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七 旁觀者

崑崙山,紫宵峰上,紫宵宮大殿之中。

十餘位法元仙師或坐或站,或躺或倚,聚集在這崑崙的至高殿堂之中,在他們身前,一塊塊宛如熒光屏般的青色光幕上,此刻正呈現出這一批十多名試煉弟子在銅馬堂陣中的一舉一動。

——只要能通過銅馬堂試煉,便是真傳弟子了,而所謂“真傳弟子”,便是指有真正的法元仙師願意收其爲徒,授予傳承。

崑崙山上兩百多位法元,平時說起來是高高在上不理俗務,一般小事也確實不用他們煩神。但崑崙派對他們還是有些要求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便是傳道授業。每一位崑崙派的法元仙師都會有收徒指標:在山上多少年之內,至少要收幾個徒弟,這是宗派的硬性規定。

而這其中又分爲兩種情況:一種只是根據宗門要求,從通過試煉的白衣弟子中選幾個看起來比較順眼的,收歸門下教導。這個就無所謂數量了,教一個和教一羣沒啥區別,也費不了太大功夫。崑崙山上大部分白衣弟子都是這種情況。

該教的該傳的都不會少,但傳授到什麼程度就不好說了。平時肯定會比對一般門人更照顧些,但也不至於特別關注。基本上就跟後世學校裡,老師教學生差不多:哪怕上學期間關係還不錯的,畢業一段時間後也多半成路人了——當然在這個仙俠世界,師徒之間不會這麼功利無情,“一日爲師終身爲父”的說法還是存在的,不過對於普通弟子,師父傾注的心血有限,對弟子的要求也不會太高。能保持尊師重道,師門有需要時全力配合,也就夠了。

而另外一種,則就要慎重得多——那便是選擇衣鉢傳人。每個修仙者的修仙道路都是自己選擇,甚至自己開創出來。而這條修仙道路往往不一定能走到頭。當他們覺得自己恐怕無法再將其走完時,往往便會想着將這一生未能達成的夢想和希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希望由下一代來繼續完成他們的道路——這便是所謂“道統傳承”了。

修仙之人,除了自己追求成仙得道之外,就是對於道統傳承能否傳下去最爲看重了。如果是對自身血脈比較重視,希望由血親繼承自己道統的,通常都是下山建立起家族,廣生子嗣,從中挑選自己的繼承人。

而既然還留在崑崙山上的,那便是選擇的師徒之路。他們尋找的,繼承自己道統的傳人,通常被稱爲“衣鉢弟子”——連禦寒和吃飯的傢伙都傳給這個徒弟了,可見對其之信重。

比起血親傳承,以衣鉢弟子繼承道統其實更加穩妥,成功率也更高——畢竟修仙之路太過於艱難:天賦根骨,智慧毅力,以及福緣氣運,每一樣都必不可少。常人中哪怕數萬數十萬,也未必能找出一棵好苗子來。如果將培養範圍僅僅侷限於自家血親之中,就算能選出一些苗子來,踏上那修仙路,多半也是走不太遠的。

當今天下,修仙家族極爲盛行——大多數人畢竟還是更信賴血緣,尤其是自己親生子女,終究希望把最好的都傳給他們,這是人之常情。但在仙俠界中,真正強大的勢力,基本上還都是師徒門派。尤其是那些屹立千年以上,始終傳承不斷的大勢力,無一不是控制着好幾座城池甚或是國家,可以從百萬人中選擇傳承弟子的大門派,它們纔是修仙界的中堅力量。

西崑崙當然也是如此,雖然崑崙派允許法元仙師們下山開闢家族,但真正有心將自身道統長久傳承下去的修仙者,往往還是會留在山上,從精選出的宗門弟子裡頭挑選傳人。通過傳授培養衣鉢弟子,來將自己的一身藝業傳承下去。

既然培養衣鉢弟子是作爲自己未來的繼承者看待,對於衣鉢弟子的傳授和教導當然會比普通徒弟更加精心。而這種“精心”從一開始選擇目標時就開始了。法元仙師壽命悠長,有足夠的時間來挑選弟子,那自然是優中選優,不是非常契合心意的一般不會收。

故此,每逢一屆藍衣弟子的“畢業”之期,或者是有大批弟子前來申請銅馬堂試煉的時候,有意收徒的法元仙師都會前來關注一二。就算不是挑選衣鉢傳人,對於普通徒弟也終歸希望能選個好點的——自己教出來的弟子,若是水平太低,日後出師豈不丟自家的臉。

而他們在打銅馬堂時的表現,也是讓法元仙師們做出判斷的重要依據之一。

…………

此時此刻,這些法元修士們聚在這裡,一邊看着那些年輕人在試煉法陣中的奮戰場景,一邊偶爾彼此談笑幾句,又時不時的對那些弟子評論幾句。

“這孩子不錯……劍法犀利,本命劍的蘊養也很到位了,稍加調教,將來必爲善戰之士。”

——光幕之中,慕容英正在與一頭巨大的土偶傀儡奮戰不已。那土傀儡的戰鬥方式非常笨拙,無非是用巨石構成的大拳頭硬砸,或是用身體衝撞碾壓……以慕容英的靈活機巧,躲過攻擊毫不困難。

但要對付它卻也不容易,這傢伙全身上下都是由巨大的岩石和土塊構成,在法術效果下才組合起來。慕容英手中寶劍以及身邊飛劍雖然都鋒銳無比,可無論劈砍還是穿刺,最多隻能在石頭表面削去一大塊石片,或者鑽出一個深深洞眼,卻絲毫影響不到那傀儡本身。

就算費了大量功夫,將其表面土層削去數尺,眼看就能攻擊到深藏其中的傀儡核心了,可那傀儡只是在地上打個滾兒,便將地上泥土紛紛吸附起來覆蓋在身體上,一下子又恢復得差不多了。

這讓慕容英大失所望,而幾名觀戰的法元修士也發出輕輕笑聲,等着看這孩子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觀察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以及在碰到難題時的情緒心態,判斷這些弟子是否符合自己心意,正是他們聚集在這裡的最主要原因。

九十六 桃花林中(一)一三八 意外的結局(上)九十四 邪惡之器三十二 鶴立雞羣(上)五 兄弟夜談(一)一三九 圍獵(二)一零七 姬若的選擇(四)六十七 宗門來人(三)一一一 祭拜(一)八十六 劍冢之行(上)(求訂閱!求月票!)一三四 救世教主(三)九十二 新冒險五十九 三少爺的表妹們一一一 秋獵(一)一七五 見面禮十二 鬥妖(七)一四零 泉水(一)七十二 羣妖齊聚一五六 大校檢(三)四 驅鬼(四)一一五 終點(求訂閱!)七十六 師祖爺(中)四 血河陣(三)一四八 再次拜師四十五 小洞天(六)五十二 新指揮(一)二十九 佛門至寶(三)二十七 拍賣會(二)九十二 幻境與老鬼(中)十 三塊靈石十四 宴會中(一)一三七 鏡中人(二)一五零 解決方案(一)一一六 新挑戰(三)四 拜山之路一零一 迴歸(一)一七九 客人六十九 五虎(三)一二六 衝車(下)四十二 小玩意兒一一三 白袍小將(一)九十六 破局(四)一三七 救世教主(六)二十六 蘇鐵城(二)一七五 見面禮十九 崑崙掌教(上)九十八 鬼宅(六)一三一 攻城(四)九十一 修復(二)一七九 客人五十三 再戰(三)六 老太婆(上)三十二 拍賣會(七)一五二 兌換(二)八十四 特邀(下)七十四 俞師傅的願望二十四 師父賜寶(二)一一二 祭拜(二)一二九 得意的長青子一六三 紅雲宗與花間派五十一 意外四十四 收穫(一)一二九 得意的長青子一零零 第二天(二)九十一 修復(二)八十七 故人(二)六十四 反省(上)二十一 波瀾(三)一二六 夜行(一)一二三 同行們八十 白骨法器(二)一六八 碰撞七十四 降臨(一)四十 狼羣(三)六 老太婆(上)一二三 銅馬堂陣(三)一五一 解決方案(二)九十一 修復(二)一六四 回家九十一 修復(二)一五一 解決方案(二)十 鬥妖(五)六十四 辨識(下)四十九 穆師兄的提醒四十九 高手(一)十一 額外要求(二)六十九 變化(一)一零五 姬若的選擇(二)八十九 陣盤十二 淨室三十九 門規(下)五十二 關於送命題的解題思路四十二 狼羣(五)四十 小波折(一)三 驅鬼(三)二十一 崑崙掌教(下)三十七 拜訪(三)三 神識(下)(500月票加更)一九七 死四十八 詭異變化
九十六 桃花林中(一)一三八 意外的結局(上)九十四 邪惡之器三十二 鶴立雞羣(上)五 兄弟夜談(一)一三九 圍獵(二)一零七 姬若的選擇(四)六十七 宗門來人(三)一一一 祭拜(一)八十六 劍冢之行(上)(求訂閱!求月票!)一三四 救世教主(三)九十二 新冒險五十九 三少爺的表妹們一一一 秋獵(一)一七五 見面禮十二 鬥妖(七)一四零 泉水(一)七十二 羣妖齊聚一五六 大校檢(三)四 驅鬼(四)一一五 終點(求訂閱!)七十六 師祖爺(中)四 血河陣(三)一四八 再次拜師四十五 小洞天(六)五十二 新指揮(一)二十九 佛門至寶(三)二十七 拍賣會(二)九十二 幻境與老鬼(中)十 三塊靈石十四 宴會中(一)一三七 鏡中人(二)一五零 解決方案(一)一一六 新挑戰(三)四 拜山之路一零一 迴歸(一)一七九 客人六十九 五虎(三)一二六 衝車(下)四十二 小玩意兒一一三 白袍小將(一)九十六 破局(四)一三七 救世教主(六)二十六 蘇鐵城(二)一七五 見面禮十九 崑崙掌教(上)九十八 鬼宅(六)一三一 攻城(四)九十一 修復(二)一七九 客人五十三 再戰(三)六 老太婆(上)三十二 拍賣會(七)一五二 兌換(二)八十四 特邀(下)七十四 俞師傅的願望二十四 師父賜寶(二)一一二 祭拜(二)一二九 得意的長青子一六三 紅雲宗與花間派五十一 意外四十四 收穫(一)一二九 得意的長青子一零零 第二天(二)九十一 修復(二)八十七 故人(二)六十四 反省(上)二十一 波瀾(三)一二六 夜行(一)一二三 同行們八十 白骨法器(二)一六八 碰撞七十四 降臨(一)四十 狼羣(三)六 老太婆(上)一二三 銅馬堂陣(三)一五一 解決方案(二)九十一 修復(二)一六四 回家九十一 修復(二)一五一 解決方案(二)十 鬥妖(五)六十四 辨識(下)四十九 穆師兄的提醒四十九 高手(一)十一 額外要求(二)六十九 變化(一)一零五 姬若的選擇(二)八十九 陣盤十二 淨室三十九 門規(下)五十二 關於送命題的解題思路四十二 狼羣(五)四十 小波折(一)三 驅鬼(三)二十一 崑崙掌教(下)三十七 拜訪(三)三 神識(下)(500月票加更)一九七 死四十八 詭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