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初到長安

秋高氣爽,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李牧終於看到了長安城的城牆。

這一路走了將近一個月,倒不是腳程慢,而是與唐朝的軍制有關。唐朝的軍制,乃是沿襲了隋朝的府兵制。以均田制的農戶爲基礎,於天下各道、州、縣要衝設軍府六百三十四所,總稱折衝府,依編制規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統稱府兵。

府兵又有內府外府之分,內府就是京師地區戍軍,同京師宿衛軍三衛,以及太子三府三衛合稱南軍,與之相應的就是天子親檢的北衙禁衛六軍又稱北軍,前者多爲宰相領下十六衛之金吾衛將官所轄,駐地太極宮前朱雀門內,後者一般爲親王或內庭中官領,軍銜屬十六衛監門衛,居御苑中。此乃京師地區戍軍,拱衛長安,輕易不會妄動。

通常大將出徵,會帶上家將親兵,然後依皇命領內府幾營的兵馬,再聚攏沿途的折衝府的兵,形成一路大軍。而班師回朝的時候,這些折衝府的兵就要各回各家,散夥的時候會發一些錢,等兵部統計完了戰功,再行封賞。這樣做主要是爲了防止大將擁兵自重,產生不軌之心。南北朝時,每個凱旋的統帥,回朝第一件事就是清君側,皇帝屁股還沒坐穩,就被自己的大將趕下去了。故此,在隋統一天下之後,嚴令府兵不得召喚不可進京,唐朝基本上都是依循隋朝舊制,這個規矩也就傳了下來。

所以,雖然李績這一路大軍足有五萬餘人,但跟他回到京師的,不過幾千人而已,都是他的家將以及從長安出發時帶走的三營禁軍。這些人到了長安之後,也要回歸本營報道。大軍至此化整爲零,對皇權夠不成任何威脅。

此乃鐵律,若有哪個將領不按規矩辦事,那就等同於造反。李績當然不會做這等蠢事,所以他沿途遣散府兵,做得極爲細緻,這樣便耽誤了一些時間。

李牧心裡自然是很着急,算算日子,他的老孃孫氏應該已經到了長安半個多月了。他會知道這個消息,是因爲七天前,他遇到了完成護送任務返回的王虎一行。王虎惦記定襄城的事情,在護送交接完畢之後,立刻啓程往回趕,與李績大軍正好碰了個正着。這一來一往,時間就算出來了。

着急是着急,但是李牧其實並不十分擔心。因爲王虎告訴他,孫氏被他送去了唐儉府上。唐儉聽說是李牧的母親,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下來。王虎臨走的時候,還特意去看望了孫氏,唐儉對她非常照顧,特意收拾出來一個小院,還安排了一個丫鬟伺候。李牧猜想孫氏也吃不了什麼苦,只是心裡掛念着,想要早些與孫氏相見罷了。

過了灞橋,禁軍三營也各自回營了。只剩下了李績的幾十個家將親兵,到了城門口的時候,早有宮中的太監在此等候,李績直接入宮面聖去了。不過李牧也有人招待,李績早派人傳信回去,他的弟弟李弼等在了這裡,見過禮後,李弼讓家將們各自回家與妻兒團聚,領着李牧和白巧巧,還有王虎等住在李家的親兵一道回了位於朱雀大街西面的曹國公府。

“這個跨院是昨日收拾出來的,倉促之間,準備不周,可不要挑理。有什麼需要的地方,儘管開口,就當自己家一樣,不用客氣。昨日大哥書信中已經說了,你與思文那孩子結拜成了兄弟,那便與我的子侄無異了,若不嫌棄,叫我一聲二叔即可。”李弼是一個很和氣的人,長着一張笑面,與李績大不相同。人家既然已經如此說了,李牧當然不會給臉不要臉,立刻叫了聲二叔,惹得李弼哈哈大笑。

來到花廳坐定,李牧道:“二叔,我想問個事兒,您知道唐儉大人的府邸在哪麼?”

“唐儉大人?”李弼看了眼李牧,似乎有些怕搞錯了,忽然一拍腦門,道:“看我這個記性,差點忘了你就是大哥書信中提及的那位冒死逃營送信的義士!唐大人的府邸離咱家不願,咱在朱雀大街西邊,他在東邊,過了街不遠就是。怎麼,想找唐大人敘敘舊?”

“啊,不不不。”李牧趕忙擺手,那唐儉五十多歲了,他找人家敘什麼舊,便把前因一說,道:“我娘已經在唐大人家叨擾多時了,我既然已經來了長安,應當把我娘接過來團聚纔是。”

“對!這樣做對呀!”李弼撫掌笑道:“你能有如此孝心,實屬難能可貴。不過也不差這一日,今天先歇息一下,晚上等大哥回來,再好好吃喝一頓,權當接風洗塵了。有什麼事,明日再做也不遲。你若擔心你娘放心不下,我這就差人去告訴一聲,也就是了。”

主人家都這麼說了,李牧也不好強求,笑着點點頭,道:“那就麻煩二叔了。”

“不麻煩,麻煩什麼。”李弼笑着擺擺手,起身道:“我這就去安排,你們先休息,晚飯之前,我再來叫你們。”

說着,李弼便走了,李牧一直送到跨院門口才回來,見白巧巧正在看着花廳裡的一個擺件發呆,一副想碰又不敢碰的樣子,心裡覺得好笑,走過去把那個擺件拿起來放到白巧巧手裡,道:“想看就拿起來看啊,怕個什麼,這東西再金貴,能有我懷裡的玩意兒金貴啊?”

白巧巧大驚,道:“那東西你還帶在身上?你沒交給大將軍嗎?”

“我是要交給伯父的,但他說還是等陛下宣我入宮時,我親自獻給陛下更好。”那日李牧和李思文玩笑似的拜了把子,李牧自己都沒當真,沒想到李績卻當真了,讓李牧改口叫他伯父。這當然是件好事了,李牧臉皮這麼厚的傢伙,自然打蛇隨棍上。白巧巧卻不好意思改口,仍以大將軍稱呼。

話音未落,李弼的聲音從外面傳進來:“大侄子,快!宮裡來人宣你進宮面聖!”

第362章 峰迴路轉第233章 其樂無窮第652章 深情第2章 逃第551章 過目不忘第370章 要了親命了!第753章 自怨自艾第123章 把事情鬧大(2)第577章 狗急跳牆第291章 內功無用論第876章 彙報第750章 得失寸心知第308章 連蒙帶嚇第1200章 絕境勸降第343章 如此報答第444章 長篇大論第195章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第100章 削髮明志第606章 甕中之鱉第658章 不愛但不能無義本章說裡罵戰的傻逼,請滾出我的書評區!第900章 得水泥者得天下第735章 因勢利導第88章 心頭種草第483章 導個戲!第46章 初見李淳風第959章 因勢利導第823章 偷樑換柱第89章 意外立功第54章 心思第126章 曲轅犁與印刷術(1)第167章 拜師第401章 爲什麼要這麼對我!第532章 巧舌如簧第863章 我的兒第2章 逃第738章 夜謀第507章 勸退第544章 敗家犯法?第24章 兩件事第684章 越權自封第448章 謫仙人第793章 迷幻操作第488章 來點新鮮第522章 導演第282章 再戰福袋第11章 三女聚齊第192章 大唐技校第616章 情牽一線第668章 破城第726章 強者的責任第611章 即將遠行第444章 長篇大論第42章 李思文的決斷第452章 小年第953章 規劃第23章 得寸進尺第78章 交鋒第572章 洛陽花正好第640章 欲練神功第946章 塔防第601章 未亡人第412章 說不通我就自己幹!第338章 全是陛下的恩典!第575章 系統升級第317章 兩頭挖坑第122章 把事情鬧大(1)第5章 西市採買(求首訂)第328章 大獲全勝第873章 人情第69章 過牆梯第835章 內部瓦解第422章 打造裝備第657章 再相遇第877章 長遠計劃第99章 如此暴利第658章 不愛但不能無義第486章 大唐保險第173章 窮兇極惡第81章 反擊風暴!第178章 神魂不符第243章 搞特殊第923章 熬徒第293章 獨立團第628章 綁架第192章 大唐技校第610章 血戰!第454章 角力第375章 旁觀者清第621章 馬邑縣令第762章 都是爲了孩子第864章 母子第332章 平衡守則第149章 奇女子第856章 一丘之貉第634章 寧死不屈第791章 搶糧第77章 朝中深淺第938章 真正的勇士第894章 打破壁壘
第362章 峰迴路轉第233章 其樂無窮第652章 深情第2章 逃第551章 過目不忘第370章 要了親命了!第753章 自怨自艾第123章 把事情鬧大(2)第577章 狗急跳牆第291章 內功無用論第876章 彙報第750章 得失寸心知第308章 連蒙帶嚇第1200章 絕境勸降第343章 如此報答第444章 長篇大論第195章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第100章 削髮明志第606章 甕中之鱉第658章 不愛但不能無義本章說裡罵戰的傻逼,請滾出我的書評區!第900章 得水泥者得天下第735章 因勢利導第88章 心頭種草第483章 導個戲!第46章 初見李淳風第959章 因勢利導第823章 偷樑換柱第89章 意外立功第54章 心思第126章 曲轅犁與印刷術(1)第167章 拜師第401章 爲什麼要這麼對我!第532章 巧舌如簧第863章 我的兒第2章 逃第738章 夜謀第507章 勸退第544章 敗家犯法?第24章 兩件事第684章 越權自封第448章 謫仙人第793章 迷幻操作第488章 來點新鮮第522章 導演第282章 再戰福袋第11章 三女聚齊第192章 大唐技校第616章 情牽一線第668章 破城第726章 強者的責任第611章 即將遠行第444章 長篇大論第42章 李思文的決斷第452章 小年第953章 規劃第23章 得寸進尺第78章 交鋒第572章 洛陽花正好第640章 欲練神功第946章 塔防第601章 未亡人第412章 說不通我就自己幹!第338章 全是陛下的恩典!第575章 系統升級第317章 兩頭挖坑第122章 把事情鬧大(1)第5章 西市採買(求首訂)第328章 大獲全勝第873章 人情第69章 過牆梯第835章 內部瓦解第422章 打造裝備第657章 再相遇第877章 長遠計劃第99章 如此暴利第658章 不愛但不能無義第486章 大唐保險第173章 窮兇極惡第81章 反擊風暴!第178章 神魂不符第243章 搞特殊第923章 熬徒第293章 獨立團第628章 綁架第192章 大唐技校第610章 血戰!第454章 角力第375章 旁觀者清第621章 馬邑縣令第762章 都是爲了孩子第864章 母子第332章 平衡守則第149章 奇女子第856章 一丘之貉第634章 寧死不屈第791章 搶糧第77章 朝中深淺第938章 真正的勇士第894章 打破壁壘