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我已成年

孔穎達也是夠倒黴的,他被李牧逼得沒有辦法,打算故技重施,借暈脫身,但是摔得幅度大了些,一不小心就由假變真,真個昏了過去。

李牧伸手去拉,但也是‘一不小心’就沒拉到,眼睜睜看着孔穎達摔在地上,短促地‘啊’了一聲,然後翻起了白眼,後腦勺鼓起老大一個包,看着都疼。

李牧咧咧嘴,轉回身請罪:“陛下,臣都說了不辯了,您看,孔祭酒又暈過去了,這可如何是好!”

李世民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但到底還是記得前些日子說過的,必要時候會維護李牧的話,道:“朕與百官都看在眼裡,孔祭酒是自己昏倒的,與你無關。來人,送孔祭酒回府。散朝!”

說完,李世民一甩袍袖,轉身便走。好好的一場朝議,被孔穎達和李牧攪和得像是市井罵街,最可氣的是孔穎達,嘴笨且蠢,知道說不過還非要招惹,要不是念他孔聖後人的身份,真想把他趕出朝堂。倒是李牧這小子,着實有些辯才。只是他說得那些話……

李世民想了想,對跟在身旁的高公公吩咐了兩句。

李牧正在跟隨着百官一起退朝,唐儉走過來,倆人正要說話,高公公追了上來,笑眯眯道:“逐鹿侯,陛下召喚。”

李牧跟唐儉告了個罪,跟着高公公一起到了太極殿。李牧見李世民端坐於桌案之後,滿臉肅容,不敢出聲,乖乖束手站着。李世民看了他一眼,擺了擺手,高公公退了出去,只剩下他和李牧。

“李牧,你今天好出風頭啊,又把孔穎達氣暈了,你的名聲馬上就要傳遍天下了!”

李牧聽出李世民的不滿之以了,這是在怪罪自己沒有給臺階,但李牧心裡卻不慌亂。他既然決定不給孔穎達臺階下,必然是先給自己準備好了臺階下,否則他纔不會那麼傻缺呢。

李牧施禮道:“陛下,臣之所言,句句發自肺腑。臣本不欲辯解,但是陛下讓臣辯解,臣不敢不辯,所言必得發自本心,至於孔祭酒暈厥之事,臣只能說他是咎由自取。”

“發自本心?”李世民哼了一聲,道:“你不要以爲朕是昏君,聽不出你話裡話外的吹捧之意。朕雖不會妄自菲薄,但也不會狂妄自大,什麼天賦明君,這樣的話,你以爲朕會相信麼?”

李牧正色道:“陛下,這件事,絕對是臣的本心,沒有一點吹捧,臣真的是這樣想的!”

李世民心中一喜,但是不動聲色,道:“朕倒要聽聽你的解釋。”

李牧沉吟了一下,道:“臣請問陛下,現今朝堂之內的重臣,前朝就已爲官者,多麼?”

“朝中前隋就爲官者,約有大半。”

“如此說來,臣還是那些臣,只是君主換了。若賢臣的作用勝過明君,爲何前隋滅亡了呢?”

“唔……”李世民點了點頭,道:“確有一定道理,但仍有偏頗,如今朝堂中的大臣,多爲父皇在位時便有了,如此說來,父皇纔是明君。”

李牧心裡暗道,李世民這人也是臉皮夠厚了,都說你是明君了還不知足,還得較個真……罷了,誰讓你是老子的老闆,便再捧你一下。

李牧清了清嗓子,道:“太上皇逐鹿天下,建立大唐,縱觀青史,的確算是明君。但太上皇高邁,力有不逮。此時則需要一位賢明之君來繼承大統,才能讓大唐基業傳續下去。否則大唐便也如秦、隋一樣,雖盛極一時,二世而亡矣。”

李世民聽到這話,身心舒暢,他一直被詬病的最大的問題,便是這皇位來路不正,李牧這些話,正好可以起到爲之正名的作用,怎能令他不高興呢。而且這是君臣奏對,要寫在起居注中的,來日後人翻看起居注,讀到這一段,想來也會稱讚一句明君吧。

李世民遞給李牧一個讚賞的神色,問道:“那愛卿以爲,如何纔算是明君呢?”

李牧從容答道:“《孟子》有言: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臣對此的理解是,若帝王能把百姓放在第一位,社稷放在第二位,享樂放在第三位,便有了做明君的基礎。”

李世民不悅道:“朕知道你讀了書了,但朕不想聽你用聖人之言回答,說些你自己的見解。”

李牧想了想,又道:“若陛下問臣的見解,臣的見解很簡單,只有一句話。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就如同臣方纔所言,遠古的‘士’爲何受人尊重,因爲他的能力出類拔萃,百姓仰仗。而‘士’的價值所在,便是服務於民。官更應該如此,官的俸祿,每一文錢都是百姓所繳的賦稅,他們有義務爲百姓負責。而天子富有四海,責任更大。士農工商,甚至天下山川菏澤百獸,陛下都需要爲之負責。若能承擔起這份責任,便是明君了。”

“言之有理!”李世民本來是打算敲打李牧幾句,但聽了他這一番言論,不由刮目相看了起來。做了三年皇帝,李世民的感覺就是越來越累。這天下無論哪裡出了事情,都會遞上一個摺子,讓他來做決斷,他都擔着干係。這不就是李牧所說的責任麼?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李牧一眼,道:“李牧,你回答朕,在你心裡,朕真的是明君麼?”

李牧擡起頭看着李世民,用肯定的語氣,一字一句道:“在臣心裡,陛下是明君。”

“爲何朕感覺不到朕是明君?”

李牧笑了,道:“若陛下自覺是明君,那陛下就是昏君了。臣知陛下想做明君,但臣以爲,陛下不必刻意爲之,因爲陛下已經做得很好了。臣以爲,爲君者,不必事必躬親,只需要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情,知人善任即可。就比如臣,陛下發現了臣的長處,把臣安排在了工部,臣的才華得以施展,爲社稷做出了一點貢獻。若陛下把臣放在禮部,臣肯定什麼貢獻也沒有,這便是陛下的功勞。更難的陛下敢於承認自己的過失,就如今日李靖大將軍之事。時常自省,虛心納諫,說起來簡單,但是古之帝王,又有幾個能做到呢?陛下能做到,已經是明君的氣度了。”

李世民被誇得優點不好意思了,道:“你這小子,《史記》算是沒有白讀,吹捧起來沒完沒了了……罷了,朕不聽你的奉承了。朕再問你一件事,你需得認真回答。”

“臣回答陛下的每一件事,都非常之認真。”

李世民自動過濾掉李牧的廢話,道:“朕問你,弘文館、崇文館與國子監,在你的眼中,便真的是那麼不堪麼?”

李牧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

“朕要聽聽你的道理。”

“陛下,臣想問您一句,您覺得諸學子來求學的目的,是爲了他們自己和他們所在的家族多一些,還是爲了陛下、爲了社稷多一些?”

一句話把李世民問住了,他沉吟半響,道:“應當是爲了他們自己和他們所在的家族多一些,但這也是人之常情,你不能因爲這個原因,就否定他們的學識。”

李牧嘆了口氣,道:“陛下,臣不否認他們的學識,但臣卻以爲,他們的學識沒有多大用處。陛下,聖人之言是沒有錯的。臣也引用了很多聖人之言,但是臣卻覺得,他們學習聖人之言的方式錯了,過於形式化了,不能明白聖人之言的根本。臣讀《論語》、讀《孟子》、讀《史記》,發現了一件事,孔孟二聖都曾周遊列國,接觸過各種各樣的人,上至王公貴胄,下至販夫走卒,見識廣博,因此才能總結出諸多道理。而如今的學子,抱着一本書,反覆背誦,妄圖理解其意,豈不可笑麼!”

“如今我大唐朝中的重臣,所謂賢臣者,亦有一個共同之處,那便是他們都經歷過隋末大亂,接觸過百姓民生,知道百姓的疾苦,所以他們才能做到感同身受,知道如何做才能解決這些問題,爲陛下分憂,爲社稷出力。而如今這些學子,他們受家族的庇護,學習所謂經世之道,若讓他們爲官,不會是百姓之福,反而是百姓之禍!”

“陛下試想,一個五穀不分之人,若用他爲縣令,遇到大旱,他能做些什麼?”

“一個只在典籍中見過水患的人,若遇到黃河決口,他又能想出什麼辦法?”

“陛下,孔聖在《論語》中多次提及,國子需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缺一不可。但如今的學子,在孔穎達之輩的教導下,除了讀書意外,怕是其他什麼都不會了。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孔穎達乃是孔聖後人,他不尊六藝,只顧着推崇詩文,張口江山社稷,閉口致君堯舜,一點也不務實。這樣的人教出來的學生,臣不知道對社稷有什麼用處。”

李世民沉默了。

李牧沒有說聖人之言不好,也沒有讀書不對。他只是從務實出發,指出了現今大唐教育的弊端。李世民是一個賢明的帝王,李牧的話對不對,他心中自然有數。

良久,李世民深深地看了李牧一眼,道:“讀了書,果然不一樣了。李牧,看來朕以後不能因你年幼,而輕視你的見解了。”

李牧嘻嘻笑道:“陛下,您忘了臣已經加冠了麼,臣已成年了!”

第108章 往事第10章 秘法第404章 隱族第767章 兔死狗烹第313章 這叫雙簧!第722章 師父出馬第160章 王氏紈絝第500章 神仙眷侶第624章 小小的報復第256章 蠢賊第928章 取之有道第437章 好妹夫和好師叔第785章 弄假成真第305章 投名狀第96章 魏徵之女第819章 欺上瞞下第122章 把事情鬧大(1)第294章 心憂第47章 兵臨城下第499章 乘風歸去?第183章 做局第5章 賣女第660章 敲他一筆第321章 如狼似虎第892章 步入正軌第70章 雙面魏徵第757章 推背第808章 戰略收徒第319章 沒有聖旨的聖旨第84章 確認過眼神第761章 公平公正第222章 人之常情第49章 鏖戰第1006章 神兵天降第815章 苗疆少女第378章 暗流涌動第75章 暗流涌動第65章 系統的第一個邊界第16章 點破關鍵第508章 紅燭第699章 殺李牧!第822章 天意助人第566章 一波又起第601章 未亡人第883章 命運的相遇第567章 定風波第184章 老父親之怒第916章 圈錢第8章 巧巧訴情第9章 太真實了第73章 殺人者,李牧也!(打賞加更)第145章 變聲器?第469章 透露消息第89章 內帑令第238章 苦惱第57章 坑第165章 勞心費力第442章 開業在即第682章 絕情第86章 來把師徒局!第941章 初到倭國第9章 意外相見第87章 老子曰第969章 有限自治第563章 荒唐君臣第465章 亟需教育第557章 暴雨梨花針第775章 往日仇怨第761章 公平公正第1018章 帶路黨第783章 仙風道骨第496章 露出馬腳第686章 八方來朝第729章 新線索第243章 搞特殊第224章 難題第130章 賽馬(1)三章已發!晚上還有!大封推了,捧捧場啊!第462章 真真假假第475章 座次的門道第950章 坦言第186章 財源滾滾第67章 單挑第294章 心憂第634章 寧死不屈第699章 殺李牧!第825章 被擒第129章 債主上門第652章 深情第249章 陛下的面子很重要!第413章 比誰嗓門大?第819章 欺上瞞下第708章 離去第757章 推背第651章 神秘女子第222章 人之常情第767章 兔死狗烹第573章 老闆的由來第808章 戰略收徒第671章 李牧的謀求
第108章 往事第10章 秘法第404章 隱族第767章 兔死狗烹第313章 這叫雙簧!第722章 師父出馬第160章 王氏紈絝第500章 神仙眷侶第624章 小小的報復第256章 蠢賊第928章 取之有道第437章 好妹夫和好師叔第785章 弄假成真第305章 投名狀第96章 魏徵之女第819章 欺上瞞下第122章 把事情鬧大(1)第294章 心憂第47章 兵臨城下第499章 乘風歸去?第183章 做局第5章 賣女第660章 敲他一筆第321章 如狼似虎第892章 步入正軌第70章 雙面魏徵第757章 推背第808章 戰略收徒第319章 沒有聖旨的聖旨第84章 確認過眼神第761章 公平公正第222章 人之常情第49章 鏖戰第1006章 神兵天降第815章 苗疆少女第378章 暗流涌動第75章 暗流涌動第65章 系統的第一個邊界第16章 點破關鍵第508章 紅燭第699章 殺李牧!第822章 天意助人第566章 一波又起第601章 未亡人第883章 命運的相遇第567章 定風波第184章 老父親之怒第916章 圈錢第8章 巧巧訴情第9章 太真實了第73章 殺人者,李牧也!(打賞加更)第145章 變聲器?第469章 透露消息第89章 內帑令第238章 苦惱第57章 坑第165章 勞心費力第442章 開業在即第682章 絕情第86章 來把師徒局!第941章 初到倭國第9章 意外相見第87章 老子曰第969章 有限自治第563章 荒唐君臣第465章 亟需教育第557章 暴雨梨花針第775章 往日仇怨第761章 公平公正第1018章 帶路黨第783章 仙風道骨第496章 露出馬腳第686章 八方來朝第729章 新線索第243章 搞特殊第224章 難題第130章 賽馬(1)三章已發!晚上還有!大封推了,捧捧場啊!第462章 真真假假第475章 座次的門道第950章 坦言第186章 財源滾滾第67章 單挑第294章 心憂第634章 寧死不屈第699章 殺李牧!第825章 被擒第129章 債主上門第652章 深情第249章 陛下的面子很重要!第413章 比誰嗓門大?第819章 欺上瞞下第708章 離去第757章 推背第651章 神秘女子第222章 人之常情第767章 兔死狗烹第573章 老闆的由來第808章 戰略收徒第671章 李牧的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