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覆滅南宋

(求首訂!)

被蒼飛一通亂殺,守城的南宋兵士都膽寒起來,在防守的時候疏漏百出。

這就給下方進攻的屠蒙軍機會,很多屠蒙軍將士趁機架起雲梯攀上了城池,協助蒼飛,和宋軍廝殺起來,讓襄陽城北門城牆陷入混亂之中。

有蒼飛這個大殺星在,結局早就註定了,襄陽城北門的宋兵不是投降,就是被殺,很快就落入了屠蒙軍的控制中。

北門大開,屠蒙軍蜂擁入城,宋軍和屠蒙軍廝殺成一團。

這一戰持續了大半日才結束,勝利自然是屬於屠蒙軍的。

宋軍的抵抗一開始還較爲激烈,但是後來就有些不堪了,紛紛投降,一點兒節操都沒有,想來是覺得大家都是漢人,投降也不算什麼,而且蒼飛以仁義名傳天下,那他們就更加沒有心理負擔了。

這一戰,幾乎是一面倒,屠蒙軍大獲全勝。

襄陽城中的宋軍多達二十萬,輔助守城的民夫也十萬之衆,兵力雖然比屠蒙軍弱,但是守城的話,絕對是足夠的,只是在蒼飛的幫助下,北城被破,城池的優勢就消失掉。

而城池被打破,宋軍的士氣當即就泄掉,再也無心戀戰了。

並且宋軍的統帥是襄陽城守呂文德,在歷史上這呂文德還算一個人物,可這不是歷史,而是神鵰俠侶世界,這呂文德也就是廢物一個,在原著中他能守住襄陽多年,全靠郭靖,如今郭靖不再,他無所依靠,敗局已定了。

呂文德一直都沒有在前線,蒼飛的斬首行動無法執行,直到打入城守府,纔將呂文德揪了出來。

“見過秦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呂文德見到蒼飛的時候。半分猶豫都沒有,直接就跪地投降。

蒼飛冷冷的看着他,忍着一掌將他拍死的衝動,將他招降了。

對於呂文德。蒼飛殊無好感,這傢伙貪生怕死就算了,連投降也不機靈一點,早早投降的話,屠蒙軍和宋軍的傷亡也不會那麼多。偏偏這呂文德就是不識趣,等到城守府被攻破,兩軍的戰事幾乎都平息下來才投降。

如果不是要讓呂文德做表率,展現他大秦皇帝廣闊的胸懷,向南宋的百官和守軍表明,投降大秦的話,可以免得一死,他早就將呂文德五馬分屍了。

甚至爲了讓以後有更多的宋朝官員投降,蒼飛還忍着噁心,給呂文德不菲的封賞。

在襄陽城沒有停留太久。三日後大軍就繼續出發。

這一次大軍不再集結在一起,而是兵分三路前進。

張遠統兵十萬,往四川方向殺去,配合從關中出發的屠蒙軍偏師奪取四川。

華方生統兵二十萬,南下湖北,作爲中路。

而蒼飛則帶着二十萬部曲,直撲江南,目標直指南宋的都城臨安。

……

秦宋之戰足足持續了兩年時間。

張遠在關中偏師的輔助下,將四川攻了下來,速度最快。

南宋主力都在江南和湖北一帶。四川的兵力較爲偏弱,給了張遠可乘之機。

隨後湖北也在華方生的進攻下淪陷,湖北的一半宋兵都在襄陽,在襄陽一戰後大半都成了大秦的俘虜。湖北宋軍自然無法抵擋屠蒙軍的進攻了。

甚至,華方生直接統領屠蒙軍南下,殺入湖南和兩廣,組建水師登陸海南島。

至於蒼飛,則是殺入江南,雖然江南的宋軍兵力最多。也最爲精銳,但依舊只有被滅的份兒。

一路所過,蒼飛甚感無趣,就算殺入臨安,進入皇宮,也沒有半點難度,連他預料中的大內高手都沒有遇到。

因爲宋帝逃走了!

宋帝在蒼飛兵至臨安前,從海路逃亡,也不知道逃到哪裡去了,那些大內高手自然跟着宋帝,這讓蒼飛錯過了會一會那些高手的機會。

他知道黃藥師的徒弟曲靈風就是因爲進入大宋皇宮,想偷盜名貴字畫給黃藥師,討黃藥師歡心,被大內高手擊殺掉的。

黃藥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對名貴字畫向來喜愛。

曲靈風是黃藥師大弟子,那些大內高手能將他擊殺,想來定然有武功高強之輩,蒼飛如今武功太高了,罕逢敵手,正想看看大宋大內高手的功夫,結果卻是撲了一個空。

隨後他一路南追,帶領屠蒙軍殺入福建,卻是依舊沒有找到宋帝的蹤影,也不知道逃到哪裡去了,他派部曲繼續南下,他自己則返回臨安。

在回到臨安的時候,蒼飛得到了兩個消息。

一個是大理皇帝答應舉國歸附,但要求保留段氏的王爵之位,鎮守大理。

蒼飛對此冷笑不已,恐怕這位大理皇帝在一燈大師的規勸下,對權勢還有眷戀。

原本他還想看在一燈大師的面子上,給大理皇帝一些優待,但看樣子是不行了,當即命令張遠和華方生,一個從四川南下,一個從兩廣西進,直撲大理。

第二個消息,是北方蒙古的內亂暫告一個段落。

忽必烈終於戰勝了阿里不哥,奪取了蒙古大汗之位,開始整軍備戰,準備再次南征大秦,宣稱是爲死去的蒙哥報仇,但蒼飛知道這不過是個籍口,蒙哥身死估計忽必烈高興得緊,不然他未必有機會登上蒙古大汗之位。

忽必烈計劃南征,估計和蒙哥的心思差不多,想依靠戰爭的勝利,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蒙古帝國和中原的皇朝可不一樣,蒙古人野蠻得緊,各部落在之間的關係並不太緊密的,蒙古大汗雖然有號令衆部落的權力,但是其他部落未必會遵從,除非蒙古大汗有足夠的權威,否則其他各部肯定會陽奉陰違,甚至公然反叛的。

而且蒙古準備南征,其實也有防守的意思,大秦吞併了南宋,大理也岌岌可危,實力可謂空前膨脹,忽必烈再也不敢輕視大秦了。

歷史上中原皇朝強盛,就會掃蕩北方遊牧民族進行減丁,讓北方遊牧民族無法強盛起來。

而北方遊牧民族強勢,就會選擇南下劫掠,希望可以將南方當成他們的跑馬場,將漢人百姓化作他們圈養的牛羊。(未完待續。)

第七十二章 九陰真經第九章 過渡第一百二十三章 蒙古軍的應對第十章 繼續 續第二章 光頭強第九十八章 行刺第七十章 大理一陽指第六章 好戲開鑼第十九章 擄人潛逃第八十六章 大計劃第六十八章 將啓第一百零九章 重回五霸岡第二十五章 吞噬第一百章 金輪法王錯失良機第四十六章 殺敵晉階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重返洛陽第二十七章 屈辱第三十五章 功成第二十章 一年第八章 木婉清和孫三霸第一百三十六章 神鵰女俠第五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八章 悲劇的平一指第一章 天龍八部第七十一章 郭靖出場第四十九章 亂心第八十六章 嶽不羣的演技第一百一十六章 離藏第五十六章 逃出滎陽城第四十一章 事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帝廣發英雄帖第一百一十八章 羣雄匯聚第三十一章 勝第六十章 司馬德戡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五十二章 無題第六十一章 因爲你是契丹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零七章 收禮不辦事第十七章 突破第一百三十章 局勢變化第九十三章 拯救儀琳第二十二章 大幕第二十五章 決定第十章第九十三章 拯救儀琳第十六章 再戰第五十四章 陛下志向如何?第三十三章 兇威第三十一章 餘杭事起第三十一章 餘杭事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歡聚第七十七章 客至第一百一十八章 羣雄匯聚第七章 談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重回劉府第九十五章 傳劍恆山第九十二章 直面巴陵第三十章 單打獨鬥?第十三章 順勢而爲第九十二章 時間緊迫第十五章 懲罰第七十章 莫大先生的邀請第七十三章 返回揚州第四十四章 九陰九陽第六章 觀音坐蓮第九十九章 殺意第四十五章 公孫綠萼第十六章 大獲全勝上架感言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的東方不敗第十五章 蒙古,波斯第一百零二章 終勝第九十三章 一人滅一國第七章 禁武第九十七章 碎劍第七章 集會第五十章 天生神力第一百零七章 拆穿第十五章 懲罰第三十九章 我還是喜歡直接輾壓第八十九章 忽必烈的明悟第八十七章 秦王蒼飛第二十章 歐陽鋒死得真冤第八十九章 自由第四十六章 無題第二十四章 威名遠播第一百四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四章 收服第五十三章 人盾第三十五章 段正淳第二十三章 武學奇才第五十九章 大勝關第六十九章 隱秘第四十五章 轉變第八十章 覆滅南宋第九十八章 全力以赴第一百一十七章 左冷禪第三十一章 餘杭事起
第七十二章 九陰真經第九章 過渡第一百二十三章 蒙古軍的應對第十章 繼續 續第二章 光頭強第九十八章 行刺第七十章 大理一陽指第六章 好戲開鑼第十九章 擄人潛逃第八十六章 大計劃第六十八章 將啓第一百零九章 重回五霸岡第二十五章 吞噬第一百章 金輪法王錯失良機第四十六章 殺敵晉階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重返洛陽第二十七章 屈辱第三十五章 功成第二十章 一年第八章 木婉清和孫三霸第一百三十六章 神鵰女俠第五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八章 悲劇的平一指第一章 天龍八部第七十一章 郭靖出場第四十九章 亂心第八十六章 嶽不羣的演技第一百一十六章 離藏第五十六章 逃出滎陽城第四十一章 事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帝廣發英雄帖第一百一十八章 羣雄匯聚第三十一章 勝第六十章 司馬德戡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五十二章 無題第六十一章 因爲你是契丹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零七章 收禮不辦事第十七章 突破第一百三十章 局勢變化第九十三章 拯救儀琳第二十二章 大幕第二十五章 決定第十章第九十三章 拯救儀琳第十六章 再戰第五十四章 陛下志向如何?第三十三章 兇威第三十一章 餘杭事起第三十一章 餘杭事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歡聚第七十七章 客至第一百一十八章 羣雄匯聚第七章 談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重回劉府第九十五章 傳劍恆山第九十二章 直面巴陵第三十章 單打獨鬥?第十三章 順勢而爲第九十二章 時間緊迫第十五章 懲罰第七十章 莫大先生的邀請第七十三章 返回揚州第四十四章 九陰九陽第六章 觀音坐蓮第九十九章 殺意第四十五章 公孫綠萼第十六章 大獲全勝上架感言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的東方不敗第十五章 蒙古,波斯第一百零二章 終勝第九十三章 一人滅一國第七章 禁武第九十七章 碎劍第七章 集會第五十章 天生神力第一百零七章 拆穿第十五章 懲罰第三十九章 我還是喜歡直接輾壓第八十九章 忽必烈的明悟第八十七章 秦王蒼飛第二十章 歐陽鋒死得真冤第八十九章 自由第四十六章 無題第二十四章 威名遠播第一百四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四章 收服第五十三章 人盾第三十五章 段正淳第二十三章 武學奇才第五十九章 大勝關第六十九章 隱秘第四十五章 轉變第八十章 覆滅南宋第九十八章 全力以赴第一百一十七章 左冷禪第三十一章 餘杭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