肚去會不會有用?但穆子清師兄在知道他這個念頭後卻笑言道:歷代弟子中都曾經有人打過這念頭,而結局也都一樣:如果不想白白丟棄一塊靈石的話,就得去茅坑裡再將其掏摸出來——感應關靠投機取巧是過不了的,自身感應不到天地靈氣,便也無法利用靈石。

投機失敗的黃昶只得繼續苦熬感應能力,好在宗門發放靈石並不以他的修煉進度爲準,而是對所有新弟子一視同仁。半年以來黃昶攢下六塊靈石,此時全都拿出來放到了姬若面前。

“哈,黃昶,你這可有點偏心了哦,我近來修煉一直斷斷續續的不太順暢,幾次找你借靈石都不肯,原來是專門給阿若留着呢。”

見黃昶一下子拿出“那麼多”靈石,慕容英半真半假的抱怨了一句——所謂修煉不可過於頻繁只是宗門的官方說法,但據那些前輩師兄私下談論,其實使用小聚靈陣終究還是多多益善的。哪怕新入門弟子,只要有足夠靈石支撐,倘若一個月中能有個二十來天都待在小聚靈陣裡,其境界提升肯定比其他人快許多,也並不會有什麼後遺症。師長們那麼說無非是爲宗門的吝嗇找理由而已。另一方面大約也是以此誘使弟子們多多爲宗門做出貢獻。

如今這批新弟子雖然纔剛剛開始修煉,卻已經大都感到缺乏靈石的緊迫性了,而以他們的能力暫時還做不了師門任務,真正是最苦逼的時候。難怪就連慕容英那麼驕傲的一個人,也會爲一兩塊靈石拉下面子向黃昶開口——要知道他從前在家裡時可是徹底的富貴閒人,除了練武成癡外諸事不管,成千上萬的金子銀子放在面前都不帶正眼瞧一下的。

姬若雖然今天才剛剛過感應關,卻也早知道了靈石的重要性,連忙搖手拒絕:

“不了,阿昶哥哥,你自己將來也要用呢。”

黃昶哈哈一笑:

“別擔心我,若若,憑你阿昶哥哥的本事,將來需要的時候還怕沒靈石可用麼?”

隨即他又轉向慕容英那頭:

“慕容,不是我偏心,憑你,我,還有大牛的能力,只要宗門允許我們接門派任務了,還怕沒門功換靈石麼?若若突破感應關已經比別人遲了不少日子,正需要努力彌補的時候,這些靈石先給她用,爭取早日追上大夥兒的進度再說。”

慕容英淡淡一笑,也不說什麼——以他的驕傲性格,跟好朋友半真半假開個玩笑也就罷了,真要說和一個小女孩爭什麼,這個臉可丟不起。

姬若最終還是收下了黃昶的禮物,慕容英和吳大牛也很想表現一番,只可惜他們自己對靈石的需求也無比巨大,每個月剛到手的靈石多半留存不過三天,此時都早已兩手空空,只能將自己日常修煉的經驗當作禮物和小若若細細解說一番,好歹也算是盡了一份心。

一零四 殷商諸王列傳(四)(訂閱提升加更)七十九 出發六十九 變化(一)四十 陳氏(四)七十六 黃氏家傳(一)一二二 六重天高手(一)一五四 大校檢(一)六十八 宗門來人(四)十二 淨室一二八 夜行(三)九十 修復(一)三十二 鶴立雞羣(上)三十九 陳氏(三)一四零 意外的結局(下)一七二 推薦六十二 原委一九七 死一零零 桃花林中(五)四十三 先天(一)一零二 波波的新朋友(二)一二五 衝車(上)一三七 援手二十四 見家長(三)四十八 詭異變化四十九 敲竹槓五 考驗四十九 三人小組一一五 終點(求訂閱!)三十七 雨夜(三)一四零 意外的結局(下)十九 波瀾(一)九十六 桃花林中(一)六十 學霸(下)二十九 永不結束的戰爭十三 鬥妖(八)三十七 陳氏(一)七十五 殺招四 百秀峰(上)一零七 大派弟子(三)六十七 趁勝追擊(四)六十九 遺蹟(二)一四一 鏡中人(六)一零零 殷商王朝(爲盟主豬貓紅軍加更!)二十二 緊急任務(三)三十四 鶴立雞羣(下)四十 小波折(一)六 新夥伴八十九 陣盤八 老太婆(下)三十二 宴會中(五)四十四 先天(二)六十三 辨識(上)一三零 姑姑(二)十八 鬥法(二)一三一 姑姑(三)十九 擂臺一一零 報應(下)三十四 鶴立雞羣(下)一三三 捉迷藏三 血河陣(二)一四八 諮詢五十六 外援一一四 旌旗六 公道(二)五十六 天篆地書(中)四十 狼羣(三)一零八 指教(一)三十一 踏上征途(四)七十八 附身(一)一三二 青螺八十七 初遇邪教(四)四 見面四十二 行走在凡間(一)一二七 夜行(二)五十 情種?三十一 宴會中(四)一三一 姑姑(三)十七 拜帖一一三 白袍小將(一)四十七 水靈宮(二)一二四 靈地(一)九十九 桃花林中(四)六十八 家族秘寶二零零 善後(三)六十五 好貨?(上)六十二 金榮的挑戰(中)六十三 競爭三十六 下山(一)(求訂閱,求月票!)六十三 鍛鍊(二)七十八 收尾工作(三)八十三 與美同行(二)一五五 大宴飲(三)九十二 爆發(三)四十五 收穫(二)四十六 水靈宮(一)一零一 波波的新朋友(一)一五二 兌換(二)六十二 陳家莊防衛戰(八)七十七 師祖爺(下)
一零四 殷商諸王列傳(四)(訂閱提升加更)七十九 出發六十九 變化(一)四十 陳氏(四)七十六 黃氏家傳(一)一二二 六重天高手(一)一五四 大校檢(一)六十八 宗門來人(四)十二 淨室一二八 夜行(三)九十 修復(一)三十二 鶴立雞羣(上)三十九 陳氏(三)一四零 意外的結局(下)一七二 推薦六十二 原委一九七 死一零零 桃花林中(五)四十三 先天(一)一零二 波波的新朋友(二)一二五 衝車(上)一三七 援手二十四 見家長(三)四十八 詭異變化四十九 敲竹槓五 考驗四十九 三人小組一一五 終點(求訂閱!)三十七 雨夜(三)一四零 意外的結局(下)十九 波瀾(一)九十六 桃花林中(一)六十 學霸(下)二十九 永不結束的戰爭十三 鬥妖(八)三十七 陳氏(一)七十五 殺招四 百秀峰(上)一零七 大派弟子(三)六十七 趁勝追擊(四)六十九 遺蹟(二)一四一 鏡中人(六)一零零 殷商王朝(爲盟主豬貓紅軍加更!)二十二 緊急任務(三)三十四 鶴立雞羣(下)四十 小波折(一)六 新夥伴八十九 陣盤八 老太婆(下)三十二 宴會中(五)四十四 先天(二)六十三 辨識(上)一三零 姑姑(二)十八 鬥法(二)一三一 姑姑(三)十九 擂臺一一零 報應(下)三十四 鶴立雞羣(下)一三三 捉迷藏三 血河陣(二)一四八 諮詢五十六 外援一一四 旌旗六 公道(二)五十六 天篆地書(中)四十 狼羣(三)一零八 指教(一)三十一 踏上征途(四)七十八 附身(一)一三二 青螺八十七 初遇邪教(四)四 見面四十二 行走在凡間(一)一二七 夜行(二)五十 情種?三十一 宴會中(四)一三一 姑姑(三)十七 拜帖一一三 白袍小將(一)四十七 水靈宮(二)一二四 靈地(一)九十九 桃花林中(四)六十八 家族秘寶二零零 善後(三)六十五 好貨?(上)六十二 金榮的挑戰(中)六十三 競爭三十六 下山(一)(求訂閱,求月票!)六十三 鍛鍊(二)七十八 收尾工作(三)八十三 與美同行(二)一五五 大宴飲(三)九十二 爆發(三)四十五 收穫(二)四十六 水靈宮(一)一零一 波波的新朋友(一)一五二 兌換(二)六十二 陳家莊防衛戰(八)七十七 師祖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