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出動

陸七佇立院中,眼睛望着南方,默然思索着該如何的增軍蘇州,腦海裡想着抽調了那裡的軍力合適,贛州那裡肯定是不能動了,一是有着楚國的威脅,二是烏合之衆很多,三是降卒也很多,尤其是這批興化軍的降卒,都是悍勇之軍,很難了歸管,所以贛州那裡能夠崇敬他的軍力,不能了再調走離開。

龍源軍府也不能動,那裡是守護漳州,泉州,福州,甚至海州的門戶,看來只有調了睦州三萬軍去了蘇州,之後調晉安府的三萬軍去睦州。

晉安府的缺口由募兵補足,不過睦州的三萬軍要先調去了海州,之後海運去往蘇州,以求達到迷惑越國的目的,讓越國認爲晉國在進行正常的軍力輪番,在輪番的墾荒海州,讓越國誤認爲軍力只是調去了海州。

陸七苦笑了,其實睦州的大半軍力也不是強軍,就是調去了蘇州,在戰力的增幅上也是不大,但必須要調軍過去,有新的軍力抵達蘇州,會給了蘇州軍力一種錯覺,就是蘇州不是孤立無援,而是隨時會有更多的軍力能夠到來,在軍心上的提振意義,遠大過戰力的增幅。

多份軍令和解釋的信件發了出去,晉國的軍力在陸七主導下發生着變動,各個軍帥和主帥都默然支持陸七的調軍,陸七的軍令夾帶了解釋的密信,讓統帥們明白是爲了迷惑越國,以及支援蘇州和常州防禦。

五日後,陸七接到了李川的來信,稟報兩萬多的戰俘都已經運抵台州,他會根據陸七的安排,分批的押送去各軍,一半會分去平海軍和澎湖軍。

常州的戰俘,很多都是駐紮京口的大江水軍,原本的唐國鎮海軍就是水陸大軍,也只有不懂軍事的李國主,會紙上談兵的依照自己的想法治軍佈防。

又一日,突然有林仁肇的軍令至,命令陸七率領大軍進襲撫州,過撫州進而兵迫吉州邊界,之後等着他的北擊軍令,林仁肇解釋說,意圖引了南昌府的駐紮楚軍分軍南去。

陸七接了林仁肇的軍令,心頭一鬆的同時,也有了古怪疑惑,心鬆的是,林仁肇終於抉擇了用他實施戰略計劃,他以前對林仁肇說過常州可能兵變的言論,那其實就是讓林仁肇有個先入爲主的認識。

如果他以前沒有誤導過林仁肇,那麼一旦常州兵變發生了,林仁肇的第一反應就會認爲常州兵變與他有關,進而採取一系列的敵視防範措施。

一旦被林仁肇敵視了,林仁肇立刻就會調軍回去南昌府,進而剝奪陸七的領軍之權,也不會再用陸七實施進襲了荊國,而陸七在知道了林仁肇的戰略後,卻是覺得了是一個對晉國有利的戰略佈局。

林仁肇的進襲荊國的戰略一實行,就會使得唐國與楚國進入了真正的爭鋒,最後無論是那個在西部獲勝,都對晉國是有利的,而陸七對荊國那裡也是有了興趣。

陸七看重了荊國,是出於高遠的戰略所思,荊國之地是最適合進襲巴蜀和周國的戰略重地,若是林仁肇發動了進襲荊國的戰事,依照計劃會在進襲荊國之後,回軍進襲嶽州,進而再搗楚國京城所在的潭州平行末日之旅最新章節。

鄂州軍力一旦進襲到了潭州,楚國必然驚惶的調軍勤王,若是楚國調走了毗鄰贛州的軍力,那麼贛州軍力何嘗不能出軍十萬進襲郴州,繼而進襲衡州,拿下衡州就能夠挺進了潭州,或者不與唐國爭奪潭州,先去轉戰了洞庭湖西部的州域,打通了通向荊國的新的國域,之後再圖謀唐國所佔之地。

高遠的戰略所思,只是一種更多的爭雄假想佈局,對陸七而言,林仁肇的戰略對晉國有利,那就值得了去配合,在配合中爲晉國尋求了利益最大化,楚國被戰敗,晉國當然也要藉機奪取了更多。

不過讓陸七古怪疑惑的是,林仁肇怎麼會讓他率軍進襲了撫州,去兵迫了吉州的楚軍,他只有三萬多軍力,林仁肇難道是想讓吉州的楚軍認爲,晉國與唐軍聯盟了,想一起進擊了吉州的楚軍,使得吉州楚軍向了洪州那裡的軍力求援。

陸七謹慎考慮後,他使人去告知了燕魁山,讓燕魁山加強武夷山一帶的軍力,最好是據險建軍寨,多備竹矛,竹矛就是削尖的竹竿,因爲武備很缺,所以陸七發展擲矛軍,伐竹成矛,然後讓力大將士練習投擲,若是幾百上千的將士一起擲矛,那殺傷力比弓箭還厲害,就是沒有弓箭遠,不過若是居高臨下的擲矛,那絕對比了弓箭實用。

陸七令三萬多大軍開拔奔襲撫州,同時撒出了大批的斥候遠探撫州和南昌府方向,陸七擔心被林仁肇給算計了,若是發現了不對頭,他會立刻退軍去建州或歙州,一個是他老窩,一個是有楊鯤存在的寧國軍防地。

在陸七大軍進入撫州的時刻,南昌府內卻是陷入了激烈的爭執,爭執的主角是朱令贇和林仁肇,朱令贇拿着一封密信,讓林仁肇看過了,他讓林仁肇立刻調了陸天風回來。

林仁肇看了信後,立刻皺了眉頭,密信裡言,三萬新建制的中吳軍,奉國主旨意調駐常州,不想抵達常州之後,突然被了十萬大軍突襲,造成了三萬軍全軍覆沒。

經隱藏在常州的密探潛逃江寧回報,竟然是兩萬中府勇造反了,投降了江陰軍張氏,江陰張氏在得到了兩萬中府勇的歸降後,合兵十萬襲滅了三萬中吳軍,之後十萬大軍屯駐在了晉陵縣,已然徹底的佔據了常州,而之前,江陰張氏已然事實上佔據了蘇州。

密信言江寧得了回報後,李國主驚嚇的昏厥了過去,醒來後就下旨調軍,調三萬寧國軍去金壇縣,調兩萬康化軍也趕往金壇縣,調東吳軍立刻離開西部,也去金壇縣。

朱令贇憑了密信,咬牙說常州的兵變與陸天風脫不了關係,因爲陸天風能夠號令了常州的中府勇,所以絕不能讓陸天風繼續領軍在外。

林仁肇卻是陷入了糾結,他接到了鄂州的迴音,於將軍願意了進襲荊國,所以他纔給陸七去了軍令,他倒是沒有算計陸七之心,不是他信任了陸七,而是他需要陸七的輔助,去實行了戰略計劃,他對陸七實際上沒有多少好感,評價是個奸猾自私之輩。

林仁肇很快拒絕了朱令贇的要求,理由就是常州那裡,因爲國主陛下的旨意,陸天風的郡主府所屬全部回了江寧,事實上陸天風已然失去了對常州的影響,而且沒有朝廷的正式公文,他不能私自的對陸天風有任何的置疑行爲。

林仁肇當然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爲就算常州兵變與陸天風有關,如今去調陸天風回來,已然是晚了,在陸天風給他送來主帥的上告書時,他就明白,陸天風必然會實施掌控了三萬旗軍,他現在去軍令調歸,若是陸天風真的與常州之事有關,那還能夠回來南昌府嗎?只怕會帶了三萬軍跑路了。

朱令贇見林仁肇不肯調了大軍回來,氣的忿怒離開了,回了自己的帥府,立刻書了一份軍令,交給了一個精明的三千團軍主帥,令那個主帥拿着軍令,率領所屬去信州見三個旗軍主帥,令那三個旗軍主帥奉令回來南昌府,朱令贇沒有敢了命令拿下陸七,畢竟朝廷還沒有降罪的旨意或公文,他也不知道陸七已然奉令去了撫州。

第21章 稱心如意第220章 北巡第110章 守成第168章 陷成都第42章 驚心第3章 美人如玉第19章 蕭氏第94章 幕後第69章 殺威第107章 籠絡第94章 大通河第158章 分封之義第61章 土皇帝第59章 畫餅第97章 奇襲蘇州(三)第20章 團圓第19章 蕭氏第31章 徐獅駝第75章 常州大戰(三)第49章 行權第101章 他鄉故知第70章 姐妹盟第71章 策動第83章 河西第63章 幕後第65章 女主第84章 夜梟第91章 表心跡第156章 湖上第6章 家第110章 巡第115章 回府第167章 白鈴兒第39章 兄弟交心第119章 教坊第61章 桃花運第39章 殺狼第59章 景雲寺第70章 驚心的拜見第42章 榮昌第93章 大斗拔谷第23章 附屬之國第5章 策略第55章 謀事在人第132章 佈局?第150章 論人第83章 林仁肇第24章 買藥鋪第115章 糧之暗戰第127章 意外第53章 真正的圖謀第91章 遠慮戰略第48章 望星空第109章 教誨(二)第52章 剿匪第126章 家的溫暖第100章 帥之隕第61章 宮秘第34章 夏軍第31章 行軍第130章 匪事第71章 車中語(一)第29章 家族第41章 孤弱寡聞第48章 問蝶第18章 冬青第38章 求援第216章 帝術第51章 軍議第124章 老虎第39章 殺狼第110章 女謀第153章 虞謀第117章 母子言第73章 常州大戰第218章 姻緣第117章 告狀第109章 承諾(二)第1章 立大功第140章 大相國寺第110章 池州長史第113章 ‘借糧’第18章 冬青第126章 家的溫暖第92章 利害第155章 張氏的抉擇第39章 殺狼第101章 意外之敵第162章 請來把酒第1章 互訴第34章 考驗第4章 國窮第156章 父命第79章 張氏第101章 嚇降第67章 扯虎皮第46章 貴五叔第25章 君臣第126章 舉薦第127章 先機
第21章 稱心如意第220章 北巡第110章 守成第168章 陷成都第42章 驚心第3章 美人如玉第19章 蕭氏第94章 幕後第69章 殺威第107章 籠絡第94章 大通河第158章 分封之義第61章 土皇帝第59章 畫餅第97章 奇襲蘇州(三)第20章 團圓第19章 蕭氏第31章 徐獅駝第75章 常州大戰(三)第49章 行權第101章 他鄉故知第70章 姐妹盟第71章 策動第83章 河西第63章 幕後第65章 女主第84章 夜梟第91章 表心跡第156章 湖上第6章 家第110章 巡第115章 回府第167章 白鈴兒第39章 兄弟交心第119章 教坊第61章 桃花運第39章 殺狼第59章 景雲寺第70章 驚心的拜見第42章 榮昌第93章 大斗拔谷第23章 附屬之國第5章 策略第55章 謀事在人第132章 佈局?第150章 論人第83章 林仁肇第24章 買藥鋪第115章 糧之暗戰第127章 意外第53章 真正的圖謀第91章 遠慮戰略第48章 望星空第109章 教誨(二)第52章 剿匪第126章 家的溫暖第100章 帥之隕第61章 宮秘第34章 夏軍第31章 行軍第130章 匪事第71章 車中語(一)第29章 家族第41章 孤弱寡聞第48章 問蝶第18章 冬青第38章 求援第216章 帝術第51章 軍議第124章 老虎第39章 殺狼第110章 女謀第153章 虞謀第117章 母子言第73章 常州大戰第218章 姻緣第117章 告狀第109章 承諾(二)第1章 立大功第140章 大相國寺第110章 池州長史第113章 ‘借糧’第18章 冬青第126章 家的溫暖第92章 利害第155章 張氏的抉擇第39章 殺狼第101章 意外之敵第162章 請來把酒第1章 互訴第34章 考驗第4章 國窮第156章 父命第79章 張氏第101章 嚇降第67章 扯虎皮第46章 貴五叔第25章 君臣第126章 舉薦第127章 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