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敵人

(感謝舞林白菜的月票,金聖星皇、軍事神話的打賞!)

蒼飛雖然和明教有恩,如今反目了,明教衆人對蒼飛都沒有好感,但是那是蒼飛有負明教在先,明教才和蒼飛走到對立面的。◎,

可是丐幫不同,蒼飛並沒有對丐幫做出任何刁難的事情,丐幫這樣輕易就忘記昔日蒼飛對丐幫的恩情,這就只能用寡情薄義來形容了。

只是現在明教和丐幫是盟友,明教衆人需要丐幫提供幫助,以對抗蒼飛,即便覺得丐幫衆人十分噁心,但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但心中早就打定主意,這樣的人也只能是利用一番而已,到時絕對要劃清界限,否則真會沾污了明教的名聲。

其實他們哪裡知道,丐幫衆人的心思和他們並沒有多大區別的。

別看丐幫衆人如今和明教衆人打得火熱,看起來其樂融融的樣子,但事實上丐幫衆人從來都看不起明教,將明教視爲魔教,心中貶謫不已。

昔日他們和明教聯手,是看在蒼飛的面子,如今則是因爲聯手對付蒼飛,一開始是有共同的朋友,後來是有共同的敵人,聯手不過是恰逢其會。

丐幫雖然不被正道中人看重,覺得他們龍蛇混雜,不能算入正道之中,因此沒有被列入正道六大派。

但是丐幫卻不這樣想,覺得只是正道各大派好歹不分,畢竟丐幫之前一向都是正道大派,遠在北宋年間就是正道的泰山北斗,當時的幫主汪劍通、喬峰在武林中那是跺跺腳,天下抖的大人物,甚至就連少林寺都被丐幫的鋒芒壓過。

之後在南宋年間。丐幫也是風生水起,洪七公、黃蓉、魯有腳和耶律齊等等,一個個英雄人物匯聚,少林派在那期間卻是封了山,少有行走江湖的,那個時候的丐幫無疑是正道第一大派。領袖羣倫。

當過正道領袖,丐幫上下都有一種心理優勢,對於其他派別有輕視的心理,也就對少林派他們稍微用正眼瞧瞧,其他門派都一律不放在心上,至於明教這樣的魔教,一聽名字就知道是不正經的傢伙了。

丐幫壓根就沒有將明教視爲盟友,只是暫時和明教虛以委蛇,到時勢力壯大。肯定會將這些魔教妖人一個個五馬分屍,免得他們繼續禍害世人。

這麼一對兒盟友,心腸一個比一個腹黑,一個比一個狠毒,但是表面上卻是半點也看不出來。

特別是在商議完畢之後,大家都對結果十分滿意,頓時擺下筵席,互相推杯換盞。你斟我飲,各自奉承。相互謙虛,勾肩搭背的,似乎關係比起親兄弟還鐵。

在場中,陳友諒握着酒杯,爲衆人斟酒,各個人的馬屁他都拍得啪啪響。讓人舒暢之極,之前就看好他的人,對他更爲滿意,而對他漠視的人,也開始另眼相看。甚至連敵對他的人,也開始被他感化。

不知不覺間,陳友諒竟然成爲了這次宴會的主角,但是他一副爲人斟酒,低三下四模樣,卻不會讓人覺得他是故意喧賓奪主。

明教和丐幫的聯盟暫時維持住了,但是他們因爲攝於蒼飛的威嚴,並沒有繼續對壽春城的秦兵發動進攻,而是按兵不動。

不得不說,蒼飛的到來,給他們的壓力的確很大。

……

而此時壽春城城樓之上,蒼飛、宋鄂和張猛,正在巡城。

如今正值開春,淮南地區已經感染到春天的氣息,但是依舊有冬天的殘餘,給人冰寒的感覺。

眺望北方,那裡是明教和丐幫連綿的營地,驟然看上去似乎有數裡遠。

寨樓高築,防衛森嚴,隱隱有兵道大家的風範。

蒼飛眉頭微微一挑,道:“我到壽春城已經有一天多了,他們並沒有撤退的意思,明教也就算了,想不到連丐幫都打算和我做對,真是嫌命長嗎?”

他語氣中對明教和丐幫聯軍,沒有半分的畏懼,似乎在談論一些土崩瓦狗,還說得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半點也沒有吹噓的感覺。

旁邊的宋鄂和張猛卻沒有半點覺得不妥,在他們的心目中,蒼飛就是這樣的人,強大得讓人絕望,厲害得使人顫抖,別說是敵人,就算是他們這些跟隨蒼飛的老人,得力下屬,看到蒼飛的時候,都會感到壓抑,而且這種感覺隨着時間越來越強烈。

明明他們已經進步很大,無論是武功和權勢,都一步步的登上這個世界的高層,成爲名震天下之輩,但是蒼飛就像一座山,一座不斷會拔高的山峰,他們不斷的攀登,希望能攀上峰頂,卻悚然的發現峰頂越來越高,他們離峰頂的距離不但沒有縮短,反而越來越大。

面對蒼飛的時候,他們所感受的,就是這種可怕得讓他們窒息的感覺,而且他們覺得自己已經裹足不前,可是蒼飛的發展似乎永無止境,自己永遠都無法跟得上蒼飛的腳步。

宋鄂凜然,道:“殿下,淮北的明教和丐幫聯軍雖然不足爲慮,但是看他們軍容齊整,看來也下過不少苦工。比起江西的明軍,荊襄的明教和武當派聯軍,恐怕還要勝上一籌。”

他這已經算是向蒼飛提醒了,他是護衛隊長,爲人一向小心謹慎,就算對蒼飛和秦兵再有自信,但也不會輕視敵人的。

一旁的張猛補充道:“明軍和丐幫之中雖然有不少猛將,但在陛下面前肯定不是對手,可他們中也有詭計多端之輩。明教的趙君用,和丐幫的陳友諒,都狡詐如狐,十分難對付,陛下當心中了他們的圈套。”

和明教、丐幫聯軍作戰多時,張猛早就對明教和丐幫聯軍的重要人物打探得一清二楚了。

“趙君用?陳友諒?”蒼飛喃喃道。

說到趙君用時,蒼飛微微有一些懷念,這傢伙他昔日北上淮北的時候見過,對他印象不錯的,當時甚至有招攬此人的打算。只是那時他和明教還是盟友,不宜明目張膽的挖人牆角,這才錯過了,想不到現在成了敵人。

而說到陳友諒時,蒼飛臉上有意外之色,這陳友諒他倒是沒有見過。但是此人的大名,蒼飛卻是如雷貫耳。

在原著中,就是梟雄式的人物,在武林中大玩陰謀詭計,掀起不少的風波,而在歷史上也是一位大人物,是和朱元璋競爭天下的最有力競爭者,當然最後是敗的一方了。

蒼飛想不到這個傢伙也出現了,他記得陳友諒還是成昆的徒弟。不禁想到陳友諒是否和成昆還有聯繫。

不過,他也只是微微一聯想而已,現在無論是淮北的明軍、丐幫還是成昆,都已經不放在他的眼中。

這些人,如果不擋在他的前路之上,他甚至懶得多看一眼,但是這些人如果真的不識好歹,給他添堵。他不介意將這些絆腳石踩成粉碎。

別看現在蒼飛一副窮兇極惡之態,但他其實從來不做於己無益的事情。

和明教、武當作對。不過是爭霸天下所致,而爲難峨嵋派,完全是因爲要將三女給擄來,不得不爲之。

如果明教、武當、峨眉三派,願意妥協,他不是不可以放他們一條生路的。但是這些人偏偏無視他的威懾,一意孤行,要和蒼飛過不去,那樣蒼飛也不介意將他們毀掉,纔會弄出這麼大的風波。

而此時此刻。丐幫也很不識趣的選擇了和他敵對,蒼飛心中嘆息的同時,也充滿了不滿。

一來是因爲覺得自己的顏面受到了挑釁,二來是覺得自己這段時間的努力都白費了。

這段時間,他一路西征,殺戮滔天,甚至不惜和武當派交手,連張三丰都擊殺掉,他不單單是想除去眼中釘,也有震懾其他各方,讓他們不要亂來,最好乖乖就範的意思。

可惜現在顯然是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也不知道丐幫是吃了熊心豹子膽,自覺自己還是昔年的丐幫呢?還是覺得他蒼飛外強中乾,是他丐幫可以招惹的。

蒼飛眼中的殺意不掩飾的散發出來,暗想看來別人還是覺得他,是可以挑戰的存在,那樣就讓這些人真正的絕望,讓他們再也不敢和他做對,老老實實的做人。

殺意爆發的蒼飛,四周彷彿遇到了寒流,歪說是一般的士兵,就算是宋鄂和張猛,都感到呼吸困難,身子微微顫抖。

這就是蒼飛的氣勢,當世武功、權勢第一人的威勢。

這個世界真有人可以和蒼飛抗衡嗎?宋鄂和張猛都心中驚顫,心生畏懼的同時,又有一股安心的感覺,因爲這樣的人,不是他們的敵人,而是他們的主人,是他們重要的依仗。

“既然他們不識好歹,那樣我們就成全他們吧,淮南的戰事還是快點結束的好,我們真正的敵人並不是他們。”說完,蒼飛就踏步走下城樓。

宋鄂和張猛對視,緊緊跟在蒼飛身後。

他們都明白蒼飛的意思,在淮南的明教和丐幫聯軍,其實並不足爲慮,抽出身來的蒼飛要對付他們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也就是看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消耗秦國多少的人力和資源而已。

能稱得上是秦國真正的敵人,如今又三方。

第一方是中原正道聯盟,這是秦國最近的威脅,有少林派鼎力支持,朱元璋可謂風生水起,而且他手下的諸多大將,徐達、湯和、鄧愈、花雲、吳良和吳禎兄弟,各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統御着正道大軍東征西戰,南征北伐,罕有敗績。

如今在中原已經站穩腳跟,而且作爲正道中人,和山西的義軍首領,原太原晉陽鏢局總鏢頭雲鶴、陝西華山派義軍,四川峨嵋派義軍,甘肅崆峒派義軍、天山南北的崑崙派義軍,都有緊密的聯繫,隱隱爲正道聯軍首領。

第二方則是明教的總壇光明頂上的明軍主力,其內高手衆多,以副教主謝遜爲首,光明右使範遙爲輔,手下銳金、巨木、洪水、烈火和厚土等五行旗精銳,還有原本隸屬楊逍的天、地、風、雷四門門衆。

原本光明頂上還不是鐵板一塊,楊逍雖然名義上順服了謝遜,但是他畢竟掌控光明頂多年,以前地位還在謝遜之上,一時間難以真正接受謝遜的領導,加上天、地、風、雷四門的高手只是服從楊逍,所以光明頂義軍是兩個勢力的集合體。

謝遜只是有副教主的名義,範遙的支持,才佔據主導地位,情況隨時可能會有反覆,但是楊逍在武當山下死在蒼飛的手中,反而給明教一個整頓內部的機會,楊逍死去,天、地、風、雷四門,失去了領導人,最後漸漸融入了謝遜的派系之中,光明頂正式團結在了一起。

不但是光明頂,就連其他明教的分支,也越來越重視明教總壇,不像之前那樣各行其是了。

這是因爲蒼飛的威脅,天鷹教殷天正父子、江西的彭和尚、荊襄的鐵冠道人,先後在陣前折戟沉沙,在蒼飛手中或敗或死,疆土盡數被秦國蠶食,這對明教乃是極其沉重的打擊,自此明教在江南的勢力幾乎土崩瓦解。

但這也給了明教各分支重大的提醒,明白單憑他們自己的力量,是不足以對付蒼飛和秦國的,必須聯合在一起,纔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所以鐵冠道人在荊襄聯合武當派和蒼飛戰鬥的時候,淮北的周顛和海外的戴綺絲、韓千葉,纔會出兵滋擾秦國,以圖牽制秦兵。

中原的布袋和尚說不得,因爲在此之前已經和朱元璋趕赴河北,與元兵作戰,這才錯過聯手對付蒼飛的機會。

只是他們都沒有想到,蒼飛那麼強勢,荊襄在秦兵的進攻下,並沒有支撐多久,就敗落了,荊襄的明教和武當派義軍被剿滅一空,連武當派都自此從江湖上除名,不復存在。

而現在的河北,中原的明教和正道義軍,正在和元兵激戰,無法抽調兵馬出來,淮北的明軍和丐幫聯軍,纔會面臨着獨自面對蒼飛的壓力,感到戰戰兢兢,終日惶恐不安。(未完待續。。)u

第七十八章 局勢轉變第十七章 大團圓結局第五章 思過崖山洞第一百一十二章 失控第二十八章 集體提升第三十八章 兩位軍師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人計第二章 福威鏢局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戰大理第五章 揚名第一百零六章 襄陽第五十四章 絕望第四十五章 蠱毒後手第四章 我欲舉世皆敵第三十三章 秦王開國第七十一章 最完美的遊戲第三十八章 天下震動第十七章 大團圓結局第一百零九章 萬金樓江湖錄 一第一百章 原委第五十二章 辛雙清第九十一章 武林震盪第八十九章 自由第一百三十三章 少室山英雄大會第一百章 君山大會第七章 陸家刀法第二十六章 揚州之主第九十五章 傳劍恆山第四十六章 四方聯手第七十四章 紫衣少女第七十九章 風波第九十四章 儀琳的祈福第四十四章 活見鬼了!第一百章 君山大會第七十章 踏箭而行第十七章 華山第二十七章 系統就是牛第六十七章 他們僅是誘餌第四章 陸家莊第六十一章 剜心明志第二十一章 決裂第八十三章 毫無節操的星宿派弟子第四十二章 欺壓第九十八章 殲敵第八十八章 蒙古南下第六十二章 踏水有痕第六十五章 多謝……第四十四章 註定的悲劇第十三章 武當第八十一章 棄子第七十四章 紫衣少女第十六章 成昆第十八章 攻略曼陀山莊第二十四章 殺戮第四十六章 無題第九十章 擁抱第二十八章 無量事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會結束第九十六章 即將北上第四章 我欲舉世皆敵第四十一章 高手齊至第一百三十六章 神鵰女俠第四十一章 狗也改掉吃屎的毛病了嗎?第九十六章 即將北上第七十七章 客至第三十四章 制霸海上的開端第十九章 王元霸第七十三章 返回揚州第六十八章 人散第十二章 去幫你家小姐第一百四十五章 砸死魏忠賢第十八章 三年後第九十六章 金輪法王的決斷第四十七章 張瀾第五十四章 動態第七十九章 秦宋之戰第八十五章 你自盡吧第四十五章 大爆料 二第五十五章 再見公孫綠萼第七十五章 悔悟第十三章 木婉清的身世第二十五章 蒼飛的謀劃第七十四章 蒼飛會是背鍋俠?第七十章 大理一陽指第三十章 單打獨鬥?第七十七章 無題第九十六章 金輪法王的決斷第一百零八章 傳功第一百零四章 征服者第三十六章 破洛陽第四十八章 見三渡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方證第五十章 收服神農幫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會結束第一百一十二章 屠魔第三十三章 秦王開國第三十八章 耶律燕第七十三章 易筋經到手第九十四章 秦國大媽第四十三章 雙亡
第七十八章 局勢轉變第十七章 大團圓結局第五章 思過崖山洞第一百一十二章 失控第二十八章 集體提升第三十八章 兩位軍師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人計第二章 福威鏢局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戰大理第五章 揚名第一百零六章 襄陽第五十四章 絕望第四十五章 蠱毒後手第四章 我欲舉世皆敵第三十三章 秦王開國第七十一章 最完美的遊戲第三十八章 天下震動第十七章 大團圓結局第一百零九章 萬金樓江湖錄 一第一百章 原委第五十二章 辛雙清第九十一章 武林震盪第八十九章 自由第一百三十三章 少室山英雄大會第一百章 君山大會第七章 陸家刀法第二十六章 揚州之主第九十五章 傳劍恆山第四十六章 四方聯手第七十四章 紫衣少女第七十九章 風波第九十四章 儀琳的祈福第四十四章 活見鬼了!第一百章 君山大會第七十章 踏箭而行第十七章 華山第二十七章 系統就是牛第六十七章 他們僅是誘餌第四章 陸家莊第六十一章 剜心明志第二十一章 決裂第八十三章 毫無節操的星宿派弟子第四十二章 欺壓第九十八章 殲敵第八十八章 蒙古南下第六十二章 踏水有痕第六十五章 多謝……第四十四章 註定的悲劇第十三章 武當第八十一章 棄子第七十四章 紫衣少女第十六章 成昆第十八章 攻略曼陀山莊第二十四章 殺戮第四十六章 無題第九十章 擁抱第二十八章 無量事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會結束第九十六章 即將北上第四章 我欲舉世皆敵第四十一章 高手齊至第一百三十六章 神鵰女俠第四十一章 狗也改掉吃屎的毛病了嗎?第九十六章 即將北上第七十七章 客至第三十四章 制霸海上的開端第十九章 王元霸第七十三章 返回揚州第六十八章 人散第十二章 去幫你家小姐第一百四十五章 砸死魏忠賢第十八章 三年後第九十六章 金輪法王的決斷第四十七章 張瀾第五十四章 動態第七十九章 秦宋之戰第八十五章 你自盡吧第四十五章 大爆料 二第五十五章 再見公孫綠萼第七十五章 悔悟第十三章 木婉清的身世第二十五章 蒼飛的謀劃第七十四章 蒼飛會是背鍋俠?第七十章 大理一陽指第三十章 單打獨鬥?第七十七章 無題第九十六章 金輪法王的決斷第一百零八章 傳功第一百零四章 征服者第三十六章 破洛陽第四十八章 見三渡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方證第五十章 收服神農幫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會結束第一百一十二章 屠魔第三十三章 秦王開國第三十八章 耶律燕第七十三章 易筋經到手第九十四章 秦國大媽第四十三章 雙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