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營中話

將士們立刻意外的愕視了陸七,繼而又紛紛看了冷戎,冷戎挑眉道:“聽將軍大人說話。”

將士們忙看向了陸七,陸七點頭,道:“你們成爲雲府衛之後,會獲得了軍餉和良田,你們會隨護了云溪郡主抵達建州,建州如今也算是唐國之土,你們會是奉了國主的旨意,去往的建州。”

將士們互相看了看,忽有人問道:“陸大人,屬下們去了建州,是不是回不來了?”

陸七看了那人,淡笑道:“應該是的,你們會成爲云溪郡主的護軍,日後你們的家人,會遷去了建州定居,而我會是你們的將軍。”

“陸大人也會去了建州?”那個將士訝道。

“是的,我如今是建州的官員,如果你們不願隨了我去建州,那可以不去。”陸七回答道。

那個將士遲疑一下,道:“既然是隨了陸大人,屬下願意去。”

陸七微笑點頭,又掃視了一眼,將士們互相看看,繼而紛紛點頭,事實上,陸七以前帶過的兵勇,聽說如今都大發了,所以兵勇們雖然不捨離開石埭縣,但有了陸大人承諾的軍餉和良田,也就值得了離開。

冷戎忽起禮道:“大人,屬下擇來的將士,大半都是來自信州,所以隨去建州,不會有太多不願的。”

陸七哦了一聲點頭,轉頭吩咐道:“姚鬆,先將軍餉給兄弟們發下去。”

姚鬆軍禮迴應,立刻與護衛一起搬下馬背上的銀袋,開始了下發軍餉,一塊塊碎銀有序的到了三千將士手中,將士們個個的神情愉悅,又知道了以後可以在建州得到了良田,卻是很少有了離鄉憂鬱的。

其實之前,冷戎依了陸七所教,已然對將官做過了動員,根由就是西部的戰事吃緊,朝廷已然下文讓池州徵兵去西部參戰,而他不想讓兄弟們應募的去了西部,就求了陸大人,能夠接受了兄弟們成軍歸屬,只要將官們不牴觸了,下面的士兵很好壓制,而將官們都是有本事的武者。

接管建制了三千雲府衛,陸七這才使了兩名護衛,趕去了晉國送信,告訴辛琴兒大肆宣揚和親之事,另外再備出三千兵甲送至邊境,用於武備了石埭縣募兵,而這支雲府衛,會說成了是李國主特意募給云溪郡主的護軍,加重李國主重視晉國的事實,激勵晉國的軍民之心。

陸七建制了三千雲府衛之後,就再也沒有離開,親自操練三千雲府衛,他需要雲府衛成爲令行禁止的鐵軍,也需要雲府衛的軍容更加的嚴謹彪悍,這是一支儀仗爲主的衛軍。

十日後近午時分,南鷹衛護着云溪郡主一行,抵達了邊界軍營,陸七卻是早就離開了軍營迎候,南鷹衛最前的貴五叔一見了陸七,忙下馬趨前,接着魚華軒也自隊伍後面趕了過來,南鷹衛紛紛駐足,騎馬的也下馬候立。

見了兩位良臣,略爲敘談後,陸七知道了只有貴五叔和魯海領軍來了,潭炎等人被留在了江寧,成爲了翊衛聽用,貴五叔卻是很瞭解陸七的心思,不敢擅自信任了潭炎等人,而因爲潭炎等人的背景難知,陸七也確實一直不敢了信任。

貴五叔說他只將主母們送到了小云主母那裡,沒敢去了蘇州,常州的形勢也沒有什麼變化,不過他回去江寧時,順護了很多的水產,陸七聽了自然是滿意的,與魚華軒簡單交流後,去見了云溪郡主。

“下官拜見郡主。”陸七走到轎車右側,起禮拜見。

“吳城姐夫客氣了,不用多禮的。”車內傳出了嬌柔暖心的女音。

陸七一怔,卻是對云溪郡主有了很好的感覺,他微笑道:“日已近午,請郡主去軍營休息,午後再走。”

“好的,辛勞姐夫了。”云溪郡主嬌柔迴應。

陸七一笑,下令大隊啓程,浩浩蕩蕩的去了邊界軍營,南鷹衛在邊界軍營旁駐紮,陸七則與貴五叔和魚化玄去了偏地議事。

坐下後,陸七說了興化軍的變故,魚華軒才恍然李國主爲什麼重視了晉國,也大略述說了見李國主時的對答。

敘說後,魚華軒擔憂道:“主上,如今我們數千人經過信州,只怕會引來了楚軍的阻襲,不如讓建州出軍接應一下。”

陸七一笑,平和道:“明日建州軍會接應一下的。”

魚華軒恍然點頭,又問道:“主上回國後,有什麼打算嗎?”

“打算是看情形而定,如果楚國接受了互不侵犯,那就致力內政,也會伺機進襲越國,如果楚國不肯休戰,那就進襲嶺南道,拿下潮州,廣州和梅州。”陸七回答道。

魚華軒點頭,道:“嶺南道原本是南越國,在八年前爲楚國所滅,那時候南越國是向越國稱臣求援過的,只是越皇不肯出兵相助。”

陸七點頭,魚華軒又道:“南越國能夠被楚國所滅,卻是與江陰軍有很大關係的,南越國的國力很是依賴海商之利,但在海上與江陰軍發生了一次大戰,結果南越水軍全軍覆沒,造成了國力大衰。”

陸七訝異的點頭,魚華軒又道:“不過那次大戰,江陰/水軍也是折損了一半,海戰不比陸戰,船隻很容易被火攻毀滅,江陰/水軍就擅長火油攻擊,那時還是南越國主動想滅了江陰/水軍的,爲的就是爭奪海上霸權,但結果卻是自取了滅亡。”

陸七點點頭,魚華軒又道:“越國與唐國一樣,一心的苟安,當年江陰/水軍重創,若是越國中吳軍和水軍在海口阻擊江陰/水軍,就算付出了很大代價,也能夠滅了江陰/水軍,江陰/水軍一滅,其陸路的大軍就難以存在下去了,江陰陸軍的強大,是靠了海商之利支撐的。”

陸七點頭,問道:“魚將軍,依你看,楚國進襲唐國,有沒有周國在後支持?”

魚華軒一怔,道:“那不好說的,國與國之間,都是利益紛爭,不過臣傾向了與周國無關,因爲楚國攻唐,可能就是因爲楚國滅吞了南越國,吞併了南越國,會使得楚國在國力和信心上,能夠強大了很多,進而野心也會膨脹了。”

陸七點頭,魚華軒又道:“楚國能夠策反了昭武軍,那說明進軍唐國之事,是準備了很久的戰略,不過楚國還是急了些,應該等西部軍力東調時,乘虛的一舉拿下了西部,如今興化軍的主力還在,就算被唐國之主誤了戰機,但用不了多久,還是會反攻楚軍的。”

陸七點頭,道:“也許是楚國不瞭解唐國東部的情形,所以一見了興化軍進襲了越國,就認爲機會來了的發動了進攻。”

魚華軒點頭,又道:“主上最好是不要輕視了楚軍,如果主上進攻了嶺南道,那戰線就拉的長了,很容易被楚軍攻擊腰身的陷入被動。”

“你的意思是,不宜進襲嶺南道。”陸七回應道。

“臣覺得現在不宜,國域若是變成了長蛇形,就會造成防禦困難,臣覺得進攻嶺南道,不如進攻了楚國的贛州,或是進奪了撫州和信州。”魚華軒回答道。

“進襲贛州可以,撫州和信州不能去佔據,其實我進襲楚國,就是想用道義綁架了唐國,我先拿出了身爲屬國的誠意,目的一是遠交了唐國,二是借唐國的正統壓制了晉國內部的異心。”陸七說了自己的想法。

魚華軒一怔,點頭道:“主上說的在理,唐國畢竟是存在了幾十年,大國正統的名望深入人心,而晉國的泉州和漳州雖然自治多年,但畢竟名義上是唐國臣民,還有撫州的二十多萬遷民,也是唐國之民,若想順而歸治,借了唐國的正統,就能夠讓遷民在心理上,沒有背叛了唐國的牴觸。”

“只能是減少牴觸而已,最大的作用是狐假虎威了,晉國是唐國允立的屬國,若是造了晉國的反,就變相的是在背叛了唐國。”陸七淡笑說道,直言我就是在狐假虎威。

魚華軒尷尬一笑,狐假虎威的話,晉王陸天風說得,他身爲臣屬可是說不得,但他卻是明白,陸七說的就是大實話,虎王說了這塊地封給了狐狸,封地內的百獸就應該聽了狐狸的,若是不聽,就是有意在反叛了虎王。

第67章 猜想第39章 兄弟交心第30章 先手第82章 引見第96章 都護府第25章 秘見第58章 惜緣第4章 治軍第1章 立大功第115章 回府第32章 捉魚第42章 榮昌第137章 敘舊第13章 清風酒樓第159章 巡撫第56章 相逢第36章 戰後第60章 想要的第215章 回開封第81章 運籌第7章 伯侄言第81章 對語第52章 上書與毒舌第219章 科舉第39章 陸氏第7章 見面第37章 蝶舞第45章 面君陳情第47章 良弓第98章 奇襲蘇州(四)第74章 戰第77章 千牛之用第74章 常州大戰(二)第52章 伐謀第220章 北巡第131章 進宮第39章 求詢第46章 出征第78章 雅蘭夫人第100章 慾望第112章 隱帝第33章 向前?向後?第26章 夜話第56章 句容縣之戰第129章 帝王家第12章 寧兒第29章 謀外勢第55章 戰況第92章 算計第22章 生意第131章 進宮第140章 雁棲府第51章 自知之明第36章 君臣言第131章 晉國之治第62章 虛與委蛇第111章 見上官第23章 小馥的使命第9章 屬下第7章 伯侄言第76章 真假使者第16章 城隍廟會第26章 琴心動第85章 當年第56章 納諫第113章 求升第13章 東主第50章 壯軍第11章 家議第71章 策動第10章 吳老爺第14章 府州折氏一齣戲第115章 放飛第93章 求才第20章 談心第70章 澎湖水軍第160章 治楚第64章 憐惜第175章 巡遊第6章 伯父第152章 魚秀華第105章 棋手第78章 信仰第24章 望山第47章 中府使第90章 抉擇第50章 擊匪第135章 暖亭教子第76章 常州大戰(四)第67章 守城第129章 帝王家第159章 趙匡義第43章 挖牆腳第219章 科舉第82章 善待第58章 喀班第11章 家議第90章 先解釋了第27章 善謀者謀人
第67章 猜想第39章 兄弟交心第30章 先手第82章 引見第96章 都護府第25章 秘見第58章 惜緣第4章 治軍第1章 立大功第115章 回府第32章 捉魚第42章 榮昌第137章 敘舊第13章 清風酒樓第159章 巡撫第56章 相逢第36章 戰後第60章 想要的第215章 回開封第81章 運籌第7章 伯侄言第81章 對語第52章 上書與毒舌第219章 科舉第39章 陸氏第7章 見面第37章 蝶舞第45章 面君陳情第47章 良弓第98章 奇襲蘇州(四)第74章 戰第77章 千牛之用第74章 常州大戰(二)第52章 伐謀第220章 北巡第131章 進宮第39章 求詢第46章 出征第78章 雅蘭夫人第100章 慾望第112章 隱帝第33章 向前?向後?第26章 夜話第56章 句容縣之戰第129章 帝王家第12章 寧兒第29章 謀外勢第55章 戰況第92章 算計第22章 生意第131章 進宮第140章 雁棲府第51章 自知之明第36章 君臣言第131章 晉國之治第62章 虛與委蛇第111章 見上官第23章 小馥的使命第9章 屬下第7章 伯侄言第76章 真假使者第16章 城隍廟會第26章 琴心動第85章 當年第56章 納諫第113章 求升第13章 東主第50章 壯軍第11章 家議第71章 策動第10章 吳老爺第14章 府州折氏一齣戲第115章 放飛第93章 求才第20章 談心第70章 澎湖水軍第160章 治楚第64章 憐惜第175章 巡遊第6章 伯父第152章 魚秀華第105章 棋手第78章 信仰第24章 望山第47章 中府使第90章 抉擇第50章 擊匪第135章 暖亭教子第76章 常州大戰(四)第67章 守城第129章 帝王家第159章 趙匡義第43章 挖牆腳第219章 科舉第82章 善待第58章 喀班第11章 家議第90章 先解釋了第27章 善謀者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