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狗官

“沒必要說得這麼嚴重,我救下喬中、喬冠,難道會坐看他們家人遭殃不成?”林縛將胡致庸父子攙起來,說道,“眼下救災之事,我有藉助你們的地方,其他事暫時不急着說……”

林縛都沒有將長山島的詳情說給胡致庸聽,自然不會輕易接受胡致庸的投效,眼下救災最急,其他事等救災事情過去再從長計較。

“胡家自致庸以下,悉聽大人差遣。”胡致庸這才從地上站起來說道。

林縛此次出來沒有想到會遇上這麼嚴重的災情,身邊帶着的周普、吳齊、大鰍爺葛存信以及敖滄海皆擅武事,領兵衝鋒陷陣都是他們的專長,救濟災民都不是他們的擅長,擅長這些的林夢得、曹子昂、林景中、小鰍爺葛存信等人都給他留在江寧。

林縛正缺人手,胡致庸、胡致誠、胡喬逸等人恰恰急他所需。

蕭濤遠是長山島最迫切的威脅,一旦消息走漏,不等奢家將東海寇勢力北擴,蕭濤遠就會派兵將長山島剿平。對蕭濤遠來說,保存諸肉票少年的長山島以及諸少年家人也是他最大的威脅,也許朝廷會礙於東南局勢,縱容他一時,但是這麼大的污點,他在軍中或在朝中的政敵一定不會錯手放過,當然是將污點清除乾淨了才能讓他睡得安心。

長山島雖然人手有限,但是寧海鎮水營以及崇州縣的動向,都派人嚴盯死守,時刻關注着這兩邊的風吹草動。

諸少年家人的資料也逐漸整理成冊,林縛不能跟諸少年家人見面,但是對他們的情況都瞭然於心。

崇州原屬海陵鹽鐵司淮南鹽場。說是鹽場,由於揚子江在崇州入海,東面海域給大量涌入的江水沖淡,崇州產鹽之利甚薄,大片灘塗地逐漸淪落爲淮南鹽場附屬的草場,專爲淮南鹽場提供煮鹽草料。立縣才七八十年的歷史,縣內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勢家豪族。

胡家祖上原是賤戶鹽丁,崇州建縣時,才脫離鹽戶,成爲佃農,經過兩代人的辛勤積蓄,纔有一座製糖作坊傳到胡致庸、胡致誠兄弟手裡,在崇州要算殷實人家。

去年爲湊出兩千兩贖身銀賣地借債,胡家就已經給推到破產的邊緣。

胡致庸、胡致忠都讀過書,多年來/經營作坊,比一般只會守住幾百畝良田過生活的鄉豪地主,見識更多、眼界更廣,也有經濟頭腦跟才幹,是林縛能用來救災的恰當人才。

林縛在帳篷裡跟胡致庸、胡喬逸父子說了許多救災的事宜,胡喬中聞訊趕了回來,林縛便與敖滄海走出去,給他們父子、兄弟好相見。

*********

大鰍爺葛存信、胡致誠次日午時才從崇州返回,崇州知縣陳坤沒有出面,崇州縣其他地方受災也嚴重,他派了幕席耿爲德與崇州戶部書辦李書義隨船前來視辦災情。

“你有何權力擅自在崇州地界處置災情?”陳坤的幕席耿爲德上島來,看到林縛的臉,沒有其他寒暄,走進帳篷當着林縛組織起來迎接他的衆人面就大聲訓責,“你擅自使人到縣裡大肆收購米糧,使崇州米價一日飛漲四五成,縣內民聲怨憤,這責任你小小的司獄官承擔得起嗎?”

“西沙島遭逢此大難,士紳官吏都有救災之責任,林大人也是恰逢其會勇挑救災大任,耿師爺,你難道要林大人坐看這兩三萬災民餓死不成?”胡致庸剛投效,自然最看不慣耿爲德在林縛面前氣勢如此囂張。

“你什麼東西,這裡有你說話的地方?”耿爲德見林縛不吭聲,氣焰越發的囂張,說道,“無人救災,這些流散賤民便會自行散去,你們在此地救災,使他們聚集不去,才更是崇州之禍害。”

帳篷裡,除了周普、敖滄海、胡致庸等人外,還有災民推選出來的幾名代表,他們實際也是流民首領。聽到耿爲德的話,他們都神色大變,只是這邊沒有他們說話的地方,忍氣站在一旁不吭聲,看向耿爲德時咬牙切齒。

“請坐下來說話……”林縛陰着臉說道,又不耐煩的責問身邊人,“茶水怎麼還沒有端過來?”

耿爲德挑眉看了林縛一眼,見他如此殷勤,頗爲滿意的坐下來。

這時候伺候的人端茶過來,林縛沒有急着坐下,將茶盅端在手裡。耿爲德只當林縛給他敬茶,伸手要過來接,冷不防林縛翻腕將一盞滾燙熱茶徑直潑到他的臉上。

“啊!”耿爲德哪裡想到林縛一言不合就動手將滾沸熱茶潑他臉上,發出殺豬般的慘叫,滾地要找冷涼的東西往臉上敷着止痛。

“狗東西,竟然敢搶在我面前坐,也不看看自己什麼資格?”林縛冷笑道,不顧滾地哀嚎的耿爲德,朝崇州戶房書辦李書義作揖說道,“李書辦請坐下來說話。”

耿爲德帶過來的那幾個衙差聽着耿爲德在帳篷裡慘嚎,撥刀衝進來,敖滄海與幾名護衛武卒眼疾手快的將他們繳了械,按倒在地上。

“你們這是做什麼?”林縛看着敖滄海等人,訓斥道,“誰讓你們對崇州縣的衙差這麼無理,李書辦在這裡,你們要造反不成?”

李書義一顆心提到嗓子眼,手足都忍不住打顫,也不敢去攙扶還在滿地打滾的耿爲德,看着林縛還擺着請他入座的手勢,顫顫微微的坐下來,吩咐衙差:“我們在商議災情,你們闖進來做什麼?”聲音都變了調,就怕應對稍有誤,會受到耿爲德的待遇。

諸衙差過來只聽從耿爲德的命令,只是給敖滄海與諸護衛摁倒在地,掙扎不得,過了片刻也看清了形勢,畢竟李書義名義上是崇州縣唯一在場的正式官員,耿爲德只是知縣陳坤的一隻看門狗。眼下情勢,只能暫時先聽從李書義的命令,放棄掙扎。

林縛給敖滄海合了眼色,讓他與諸護衛將耿爲德與崇州縣衙差帶出去先監視起來。

“那狗東西胡亂開口擾亂民心,將他的舌頭割下來都不爲過,今日算是給他一個教訓,”林縛這才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跟崇州書辦李書義說救災事,“事關近三萬災民生死,崇州縣斷不可袖手不管,洪澤浦的教訓還不夠深嗎?請李書辦回去跟陳知縣說:此間事他要敢袖手不管,激得饑民大亂,金川獄島大牢裡不缺他住的地方?”

“對,對,斷不可袖手不管,我回去回稟陳知縣,一定要好好計較。”李書義跟磕頭蟲似的,林縛說什麼,他只管點頭說是,心裡想:豬倌狂士這名聲不是白叫的,偏偏耿爲德不知好歹,過來要給林縛下馬威。

林縛給了李書義、耿爲德以及崇州縣諸衙差一隻小船,讓他們自己劃回崇州縣去,看着他們離開,忍不住長嘆,這便是崇州縣對西沙島流散災民的態度,這些狗東西當真要將災民逼得造反才知道這些“屁民”、“賤民”並不是那麼好欺負。

“胡先生大概知道我的名聲爲什麼會這麼惡劣了吧?”林縛轉身朝胡致庸苦笑道,“這世道如此不堪,我要不張牙舞爪,不知道有多少狗東西要爬到我頭上來拉屎撒尿!我如此張牙舞爪,得罪的人絕不在少數,我這種人通常不會有好下場,說不定日後死無葬身之地。胡家要不要跟我一條道走到黑,你要慎重考慮啊。”

“若非大人如此,胡家二子還有命在?若非大人如此,致誠、喬逸還有命在?”胡致庸跪下說道,“致庸又怎麼會不知好歹?流民命賤,胡家如今也是破落戶,難道還能奢望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們來關愛嗎?”

那幾個流民首領將崇州縣的態度完全看在眼裡,林縛對崇州官吏如此囂張的態度只叫他們感到大快人心,雖說李書義滿心答應救災,但是他們心裡清楚,要想近三萬人不餓死離散,希望只能寄託在林縛身上,不然的話,他們除了聚衆造反就沒有別的活路了。

胡致庸跪下,幾個流民首領也一起跪下,說道:“求大人不要棄我等不顧!”

“你們都起來吧,”林縛說道,“救災之事不能依重崇州縣了,崇州縣也不敢阻我在此救災,諸多事情,還要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將眼前這個難關渡過去。”

他眼前最急切的是沒有合法救災的名義,否則跟崇州縣地方有扯不完的官司,即使顧悟塵能替他暫時將一切都摁下來,日後也是個隱患。

所幸到黃昏時,林夢得及時趕來將這個問題解決掉了,林夢得騎快馬從陸路趕來崇州,他隨身帶着使林縛從權處置、協助崇州縣賑災民的按察使司公文,公文還要林縛可以從權處置將東陽編練鄉勇所籌糧草先用於災事。

令感到奇怪的是,這則命令是按察使賈鵬羽親自簽發。

這則命令有諸多蹊蹺,拿到這紙公文,林縛就看出賈鵬羽即使在幫了他大忙之時,還藏着別的居心,但是事關近三萬災民生死,他也無法管太多,林縛眼下還真就需要這紙公文好從權處置。

******************

PS:求紅票。

第70章 長樂王第31章 風向變了第68章 攻守之謀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56章 光復濟南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六十四章 後事第134章 還朝第49章 東行第16章 滄南大捷第159章 暗渡陳倉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131章 歸路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92章 雜魚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156章 觀火夜謀第19章 兵亂抵定第3章 甄氏第70章 覆滅第18章 兵亂難止第4章 海塘問策第四章 朝天湖第155章 風起第126章 後手第143章 分肥第72章 山河倒旋第60章 噴焰弩第29章 白石領兵第99章 大勢第114章 逃離第49章 逆而取之第12章 餌與陷阱第29章 兒女之議第21章 投附第13章 假冒特使第60章 噴焰弩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27章 僧院屠戮第39章 綠柳園佳人第68章 鄉兵自雄第八十二章 夜勤病宅第87章 勸誘第3章 甄氏第11章 潛伏第52章 列裝第31章 風向變了第45章 功高震主第十三章 攪局當然一巴掌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25章 回崇州第四章 朝天湖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37章 分功酬勞第32章 水煮田雞第10章 淮西第58章 廟堂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23章 銀子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113章 疑點第44章 危機不知第15章 抵達津海第六十九章 江中取銀(一)第168章 太湖盜第102章 西行第57章 收復江西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12章 津海號第26章 殘部第24章 戰後米酒香第70章 攻守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80章 溪爲山徑第八十九章 步步進逼第59章 烽煙緊第6章 私糧入京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第25章 金箭傳令第45章 水上奇兵第67章 自顧不暇第39章 戰俘分贓第116章 斬將第44章 人口隱憂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26章 回江寧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138章 東施效顰第97章 大軍集結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庭訓之死(一)第44章 哀兵第86章 臨行第7章 先手佈局第68章 天下未雨第42章 伏火弩第114章 殲滅第26章 島城鎖海
第70章 長樂王第31章 風向變了第68章 攻守之謀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56章 光復濟南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六十四章 後事第134章 還朝第49章 東行第16章 滄南大捷第159章 暗渡陳倉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131章 歸路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92章 雜魚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156章 觀火夜謀第19章 兵亂抵定第3章 甄氏第70章 覆滅第18章 兵亂難止第4章 海塘問策第四章 朝天湖第155章 風起第126章 後手第143章 分肥第72章 山河倒旋第60章 噴焰弩第29章 白石領兵第99章 大勢第114章 逃離第49章 逆而取之第12章 餌與陷阱第29章 兒女之議第21章 投附第13章 假冒特使第60章 噴焰弩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27章 僧院屠戮第39章 綠柳園佳人第68章 鄉兵自雄第八十二章 夜勤病宅第87章 勸誘第3章 甄氏第11章 潛伏第52章 列裝第31章 風向變了第45章 功高震主第十三章 攪局當然一巴掌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25章 回崇州第四章 朝天湖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37章 分功酬勞第32章 水煮田雞第10章 淮西第58章 廟堂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23章 銀子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113章 疑點第44章 危機不知第15章 抵達津海第六十九章 江中取銀(一)第168章 太湖盜第102章 西行第57章 收復江西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12章 津海號第26章 殘部第24章 戰後米酒香第70章 攻守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80章 溪爲山徑第八十九章 步步進逼第59章 烽煙緊第6章 私糧入京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第25章 金箭傳令第45章 水上奇兵第67章 自顧不暇第39章 戰俘分贓第116章 斬將第44章 人口隱憂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26章 回江寧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138章 東施效顰第97章 大軍集結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庭訓之死(一)第44章 哀兵第86章 臨行第7章 先手佈局第68章 天下未雨第42章 伏火弩第114章 殲滅第26章 島城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