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襲幽州

陸七在德州進行了整軍,所有傅潛軍的原主帥都成了他的參軍府帥,也就是成爲了臨時統帥,騎軍和步軍以營爲基本做了調整,與陸七帶來的軍力做了混編,但還是五千步兵爲一軍,兩千騎兵爲一軍,依舊是都虞侯領軍,直接受命宣撫使。

楊延昭也成爲了參軍府帥,陸七與楊延昭和騎軍都虞侯在一起,進行了一次秘密軍事會議,他告訴將帥們,他已然安排了軍力在海上奇襲燕國京城。

而進襲周國的燕軍有二十萬,其中十萬是騎軍,一旦出現燕軍回撤的現象,那應該是海上的軍力進襲了燕國京城,陸七命令楊延昭率領五萬騎軍,趕去北方尋地埋伏,伺機襲擊回撤的燕軍,具體怎麼佈局陸七不管,一切由楊延昭做主。

陸七當然不會親自去了北方作戰,他如今身擔掌握全局的重任,既要威懾歸附軍力的聽用,也要隨時兼顧周國疆域發生的變化,以能夠及時做出相應的決策。

另外陸七有自知之明,他去了北方作戰,肯定不如了楊延昭善戰,定國公父子在北方與燕國作戰多年,積累的地理和軍情必然豐富,他去了北方因爲陌生地理,所以很難做出最好的用兵戰略。

陸七的北方戰略主要是輔助朱武軍力的奇襲,他要做的就是對付進入周國的燕軍,陸七自太原出兵之時,已然使出五十名精幹斥候,分成了十組趕去黃河,在黃河買船順流出黃河口入渤海,爭取能夠給朱武軍送去軍情。

楊延昭等將帥對陸七的海上奇襲自然疑惑,陸七直言他事實上據有蘇州和常州,大周陛下也是知道的,所以大周陛下才會封了他爲虞王,虞字含吳,大周陛下讓他海上出兵進取燕國,不知真相的將帥們吃驚中,遵奉陸七軍令開拔離開了。

騎軍走了五日後,陸七也率領十三萬步軍開始了對燕軍的反攻,他採取步步爲營的戰略,儘量不與燕軍在平地開戰,避實就虛的奪回縣城和堡城,然後留軍固守,而燕國步軍主力多在定州對付定國公,雖然有大量騎兵,但卻是不敢孤軍太深。

陸七的反攻進展雖然緩慢,但卻是一步步的奪回疆域,與燕軍陷入了膠着的捉迷藏,你攻我守,分軍奪土,陸七發揮步軍數量的優勢,只分軍攻取城池固守,就是不與燕國騎兵進行大規模的會戰。

海上,颳了幾日的東南風,一望無邊的波濤之上,數千艘大船順風破浪,每艘大船上都載有數百至一千的將士,一共是二十萬出征的晉國大軍。

朱武,宋老青和王平,都聚在一艘帥船上,自從攻佔了高麗半島,一直沒有獲得真正的歸治,各處小規模造反和偷襲不斷,迫的朱武一再後延奇襲燕國的日期,並且又強行遷走了十多萬的高麗人口。

“報!大帥,前鋒船帶回了一些斥候,說是主上使來的。”艙外有人急喊稟報。

朱武正在與一個屬下下棋,宋老青和王平在另一側仰臥在竹椅上望天,王平神情萎靡的恍如了半死不活,出海之後就不能了喝酒,王平就成了病夫,宋老青卻是半眯着眼睛望天,就象一個老爺子在打盹。

報聲一落,艙內一片動靜,王平和宋老青有如被蛇咬一般猛的彈離而起,朱武也起身立起,但顯得沉穩很多,三位大帥也沒有謙讓,都奔了艙門走了出去。

艙外甲板外,依旁着一艘中等的艙船,正有一些周國衣甲的將士被扶上了帥船,被扶上了甲板的將士,一個個面色難看,都是一副險死還生的餘悸模樣,他們受命進入了大海,結果入海之後,四顧茫茫,就陷入了一種難以回去的恐懼,沒辦法,陸七使出的將士,大半都是旱鴨子,沒有一個熟悉大海的。

“喂,能說話嗎?”王平性急的問道。

有兩個將士點頭,王平忙問道:“是主上讓你們來的,主上在那裡呢?”

“你們是什麼人?我們要見主帥?”一個將士回答道。

“你暈頭了,這不都是主帥嗎?”王平一拍金甲,好氣說道。

那個將士一怔,道:“主上讓我們見朱武大帥,王平大帥,宋老青大帥。”

“我就是王平,這個是朱武,那個是宋老青,你快說正事。”王平擺手點指,有些了急火。

那個將士點頭,軍禮道:“屬下拜見三位大帥。”

“嗯,你還有別的話嗎?”王平瞪了眼睛。

另一個將士一看不妙,忙道:“沒有了,主上是在太原,急令我等趕去黃河入渤海,來給大帥們送信,主上如今是鎮北宣撫使,已然率軍開拔北方與燕軍作戰,主上說會牽制住進攻了周國的二十萬燕軍。”

朱武點頭,道:“來,坐下慢慢說。”

朱武帶頭坐在了甲板上,與來送信的斥候仔細的做了詢問,三個大帥聽後驚喜之極,王平忍不住愉悅道:“這可是應該喝酒了。”

朱武愉悅點頭,道:“進去喝吧。”

話音一落,王平兔子似的彈起奔了艙內,朱武也望向前方大大的吁了口氣,其實他拖後進軍燕國,有一半是顧慮進軍的危機深重,因爲進取了高麗之後,他對燕國的情況瞭解的更多,而戰船一次只能載兵二十萬,他不願冒進的造成慘敗,若非晉國又支援了五千神弩軍,他很可能會放棄奇襲燕國。

五日後,晉國大軍突然抵達燕國海岸,也不管是什麼所在,急速的登陸作戰,登陸大軍很快抓了當地漁民,知道登陸之地屬薊州,薊州在幽州東北,朱武得報,立刻下令大軍奔了西北方挺進,在行軍中部署戰略方案。

二十萬晉軍一路挺進,沿途襲滅了駐紮的一座有三千兵的軍鎮,之後大軍一路幾乎無阻,朱武在沿途獲得了燕國的軍情,燕國確實有二十萬軍力進襲了周國,還有十萬軍力駐紮在拒馬河,燕國京城只有三萬軍力鎮守,燕國還有四十萬軍力佈防西北和北方,可以說不但燕國京城處於了空虛狀態,對海防也是掉以輕心,或者說沒有餘力重視了海防缺口。

晉軍自大海的登陸軍情,一日就飛報了燕國京城,燕國朝廷立時由歡喜墜爲震驚,之前燕國朝廷還慶賀進取了周國數州,還品味着前方大軍送回來的戰利品,想着此次最少能夠奪取了黃河以北的疆域,也就是唐朝時期的河北道。

燕國朝廷不知道是晉國軍力進襲,猜度是不是周國或高麗人的進攻,燕國與高麗一直仇恨不和,燕國曾經數次出兵征戰高麗半島,但都沒有成功奪取,所以朱武奪取了高麗半島之後,燕國長時間也沒有發現高麗半島易主。

由於軍情來的急迫,燕國朝廷一邊調軍救援京城,一邊激烈的爭論是不是應該退避一下,也就是朝廷和皇帝離開燕國京城,躲避一下敵軍兵鋒,避免皇帝和朝廷被俘虜。

最後,退避的聲音佔了上風,燕國皇帝和朝廷大臣倉惶逃離了燕國京城,向拒馬河那裡跑去,燕國皇帝一走卻是帶走了兩萬羽林軍護駕,古來就是巍峨雄偉的幽州城,竟然只有了一萬燕軍鎮守。

朱武率領大軍奔襲到了幽州城,根據斥候的回報,知道了這座巍峨的幽州城竟然只有一萬守軍,不由喜出望外,若是能夠攻下了幽州城,那就有了立足不敗的根基。

大軍圍堵了幽州城門,駐紮休息了兩時,午時才過,朱武就下令四面攻城,王平不顧朱武的勸阻,親自上陣攻城,一見一身金甲的大帥親自攻城,卻是激勵的軍心奮勇,一次進攻就攻陷了幽州城的南城門。

第167章 白鈴兒第26章 屬將第54章 尊往昔第34章 夏軍第18章 折惟忠第76章 千牛衛第76章 常州大戰(四)第38章 商談第20章 團圓第89章 鳳還巢第9章 刺第24章 約第43章 挖牆腳第29章 帝王心術第118章 權宦的野望第8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23章 機會第54章 入勢第10章 開封府第42章 西北第39章 兄弟交心第43章 殺虎第22章 會見第68章 恩威第7章 伯侄言第52章 意外之事第127章 滅越第208章 勢不可擋第177章 團聚第180章 約定第198章 奪軍第118章 途驚第28章 軍耗第46章 心態第61章 宮秘第8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31章 進宮第153章 虞謀第45章 和親第105章 棋手第105章 徵北庭第37章 蝶舞第184章 借道第109章 意外之求第87章 以逸待勞第172章 掀開一角第118章 今昔之別第94章 幕後第59章 景雲寺第12章 甕中捉鱉第63章 南大營第87章 偷歡第42章 形勢第204章 ‘大宋’第118章 今昔之別第118章 途驚第85章 當年第119章 長安第28章 軍耗第212章 移駕第115章 楊家第40章 鼓舞第125章 立信第4章 國窮第40章 拆軍第105章 徵北庭第9章 屬下第107章 萬馬入朝第30章 先手第23章 求官脈第54章 代言第25章 見解第110章 池州長史第89章 鳳還巢第121章 佟河第60章 王彥升第137章 隱患第193章 封王第51章 離間第210章 惜情第136章 暖亭教子(二)第109章 溝通第180章 約定第17章 想見第37章 突圍第5章 太倉軍第102章 怨恨第49章 巡邏軍制第32章 藥字令第117章 告狀第111章 憂患第10章 夜奪西山第105章 識骨第101章 嚇降第122章 詢問第123章 一封信第42章 榮昌第49章 策劃第213章 大虞帝國第58章 惜緣
第167章 白鈴兒第26章 屬將第54章 尊往昔第34章 夏軍第18章 折惟忠第76章 千牛衛第76章 常州大戰(四)第38章 商談第20章 團圓第89章 鳳還巢第9章 刺第24章 約第43章 挖牆腳第29章 帝王心術第118章 權宦的野望第8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23章 機會第54章 入勢第10章 開封府第42章 西北第39章 兄弟交心第43章 殺虎第22章 會見第68章 恩威第7章 伯侄言第52章 意外之事第127章 滅越第208章 勢不可擋第177章 團聚第180章 約定第198章 奪軍第118章 途驚第28章 軍耗第46章 心態第61章 宮秘第8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31章 進宮第153章 虞謀第45章 和親第105章 棋手第105章 徵北庭第37章 蝶舞第184章 借道第109章 意外之求第87章 以逸待勞第172章 掀開一角第118章 今昔之別第94章 幕後第59章 景雲寺第12章 甕中捉鱉第63章 南大營第87章 偷歡第42章 形勢第204章 ‘大宋’第118章 今昔之別第118章 途驚第85章 當年第119章 長安第28章 軍耗第212章 移駕第115章 楊家第40章 鼓舞第125章 立信第4章 國窮第40章 拆軍第105章 徵北庭第9章 屬下第107章 萬馬入朝第30章 先手第23章 求官脈第54章 代言第25章 見解第110章 池州長史第89章 鳳還巢第121章 佟河第60章 王彥升第137章 隱患第193章 封王第51章 離間第210章 惜情第136章 暖亭教子(二)第109章 溝通第180章 約定第17章 想見第37章 突圍第5章 太倉軍第102章 怨恨第49章 巡邏軍制第32章 藥字令第117章 告狀第111章 憂患第10章 夜奪西山第105章 識骨第101章 嚇降第122章 詢問第123章 一封信第42章 榮昌第49章 策劃第213章 大虞帝國第58章 惜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