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各有算計(打賞加更)

入夜,坊門關閉,湊熱鬧的百姓們也都各自回家了。但是有一些人,卻忙了起來。

朝堂之上,派系林立。但若說成氣候的,大體也就兩撥人,關隴軍事貴族與士族門閥。再加上一些中立之人,如唐儉、李靖、李績等兩邊不靠,又無人敢惹的重臣,構成了一個穩定的‘三角形’,才使得朝堂看似平穩。寒門的勢力,只有寥寥數人,幾可忽略不計。

而關隴軍事貴族與士族門閥這兩大勢力,又可以細分出四個部分。其中關隴軍事貴族,大多都是從龍起事的功臣,但在玄武門之變後,支持李世民的‘新貴’走上了臺前,搖擺不定者,大都失了勢,退出了朝堂。士族門閥那邊也是一樣,積極靠攏李世民者,如王珪、孔穎達等人,都得到了重用,而山東士族,則因李建成被殺,放話不再入仕,喪失了朝中大部分的勢力。李世民登基時候的清掃,可一點沒有留手,差不多全都清理了出去,否則當時山東士族也不會把希望寄託於魏徵身上。

雖然後來雙方都給了臺階,山東士族不提不入仕之說,李世民也給了機會,但是朝中的重要位置都已經有人了,誰也不會讓出去,想插一個進來難比登天。因此,哪怕如博陵崔氏這樣的大門閥,閥主長子的崔文生,也不過是一個吏部郎中的職位,還因爲崔玉言的事情而遭貶,如今只是一個員外郎了。

這些勢力,各有代表。

關隴集團中,自‘新貴’登臺以後,‘舊貴’不再過問朝中大事,因此關隴集團的主事人只有一個,就是長孫無忌。而門閥士族一邊,遠李世民者,主要是不在朝堂的山東士族,以魏徵爲首。其他有人在朝中任職的門閥大姓,則各自爲政,遇到大事的時候,先看太原王氏的風向,畢竟王珪如今身爲侍中,是門閥士族這邊官最大的。

而武將一系,則大多置身事外,畢竟兵者,禁也。太過於犯忌諱了,武將大多不站立場,但因李靖在軍中的威望,通常若李靖表態就約等於是武將一系的表態了。只是迄今爲止,李靖還沒表態過什麼。

如今各派系的主要人物,都聚集在了一起。

本來今日朝議的事情,還不足以動這麼大的陣仗。但是隨後太極殿議事的時候,李牧對魏徵……用破口大罵來形容也一點也不爲過了,但是偏偏,他說的事情,全都是事實,想抵賴都抵賴不掉。以前大家還都沒覺得,聽了李牧的話之後,不少人真的是重新認識了魏徵,原來聲名在外的魏公,竟然是如此的小人。

小人歸小人,事情還是要解決。魏徵再怎麼小人,他也是山東士族在朝堂的代表,聲名在外,不可輕辱,李牧雖然每每出人意表,但在真正掌握勢力的人眼中,他不過就是一個孩子而已,因此,當宰相們與尚書們離開太極殿的時候,大家互相的默契是可以對李牧小懲大誡,以保全魏徵的面子,畢竟如今朝堂還算太平,各方勢力也不想輕易開戰,魏徵代表了山東士族,也是要給個臺階下的。

但是隨後的事情,卻讓所有人都無法再把李牧當成一個孩子了。

李牧竟然砸了大理寺的牆壁,闖進去把趙元朗殺了!

朝議的時候,李牧說必殺趙元朗,不死不休云云。雖然說的時候,他雙目赤紅,看起來很嚇人的樣子,但是大唐的朝堂上,就算是文臣,大多也是武將出身,隋末動亂,誰還沒殺過幾個人,誰的手裡還沒染過血,一個孩子的憤怒之語,沒幾個人當回事兒。

誰能想到,李牧竟然剛烈至此。說殺人,就殺人,都不帶過夜的。李世民把旨意收回,他就自己幹了,砸牆殺人,殺人之後也不逃走,直接蹲在牢裡不出來了。這種行事風格,哪裡像是一個孩子,更像是一個遊俠兒。二十年前隋末,有一江湖大俠名虯髯客,他也做過類似的事情,稍有區別的是,李牧是因一個‘孝’字殺人,而虯髯客則是因一個‘義’字殺人。

只是如此一來,事情可就大了。

如果只是李牧跟魏徵之間的事情,各方勢力斡旋一下,李牧畢竟是小輩,服個軟,給個臺階,魏徵那邊顧全大局,也不會太過爲難。但是如今李牧犯下了殺人之罪,殺的還是御史,砸了大理寺的牆壁,此乃是取死之道,魏徵那邊得知了消息,必然會下殺手。

山東士族在朝中雖然勢力微弱,三省六部之中,沒有什麼人手,但是在御史臺,山東士族的人可不少。山東士族傳承千年,掌握大量書籍,培養出了無數大儒,這些大儒的門生遍佈天下,御史雖然多出身貧寒,但他們既然能當上御史,定然也拜過老師,學過經義文章。這師徒之情,便是最牢固的情分之一。而且當年山東士族雖然聲稱不入仕,但又不想徹底放棄朝堂的勢力,背後偷偷培養了很多寒門,這些人入朝爲官之後,不少人也都成了御史言官。

這次死的又是御史,就如同捅了馬蜂窩一般,可以想見,明日朝會之時,會有多少御史跳出來。

王珪的家裡也聚集了不少人,他們都是來自太原王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的人或者依附他們的小門閥家族之人,五姓七望,這裡佔了三個,魏徵那邊也是三個,至於隴西李氏是皇族本家,從來都是超然世外,不摻和朝堂的事情。

這三家不像所謂的‘山東士族’聯繫那麼密切,只有大事的時候,纔會碰個頭。今日便是大事了,因此聚集在了一起。大部分的人由王普接待着,在大堂說話,而三家的主事人,則來到了王珪的書房。

趙郡李氏的代表叫做李應,率先開口,語氣埋怨,對王珪道:“老兄,你今天的事情做得有點不夠地道,陛下此舉分明是在削弱門閥,你怎麼可以支持呢?我看是因爲太原的煤石如今有了用處,老兄你見了利益,便忘了盟約吧。”

王珪不急着回答,而是看向了清河崔氏的代表。這位也是程夫人的叔叔,比程夫人和王鷗的丈夫都大了一輩,叫做崔永仁。崔家的年輕一代沒什麼人才,他算是上一代的佼佼者之一,一直負責清河崔氏在長安的事務,工部遷衙的那天,他也在人羣之中。

“你是如何看的?”

崔永仁笑了一下,道:“清河崔氏,保李牧!”

趙郡李氏的人嚇了一跳,忙道:“爲何!”

“不瞞二位。前日我去了程府,見過了程將軍。他的意思是,想在東都洛陽再開一個馬場,我清河崔氏佔一些份子。你們也知道,馬場的事情,少不了逐鹿侯,因此我清河崔氏,必竭力保他。”

王珪聽了,看向李應,道:“這也是我太原王氏的態度,煤石之利,遠超其他礦產的損失,我太原王氏居地利,爲何不支持?若無李牧,此時斷然推行不了,因此,我太原王氏,必保李牧。”

李應一聽,不禁有些憤怒,道:“好啊,你們一個個都得了實惠了,都要支持,都要保!單單把我趙郡李氏撇開一邊,行,做得好!撇開我們是吧,我明日就去找魏徵,我趙郡李氏自此就是那頭的了!”

崔永仁沒有說話,王珪笑着示意李應坐下,道:“李兄爲何如此氣急啊,都是爲了家族,有什麼事情可以商量着來麼。我且跟你分析一下,你聽聽看對不對。”

“分析什麼!得不到實惠,還要把礦交出去,你當我傻?”

王珪見李應如此不給面,也把臉撂了下來,道:“李兄既然如此說,那我也不好再說什麼,但是在李兄走之前,我有一句良言相告。俗話說,胳膊擰不過大腿,這件事陛下已經動念,勢在必行。李牧那頭,用不着你我,陛下也必定會保,我等只是錦上添花而已,若一意孤行與陛下最對,我問你一句,你能如何?你敢揭竿而起,你敢與陛下的虎賁爭鋒?突厥尚且覆滅,爾等能成什麼事情?真到了那一步,吃虧的是誰,你心裡有數!”

“我!”李應被搶白了幾句,氣得嘴脣發抖。王珪從二三十歲的時候,就有宰相之才的美名,豈是浪得虛名之輩。雖然他自認辯才不如魏徵,但是一般的人,在他面前還真就不是對手。

шшш✿т tκa n✿c o

李應哼哧哼哧地運氣,好半天,又坐了下來,看着王珪道:“王兄,總不能讓我趙郡李氏白出力吧,煤石之利如此巨大,且分一份來。”

王珪樂了,道:“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情,李兄就惦記上了?再說,既然是錦上添花,有無李兄皆可,我爲何要放棄本應得到的利益分與你啊?就算是要酬謝,你也找我要不着,等李牧放出來之後,你去找他要人情!”

“你、你……”李應被懟得一點脾氣都沒有了,嘆了口氣,道:“好,誰讓咱沒有你們門道多,事成之後,幫我牽個線,這總可以吧!”

王珪和崔永仁都笑了,答應了下來。

第161章 槓上了第629章 積極自救中第791章 搶糧第837章 蜀中唐門第716章 長袖善舞第157章 削鐵如泥(“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1023章 復辟第969章 有限自治第683章 請保持中立!第987章 諫言第62章 喜當爹第577章 狗急跳牆第126章 真香警告(爲第四個盟主“頑主小王”加更)第802章 天賜麟兒第57章 坑第1019章 危!第66章 議功封侯(2)第289章 危機感第58章 藏寶圖第76章 月下淺酌第177章 孫思邈第772章 帝王之術第267章 經營之道第111章 隱藏任務第41章 人在屋檐下第846章 一些安排第24章 再遇難題第296章 練兵的門道第564章 無恥之極第755章 君前戲第57章 坑第741章 牡丹亭第978章 七姓靺鞨第318章 有問題找李牧第1201章 死生第568章 革新之始第903章 一網打盡第349章 願爲逐鹿侯作證!第54章 烈火焚城第116章 技高一籌第395章 遺策第28章 蒸餾設備第535章 計中計第779章 白馬寺第919章 造船夢第121章 爲官之道第1003章 狡詐第727章 提攜故舊第169章 專利值千金第960章 風聲鶴唳第949章 李佑的改變第23章 良人難覓第515章 送別第297章 摳門第955章 目的達成第155章 輿論很重要(3)第54章 烈火焚城第223章 說到做到(“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114章 袁天罡第96章 簡單安排第160章 王氏紈絝第23章 得寸進尺第25章 行動起來第624章 小小的報復第339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685章 班師回朝第12章 意外之財第662章 突然就嗝屁了第539章 同款狂妄第785章 弄假成真第68章 最美不過夕陽紅第41章 人在屋檐下第101章 實力不允許低調(月票加更)第350章 以德報怨第320章 求助(打賞加更)第209章 不速之客(“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67章 過山車第572章 洛陽花正好第385章 系統漏洞第1009章 衆籌建新城第602章 優柔寡斷第109章 凌厲手段第902章 順我者昌第580章 滾遠!第54章 心思第46章 戰前動員第979章 大鍊鋼第28章 蒸餾設備第475章 座次的門道第59章 父子相見第936章 水手的榮耀第670章 殺伐果決第63章 結爲兄弟(卷終)第32章 腦殘之兆第895章 東廠行第410章 兩國使第10章 伸出援手第200章 金殿對質(大封推)第403章 舞姬
第161章 槓上了第629章 積極自救中第791章 搶糧第837章 蜀中唐門第716章 長袖善舞第157章 削鐵如泥(“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1023章 復辟第969章 有限自治第683章 請保持中立!第987章 諫言第62章 喜當爹第577章 狗急跳牆第126章 真香警告(爲第四個盟主“頑主小王”加更)第802章 天賜麟兒第57章 坑第1019章 危!第66章 議功封侯(2)第289章 危機感第58章 藏寶圖第76章 月下淺酌第177章 孫思邈第772章 帝王之術第267章 經營之道第111章 隱藏任務第41章 人在屋檐下第846章 一些安排第24章 再遇難題第296章 練兵的門道第564章 無恥之極第755章 君前戲第57章 坑第741章 牡丹亭第978章 七姓靺鞨第318章 有問題找李牧第1201章 死生第568章 革新之始第903章 一網打盡第349章 願爲逐鹿侯作證!第54章 烈火焚城第116章 技高一籌第395章 遺策第28章 蒸餾設備第535章 計中計第779章 白馬寺第919章 造船夢第121章 爲官之道第1003章 狡詐第727章 提攜故舊第169章 專利值千金第960章 風聲鶴唳第949章 李佑的改變第23章 良人難覓第515章 送別第297章 摳門第955章 目的達成第155章 輿論很重要(3)第54章 烈火焚城第223章 說到做到(“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114章 袁天罡第96章 簡單安排第160章 王氏紈絝第23章 得寸進尺第25章 行動起來第624章 小小的報復第339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685章 班師回朝第12章 意外之財第662章 突然就嗝屁了第539章 同款狂妄第785章 弄假成真第68章 最美不過夕陽紅第41章 人在屋檐下第101章 實力不允許低調(月票加更)第350章 以德報怨第320章 求助(打賞加更)第209章 不速之客(“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67章 過山車第572章 洛陽花正好第385章 系統漏洞第1009章 衆籌建新城第602章 優柔寡斷第109章 凌厲手段第902章 順我者昌第580章 滾遠!第54章 心思第46章 戰前動員第979章 大鍊鋼第28章 蒸餾設備第475章 座次的門道第59章 父子相見第936章 水手的榮耀第670章 殺伐果決第63章 結爲兄弟(卷終)第32章 腦殘之兆第895章 東廠行第410章 兩國使第10章 伸出援手第200章 金殿對質(大封推)第403章 舞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