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教誨(二)

周皇帝看着兩個成年兒子,平和道:你們記住了,有些事情,是沒有應該二字的,不要想着我們是皇族,所有臣民就應該爲了我們效命,任何的國事決策,儘量要從利益的得失去權衡。

是,兒臣們謹記。太子恭敬道。

周皇帝的臉色流露了些許疲倦,他挑眉振作了一下,道:有些話,朕不想對你們說,擔心說了會有不良後果。

父皇請言,兒臣想聽教誨。太子恭敬道。

周皇帝看了曹王,道:熙讓,你總是以爲,趙匡胤與父皇親如兄弟,可是你不知道,父皇與你的趙叔叔,卻是明爭暗鬥了很多年。

曹王愕然看了周皇帝,周皇帝笑了笑,道:朕需要你的趙叔叔,輔佐朕穩定了大周江山,可是重用你的趙叔叔,卻也是在養虎成患,你的趙叔叔文武雙全,是位非常難得的雄才人物,這麼多年來,這大周的半壁江山,都被你的趙叔叔給掌控了,尤其是軍中,別說你號令不得很多的禁軍將士,就是朕的聖旨去了軍中,也比不得你趙叔叔的軍令。

太子和曹王臉色大變,眼神流露了難以置信,周皇帝看着曹王又道:你信任你的趙叔叔,可是你的趙叔叔若是反周,他一定會殺了你們兄弟,或許,你會認爲趙匡胤不會反周,但我們的先帝爺,也曾經是忠臣,只是手握了重兵,才篡位建立了大周,所謂的忠臣,多數都是勢力難以成事,而不得不臣服。

太子點頭,道:父皇讓趙叔叔去了江南,也是含有深意的。

周皇帝點頭,道:主要是爲了對付晉國,次之是調虎離山。

太子點頭,周皇帝又道:這麼多年,朕最大的失誤是過於重武輕文,以前的唐國是重文輕武,所以完全壓制了武將造反的禍患,而大周,卻是軍雄林立,朕只能靠了牽制才能夠維持了統治。

那不是父皇的失誤,若是大周也是重文輕武,只怕會被了外患欺凌,中原自古就是四戰之地。太子辯解道。

周皇帝點頭,道:凡事都有輕重緩急,治國更是如此,陸天風是個雄才,但他就算佔據了河西和北庭,也不過就是了第二個夏國,對大周而言,最危機的是內患,朕若是去了,你們兄弟就很難壓制了軍雄老臣,所以朕才一再的縱容陸天風,目的是形成新的牽制勢力,任何想要造反的軍雄,都會顧忌了爲他人作嫁的後果,自古以來,第一個造反的逆臣,多數是別人的踏足石。

太子和曹王點頭,周皇帝看着曹王,道:熙讓,朕知道你想有所建樹,但父皇勸你一句,你現在應該擔心的,是日後能不能夠活着。

曹王臉色凝重了,起禮道:父皇,兒臣明白了。

周皇帝點頭,道:朕已然決定賜封趙匡胤爲江寧郡王,你明日就帶着聖旨和其他功臣的封賞公文,去江南宣撫。

曹王一怔,隨即驚訝道:父皇要封郡王?

周皇帝點頭,道:是的,朕必須要與趙匡胤爭奪軍心的向背,朕皇恩有加,才能壓制趙匡胤蠱惑和籠絡軍心。

曹王點頭,道:兒臣明白了。

你去了江南,可以留在江寧,也可以回來去了張永德軍中,朕隨你抉擇。周皇帝說道。

曹王一怔,想了一下道:兒臣願去大姑父軍中。

周皇帝點頭,溫和道:智者不立危牆之下,你日後若是不想成爲一個傀儡皇帝,那就離趙匡胤遠些。

曹王聽了臉色微變,繼而默然點頭,周皇帝又道:你大姑父年事已高,雄心已然是淡薄了,日後,朕會請他來坐鎮開封府。

太子和曹王一齊點頭,周皇帝看了太子,溫和道:朕打算賜封陸天風西晉郡公,煕訓,你可願西巡一次。

太子吃了一驚,看着周皇帝,遲疑一下才道:父皇想讓兒臣去河西見了陸天風?

周皇帝溫和道:不是非讓你去,是熙讓去過了江南,如果你也想去外面走走,那可以去了西部看看,如果你不想出去,也可以。

太子想了一下,起禮道:兒臣不想出去,兒臣願留在開封府爲父皇分憂。

周皇帝點頭,道:也好。

曹王遲疑一下,起禮道:父皇,兒臣卻是願意在外走走,想去西部見識一下河西與河湟,順道看看六弟,兒臣想自江南迴來後,前去河西。

周皇帝微怔,隨即溫和道:你願意去,那就去吧,陸天風那裡的宣旨,是不用急。

是,兒臣領命。曹王恭敬道。

太子看了曹王一眼,忽周皇帝道:你們去吧,朕累了。

太子和曹王辭禮離開了,周皇帝身體後靠了龍椅,閉上眼睛,臉色明顯多了一種虛倦狀態,良久,他才睜開了眼睛,坐起了身體,取折提筆。

宣詔,離石軍副使雲錦東,率五千離石軍力上番開封府,石州防禦知會陸天風交接。周皇帝書完,起身離開文德殿,去了後宮養神。

四日後,傳詔的信使飛馬抵達了石州,見到了鎮守石州的雲錦東,雲錦東接了詔書非常意外,忙使人去了河西送信,而他卻是讓了一位心腹將官留鎮,他拔擇整軍了五千將士,開拔離開了石州。

雲錦東爲什麼不等陸七的回信,那卻是與陸七事先約定好的,約定是,雲錦東只要接到周國朝廷的命令,要獨立響應的聽令行事,周皇帝並沒有限定雲錦東的上番日期,但云錦東卻是不等陸七的回信就開拔,彰顯了對朝廷軍令的服從性。

雲錦東是走了,但石州還有一萬多的輜重兵,就是軍管形式下的工勇,主要是開採石炭,如今的石州,自從陸七走後,陸續又吸引了四萬多人入居,沒有了戰爭的肆虐,石州又興商重農,尤其是石炭和冶煉鐵器,給石州帶來了巨大財富,人當然願意往富裕的地方扎堆,而且四萬多的遷民,大半來自晉國公的州域。

陸七接到了雲錦東的知會,卻是覺得意外,猜疑周皇帝調雲錦東去了開封府,莫非是想做爲了人質,不過周皇帝是讓雲錦東率軍去了開封府,那就有了另一種可能,周皇帝想換防了開封府的部分禁軍。

對於周皇帝一直沒有去任了石州刺史,陸七意外之下也有所明白,周皇帝就是想讓他威懾了晉國公,河西是距離石州很遠,但晉國公若是有心造反,必然不願先與陸天風起了刀兵,而是會希望陸天風能夠觀望。

因爲與夏國達成了相安,所以陸七接信後,只調了五百軍力去了石州,象徵性的接管了石州防禦,而陸七之所以沒有調了更多的軍力去石州,一是不願河西軍力離開,二是不想給晉國公造成了威脅壓力,若是晉國公有心進襲石州,就是在石州駐紮了兩萬軍力,也一樣會見勢不妙的跑路。

周皇帝對雲錦東接詔就來的行事,也是出乎意料,他以爲雲錦東會以陸天風馬首是瞻,雲錦東率軍走的很快,六日就抵達了開封府,而且事先讓屬下騎馬做了通報。

樞密院接報後,及時向了皇帝請旨,皇帝下旨,職任雲錦東爲步軍司副都指揮使,所屬成爲京城禁軍編制的虎翼左軍,不久,自青州的平盧節度使軍,徐州的武寧節度使軍,各調來了兩千五百將士,合五千將士成爲了虎翼右軍,開封府一下子多了一萬陌生的禁軍。

第110章 女謀第55章 言勢第2章 歸德軍府第27章 軍人情誼第71章 策動第96章 心傲第107章 籠絡第76章 平海第65章 劫殺第56章 相逢第89章 挑撥第88章 夜見第20章 談心第89章 挑撥第79章 僞神蠱心第190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49章 行權第130章 榮歸的人第14章 府州折氏第27章 軍人情誼第38章 求援第20章 梟匪之性第3章 好逑之心第58章 宅語第204章 ‘大宋’第16章 職官之威第43章 殺虎第28章 軍耗第85章 謀遠第48章 後臺第115章 放飛第95章 押解第151章 集英殿第81章 化解第127章 情誼第95章 出動第60章 王彥升第17章 論國策第66章 拔任第72章 推波第12章 寧兒第40章 拆軍第59章 景雲寺第212章 移駕第102章 歸鄉第128章 石埭的蝴蝶,醒了第169章 皇甫繼勳第78章 雅蘭夫人第98章 渡江前第122章 詢問第89章 言出必行第48章 望星空第10章 開封府第120章 脅迫第58章 戰之意義第101章 他鄉故知第16章 內府事第60章 想要的第122章 貴人第105章 棋手第101章 李川第10章 進見第41章 官爺第108章 回家第94章 陷難第121章 抵開封第194章 得關內第174章 問解第99章 奪夏口第35章 驅邪儀式第70章 驚心的拜見第27章 尋親第65章 明與暗第107章 萬馬入朝第60章 亭遇第59章 上書與廟堂第83章 張洪波第15章 君怒,主殺第107章 安撫第117章 拿兇第64章 憐惜第13章 清風酒樓第194章 得關內第103章 攏心第71章 防患未然第99章 逃歸第47章 良弓第92章 算計第172章 大江東去第108章 承諾第6章 太子的關護第115章 放飛第131章 進宮第10章 夜奪西山第12章 馬行街第161章 論國第116章 楊氏誠 意第92章 算計第110章 回家第113章 求升
第110章 女謀第55章 言勢第2章 歸德軍府第27章 軍人情誼第71章 策動第96章 心傲第107章 籠絡第76章 平海第65章 劫殺第56章 相逢第89章 挑撥第88章 夜見第20章 談心第89章 挑撥第79章 僞神蠱心第190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49章 行權第130章 榮歸的人第14章 府州折氏第27章 軍人情誼第38章 求援第20章 梟匪之性第3章 好逑之心第58章 宅語第204章 ‘大宋’第16章 職官之威第43章 殺虎第28章 軍耗第85章 謀遠第48章 後臺第115章 放飛第95章 押解第151章 集英殿第81章 化解第127章 情誼第95章 出動第60章 王彥升第17章 論國策第66章 拔任第72章 推波第12章 寧兒第40章 拆軍第59章 景雲寺第212章 移駕第102章 歸鄉第128章 石埭的蝴蝶,醒了第169章 皇甫繼勳第78章 雅蘭夫人第98章 渡江前第122章 詢問第89章 言出必行第48章 望星空第10章 開封府第120章 脅迫第58章 戰之意義第101章 他鄉故知第16章 內府事第60章 想要的第122章 貴人第105章 棋手第101章 李川第10章 進見第41章 官爺第108章 回家第94章 陷難第121章 抵開封第194章 得關內第174章 問解第99章 奪夏口第35章 驅邪儀式第70章 驚心的拜見第27章 尋親第65章 明與暗第107章 萬馬入朝第60章 亭遇第59章 上書與廟堂第83章 張洪波第15章 君怒,主殺第107章 安撫第117章 拿兇第64章 憐惜第13章 清風酒樓第194章 得關內第103章 攏心第71章 防患未然第99章 逃歸第47章 良弓第92章 算計第172章 大江東去第108章 承諾第6章 太子的關護第115章 放飛第131章 進宮第10章 夜奪西山第12章 馬行街第161章 論國第116章 楊氏誠 意第92章 算計第110章 回家第113章 求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