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戰起

計謀的作用降低了,雙方自然都比較少用,而這一戰更是如此,直接就衝鋒廝殺起來,似乎大家就將各種計策擺在一邊似地。

這自然不是如此了,戰場之中豈會絲毫計謀也不用,其實斬首行動也是戰爭的一大計策,不然也不會有擒賊先擒王的諺語了。

屠蒙軍和蒙古軍兩者之所以會一遭遇就如此兇猛的戰鬥在一起,是雙方都不想等下去。

蒙古軍以驍勇善戰著稱,鐵騎所指,天下無有不服的,當然這不包括大秦的屠蒙軍。

他們有其驕傲,特別是在野戰方面,這是他們最爲擅長的領域,如果在這方面,他們都畏畏縮縮,那樣他們也不是戰無不勝的蒙古鐵騎了。

至於屠蒙軍一方,統帥蒼飛可不是什麼名將,他雖然因爲從軍多年,粗通兵略,但在戰場上還是多憑藉個人武力取勝。

而且他急着和蒙古軍對戰,也就沒有那麼多思量了。

他很趕時間,不單是因爲任務的期限,還因爲創立不久的大秦國並不適宜經歷一場持久戰的。

南征南宋還可以獲得大量的糧草,但是北征蒙古呢?

收復燕雲和河套地區之後,大秦國不可能馬上有所收穫,反而要接濟當地的百姓,讓他們恢復生產。

大秦國百姓對此沒有微言,是因爲蒼飛太過強勢,功績太過巨大,百姓都對他感恩戴德的緣故,但是他們心中真的希望蒼飛發動這場戰爭?

現在安居樂業的日子,他們正覺得舒坦呢?誰希望有一羣窮親戚過來,要他們接濟?而且他們還要冒着生命危險去“迎接”?

蒼飛爲了避免百姓的反對,希望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取得勝利,結束這場戰爭,不用向百姓徵集太多的糧食。

他所指的戰爭,不單單是收復燕雲和河套地區。還包括攻略蒙古大漠,覆滅蒙古政權,完成自己的終極任務。

所以,他的時間十分緊張。不容許有丁點的浪費,因此纔會和蒙古那麼默契的快速展開決戰。

和以前的戰爭一樣,蒼飛作爲統帥,只是名義上的,作爲指揮的並不是他。

“陛下。戰場危險,你還是留在中軍,由我帶隊衝鋒吧。”郭靖首次和蒼飛合作,並不熟悉蒼飛的戰鬥風格,連連勸諫。

“我意已決,無需再議。”蒼飛放下這句話後,就不再管郭靖了。

他將中軍所在留給了郭靖,讓郭靖擔任指揮,而蒼飛自己則帶着禁衛軍衝向戰場。

三萬禁衛軍,乃是屠蒙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中的精銳。在洛陽捍衛皇宮的時候,也是日夜操練不休,爲的就是有朝一日,配合蒼飛進行斬首行動。

而這一場決定大秦帝國前途和命運的戰爭,自然不能少掉他們,在蒼飛的帶領下直插入戰場之中,目標是蒙古中軍。

蒼飛在這一場戰爭的戰略,和昔日的太原之戰極其相似,幾乎是那一戰的翻版。

當然,這一戰和太原之戰有很大的不同。

昔日太原之戰。二十萬蒙古軍對蒼飛的五十萬屠蒙軍,佔盡上風。

而如今五十萬蒙古軍對一百萬的屠蒙軍,卻只能打成平手,雙方只是進行拉鋸戰。誰也奈何不了誰。

不是蒙古軍變弱了,而是屠蒙軍變強了。

昔日蒼飛建立屠蒙軍的時候,部曲極其羸弱,千人的屠蒙軍就算遇到百人的蒙古兵都被殺得大敗,只有蒼飛出手才能挽回敗局。

而經過這麼多年,分別跟蒙古、南宋和大理的軍隊征戰。現在的屠蒙軍可以說是身經百戰,磨礪成了一把利劍,真正的強大起來了。

在單兵素質上,屠蒙軍比起蒙古兵來還是有所不及,但是差距也不會太遠了,就算沒有蒼飛在,也能和蒙古大軍一決雌雄。

看到屠蒙軍的成長,蒼飛十分高興,但他並不打算看着屠蒙軍和蒙古兵真的這樣決一死戰,分個高下。

屠蒙軍是他一手創建的,他們全是他的部下,是他的子民,爲了捍衛大秦,爲了收復失地,爲了完成任務,他不得不進行戰爭,但是他絕對不希望自己的部下、子民大量的死傷,他想快速的獲得勝利。

所以,蒼飛在戰爭開始後,就馬上出手了,帶着他手下的禁衛軍,直插向蒙古大軍,再度開展他擅長的斬首行動。

和一般的屠蒙軍相比,蒼飛的禁衛軍更爲強大,戰鬥力更爲驚人,比起蒙古的精銳騎兵來都不遑多讓。

在其他屠蒙軍還和蒙古兵糾纏廝殺,陷入僵持狀態的時候,禁衛軍已經在蒼飛的帶領下,衝殺入了蒙古大軍當中,直撲蒙古中軍,向着蒙古中軍帥旗而去。

依靠過人的體質,蒼飛一雙鷹目炯炯的看着遠處,蒙古中軍帥旗之下,身披帥袍,正在不斷指揮調度蒙古軍的一名蒙古統帥。

蒼飛知道這應該就是他此行的目標,新任蒙古大汗忽必烈了。

同時,他也注意到,忽必烈前方盤坐着的三人,兩僧一武士。

中間的藏僧金輪法王是蒼飛的老對手了,在太原之戰蒼飛就領教過金輪法王的高招,深知金輪法王的厲害。

蒼飛自問武藝比起金輪法王來要高上不少,特別是這段時間他實力有所精進,金輪法王就更不足爲懼了。

但這裡不是一對一的比武,而是百萬之衆的戰場。

就像上一次太原之戰一樣,他的武藝可以力壓金輪法王,但是在其他蒙古兵的牽制下,他也無法奈何得了金輪法王,只能勉強將金輪法王壓制住而已,如果當時沒能殺掉蒙哥,改變了戰局,蒼飛可能已經被蒙古大軍淹沒掉了。

所以,就算強如蒼飛,也不敢對金輪法王有半點兒的輕視,將他視爲重大威脅。

至於另外兩人,那天竺僧人阿里巴和武士汪衛,蒼飛就不認識了,不過他看到這兩人和金輪法王並列,也知道他們定然是武林高手,至於比起太原之戰中的尹克西和尼摩星來如何就不得而知了。(未完待續。)

第八章 木婉清和孫三霸第一百二十六章 蒙古軍敗亡第一章 果然不是結束啊!第三章 初見雙龍第六章 練武第二十七章 實力差距第一百零五章 做媒第四十三章 任我行第十章 做鬼也風流?第四十七章 逃之夭夭第二十六章 王語嫣和幽草第二十章 紅拂女第一百零九章 阿達那波和八思巴第一百三十六章 神鵰女俠第九十八章 行刺第九十八章 百丈峽第七章 蒼飛對武道的渴望第四十三章 霍讓第十章 起義第七十三章 返回揚州第二十九章 屠戮第八十三章 好人童叔文?第六十五章 蒼飛回來了!第四章 系統無反應第四十二章 你是猴子請來的逗逼嗎?第四十七章 李世民第八十章 南方肅然第一百五十章 離開第四十七章 張瀾第二十章 驚醒第七十七章 無題第二十五章 被女婿了第三十四章 慘烈第九十八章 行刺第七章 步步引誘第三十四章 鳩摩智的圖謀第七十四章 紫衣少女第四十章 辣手第二十章 一年第三十七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蒼飛的俠義道第六章 觀音坐蓮第八十八章 蒙古南下第三十五章 破敵第五十六章 重上光明頂第一百二十六章 笑談天下第十五章 配合戰鬥第七十二章 九陰真經第四十四章 九陰九陽第三十五章 巨鯤幫第七十七章 正宗搞屎棍第五十章 暫住林家第三章 聲名鵲起第二十二章 大仁大義蒼少俠第一百二十六章 蒙古軍敗亡第四十一章 事了第二十九章 狂徒第一百二十二章 叛出正道?第二十六章 拜堂、翻臉第八章 長輩第八章 長輩第二章 光頭強第八十四章 再來一場第六十三章 深度跟蹤狂第一百零二章 永明公主第七十八章 局勢轉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散第三十六章 獨孤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決意第一百零一章 強勢第五章 揚名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混戰第十四章 嶺南宋閥第七章 陸家刀法第六十五章 多謝……第四十四章 九陰九陽第九十四章 儀琳的祈福第二十七章 屈辱第十二章 去幫你家小姐第一百四十八章 附加任務第一百五十章 離開第七十一章 郭靖出場第八十四章 預備稱王第十章 起義第一百零三章 喝酒斷義第五十三章 秦宋摩擦第一百零八章 西域形勢第三十九章 豔福無邊第七十二章 謀劃易筋經第一百一十六章 離藏第八十五章 傻姑第一百三十三章 崑崙三聖何足道第九十六章 即將北上第二十九章 臨門一腳第五十七章 劉黑闥第七十七章 無題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方形勢第一百一十四章 應對第八十四章 馮默風第四章 系統無反應
第八章 木婉清和孫三霸第一百二十六章 蒙古軍敗亡第一章 果然不是結束啊!第三章 初見雙龍第六章 練武第二十七章 實力差距第一百零五章 做媒第四十三章 任我行第十章 做鬼也風流?第四十七章 逃之夭夭第二十六章 王語嫣和幽草第二十章 紅拂女第一百零九章 阿達那波和八思巴第一百三十六章 神鵰女俠第九十八章 行刺第九十八章 百丈峽第七章 蒼飛對武道的渴望第四十三章 霍讓第十章 起義第七十三章 返回揚州第二十九章 屠戮第八十三章 好人童叔文?第六十五章 蒼飛回來了!第四章 系統無反應第四十二章 你是猴子請來的逗逼嗎?第四十七章 李世民第八十章 南方肅然第一百五十章 離開第四十七章 張瀾第二十章 驚醒第七十七章 無題第二十五章 被女婿了第三十四章 慘烈第九十八章 行刺第七章 步步引誘第三十四章 鳩摩智的圖謀第七十四章 紫衣少女第四十章 辣手第二十章 一年第三十七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蒼飛的俠義道第六章 觀音坐蓮第八十八章 蒙古南下第三十五章 破敵第五十六章 重上光明頂第一百二十六章 笑談天下第十五章 配合戰鬥第七十二章 九陰真經第四十四章 九陰九陽第三十五章 巨鯤幫第七十七章 正宗搞屎棍第五十章 暫住林家第三章 聲名鵲起第二十二章 大仁大義蒼少俠第一百二十六章 蒙古軍敗亡第四十一章 事了第二十九章 狂徒第一百二十二章 叛出正道?第二十六章 拜堂、翻臉第八章 長輩第八章 長輩第二章 光頭強第八十四章 再來一場第六十三章 深度跟蹤狂第一百零二章 永明公主第七十八章 局勢轉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散第三十六章 獨孤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決意第一百零一章 強勢第五章 揚名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混戰第十四章 嶺南宋閥第七章 陸家刀法第六十五章 多謝……第四十四章 九陰九陽第九十四章 儀琳的祈福第二十七章 屈辱第十二章 去幫你家小姐第一百四十八章 附加任務第一百五十章 離開第七十一章 郭靖出場第八十四章 預備稱王第十章 起義第一百零三章 喝酒斷義第五十三章 秦宋摩擦第一百零八章 西域形勢第三十九章 豔福無邊第七十二章 謀劃易筋經第一百一十六章 離藏第八十五章 傻姑第一百三十三章 崑崙三聖何足道第九十六章 即將北上第二十九章 臨門一腳第五十七章 劉黑闥第七十七章 無題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方形勢第一百一十四章 應對第八十四章 馮默風第四章 系統無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