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顯威

(感謝軍事神話和金聖星皇的打賞!)

除了正道和明教勢力之外,蒼飛的敵人還有第三方的勢力。≥,

那就是蒼飛一開始的敵人,也是他與正道和明教共同的敵人,元朝了。

元朝是忽必烈滅亡南宋後,從蒙古帝國演化而來的一個皇朝,因爲當時漢人正朔已滅,所以很多漢人都投效到元朝的麾下。

因爲忽必烈大肆漢化,仿照昔日中原皇朝,建立元朝,而且蒙古帝國地圖廣闊,東西之間差距巨大,蒙古族又是遊牧民族,以前制度落後,各部落之間的關係並不算密切,甚至還會互相征伐。

忽必烈繼位就是和自己兄弟爭鋒,擊敗了自稱大汗的弟弟阿里不花才登上汗位的,對西部的地區的蒙古部落控制並不嚴密,後來主理中原,對西部地區就更是隻剩下名義上的管轄權了。

數十年過去後,雙方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往來也多是經貿之間的交易而已,這間接的減弱了元朝的勢力。

而這數十年的壓迫,漢人之間的不斷反抗,元兵雖然厲害,但是實力不斷的被削弱,漸漸的敗多勝少。

南方和中原如今都成了義軍的天下,元朝的局勢可謂岌岌可危,控制的地盤也越來越少,如今連河北都受到威脅,正道和明教的聯軍,兵鋒直逼元朝的都城大都。

不過,大都乃是元朝的都城,城池高大堅固,護城河寬廣,兵馬衆多,糧食充足。真有決心守下去,堅持個三五年都不成問題。

在歷史上,朱元璋北伐的時候,元兵大部隊早就逃之夭夭了,因爲當時南方基本都被朱元璋被平定了,漢人勢力聯合到了一起。元朝大勢已去,所以元兵很識趣的避走漠北,避免被明軍一網打盡。

可是這個時候,正道和明教聯軍雖然北伐,但南方卻是未靖,蒼飛、正道和明教之間隔閡甚深,雖然都敵視元朝,但互相之間也是互相攻伐,這就給元朝以希望。可以藉助義軍之間的矛盾,給元朝以喘息,甚至是東山再起的機會。

元朝統御中原上百年,中原的富庶早就迷花了他們的眼睛,所謂曾經滄海難爲水,見過了中原的花花世界,要他們返回漠北那個窮鄉僻壤,過回苦哈哈的日子。他們哪裡願意啊!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既然有復興的機會,元朝自然不會願意就這樣的離開,依舊堅守着大都,希望局勢出現變化。

秦國、正道、明教和元朝,是當今天下四大勢力,他們之間互相爭鬥。其他的勢力基本都依附在他們身邊。

而事實上,現在秦兵在淮南地區,和周顛統御的淮北明軍,史火龍的丐幫義軍之間的爭鬥,也是大勢力之間的蔓延。

周顛肩負着明教總壇分派下來的。牽制蒼飛的任務,丐幫則受到了正道聯盟的指示,當然比起身處明教的周顛,丐幫的史火龍和正道聯盟之間只是合作關係,自由度更大,所以在周顛打算和秦兵死戰的時候,丐幫還對此事猶豫不定。

對於明教和正道的想法,蒼飛這個老油條如何會不知道,所以他纔會說出剛纔的那一番話。

對於這兩個敵對大勢力的佈局,他是一定要打破的,如果等到正道和明教聯軍,將大都攻下,兩大勢力聯合瓜分了北方,那對於蒼飛的秦國而言,絕對不是什麼好事,甚至會演變成巨大的災難。

自古以來,爭奪天下的時候,一般都是以西統東,以北統南,周滅商、秦滅六國、楚漢相爭、晉朝、隋朝和唐朝一統天下,甚至宋國結束五代十國亂局,後來的金國和蒙古的南下,都是這樣的態勢。

這或許是西方和北方的人,比起東方和南方的人,身材更加高大、強悍,身處東南水鄉的人,更爲文質,多了幾分脂粉氣的緣故。

這也是即便蒼飛在東南地區風生水起,建立的政權比起其他各方更加強大穩定,但是依舊得不到其他地區的認同,特別是現在中原地區,還是在正道和明教分治的情況下。

天下人都有一種,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意識,一日蒼飛沒有控制中原,就依舊只是一個地區勢力,沒有壓服全國勢力的能耐。

當然,這還是有其他的原因的,例如正道、和明教都是全國性的勢力,在各個地區都有極其重大的影響力,勢力絲毫不遜色於蒼飛的秦國。

局勢紛雜,蒼飛明白,但不甚在意,他要做的事情十分簡單,就是將所有阻礙在他道路前的人和事物,統統掃除掉。

而這個時候,他道路上的敵人,就是周顛和史火龍率領的淮北的明教和丐幫聯軍。

……

轟隆隆!

戰鼓聲震天響,既然明教和丐幫聯軍龜縮在營地中不願意出戰,那樣蒼飛就選擇一個直球,主動出擊。

這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別看蒼飛征戰沙場多年,但是他在軍事謀略上明顯是有所欠缺的,不擅長於智取,更多的選擇力戰。

當然,因爲他本人和部隊的強悍,他基本上都會取得勝利,失敗的次數是屈指可數,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換成他自己的話語,就是在絕對是實力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是無用的。

而這一戰,也證明了這麼一點。

明教和丐幫的聯軍,在陣地上堅守,佔據着地利,趙君用和陳友諒在謀略上也是極其出色的人才,但是卻依舊擋不住秦兵的進攻。

特別是在蒼飛親自殺上去的時候,戰爭的天平開始完全傾斜。

“騎兵,衝上去,殺死蒼飛,我們重重有賞!”陳友諒吶喊道。

“放箭!射死他!”趙君用高聲的對弓箭手吩咐。

騎兵在前,弓箭手在後。對着衝在最前面的蒼飛攻去。

但是蒼飛之神勇,讓人膽寒。

雙手各自握着一柄長槍,殺入敵陣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他的對手。

因爲他衝得太過激烈了,後面的秦兵根本就來不及跟上,最後他孤身一人衝入了聯軍的陣中。陷入了重圍之內。

裡三重、外三重,都是聯軍的人馬,他處在敵人的包圍之中。

騎兵不斷的向他衝殺,弓箭手射出的長箭不斷向他攢射,而其他的秦兵則被聯軍抵擋住,蒼飛孤立無援,似乎陷入了必死的局面。

“有機會!”趙君用心中緊張,不斷的催促着騎兵圍殺蒼飛。

而陳友諒爲了殺死蒼飛,命弓箭手放開來射。連蒼飛附近的聯軍騎兵都有不少死傷在自己人的箭下。

如果是平時,陳友諒的行爲肯定會受到他人的譴責,但是此時時刻,衆人爲了殺死蒼飛,卻是顧不了那麼多了。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戰的成敗,就是看自己這一邊是否能殺得了蒼飛,一旦成功。秦兵將會土崩瓦解,整個秦國都會陷入混亂。覆滅只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如果蒼飛不死,聯軍恐怕是難以支撐下去,今日的危機都難以渡過,更不要說將來了。

爲了殺死蒼飛,死再多的人都值得。別看明教和丐幫的人平時兄弟情重,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但是自從掌握了兵權之後,也學會的所謂的取捨,否則也不可能用那些聚集起來的義軍。和強悍無雙、橫掃天下的元兵抗衡了。

但是,在明教和丐幫的高層雙手都握出汗來的情形下,蒼飛依舊沒有慘死在圍攻中,甚至這似乎只是一場爲了讓蒼飛的實力得以展現,可以讓他的神勇得以發揮的的鬧劇。

在明教和丐幫高層,目瞪口呆中,蒼飛大展神威。

殺殺殺殺!

這是一連串的喊殺聲,只是和其他人的喊殺聲不一樣,這只是一個人的聲音。

這是獨屬於蒼飛的聲音。

他一個人的聲音,就覆蓋了全場。

四周圍攻他的騎兵,人仰馬翻,人人捂着雙耳,甚至連強健的健馬都一樣,躺在地上七孔流血,不過是轉眼間的功夫就命喪黃泉。

蒼飛單騎策馬,衝出了重圍,音波功對着那些弓箭手施展起來,效果更加明顯,一排排的弓箭手,如麥子般倒下,再沒有一個人可以站起來。

在原著中謝遜憑着獅吼功,一人壓服四派高手,幾乎將所有人都震成傻子,這還是因爲張翠山要他手下留情的緣故。

而此時此刻,蒼飛的武功比起謝遜來,強大得何止是一兩籌,而這些士兵也不能和四派的高手相比,所以效果自比原著的謝遜更加明顯。

兵敗如山倒,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景。

wωω ¸ttкan ¸℃O

聯軍慘敗,後面的秦兵當即就衝了上來,這個時候蒼飛就不能再像剛纔那樣如願的施展音波功,不然連他自己這邊的秦兵都會受到傷害。

但這並不代表着蒼飛這一邊的威力會減弱,反而因爲秦兵的加入,蒼飛這邊的攻勢更爲凌厲。

別看蒼飛看似橫掃無敵,但音波功雖然厲害,但大範圍的攻擊,消耗起來比起單對單的廝殺要大得多,內力轉眼間就消耗掉近半,如果不是陷入重圍,蒼飛還不願意施展這樣高消耗的攻擊呢。

而在秦兵的輔助下,蒼飛直接殺進了聯軍的中樞所在,直面明教和丐幫的高層。

周顛、史火龍這些人的面目,蒼飛已經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了。

“蒼飛,你這個狗賊,今日不殺了你,我周顛誓不爲人!”看到蒼飛已經殺至,周顛眼中噴火,他想起了鐵冠道人和彭和尚這兩位兄弟,甚至連他一向都討厭的楊逍的相貌,也浮現在腦海之中。

此時周顛被怒火充斥,已經不能自己,首先衝向蒼飛。

“蒼飛,殺死了我們明教的光明左使,兩位散人,你罪該萬死!讓我芝麻李來取你性命!”芝麻李的動作比起周顛來,也絲毫不慢。

他一向都是熱血漢子,在戰場上勇猛有餘,謀略不足,此時更是腦充血,活脫脫的一副關公臉,半點也顧不上思考。

明教高層中,唯一還能保持冷靜的,也就是趙君用了,這位軍師可是極少會上場殺敵的,三流高手的他,即便上去也幫不了什麼大忙就是了。

他看向丐幫一邊,道:“蒼飛剛纔進過一番廝殺,體力和內力都消耗不少,這是剿除這個惡賊的大好時機,如果這一次都無法成功,我們就再沒有機會了。你們不會就這樣看着吧?難道真想你們丐幫的義軍覆滅嗎?”

趙君用的話,一開始丐幫的高層都直接無視掉,唯有最後一句,刺入了他們的心中。

明教這些僞盟友的死活,史火龍他們可不會管,最好和蒼飛同歸於盡,那樣纔是最好的結果,到時他作爲盟友,整頓聯軍,吞併淮北的明軍,再收編秦國的敗兵,一統淮南和淮北,到時再南下金陵,蒼飛死掉後,秦國還能抵擋得了他們丐幫的攻擊嗎?

別說實現了,單單是想一想,史火龍他們就感到興奮莫名,到時以丐幫的威勢,一統天下都是大有希望。

只是,趙君用的話也是很有道理的,周顛他們死就死吧,但是如果周顛敗亡,而蒼飛卻沒有死去,反而導致聯軍土崩瓦解,那樣丐幫也沒要好果子吃,甚至下場比起明教更加慘烈。

明教在這裡的只是一支偏師,但是丐幫在這裡的卻是主力,一旦這裡的丐幫義軍覆滅掉,丐幫在爭霸天下一事上,就完全沒戲了,到時只能仰人鼻息,這是史火龍他們絕不希望見到的。

“殺!”史火龍喝道:“蒼飛那惡賊就在眼前,此人陰險狡詐,曾故意施恩於我,意圖對我們丐幫不軌,不將他碎屍萬段,不能解我心頭之恨。”

他怒氣衝衝,似乎蒼飛和他有天大的仇恨似的。

其他人倒不奇怪,因爲史火龍如果不這樣說,就會顯得他顧念舊情,其他幫衆下手恐怕會有顧慮。

而這樣說,史火龍自己心理也好受得多,起碼在人前不用揹負忘恩負義的罵名。

有了幫主帶頭,其他丐幫高層也是興高采烈的喊罵起來。(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欺瞞第四十章 誤會第一百一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二十二章 壯士斷臂第三十五章 段正淳第五章 本性如此第一百一十二章 失控第一百零五章 做媒第八十二章 少帥風采第八章 貞嫂的包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廷欲建六扇門第六十三章 深度跟蹤狂第十章第一百零九章 阿達那波和八思巴第五章 兵行險着第八十章 覆滅南宋第九十二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零八章 準備收網第一百二十六章 劍吟第八章 拒絕第三十三章 劍挑羣邪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九十三章 一人滅一國第四十四章 九陰九陽第九章 卑鄙偷襲第五章 比死更難受第二十六章 小龍女第二十五章 結盟全真派第六章 密談第六十二章 踏水有痕第一百零九章 這是大結局嗎?我不信!第五章 思過崖山洞第一百一十四章 如此賢妻第五十八章 秦軍的發展 第一章第二十九章 狂徒第二十二章 化仙大法第二章 光頭強第七十三章 黃蓉出手第九章 出府第十八章 有題第八十七章 傻姑的轉變第一百四十章 相認第一百三十二章 解藥成第一百一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三十二章 政治聯姻第一百二十章 寒冰神掌第五十七章 劉黑闥第十二章 東海三義第一百一十七章 左冷禪第三十四章 完顏萍第二十四章 無量派第六十四章 現學現用第八十五章 少帥平下邳第六十四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一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七十七章 客至第一百二十五章 誰說我們沒有勝?第七章 蒼飛對武道的渴望第一百二十六章 劍吟第九十九章 殺意第七十三章 易筋經到手第八十章 朝廷局勢第十章 屠蒙軍第十九章 來去第四十三章 霍讓第一百四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八十五章 傻姑第三十八章 耶律燕第五章 比死更難受第八十三章 護國法王第八十五章 少帥平下邳第五十一章 無法淡定第七十三章 易筋經到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開殺第二十五章 蒼飛的謀劃第十一章 放水第四十五章 這事兒早說啊!第六十四章 秦軍羣雄第十四章 古墓第九章 卑鄙偷襲第四十七章 李世民第三十二章 羣邪抵達第三十三章 兇威第十七章 意外的任務第十五章 敗退第十八章 三年後第一百一十六章 音波功第二十八章 悲劇的平一指第二十一章 決裂第九十八章 百丈峽第二十五章 決定第十三章 木婉清的身世第三十四章 顯威第八十七章 大展神威第三十七章 震怒第三十八章 耶律燕第七章 蒼飛對武道的渴望第七十六章 郭芙出走第二十七章 挑事
第一百四十一章 欺瞞第四十章 誤會第一百一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二十二章 壯士斷臂第三十五章 段正淳第五章 本性如此第一百一十二章 失控第一百零五章 做媒第八十二章 少帥風采第八章 貞嫂的包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廷欲建六扇門第六十三章 深度跟蹤狂第十章第一百零九章 阿達那波和八思巴第五章 兵行險着第八十章 覆滅南宋第九十二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零八章 準備收網第一百二十六章 劍吟第八章 拒絕第三十三章 劍挑羣邪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九十三章 一人滅一國第四十四章 九陰九陽第九章 卑鄙偷襲第五章 比死更難受第二十六章 小龍女第二十五章 結盟全真派第六章 密談第六十二章 踏水有痕第一百零九章 這是大結局嗎?我不信!第五章 思過崖山洞第一百一十四章 如此賢妻第五十八章 秦軍的發展 第一章第二十九章 狂徒第二十二章 化仙大法第二章 光頭強第七十三章 黃蓉出手第九章 出府第十八章 有題第八十七章 傻姑的轉變第一百四十章 相認第一百三十二章 解藥成第一百一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三十二章 政治聯姻第一百二十章 寒冰神掌第五十七章 劉黑闥第十二章 東海三義第一百一十七章 左冷禪第三十四章 完顏萍第二十四章 無量派第六十四章 現學現用第八十五章 少帥平下邳第六十四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一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七十七章 客至第一百二十五章 誰說我們沒有勝?第七章 蒼飛對武道的渴望第一百二十六章 劍吟第九十九章 殺意第七十三章 易筋經到手第八十章 朝廷局勢第十章 屠蒙軍第十九章 來去第四十三章 霍讓第一百四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八十五章 傻姑第三十八章 耶律燕第五章 比死更難受第八十三章 護國法王第八十五章 少帥平下邳第五十一章 無法淡定第七十三章 易筋經到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開殺第二十五章 蒼飛的謀劃第十一章 放水第四十五章 這事兒早說啊!第六十四章 秦軍羣雄第十四章 古墓第九章 卑鄙偷襲第四十七章 李世民第三十二章 羣邪抵達第三十三章 兇威第十七章 意外的任務第十五章 敗退第十八章 三年後第一百一十六章 音波功第二十八章 悲劇的平一指第二十一章 決裂第九十八章 百丈峽第二十五章 決定第十三章 木婉清的身世第三十四章 顯威第八十七章 大展神威第三十七章 震怒第三十八章 耶律燕第七章 蒼飛對武道的渴望第七十六章 郭芙出走第二十七章 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