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雲停花睡,誰敲月下之門

回到千鳥崖之後,看着這綠蔭掩翳中的四海居石屋,醒言忍不住長長舒了一口氣。

忙活了一上午,現在又清閒了下來。醒言終於有了些功夫,可以在這袖雲亭中,細細回想昨晚自己那吸化天地靈氣的奇妙異境。

“昨晚那時,隨着俺這太華道力的洄流圓轉,似乎自己便與那悠悠的天地,在一同呼吸、吐納!”

悠然望着雲天外那幾點飛鳥悠然的翩姿,醒言心中爲自己昨晚的感受,作了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

“嗯,就是在一同呼吸,呼吸這充盈於天地之間的仙靈之氣!”

少年越想越覺得這個比喻巧妙——似乎,再也找不到比這更恰當的比喻了。

由於這白日漫長,閒着無聊,醒言又開始習慣性的,圍繞着這念頭思想開去:

“仙靈之氣,聽起了倒是不錯……只是,昨日俺吸收的仙靈氣兒,倒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原本,這些個“仙靈之氣”,或者那“天地靈氣”、“乾坤元氣”、“日月精華”,種種的稱謂,多見於那道家典籍。甚至,在醒言以前喜歡看的那些個神怪誌異裡面,對這些虛渺的詞兒,也多有提及。

只不過,雖然到處都有這樣的用法,諸多典籍都宣稱,如果世間凡人,或是那草木禽獸,要想成仙成神的話,想辦法去吸取這天地靈氣、日月精華,是個非常有效可行的途徑——

非常可惜的是,幾乎所有這樣的典籍,包括那些大段說明了具體法門的經芨,也常常或是語焉不詳,或是以爲理所當然,全都沒有對這些所謂的“天地靈氣”、“日月精華”,作一個清楚的解釋。

似乎從沒有人,想起來要解釋清楚這些助人長生、助人飛昇的精華靈氣,倒底是個什麼東西。當然,那進一步的問題,更是沒人回答過:爲什麼吸了這些天地靈氣、日月精華,便能讓人長生、讓人飛昇、讓人成神。

這兩個可謂一體的問題,千百年來,似乎都鮮有人注意。甚至連這世間最熱衷於長生飛昇的道家,也常常認爲那是玄之又玄的東西。

而現在,在這羅浮山抱霞峰偏於一隅的一個小小涼亭中,卻有一位少年,在那裡對這個問題,認真的追問思索。

也許,日後醒言所能取得的成就,與他那曠古絕今的奇遇分不開;但也許更爲重要的是,少年將獲得的那一切,更與他這種勤於尋根究底、探求本原義理的學習精神,密不可分。

當然,這個命題對於現在的少年來說,未免太大、太深了些。但這位窮極無聊的少年,卻是毫無知覺,一任清涼山風飄飄吹衣,還在那兒冥思苦想:

“昨日那怪劍,倒是告訴俺這吐納法兒,還奇怪的留下那幾個俺熟悉無比的字兒:煉神化虛。瞧它那意思,這吐納天地元靈的妙法兒,卻也正是俺那煉神化虛之法的妙用。”

想到這兒,醒言腦海中不由自主便蹦出那幾句已經背得爛熟的經文:

“煉天地混沌之神,化宙宇違和之氣。天道終極,替天行道。神道廣大,亦弗能當……”

呃~雖然還是有些玄乎,但這煉神化虛之術,煉的是什麼,化的是什麼,這兩篇中倒是說得挺明確。但是,煉化之後這仙靈之氣、這太華道力,又是一個什麼的東西呢?這個問題,即使這兩篇老道清河再三珍重的寶貝經文,卻也是隻字未提。

又瞎琢磨了一會兒,覺得還是全無頭緒,醒言也就暫時將這事兒放下,去那弘法殿中用飯去也。

在那吃飯之時,碰見那半月多前陪自己同來的陳子平,免不得又寒暄了幾句。現在,在這上清宮中,醒言平常差不多也就只能和陳子平說上點話兒了。

用食完畢,在回去千鳥崖的路上,醒言腦海中,不由自主又浮現出半個多月前,在那羅陽郊外竹影扶疏的山道上,那位瓊肜小女娃怯生生的面容。

想起那位小女娃,初時渴望的雙眼,最後又似乎歡快離去的步履,一時之間,這位向來曠達的少年,也覺得有些黯然神傷。

“嗯,想俺在這四海堂中,也算好好供職了這麼多時日。這幾天我就多到那擅事堂走走,看看教中最近有沒有啥採買竹紙的差事——如果有的話,俺就應承下來,也好去羅陽看看那瓊肜小姑娘。”

很可惜,雖然醒言滿心期冀,但這老天卻似乎不想就這樣輕易遂了他的願望。

待少年去那飛雲頂擅事堂,去詢問那竹紙採辦事宜時,那位擅事堂堂主清雲道長,竟告訴他說,自己堂中竹紙存量甚多,就是用到年底,也怕是用不完!

……

此路不通,還得另想他法!

只是,這事兒卻有些尷尬之處。那盛產竹紙的羅陽,離這羅浮山也算路途遙遠,倒不是他這四海堂堂主,說去就能去的。急切之間,醒言也沒能想出啥其他的高招。

接下來的日子裡,每天晚上,醒言都會按照那怪劍提醒的“煉神化虛”法兒,來匯聚、吸納這充盈於羅浮仙山之間的天地靈氣。

雖然,已經過好幾天的凝神吸納,但醒言覺着自己身體裡這股太華流水,好像也沒怎麼變得更爲強大。不過,也非是一無是處。現在醒言明顯感覺到,自己這太華道力,相較以前來說,已變得更爲活躍。當自己要召喚這太華道力出來之時,卻再也不要去故意“有心無爲”,而是微一動念,那太華道力便應勢而起,在自己身體這個小天地裡,流動圓轉,生生不息。

“呵~俺這吸收天地靈氣、日月精華的法兒,雖然不像那些個志怪傳奇裡說的那樣,能很快便讓人增長出多少多少年的道行修爲——呃,想起來還真覺得有些遺憾……不過呢,俺這煉化的道力,它品質好啊!哈哈哈~”。

開朗的少年,這樣自我解嘲。

話說這日夜晚,又是那月白風清,醒言便在那袖雲亭旁的石坪上,呼吸這天地靈氣,淬鍊他那太華道力。而他那把自己現在已呼之爲“神劍”的鈍器,卻自那晚飛騰呼嘯於萬山之後,任醒言再是逗弄,卻沒再有絲毫的響應。

只不過,現在醒言對這段又裝得像凡鐵一般的鈍劍,有了新的理解:

“呵呵,看來俺這把神劍,倒還挺挑,不是那三五月明的良辰吉時,還不樂意出來做功課!”

現在,在這月照山岡之上,醒言趺坐如塑,靜心煉神。少年此時看上去便似呆若木石,但這浩闊無垠的天地星辰之間,卻有無從看見、但卻真切存在的碩大漩渦,正在天穹中扭動彎曲,朝這少年不住的流轉、匯聚。

大約一個多時辰之後,這位似與整個羅浮天地融爲一體的少年,突然間卻伸了個懶腰,說道:

“嗯,完成任務,該去睡覺了!”

然後,便見他站起身來,返回石屋牀上,解衣睡下。

——只不過,現在少年卻有些睡不着。努力凝神靜思了一會兒,卻還是不能入眠:

“唉,這煉神化虛的法兒,妙是妙,卻也有個壞處——每次運轉那幾周天之後,整個人都是精神十足,倒讓俺最近常常失眠!”

“嗯,只好用那一招兒了!”

於是,這睡不着的少年,又開始琢磨起來:

“俺這吸納進來的天地靈氣,還有這融匯而成的太華道力,倒底是啥東西?”

……

正在醒言想得頭昏腦漲,正自暗喜便要成功睡去之時,卻忽聽得在那石屋窗外,突然有“嗒”的一聲響動,便似那踩踏之聲!

這聲響動,其實甚輕;但卻還是被醒言聽到。

“誰?”

少年反應頗是靈敏,立馬便翻身而起——卻見那透山窗前,便似有一道黑影,倏然一閃而沒!

“何方高人,夤夜來訪?”

不知不覺中,醒言用上了那晚清溟道長的說辭。

待少年抄起那把“神劍”,推門衝出屋外之後,卻見這屋前石坪四處,並無人跡。現在,惟有那月色如銀,在石坪之上積得似水空明。

“……”

雖然一眼瞧去悄無人跡,但醒言還是不放心,提着劍又在四處細細巡察了一番。一番察看下來,卻還是毫無所獲。

“罷了,方纔恐怕是俺暈暈乎乎,錯把那夜鳥的飛動,當成那不速之客了。”

一無所獲的少年,只好又返身回到牀上,鬱悶的重新開始思考:

“太華道力倒底是什麼?!”

……

第二天清晨,醒言在一片啁啾的鳥鳴中醒來。

因爲昨晚這一番意外的折騰,少年倒比往日遲起了一些。

“咯吱”,推開門扉,醒言對着千鳥崖前這空闊的羣山,舒展着腰臂,大口大口的呼吸着這混雜着草木清氣的清新空氣。

這高山上特有的純淨空氣,卻似乎與少年每晚煉化的那天地靈氣一樣,讓人只覺得是無比的心曠神怡。

“咦?這是什麼?”

卻說醒言去那巖壁冷泉處,撩水抹臉漱口回來,正要進屋讀書之時,卻突然注意到,在石屋門側左邊那隻石鶴嘴上,正掛着一串鮮紅的朱果。

這串猶帶露珠的朱果,正懸在那長長的鶴喙上,這乍一看上去,倒像是鶴嘴裡叼着那串果實一般。

“呃……好像昨天俺沒采啥野果晾在這兒?”

“……這麼說,難道昨晚並不是我的錯覺?還真有人來過?”

第8章 豈曰無衣?此去與子同袍第6章 冰姿媚骨,噬誰人之清魂第18章 飛仙天外,按劍我本布衣第8章 茅舍竹籬,自饒天真清趣第14章 星光結旆,備朱旗以南指第3章 花開頃刻,惆悵剎那芳華第15章 翼展鱗集,信巨海之可橫第6章 一騎走煙塵,春衫少年豪氣第1章 擬典荒居即名山第1章 傅粉佳兒,思倚天之絕壁第11章 光浮影亂,頓銷千秋魂魄第4章 嬌兒原不解炎涼第2章 寂寂江山,洗出靈奇面目第1章 天翻雲浪,飛鳥若登龍門第1章 歡樂和顏,飄飛陛以凌虛卷首詞畫堂秋第11章 龍津一劍,爭殘局上河山第1章 暗室欺心,觀我當頭棒喝第7章 檢點柔腸俠骨第12章 千年魂夢,回眸恰倚東風第4章 嬌兒原不解炎涼第10章 月皎風清,重醉舊時風景第3章 江山夜雨,枕中春夢無多第14章 秋蟲春鳥,從無共暢天機第12章 停風弄月,塵步偶過山家第3章 佳思忽來,片言如能下酒第4章 飛鴻戲海,翳華蓋以逍遙卷首詞仙山月第10章 隨口利牙,哪管鬼哭神怒第18章 風流影動,憂喜無端上眉第1章 蛇影杯弓,驚巨瀾如逝鳥第14章 清夜聞笛,夢隨花落第5章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羅浮第4章 月冷歌殘,幾忘幽明異路第3章 雨蕩雲飛,疑荷香之入衣第17章 乘桴浮海,浪裡且伴閒鷗第3章 涵光凝碧,樹欲靜風不止第12章 秋飈蕭瑟,鼓動徵波萬里第16章 臨機觸怒,遇真人而落膽第11章 駭浪靈潮,潦亂花魂之夢第4章 霜刃擊秋風,誰有不平事第13章 異寶奇琛,俱是必爭之器第14章 雲浮路曲,覿面相逢人不識第12章 龍飛劍舞,澄百里之波光第9章 任渠笑罵,雨前豈少愁雲卷首詞山中歲月第4章 虹橋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第12章 消魂處,離夢躑躅第2章 月魄雲牽,如照當時明月第1章 身非鴻鵠,焉知雲路縹緲第13章 鏖戰將軍,馬色截雲之鮮第1章 一片野心,早被白雲留住第13章 漫霧飛空,借雲龍以乘風第14章 清夜聞笛,夢隨花落第3章 雨蕩雲飛,疑荷香之入衣第7章 目中寥廓,徒歌明月之詩第13章 花雨零亂,最是幽情難吐第3章 大巧無巧,閒看幻劍靈符第3章 佳思忽來,片言如能下酒第3章 明月多情,清光長照人眠第10章 小姑居處本無郎第5章 操戈入室,按劍伏兵第4章 飾語費猜,誰帶春星踏苔第5章 殺途駐步,觀幽花之明滅第3章 福至心靈,參幽微以通玄第11章 虎步鷹揚,壯靈光以殺物第12章 粉汗凝香,美靈氣之和柔卷首詞南沙懷古第12章 月舞霓裳,密呢長生之語第5章 畫影描形,傳清名於四海第8章 入手香脂半世緣第4章 飛鴻戲海,翳華蓋以逍遙第5章 殺途駐步,觀幽花之明滅卷首詞·水姻緣第18章 雪後尋梅,問故園之香跡第1章 海天如墨,神騎奮入鯨波第4章 百丈風波,起於青萍之末第9章 任渠笑罵,雨前豈少愁雲卷首詞鬼王吟第2章 天網恢恢,掀一角以漏魚第7章 忽聞世上有奇經第21章 清襟凝遠,當大計而揚眉第4章 火內栽蓮,無非短命之花第11章 空山掛雨,覓神女其何蹤第6章 簞食壺漿,激殺機於林樾第26章 蕊結同心,花開蓮房有子第3章 大巧無巧,閒看幻劍靈符第4章 冰光幻滅,轉瞬妖魂之影第1章 暗室欺心,觀我當頭棒喝第10章 竹影扶疏,何處飛來神物第9章 雲浸几案,冰紛筆上之花第4章 月冷歌殘,幾忘幽明異路第25章 芳衷盡吐,報答梅花一夢第4章 劍燭滄海,光耀虎狼之師第4章 氣結煙霞,胸中自無冰炭第6章 每到絕處有奇峰第6章 暗潮洶涌,藏滄海之奇勢第1章 一片野心,早被白雲留住第8章 言存嘉意,欣然有會於心
第8章 豈曰無衣?此去與子同袍第6章 冰姿媚骨,噬誰人之清魂第18章 飛仙天外,按劍我本布衣第8章 茅舍竹籬,自饒天真清趣第14章 星光結旆,備朱旗以南指第3章 花開頃刻,惆悵剎那芳華第15章 翼展鱗集,信巨海之可橫第6章 一騎走煙塵,春衫少年豪氣第1章 擬典荒居即名山第1章 傅粉佳兒,思倚天之絕壁第11章 光浮影亂,頓銷千秋魂魄第4章 嬌兒原不解炎涼第2章 寂寂江山,洗出靈奇面目第1章 天翻雲浪,飛鳥若登龍門第1章 歡樂和顏,飄飛陛以凌虛卷首詞畫堂秋第11章 龍津一劍,爭殘局上河山第1章 暗室欺心,觀我當頭棒喝第7章 檢點柔腸俠骨第12章 千年魂夢,回眸恰倚東風第4章 嬌兒原不解炎涼第10章 月皎風清,重醉舊時風景第3章 江山夜雨,枕中春夢無多第14章 秋蟲春鳥,從無共暢天機第12章 停風弄月,塵步偶過山家第3章 佳思忽來,片言如能下酒第4章 飛鴻戲海,翳華蓋以逍遙卷首詞仙山月第10章 隨口利牙,哪管鬼哭神怒第18章 風流影動,憂喜無端上眉第1章 蛇影杯弓,驚巨瀾如逝鳥第14章 清夜聞笛,夢隨花落第5章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羅浮第4章 月冷歌殘,幾忘幽明異路第3章 雨蕩雲飛,疑荷香之入衣第17章 乘桴浮海,浪裡且伴閒鷗第3章 涵光凝碧,樹欲靜風不止第12章 秋飈蕭瑟,鼓動徵波萬里第16章 臨機觸怒,遇真人而落膽第11章 駭浪靈潮,潦亂花魂之夢第4章 霜刃擊秋風,誰有不平事第13章 異寶奇琛,俱是必爭之器第14章 雲浮路曲,覿面相逢人不識第12章 龍飛劍舞,澄百里之波光第9章 任渠笑罵,雨前豈少愁雲卷首詞山中歲月第4章 虹橋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第12章 消魂處,離夢躑躅第2章 月魄雲牽,如照當時明月第1章 身非鴻鵠,焉知雲路縹緲第13章 鏖戰將軍,馬色截雲之鮮第1章 一片野心,早被白雲留住第13章 漫霧飛空,借雲龍以乘風第14章 清夜聞笛,夢隨花落第3章 雨蕩雲飛,疑荷香之入衣第7章 目中寥廓,徒歌明月之詩第13章 花雨零亂,最是幽情難吐第3章 大巧無巧,閒看幻劍靈符第3章 佳思忽來,片言如能下酒第3章 明月多情,清光長照人眠第10章 小姑居處本無郎第5章 操戈入室,按劍伏兵第4章 飾語費猜,誰帶春星踏苔第5章 殺途駐步,觀幽花之明滅第3章 福至心靈,參幽微以通玄第11章 虎步鷹揚,壯靈光以殺物第12章 粉汗凝香,美靈氣之和柔卷首詞南沙懷古第12章 月舞霓裳,密呢長生之語第5章 畫影描形,傳清名於四海第8章 入手香脂半世緣第4章 飛鴻戲海,翳華蓋以逍遙第5章 殺途駐步,觀幽花之明滅卷首詞·水姻緣第18章 雪後尋梅,問故園之香跡第1章 海天如墨,神騎奮入鯨波第4章 百丈風波,起於青萍之末第9章 任渠笑罵,雨前豈少愁雲卷首詞鬼王吟第2章 天網恢恢,掀一角以漏魚第7章 忽聞世上有奇經第21章 清襟凝遠,當大計而揚眉第4章 火內栽蓮,無非短命之花第11章 空山掛雨,覓神女其何蹤第6章 簞食壺漿,激殺機於林樾第26章 蕊結同心,花開蓮房有子第3章 大巧無巧,閒看幻劍靈符第4章 冰光幻滅,轉瞬妖魂之影第1章 暗室欺心,觀我當頭棒喝第10章 竹影扶疏,何處飛來神物第9章 雲浸几案,冰紛筆上之花第4章 月冷歌殘,幾忘幽明異路第25章 芳衷盡吐,報答梅花一夢第4章 劍燭滄海,光耀虎狼之師第4章 氣結煙霞,胸中自無冰炭第6章 每到絕處有奇峰第6章 暗潮洶涌,藏滄海之奇勢第1章 一片野心,早被白雲留住第8章 言存嘉意,欣然有會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