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神都史

禮部有禮部尚書一人,正二品;禮部左侍郎,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禮部郎中四人,正五品;員外郎四人,從五品;主事四人,正六品,下面還有給事中,正七品。

羅定邦是一位正六品的主事,恰好是主管會試的人員之一。

近日來,二十萬舉人匯聚京師,可把羅定邦忙壞了。今日是他最後一次在家裡用晚餐,再過兩天就要連軸轉,白天黑夜都不會停下來。

當日無話,次日一早,羅定邦來到禮部檔案室,翻找桑子明的有關的記錄。

這種活兒,對他來說很容易,因爲桑子明很年輕,顯然最近剛剛中舉,用不着往前翻看很多年。如果換一位三百歲的考生,那可就麻煩了。而且,桑子明住在荒谷城,那裡屬於琅琊郡,鄉試應該是在南都考的。

所以,有了這些信息之後,羅定邦在片刻之間,就找到了桑子明的資料。

然而他只看了一眼,就被驚呆了!

“桑子明,生於大明曆三萬三千三百年,琅琊郡人,府試案首。鄉試時得大儒陸九齡舉薦,只考嘯音和仙文兩科。嘯音以龍吟之聲震暈兩位輔助考官。仙文考覈時,白煙升起九尺七寸,乃舉世罕見之奇才。惜乎放棄天劍訣測試,疑爲劍術不精,或因年紀太輕之故也。”

羅定邦呆愣了好大一會兒,纔將桑子明的檔案放回原處。

他心裡清楚,這後生了不得!先不說龍吟之聲,就說仙文白煙九尺七寸,可以說是從大明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好成績。

仙文考試早就有了,不是從大明朝纔開始,但是前朝的記錄已經丟失了,後人很難查出那些個地仙,年輕時仙文考試的成績,但是從合道真君以下,絕大多數人都生在大明立國之後,他們參加科舉考了多少分,都是有跡可查的。

按照以前的記載,大明國最厲害的一人,當屬合道真君王陽明,鄉試時白煙升起八尺八寸!

王陽明是什麼人啊?

此人很年輕,至今不過八千歲,卻已經是合道五階了!照這個速度下去,不到兩萬歲,就能進階地仙!

羅定邦心想:“難道說,桑子明的資質,比王陽明還要好?他將來的成就能超過王真君?哎呀,那可不得了!說不定我羅家,還能沾他的光呢!”

昨夜他與女兒羅蘭芝密談,已經知道秋嬋化作鬼修的事。他並沒有很在意。他做過多年的小官,知道人生的艱難,也曾經被人刺殺,差一點兒死掉,如果死了的話,也可能成爲鬼修。

他已經看破了人生,不再是當年初出茅廬不怕虎的年輕人。

就算秋嬋做了鬼修,那又怎樣?她不還是心裡想着家人嗎?

萬一有一天,秋嬋修成了正果,難道會坑害羅家人?

類似這樣的事情,別的家族也曾出現過,夥兒都在設法隱瞞。這種事,只能做,不能說,只要不傳開,鬧得沸沸揚揚就好了。鬼也有感情,有父母,有親人,自己家的人,關起門來說話,有什麼問題呢?

羅定邦看了檔案之後,心裡有數了,知道桑子明太年輕,因此偏科太厲害,雖然今科很難考中進士,但可以在場上大放光明,得到意想不到的機會。

會試是儒門最重要的科考,會有很多大人物關注着。

如果桑子明能展露頭角,被合道修士收於門下,還愁將來沒有機會嗎?

也不知爲何,鄉試的時候,桑子明竟然得到陸九齡的推薦,可是檔案上並沒有說他是陸九齡門下弟子,難道說老先生還要再一次考驗他嗎?

“不管怎樣,這是一位驚才絕豔的年輕人,將來必定鵬程萬里,他能找上我們羅家,跟秋嬋扯上關係,就是羅家的貴人,或許能給我們帶來大造化!”

羅定邦握緊了拳頭,走出檔案館,去會試報名區域忙碌起來。

隨後幾天,桑子明晚上在旅店用功,白天則出去走一走。

既然來到了京師,總要四處逛逛,否則回去之後,怎麼跟蓮香和秋嬋描述京師的美好呢?

桑子明走在熱鬧的大街上,不時看見許多古舊的殿堂,跟旁邊的人打聽,瞭解了許多事。

神都洛邑,自古以來就是聖都。

黃昏界的人族,不知道有多少年的歷史,有人傳言,神都早在五千萬年前就已經建立了。

從那以後,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個朝代,佛修曾經輝煌過,仙修曾經燦爛過,甚至整個大明國都曾經被鬼修和妖修佔據,統治了數十萬年之久,那段歷史被稱爲暗黑時代。

自從三千萬年前,儒修開始出現,隨後如星星之火,漸漸壯大起來。

隨後儒修和佛修論戰了很多年,又挑戰仙修很多年,直到大明立國,才終於獲得徹底的勝利,朝廷宣佈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其餘各派都被儒家壓制了。

神都洛邑經過了多次戰火,燒燬了重建,建好了被燒燬,燒燬了又重建,地下到處都是廢墟和財寶,北邙山上到處都是墳墓。

桑子明走了一圈兒,發現這裡什麼都貴,唯獨聚靈珠不算貴,比別處還要便宜一些。

這是因爲,整個神都的地下,糾纏着五條巨型靈脈,再加上六條大型靈脈,這些靈脈就像葫蘆藤一樣,不時的結出聚靈珠,所以有些神都人,專門去尋找聚靈珠拿去出售。

桑子明看見聚靈珠,就覺得心裡癢癢,很想多買幾顆。

老實說,大明國物華天寶,地大物博,並不缺少聚靈珠,也不缺少靈脈。

但是靈脈豐富的地方,往往被某些門派,或者妖修和鬼修盤踞着,怎麼能搶到自己手裡,是一個大問題。

桑子明的功力太弱了,至少在成爲元嬰修士之前,不可能從別人手裡搶到靈脈,只能忍痛購買聚靈珠。

他花了幾個上午,走了很多地方,用十顆築基丹,換了三顆小型的聚靈珠。

在他而言,這個價格已經非常便宜了。但是在神都商戶看來,他就是一個傻子,因爲即便有三條小型靈脈,也無法將神都宅院中的靈氣提升多少。歸根結底,這裡的基礎靈氣太豐厚了!略微增加一點兒,根本就體會不到!

第239章 一劍梟首第238章 地仙殘神第71章 借屍還魂第642章 大魔王第249章 鬼火九卿第742章 二十階仙帝第307章 情逝第388章 難唸的經第597章 長生樹第281章 新府第232章 共飲仙茶第667章 老仙出馬第301章 鄭玄第248章 天祀大法第49章 阿寶與食材第15章 早夭之相第609章 祖師仍在第697章 諸帝迴歸?第645章 三聖奴第516章 天香餘孽第626章 長生院第24章 荒谷的由來第647章 古劍星第256章 汝想做聖人?第162章 自找苦吃?第628章 莊婉第402章 霍山大祭第160章 陰墟第116章 鬼修來源第620章 望塵莫及第547章 仙帝轉世?第395章 連番挑戰第30章 雌者納之?第770章 吞噬的法則第176章 丹青靈霧第343章 沙場磨礪第329章 遁去的一第478章 返回人間第134章 陰池聖火第170章 仙人造星第458章 破碎的靈界第194章 鬼移石碑第261章 合道九重第142章 大賢墨寶第203章 神都史第506章 靈界的格局第141章 鬼霧重重第650章 席捲天下?第128章 見色起意第671章 孟婆茶第640章 修羅一族第651章 古佛星第90章 問心堂第394章 桑宅變化第61章 丹藥第666章 執政大帝第76章 大妖求醫第343章 沙場磨礪第203章 神都史第620章 望塵莫及第42章 大妖骨脂第123章 儲備的靈材第326章 董仲書第613章 紅雲殿第702章 大支仙城第126章 靈寶弓第30章 雌者納之?第106章 袁師傅的悲哀第393章 發難第481 龍伯釣鰲第363章 周家太極第209章 雷霆天聲第719章 人皇軒轅第589章 天庭格局第42章 大妖骨脂第495章 兩千年打磨第305章 拜師羅陽第687章 天道枷鎖第492章 準備離去第792章 再見青帝第392章 籌辦第240章 別派遺物第94章 百花釀第501章 進階靈仙第460章 謬誤手稿第776章 春秋天帝第64章 四時牽絲毒第389章 秦斬復仇第780章 前車之鑑第694章 大帝交鋒第462章 交代由來第4章 李秋嬋第267章 雨夜第522章 匆匆離開第467章 教書千年第618章 擂臺交手第10章 皇室宗女第54章 狩獵第481 龍伯釣鰲第583章 諸帝現身
第239章 一劍梟首第238章 地仙殘神第71章 借屍還魂第642章 大魔王第249章 鬼火九卿第742章 二十階仙帝第307章 情逝第388章 難唸的經第597章 長生樹第281章 新府第232章 共飲仙茶第667章 老仙出馬第301章 鄭玄第248章 天祀大法第49章 阿寶與食材第15章 早夭之相第609章 祖師仍在第697章 諸帝迴歸?第645章 三聖奴第516章 天香餘孽第626章 長生院第24章 荒谷的由來第647章 古劍星第256章 汝想做聖人?第162章 自找苦吃?第628章 莊婉第402章 霍山大祭第160章 陰墟第116章 鬼修來源第620章 望塵莫及第547章 仙帝轉世?第395章 連番挑戰第30章 雌者納之?第770章 吞噬的法則第176章 丹青靈霧第343章 沙場磨礪第329章 遁去的一第478章 返回人間第134章 陰池聖火第170章 仙人造星第458章 破碎的靈界第194章 鬼移石碑第261章 合道九重第142章 大賢墨寶第203章 神都史第506章 靈界的格局第141章 鬼霧重重第650章 席捲天下?第128章 見色起意第671章 孟婆茶第640章 修羅一族第651章 古佛星第90章 問心堂第394章 桑宅變化第61章 丹藥第666章 執政大帝第76章 大妖求醫第343章 沙場磨礪第203章 神都史第620章 望塵莫及第42章 大妖骨脂第123章 儲備的靈材第326章 董仲書第613章 紅雲殿第702章 大支仙城第126章 靈寶弓第30章 雌者納之?第106章 袁師傅的悲哀第393章 發難第481 龍伯釣鰲第363章 周家太極第209章 雷霆天聲第719章 人皇軒轅第589章 天庭格局第42章 大妖骨脂第495章 兩千年打磨第305章 拜師羅陽第687章 天道枷鎖第492章 準備離去第792章 再見青帝第392章 籌辦第240章 別派遺物第94章 百花釀第501章 進階靈仙第460章 謬誤手稿第776章 春秋天帝第64章 四時牽絲毒第389章 秦斬復仇第780章 前車之鑑第694章 大帝交鋒第462章 交代由來第4章 李秋嬋第267章 雨夜第522章 匆匆離開第467章 教書千年第618章 擂臺交手第10章 皇室宗女第54章 狩獵第481 龍伯釣鰲第583章 諸帝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