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來把師徒局!

魏徵聽出李牧話中的諷刺意味了,這是在說他以貌取人,嫉賢妒能。若在平時,魏徵少不得要回兩句,但是如今是兩股勢力在博弈,魏徵也懶得爭辯了,反正李牧離開了工部,對山東士族來說就是好事一樁,至於其他的,並不是很重要。

魏徵一點也不擔心李牧能考得上狀元。他聽說過李牧的文才,《把酒問月》等詩做得確實好,但是考狀元可不是隻考詩文,而是一場綜合性的考試。

唐朝考狀元,與明清時大有不同。

明清時,科舉已經盛行千年,制度已經非常明晰,而唐朝時,科舉剛剛開始,很多制度還不甚確定,屬於摸着石頭過河的階段。

明年的這次科舉,乃是李世民登基一來的頭一次,常科與制科並考。

根據以往的章程,常科設置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這些科目中,明法、明算、明字指的是識字、懂法、會算數的人,並不爲時人所重。通常及第之後,做的不是官,而是吏,極優秀者也就是九品官。

而中了秀才和俊士,則相當於考生中的佼佼者了,都想要更進一步,不會去選擇做官,此時的秀才,與進士一樣,都屬於舉士之科。舉士者,推舉士子,出類拔萃也。秀才在唐朝的意思,指的是滿腹經綸之人。

只有幾十歲的老秀才,纔會去做官,或爲縣令,或爲縣丞。

真正爲世人敬重者,乃是進士和明經兩科。

明經分爲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等。《禮記》,《春秋左傳》稱大經,《詩經》,《周禮》,《儀禮》稱中經,《周易》,《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稱小經。《孝經》和《論語》是必考課目,有時還加試《老子》、《爾雅》。

明經考試分爲,帖經、墨義兩項。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解釋。看似簡單,但卻沒那麼容易,聖人之言浩如煙海,考的可能是非常生僻的詞句,因此想要及第,首先要‘通經’,倒背如流只是基本。通二經者,通大經一部加上小經一部,或取中經兩部;通三經者,大、中、小經各一部;通五經者,大經、小經皆須通。通二經有希望及第,想取得好的名次,至少也要通三經以上。

進士科更加難,考詩賦和策論。第一場詩賦,測試文才。每個考生作詩一首、作賦一首,這詩賦可不是隨便作,規定必須以固定的韻腳作詩,固定的立意作賦。第二場策論,就時務出個題目,讓考生回答自己的見解,目的是想看看考生對治國方略是否有自己的想法,爲國家選擇治國平天下的英才。

若想當狀元,必得這兩科成績全都出類拔萃才行。若一科不成,狀元夢當即破滅。

李牧的詩雖然不錯,但若以固定的韻腳作詩,他也未必能行。更別說策論了,他雖有辯才,但是國家大事,可不是口舌之辯能解決的,必須要有真本事。帖經和墨義也是難關,馬上就要入冬了,距離明年春闈不過半年的時間,就算李牧再厲害,恐怕也難通二經,及第都困難,怎麼可能出類拔萃。若他真的如此輕鬆過關,那苦讀了十幾年的學子們,豈不都得死了去?

因此,魏徵不信李牧能考上狀元,他不覺得李牧有這個本事。而且這件事李世民也幫不上忙。武德年間科舉,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李世民登基之後,爲顯對科舉的重視,已經把科舉事宜改爲交給了禮部,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禮部一直由士族所把持,禮部尚書虞世南雖然不是山東士族的人,但是山東士族在禮部也是擁有一定勢力的,雖然影響不了科舉,但也能保證若有人影響科舉,山東士族必然會知道,因此做不了假。

真正讓魏徵擔心的乃是制科,制科又稱大科、特科,是臨時設置的考試科目,如同明清時的‘恩科’。只是考的東西與後世不同,目的在於選拔特殊人才。

制科的舉罷時間均不固定,應試人的資格,也無限制,現任官員和一般士人均可應考,公卿可以推薦,布衣也可自薦,但要經過地方官審查。

因爲是選拔特殊人才,考試的科目也不固定,要看皇帝覺得缺少什麼人才,纔會定下考什麼科,也有一個狀元。一般常科和制科是不會一起考的,但是由於李世民登基這兩年,一直都在打仗,科舉給耽誤了。明年的科舉是貞觀年間第一次,爲了彌補,才加開了制科,有了這一年考兩科的事情。

魏徵擔心李世民會給李牧量身打造一個制科,送他這個狀元。若考奇淫技巧之事,誰能考過李牧?

因此,魏徵思忖了一下,開口道:“若逐鹿侯能考中常科的狀元,我自然是佩服的,但若是制科麼……”魏徵沒有往下說,態度不言而喻,若是你們作弊,難道也算數麼?

李世民皺眉道:“魏徵,你的意思是朕會幫李牧作弊了?”

“臣不敢。”魏徵雖然這樣說,但是面色卻一點‘不敢’的意思都沒有,李世民正要發怒,李牧接過話來,道:“既然鄭國公覺得常科纔算數,那就是常科吧。”

魏徵見激將法奏效,道:“逐鹿侯既然如此說了,那不如我與逐鹿侯打個賭吧。不用考中狀元,進士及第,我就拜你爲師。若你不能及第,你就……”

“打住!”李牧打斷魏徵的話,道:“我就算是輸了,也不可能拜你爲師。道不同,不相爲謀,你想侮辱我,絕對不可能。古人有‘千金一諾’的典故,既然咱倆打賭,我也以千金爲賭注,若我輸了,輸給你一千兩黃金!”

一千兩黃金!

李世民緊咬着牙根,心裡暗罵,這個敗家子喲,這明擺着輸的賭約,你也敢賭千兩黃金?

其他人也都倒吸了一口冷氣,千兩黃金可是一萬兩銀子,一萬貫銅錢。李牧竟然拿來做堵住,真是夠膽大了,這可必輸的啊!但是卻沒人覺得他拿不出來,因爲李牧的賺錢能力有目共睹,別說是一萬貫,就是十萬貫,他咬咬牙也能拿出來。

“如果你答應,咱倆就當着陛下的面前寫個字據,諸公都是見證。若你不答應就算了,我考狀元本來就跟你沒關係。”

魏徵想了想,雖然這次‘激將法’沒有成功,但若以常科來算,李牧根本就沒有一丁點的機會,一千兩黃金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些年他賙濟親戚,家中沒有餘財,妻兒老小沒少唸叨,若贏了這一千兩黃金,也能給家裡個交代。

必贏,爲何不賭?

“好,那我就與逐鹿侯賭了,請陛下賜筆墨。”

李世民雖然覺得李牧是在敗家,但是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也不好阻止了。當下賜了筆墨,魏徵親手立下賭約,一式兩份,二人寫下名字,按了指印。三個宰相作保,六部尚書做見證,這個賭約也算是前無古人了。

李牧把自己的這份吹乾墨跡,摺好收入袖中,看了魏徵一眼,開口對李世民道:“陛下,臣如今既然已經不是工部侍郎了,有一件事,臣得說清楚。”

“又打什麼注意了,說吧。”

“陛下,臣爲工部侍郎時,發明貞觀犁,出錢修建工匠坊等,都是臣分內之事,因此臣都是無償奉獻,並未索取過一文。但是如此臣已經不是工部侍郎了,臣覺得,於情於理,朝廷也該把臣墊進去的錢還給臣,還有臣的各種秘法,也不能再免費獻給朝廷了。”

原來在這兒等着!

李世民和各位重臣都驚呆了,李牧這小子也太膽大了,竟敢開口向朝廷要錢。但是轉念一想,人家也沒什麼錯,錢,人家確實墊了,據說還有賬本。秘法呢,也確實是人家自己的,不給你用了也沒毛病啊。

衆人紛紛怒視魏徵,叫你彈劾,如今彈劾出來債務了吧?李牧可是說過,他往工部花了足足七萬貫,這七萬貫若現在要朝廷來給,你讓民部去哪兒弄?

魏徵也沒想到李牧會有這一手,硬着頭皮道:“逐鹿侯,話不能這麼說,你建造工部坊的時候,朝廷也沒讓你建,是你自己願意的……”

李牧嗤笑一聲,道:“鄭國公,厚顏無恥的樣子怎麼又來了,難道我的錢是大風颳來的麼?官都不讓我做了,還花我的錢,你是怎麼說出來這種話的?”

“這……”饒是魏徵能言善辯,如今也沒了詞了。

李世民不得不接過話,不愧是皇帝,直接耍無賴了,道:“錢,沒有!要不你就繼續當你的工部侍郎吧,也省的你去考狀元了。”

“不,臣就要考狀元。”李牧斷然道:“既然陛下說沒錢,那錢的事情可以再議,只是秘法的事情,陛下可得讓我自己做主了。”

不逼着要錢就是好事啊,李世民趕緊答應,道:“秘法是你自己的,當然是你自己來處置。”

李牧等得就是這句話,道:“陛下,貞觀犁的犁鏵鍛造不易,恐難供應全國。臣覺得,明年山東各地,恐怕是用不上了!”

第702章 免死牌第126章 曲轅犁與印刷術(1)第660章 敲他一筆第73章 授官工部第35章 不如禽獸(1300均訂加更)第316章 長樂門中人第122章 謀後世(卷終)第446章 地圓說第962章 戰略第807章 將欲行第372章 慈幼局第266章 產品發佈會(恭賀“搶你的棒棒糖”榮升盟主!)第75章 黃昏戀第121章 長安夜第710章 這不欺負人麼!第155章 扼住咽喉第413章 比誰嗓門大?第179章 這是高手!第1012章 功高蓋主第105章 淪陷第283章 竹籃打水第496章 露出馬腳第734章 太子的心思第524章 各方反應第55章 妻與妾第38章 四條政令第85章 賠本買賣第460章 家中事第21章 適度擴張限免總結!第789章 思文的苦惱第86章 知恩重義第68章 最美不過夕陽紅第160章 王氏紈絝第646章 戰前準備第208章 辟邪劍法(“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191章 論教育第130章 賽馬(1)第1002章 兵馬大元帥第438章 千金娶千金第46章 初見李淳風第188章 愛心高利貸第569章 一勞永逸第809章 無恥之尤第244章 仁政之辯第207章 左右爲難第76章 月下淺酌第279章 待客之道第243章 搞特殊第311章 改革教坊司的野心第357章 終相見第92章 貓膩第936章 水手的榮耀第766章 傳授技能第918章 飢餓營銷第612章 土豆哪裡去挖?第524章 各方反應第548章 鋒芒畢露第797章 籌建外務府第622章 便宜親戚第104章 刺殺第810章 利益最大化第737章 爭執第368章 隔牆有耳第797章 籌建外務府第263章 西域來客(打賞加更)第11章 閒話未來第9章 太真實了第800章 時不我待第609章 直截了當第583章 眼見爲實第4章 恩人第768章 交鋒第708章 離去第108章 裝逼到底第516章 李牧有本奏第50章 當年情第114章 袁天罡第603章 找上門來第829章 萬獸之王第635章 地牢奇遇第549章 教育之道第660章 敲他一筆第163章 牛馬第103章 難爲情也第877章 長遠計劃第640章 欲練神功第54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715章 交易市場第59章 氣煞我也!第441章 解開心結第341章 無心插柳第1187章 沙漠中的幽靈第48章 大宗師第985章 婦女能頂半邊天第468章 年根兒第917章 競拍第1007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967章 通貨緊縮第29章 坦然相告
第702章 免死牌第126章 曲轅犁與印刷術(1)第660章 敲他一筆第73章 授官工部第35章 不如禽獸(1300均訂加更)第316章 長樂門中人第122章 謀後世(卷終)第446章 地圓說第962章 戰略第807章 將欲行第372章 慈幼局第266章 產品發佈會(恭賀“搶你的棒棒糖”榮升盟主!)第75章 黃昏戀第121章 長安夜第710章 這不欺負人麼!第155章 扼住咽喉第413章 比誰嗓門大?第179章 這是高手!第1012章 功高蓋主第105章 淪陷第283章 竹籃打水第496章 露出馬腳第734章 太子的心思第524章 各方反應第55章 妻與妾第38章 四條政令第85章 賠本買賣第460章 家中事第21章 適度擴張限免總結!第789章 思文的苦惱第86章 知恩重義第68章 最美不過夕陽紅第160章 王氏紈絝第646章 戰前準備第208章 辟邪劍法(“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191章 論教育第130章 賽馬(1)第1002章 兵馬大元帥第438章 千金娶千金第46章 初見李淳風第188章 愛心高利貸第569章 一勞永逸第809章 無恥之尤第244章 仁政之辯第207章 左右爲難第76章 月下淺酌第279章 待客之道第243章 搞特殊第311章 改革教坊司的野心第357章 終相見第92章 貓膩第936章 水手的榮耀第766章 傳授技能第918章 飢餓營銷第612章 土豆哪裡去挖?第524章 各方反應第548章 鋒芒畢露第797章 籌建外務府第622章 便宜親戚第104章 刺殺第810章 利益最大化第737章 爭執第368章 隔牆有耳第797章 籌建外務府第263章 西域來客(打賞加更)第11章 閒話未來第9章 太真實了第800章 時不我待第609章 直截了當第583章 眼見爲實第4章 恩人第768章 交鋒第708章 離去第108章 裝逼到底第516章 李牧有本奏第50章 當年情第114章 袁天罡第603章 找上門來第829章 萬獸之王第635章 地牢奇遇第549章 教育之道第660章 敲他一筆第163章 牛馬第103章 難爲情也第877章 長遠計劃第640章 欲練神功第54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715章 交易市場第59章 氣煞我也!第441章 解開心結第341章 無心插柳第1187章 沙漠中的幽靈第48章 大宗師第985章 婦女能頂半邊天第468章 年根兒第917章 競拍第1007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967章 通貨緊縮第29章 坦然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