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納諫

魚華軒走後,辛琴兒帶陸七去了她的居處,辛琴兒的居處只有兩個容顏普通的婢女,此來西征,辛琴兒特意沒有帶了宮人,都留在了蘇州。

一夜,陸七和辛琴兒沒有圓房,只有溫馨的相擁,安心的休息,以及煉氣。

第二天一早,陸七,云溪和辛琴兒啓程,率領五百虎丘衛,三千雲府衛,加上魚華軒的六千南平本軍,出發離開了晉安府,向了處州進發,此去主要是撫軍宣示王威,直接任命魚華軒爲虎賁軍府大帥,原虎賁軍府大帥是青浦軍主帥王啓東。

魚華軒擔心臨陣換帥會引起怨心,陸七讓他放心,王啓東失了虎賁大帥之職,不會生怨誤事的,軍府只是擁有節制之權,只要王啓東不失了本軍的帥位,就不會生怨。

近午,大軍進入了處州地界,駐紮在了龍泉縣城外,陸七和魚華軒一起立身營中,望着遠方的豫章山,聽魚華軒講述着處州的地理和故事。

處州如今置有五縣,分別是州治的麗水縣,龍泉縣,青田縣,雲和縣,松陽縣,處州的水文豐富,氣候宜人,地處臨海的溫州之北,不受海患侵擾,所以農事的收穫豐碩。

不久,龍泉縣的縣令,縣丞,主簿和左右縣尉應召來見,陸七此行處州,不只會見軍,還會走見了處州五縣的官員,等婺州之戰有了結果後,他還會繼續巡撫了晉國的所有縣域。

陸七一身紫色王袍的接見了縣官們,如今的晉國縣官組成,縣尉肯定是軍中遷任的,文官多數是蕭氏所薦任,還有少量的縣官,是本地出身的名望之士,本地的名望之士,辛琴兒曾經主動的使人請任過,但多數遭了拒絕,本地的名望之士,多數抉擇了觀望態度。

縣官們進入大營,在帥帳跪叩了晉王主上,陸七見龍泉縣令,竟然是一位年近了五旬的文雅人物,他尊重的賜了座,別的只能站着了。

龍泉縣令才坐下,陸七又微笑的介紹了身邊並坐的大晉皇妃,言明瞭云溪的來歷,又將李國主的聖旨拿給了縣官們過目,縣官們吃驚的忙跪叩了大晉皇妃。

等龍泉縣令歸座後,陸七平和道:“龍泉令,本王已然獲得了親王皇封的事情,你們回去後,可以廣而告之。”

“主上放心,臣記下了。”龍泉縣令恭敬迴應。

陸七滿意點頭,掃視了一眼縣官們,問道:“你們職官了龍泉縣,有什麼困難嗎?”

縣官們互相看看,右縣尉起禮恭敬道:“回主上,龍泉縣的匪患很多,而原本是沒有很多的,如今在豫章一帶嘯聚了數千的匪軍,據查,可能是本地的豪貴勢力支持形成的。”

陸七點頭,道:“本王做了一個決定,打算清除了一些名聲豪霸的處州大戶,你們認爲如何?可以說說。”

縣官們互相看看,還是右縣尉恭敬道:“主上,臣認爲,是應該清除豪霸大戶,那可以斷了匪患的支持。”

陸七點頭,龍泉縣主簿猶豫一下,起禮恭敬道:“主上,臣認爲不妥,如今龍泉縣的大戶多數都是歸治的觀望態度,若是爲了清除而抄家滅戶,卻是會損害了歸治的局面,會讓很多的大戶心生了恐懼,長遠而言,也會造成了進據的困難。”

陸七看着龍泉縣主簿,這是一個二十七八的儒雅青年,他看了後,問道:“本王清除豪霸大戶,一是爲了儘快的得到了真正的歸治,二是本王需要還田於民,以及軍糧的獲得。”

“主上,如今處州已然實行了官制安民,實是不宜了違法的軍力豪奪,主上想還田於民,可以用官制的手段去做,例如也用官押銀契的方法,強買了豪強的田地和糧食,就說要實行唐朝的府軍田制,不允許大戶擁田太多,若是有豪強拒絕賣田的,纔可以用軍力搶奪,但用軍力強奪,也不宜抄家滅戶,應該允許了豪強大戶帶了浮財和官押銀契,押解的送出晉國,至於離開晉國是去唐國或越國,可由被押解走的豪強自擇。”龍泉縣主簿恭敬進言。

陸七聽了若有所思,過了一會兒,道:“你的建議是,用官押銀契借買了豪強的田地,儘量用懷柔的手段,削奪了地方豪強的勢力。”

“是的,強買也是一種買得,只要給豪強大戶留了生存的希望,就會減少了造反,也會取得了法制的名聲,若是大肆的抄家豪奪,後果會造成了亂軍的名聲。”龍泉縣主簿恭敬回答。

陸七點頭,道:“你說的有理,好,本王任職你爲處州參軍政事,專職輔佐中府使處置還田於民,就先自龍泉縣做起。”

“是,臣龐樂謝主上信任。”龐樂恭敬迴應。

陸七點頭,又掃了一眼縣官們,道:“處州新得,你們要吏治清明的治理好龍泉縣,不要出現了貪污舞弊之事,你們都是開國的功臣,本王會記下你們的功勳,不要因爲一些眼前的利益,而斷送了你們的未來尊貴。”

“是,謹記主上教訓。”縣官們恭敬迴應。

щщщ▪ tt kan▪ c o

陸七點頭,道:“左右縣尉,你們也要約束好了屬下,若是作奸犯科,本王絕對不會姑息,將士們的安治之功,日後會有功賞銀子的賜予。”

“諾!謹記主上教訓,謝主上恩賜。”兩個縣尉恭敬軍禮迴應。

陸七點頭,又與縣官們談了一些龍泉縣的境況,卻是知道了處州的良田,大半都被越國的高官和世族所佔據了,所以陸七的收田,就是在向了越國的勳貴們開刀,事實上,他就是抄沒了越國勳貴的處州之財,也是合乎了情理,但爲了更遠的獲得,陸七接受了龐樂的建議。

由龐樂的建議,陸七隱約看到了蕭氏的利益爭取,蕭氏是支持了陸七,但支持也是有底線的,蕭氏需要了陸七的一種事實承諾,就是擔憂了陸七會過河拆橋,蕭氏可以響應了新主的還田於民,但絕不希望自身的財勢,最後被陸七給吞沒了。

縣官們走後,魚華軒卻是讚譽了龐樂的建言,說大利頗多,尤其是押送了豪強離開晉國的舉措,會造成了越國和唐國的勳貴,對日後晉國的入主牴觸大減。

陸七卻是爲之苦笑,龐樂的建言,讓他會背上了巨大的債務負擔,本來能夠佔有的財富,如今卻是要用國債的方式買下來,也就是說,身在越國杭州的很多勳貴,會成爲了陸七的債主。

陸七當然不能完全的當了冤大頭,他與辛琴兒溝通後,讓辛琴兒用官司的手段,將一些豪強所霸佔的田地,斷還給處州本地人,以達到收買人心和安撫大戶的雙面治政。

陸七過午離開了龍泉縣,午後抵達了雲和縣,還是接見了雲和縣的官員,進行了一番嘉勉和威嚇,之後啓程奔了麗水縣,近黃昏駐紮途中休息過夜,次日啓程,在近午時抵達了麗水縣。

處州的八萬大軍並沒有駐紮在麗水縣,而在了麗水縣東北方向的邊界,陸七接見了麗水縣的官員,如今處州的州官還沒有就任,各縣域直對虎賁軍府請示,建州的州官就是晉安府。

接見應酬了麗水縣官員後,陸七換了一身威武金甲,留云溪郡主在了麗水縣,他與魚華軒率軍去了邊界駐軍。

晉王主上來臨的消息,轟然在八萬大軍中傳開,陸七這一次高調巡撫見軍,八萬大軍的營將,中軍令和錄事軍曹,以及以上的將官,都演武似的聚集在了一起,叩見他這位晉王陸炳。

在叩見之後,陸七在點將臺上,親言職任了魚華軒爲虎賁軍帥,宣告了魚華軒的職權後,親自授印給了魚華軒,魚華軒恭敬接印,之後懷抱帥印面對各軍將官,接受了參拜。

宣示王威之後,衆將歸軍,只留下了高級將帥議事,陸七主持了軍事會議,告知了奇襲的戰略計劃,言將帥們回去後,可以透露了晉國要進攻婺州和台州,衆帥欣然,各自回去了備戰。

第31章 放糧第62章 英王第113章 誤導第88章 狡兔三窟第98章 見機第96章 心傲第94章 幕後第77章 得軍第81章 對語第154章 江陰張氏第27章 慈明宮第9章 驚豔第102章 據荊州第40章 西大街第18章 冬青第92章 奏對第72章 帝策第91章 禁忌第129章 我生君未生第26章 夜話第82章 引見第95章 奇襲蘇州第72章 賢妻第116章 楊氏誠 意第106章 智者第123章 機會第4章 軍制第51章 自知之明第65章 青芙第22章 委屈第53章 進退自如第139章 接人第99章 顧忌第203章 報捷第156章 父命第100章 帥之隕第17章 懼外壓內第76章 迎娶第17章 懼外壓內第97章 奇襲蘇州(三)第82章 南昌府第89章 鳳還巢第106章 智者第37章 蝶舞第83章 出行第88章 殺威第92章 暗歸第57章 抵達原州第70章 奪會州第32章 藥字令第150章 虞字之解第219章 科舉第35章 驅邪儀式第68章 斬了尾巴第128章 策反第59章 上書與廟堂第66章 六盤山第112章 ‘實言’第109章 承諾(二)第2章 親人第4章 國窮第65章 明與暗第79章 遠慮第151章 君臣言第134章 虛妄第31章 徐獅駝第75章 千牛刀第125章 交心第24章 望山第65章 明與暗第58章 惜緣第1章 意外第23章 附屬之國第5章 策略第117章 詭異交易第44章 唐皇第61章 勸留第74章 常州大戰(二)第201章 殺威第37章 隆冬第129章 對付第119章 教坊第86章 甘州第139章 接人第120章 長安西市第19章 雲錦東第66章 六盤山第28章 林小蝶第96章 奇襲蘇州(二)第94章 得常望蘇第11章 請帥第44章 唐皇第159章 趙匡義第71章 朝議第195章 陸天勤第45章 誰是月老第217章 親人第93章 求才第109章 溝通第88章 賞識
第31章 放糧第62章 英王第113章 誤導第88章 狡兔三窟第98章 見機第96章 心傲第94章 幕後第77章 得軍第81章 對語第154章 江陰張氏第27章 慈明宮第9章 驚豔第102章 據荊州第40章 西大街第18章 冬青第92章 奏對第72章 帝策第91章 禁忌第129章 我生君未生第26章 夜話第82章 引見第95章 奇襲蘇州第72章 賢妻第116章 楊氏誠 意第106章 智者第123章 機會第4章 軍制第51章 自知之明第65章 青芙第22章 委屈第53章 進退自如第139章 接人第99章 顧忌第203章 報捷第156章 父命第100章 帥之隕第17章 懼外壓內第76章 迎娶第17章 懼外壓內第97章 奇襲蘇州(三)第82章 南昌府第89章 鳳還巢第106章 智者第37章 蝶舞第83章 出行第88章 殺威第92章 暗歸第57章 抵達原州第70章 奪會州第32章 藥字令第150章 虞字之解第219章 科舉第35章 驅邪儀式第68章 斬了尾巴第128章 策反第59章 上書與廟堂第66章 六盤山第112章 ‘實言’第109章 承諾(二)第2章 親人第4章 國窮第65章 明與暗第79章 遠慮第151章 君臣言第134章 虛妄第31章 徐獅駝第75章 千牛刀第125章 交心第24章 望山第65章 明與暗第58章 惜緣第1章 意外第23章 附屬之國第5章 策略第117章 詭異交易第44章 唐皇第61章 勸留第74章 常州大戰(二)第201章 殺威第37章 隆冬第129章 對付第119章 教坊第86章 甘州第139章 接人第120章 長安西市第19章 雲錦東第66章 六盤山第28章 林小蝶第96章 奇襲蘇州(二)第94章 得常望蘇第11章 請帥第44章 唐皇第159章 趙匡義第71章 朝議第195章 陸天勤第45章 誰是月老第217章 親人第93章 求才第109章 溝通第88章 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