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琅琊劇變

在夕陽的紅光照射下,桑子明站在車頂清楚的看見,大約百丈之外的山崖上,掛着一具黑衣包裹的屍骸,只有頭顱和四肢還保持完整,胸腹之間變成了爛泥,鮮血染紅了巖壁!

靈寶弓擴張到五尺之後,已經不是普通的箭了,那就是一根削尖的木樁,衝擊之後,屍體從脖子開始,直到小腹,都成了爛泥!

衆人呆望了一陣子,都感到震驚不已:“太恐怖了,不知道是哪位大賢出手,將一位元嬰鬼修,整成了這個樣子!”

“鬼誅子究竟死了沒有?肉身成了漿糊還不死?”

“而那位大賢呢?他怎麼不見了?”

金丹真人樑帖略微定了定神,然後拿出幾斤靈谷,餵了喂龍鬚馬,略微辨認方向,催馬向前急奔。

隨後不久,黃瑞先回到大車裡去了。對於自己的弟子,他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桑子明在車頂上盤膝坐下。他擔心前方還有厲害的鬼修,說不定還要再射出一箭,所以並沒有跟師傅下去。

樑帖一會兒看向前方,一會兒轉頭望着他,最後忍不住傳音問道:“剛剛那張寶弓,是從哪裡來的?”

桑子明躬身答道:“師叔祖,那是我祖傳的寶貝。我家祖上,或許出過仙人吧。我爺爺名叫‘桑長’,醫術很有名的。”

樑帖微微搖頭,道:“但凡出過仙人的家族,那一定遠近聞名,翻翻史書就能查出來。我中過進士,也算博聞強記,並沒有聽說過姓桑的仙人。”

“呃,小子信口胡說,其實那張寶弓,是爺爺留給我的護身法寶。”

“你爺爺桑長?他是普通的靈醫嗎?怎麼會有通天靈寶?”

“小子也不清楚,家祖醫道精湛,治病不求留名,早年有些奇遇。”

樑帖接着問道:“那你跟我說說,爲什麼你一個煉氣修士,竟然能拉開寶弓?一般來說,要想激活靈寶,即便是金丹真人,也會覺得很困難。”

桑子明笑道:“師叔祖,我跟您說實話,那張弓有古怪,兩端各有一個凹槽,只要插進靈石,就能激發起來。”

樑帖聽了恍然大悟,道:“喔,原來這樣簡單!”

他只是一位普通的金丹後期的真人,背後沒有厲害的師傅做後臺,也沒有接觸過真正的通天靈寶,所以並沒有感到十分驚訝,如果換一個人,就不會這樣認爲了。

其實,能不能激活靈寶,關鍵在於靈寶有沒有認主,只要認主之後,即便主人功力很弱,也能偶爾透支威力,甚至會自動發起攻擊。

問題是,一個煉氣期的小修士,怎麼能讓靈寶認主呢?

這其中就講究機緣了。要麼像蓮香一樣,在祖母的壓制下,將仙器碧玉簪強行傳給她;或者像李秋嬋一樣,在師傅鬼桑子的協助下,將靈寶招魂幡賜給他;再或者像桑子明這樣,靈寶弓是桑長直接從店裡購買的,白璧無瑕,從來沒有主人,而且桑子明資質絕佳,容易獲得寶弓的認可,所以才能滴血認主。如果是一張先前曾經有過主人的寶弓,再想讓它認主可就難了。

樑帖畢竟還算是君子,所以弄明白這些事之後,便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馬車飛快的前行,兩邊依舊是高山峽谷,然而頭頂滿天繁星,氣氛已經不同了,變得輕鬆了許多,不再是先前的鬼蜮,黑漆漆不見天日,壓得人喘不過氣。

此後的道路,雖然依舊不平靜,鬼魂不斷的冒出來,但都被樑帖御劍斬殺了。

樑帖畢竟是金丹後期的真人,只要不碰到元嬰以上的鬼修,便不會被鬼魂阻住去路。

一路之上,至少有十幾位築基鬼修,還有一位金丹初期的鬼修,倒在了他的劍下。

他那口君子劍,飽飲鮮血之後,越發顯得光彩奪目,假以時日,這樣的寶劍,經過漫長的培育,若能渡過雷劫,也可以成爲通天靈寶。

兩天之後,二月初四的傍晚,馬車終於趕到了琅琊城!

看着那高過二十丈巍峨挺立的城牆,還有上空已然開啓的嚴密法陣,衆位童生都險些流下眼淚來。

“蒼天啊,大地啊,我的親孃哎,終於趕到了!”

“這一路可真不容易,簡直是險死還生啊!”

“師叔祖,我們跟您磕頭了!這一路您辛苦了!”

“師傅,您也不容易,不畏生死,陪着我們過來趕考……”

黃瑞嘆了口氣:“爲師迫不得已,陪你們走過這段路,也算經受了磨難。我的使命完成了一般,接下來,能不能考中秀才,就看你們的運氣了。”

樑帖表情淡然,並沒有多說什麼。他一個金丹真人,受到低階弟子恭維和感謝,那是很正常的事情,若是有所表示,反倒顯得奇怪了。

一行人來到城門口,拿出身份度牒之後,依然接受了非常嚴格的檢查,一個個拿八卦鏡照過,然後才放他們進去。

黃瑞覺得有些奇怪,因爲他以前過來的時候,接受的檢查都很簡單。

等到進城之後,他才漸漸瞭解到,這一次的鬼修作亂,鬧出來的動靜太大了!幾乎一夕之間,琅琊城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郡守不得不開啓了大陣,還動用了朝廷賜下的鎮壓靈寶‘山河鼎’,纔將損失降低下來。要不然,整個郡城所有人都死光也是有可能的。

黃瑞按照平常的習慣,在貢院附近找了家旅店住下來,可是進去之後才發現,往年這個時候,住的滿滿登登的旅店,今年竟然空着一多半的房間!很多外地的童生在路上出了事,直到此時還沒有趕到!只有那些提前動身的人,沒有在這場鬼災中受害。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衆人在驚恐的同時,又感到幾分欣喜,因爲這意味着,大夥兒考中秀才的機會增加了。

每個郡城,一次科舉,會出現兩百名秀才,這是一個固定的數字。參加考試的人少了,必然降低閱卷的水準,那些成績不太好的人,也就有了一些機會。

因此之故,張成,顧森和朱一彤的臉上,都難得的露出了笑容。好不容易冒死闖過來,總算是攤上好事了。

至於另外五個人,距離秀才的水準有着較大的差距,無論如何,能考中的可能性都不大。

第177章 神像打人第375章 內宅婢女第722章 衆帝大會第274章 象山第751章 屢遭羞辱第746章 仙脈泉涌第244章 轉世三劫第761章 衆帝密會第641章 魔將羅朣第131章 吞服靈火第166章 兩大秘訣第66章 養神丹第653章 佛門大勢第185章 陽絕陰微第470章 冥界行第591章 失落的星辰第205章 震驚太傅第279章 威壓第239章 一劍梟首第272章 圍殺第112章 城主被貶第567章 祖仙服軟第505章 咸陽仙城第740章 不戰而退第402章 霍山大祭第327章 封禁四碑第354章 好男兒第793章 成神是死,無爲也是死第197章 三式箭訣第766章 修真的意義第174章 震暈考官第15章 早夭之相第103章 吞天訣第600章 進入地仙殿第377章 詩與春秋第225章 柔情火祭第248章 天祀大法第719章 人皇軒轅第136章 築基丹?第86章 烈焰宮第563章 三萬八千歲第61章 丹藥第128章 見色起意第181章 藏寶第604章 拜師鎮元子第128章 見色起意第211章 九州鼎第688章 驅逐天皇第156章 陸九齡第716章 天皇伏羲第471章 紅衣鬼婆第522章 匆匆離開第547章 仙帝轉世?第401章 金書靈寶第328章 逼着做官?第164章 天劍秦斬第54章 狩獵第203章 神都史第653章 佛門大勢第639章 拜師天皇第242章 大功臣第653章 佛門大勢第186章 三步救治第346章 靈仙現世?第653章 佛門大勢第193章 書中之秘第716章 天皇伏羲第781章 九重問天丹?第241章 地仙霍華生第367章 洞天石第442章 陽雷驅鬼第83章 多家醫館第333章 儒門奧秘第98章 備考第538章 祖仙種劍第664章 一位女帝第245章 養鬼第127章 射獵閒話第286章 烈仙箭第503章 秦蒼第97章 練劍第3章 學宮第14章 仙齋第250章 連續火祭第399章 張彩第495章 兩千年打磨第50章 悟道茶第159章 閉關築基第603章 地仙三十六重第417章 褒國公第93章 師徒閒話第74章 天劍訣第441章 腳趾頭第583章 諸帝現身第296章 出雲陶第268章 密約第96章 狐婆第383章 教坊司第390章 歲月無情第392章 籌辦
第177章 神像打人第375章 內宅婢女第722章 衆帝大會第274章 象山第751章 屢遭羞辱第746章 仙脈泉涌第244章 轉世三劫第761章 衆帝密會第641章 魔將羅朣第131章 吞服靈火第166章 兩大秘訣第66章 養神丹第653章 佛門大勢第185章 陽絕陰微第470章 冥界行第591章 失落的星辰第205章 震驚太傅第279章 威壓第239章 一劍梟首第272章 圍殺第112章 城主被貶第567章 祖仙服軟第505章 咸陽仙城第740章 不戰而退第402章 霍山大祭第327章 封禁四碑第354章 好男兒第793章 成神是死,無爲也是死第197章 三式箭訣第766章 修真的意義第174章 震暈考官第15章 早夭之相第103章 吞天訣第600章 進入地仙殿第377章 詩與春秋第225章 柔情火祭第248章 天祀大法第719章 人皇軒轅第136章 築基丹?第86章 烈焰宮第563章 三萬八千歲第61章 丹藥第128章 見色起意第181章 藏寶第604章 拜師鎮元子第128章 見色起意第211章 九州鼎第688章 驅逐天皇第156章 陸九齡第716章 天皇伏羲第471章 紅衣鬼婆第522章 匆匆離開第547章 仙帝轉世?第401章 金書靈寶第328章 逼着做官?第164章 天劍秦斬第54章 狩獵第203章 神都史第653章 佛門大勢第639章 拜師天皇第242章 大功臣第653章 佛門大勢第186章 三步救治第346章 靈仙現世?第653章 佛門大勢第193章 書中之秘第716章 天皇伏羲第781章 九重問天丹?第241章 地仙霍華生第367章 洞天石第442章 陽雷驅鬼第83章 多家醫館第333章 儒門奧秘第98章 備考第538章 祖仙種劍第664章 一位女帝第245章 養鬼第127章 射獵閒話第286章 烈仙箭第503章 秦蒼第97章 練劍第3章 學宮第14章 仙齋第250章 連續火祭第399章 張彩第495章 兩千年打磨第50章 悟道茶第159章 閉關築基第603章 地仙三十六重第417章 褒國公第93章 師徒閒話第74章 天劍訣第441章 腳趾頭第583章 諸帝現身第296章 出雲陶第268章 密約第96章 狐婆第383章 教坊司第390章 歲月無情第392章 籌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